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茵  方琼玟 《农业知识》2020,(17):39-41
<正>斑节对虾俗称草虾、黑虎虾、花虾、竹节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它们外壳较厚,体表光滑,通常体色为墨绿色、深棕色和土黄色环状色带相间排列,步足、腹肢外侧呈桃红色或浅黄色,是对虾属中体型最大的种。近十年来,斑节对虾养殖技术难度较高,白斑病横行,导致养殖成功率偏低,大部分养殖户放弃养殖,转养南美白对虾。然而,广州一家斑节对虾养殖场——广州市金海水产健康生态养殖场却利用一种独特的鱼虾池塘混养模式和益生菌定期投喂方法,让养殖场实现创收。  相似文献   

2.
通过引进海产斑节对虾苗种在淡水池塘中进行养殖试验,探索斑节对虾在内陆池塘淡水养殖技术与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斑节对虾能够在淡水池塘中养殖,养殖成败的关键是苗种淡化与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3.
对虾、泥蚶池塘混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池塘选择 1.1 池塘条件 对虾与泥蚶混养,应选择排灌方便、能配备水泵、能正常纳潮使用、池塘涂面平缓、背风向阳、塘底平整的池塘,面积以5~10亩(667m2,下同)为宜.  相似文献   

4.
王亮 《农家致富》2011,(3):40-41
一、养殖条件1.养成池面积和水深以土池为主,沿岸进排水比较方便的常规虾塘均可以作为生态混养场所。面积可大可小,水深要求在1.5米以上。2.池底从进水闸门一端略向排水闸门一端倾斜,以便进排水。底质宜为沙泥质,池底多开波形沟垄,池塘内宜设置隐蔽物,如废旧陶制品、石块、瓦片、网衣、竹子、树枝或用废旧编织袋内装适量贝壳等,作为梭子蟹藏匿之处(特别是蜕壳时期)。  相似文献   

5.
为了尽快开发对虾新品种,同时革新养殖模式,进一步推动我市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011—2012年,晋江市农业局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在陈埭镇鹏头村围垦区进行河口性斑节对虾养殖试验。通过两年试验观察表明,斑节对虾适盐范围广,耐低盐,食性杂,生长快,能耐高温和低氧,抗病能力较强。此外,其个体大,体壳厚而坚实,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离水后可耐受较长时间的干露,易干活运输,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6.
池塘鱼蟹混养是根据鱼蟹的不同分布水层和不同食性等特点,在池塘水域中进行立体、综合养殖的一种方式,可达到充分利用水体、鱼蟹双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混养日本囊对虾Penaeus japonicus的适宜搭配比例,通过在刺参养殖池塘围隔中进行日本囊对虾生态混养试验,比较了不同密度搭配比例下刺参(10、15 ind./m2,湿体质量为6.05 g±3.15 g)与日本囊对虾(0、2、4、8 ind./m2,湿体质量为6.05 g±3.15 g)与日本囊对虾(0、2、4、8 ind./m2,湿体质量为0.89 g±0.36 g)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经过4个多月的混养试验,刺参生长状况与混养日本囊对虾的密度大小无显著相关性,混养日本囊对虾对主养品种刺参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P>0.05);日本囊对虾的生长主要受自身养殖密度的影响,其密度越小,存活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与刺参混养的两个2 ind./m2,湿体质量为0.89 g±0.36 g)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经过4个多月的混养试验,刺参生长状况与混养日本囊对虾的密度大小无显著相关性,混养日本囊对虾对主养品种刺参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P>0.05);日本囊对虾的生长主要受自身养殖密度的影响,其密度越小,存活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与刺参混养的两个2 ind./m2对虾密度组最终体质量(33.90、32.47 g),显著高于4 ind./m2对虾密度组最终体质量(33.90、32.47 g),显著高于4 ind./m2对虾密度组(25.48、25.16 g)和8 ind./m2对虾密度组(25.48、25.16 g)和8 ind./m2对虾密度组(20.29、21.63 g)(P<0.05)。研究表明,综合分析产量与经济效益时,刺参搭配混养4 ind./m2对虾密度组(20.29、21.63 g)(P<0.05)。研究表明,综合分析产量与经济效益时,刺参搭配混养4 ind./m2密度组的日本囊对虾经济效益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参虾池塘生态混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混养日本囊对虾Penaeus japonicus的适宜搭配比例,通过在刺参养殖池塘围隔中进行日本囊对虾生态混养试验,比较了不同密度搭配比例下刺参(10、15 ind./m~2,湿体质量为6.05 g±3.15 g)与日本囊对虾(0、2、4、8 ind./m~2,湿体质量为0.89 g±0.36 g)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经过4个多月的混养试验,刺参生长状况与混养日本囊对虾的密度大小无显著相关性,混养日本囊对虾对主养品种刺参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P0.05);日本囊对虾的生长主要受自身养殖密度的影响,其密度越小,存活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与刺参混养的两个2 ind./m~2对虾密度组最终体质量(33.90、32.47 g),显著高于4 ind./m~2对虾密度组(25.48、25.16 g)和8 ind./m~2对虾密度组(20.29、21.63 g)(P0.05)。研究表明,综合分析产量与经济效益时,刺参搭配混养4 ind./m~2密度组的日本囊对虾经济效益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参虾池塘生态混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星洲红鱼与刀额新对虾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池塘混养技术,总结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0.
山东招远市多年来大力推广淡水鱼混养技术,在水库、池塘投放的鱼种中,逐年增加异种、异龄的混养比例.放养鱼种由几个增加到10几个,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放养面,促使鱼产量由每亩年均产鲜鱼50公斤,增至150公斤,去年全市淡水养鱼产量达100万公斤,收入800万元,是上个世纪90年代,年均产量2.5倍.市场鲜鱼种类繁多,数量充沛,品质优良,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农民养鱼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山东省招远市大力推广淡水鱼混养技术,在水库、池塘投放的鱼种中,逐年增加不同品种、不同龄的混养比例,放养鱼种由几个增加到十几个,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放养面,鱼产量由每亩年均产鲜鱼50kg增至150kg,2001年全市淡水鱼产量达100万公斤,收入800万元,是20世纪90年代年均产量3.5倍.淡水鱼混养获高效益的实践调查说明:  相似文献   

12.
13.
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金都的山东招远市,多年来,大力推广淡水鱼混养技术,在水库、池塘投放的鱼种中,采取逐年增加异种、异龄的混养比例.放养鱼种由几个增加到10几个,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放养面,促使鱼产量由每亩年均产鲜鱼50kg,增至150kg,去年全市淡水养鱼产量达200万kg,收入1800万元,是上个世纪90年代,年均产量2.5倍.市场鲜鱼种类繁多,数量充沛,品质优良,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农民养鱼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选择将河蟹、小龙虾、沙塘鳢进行合理的混养,可以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在此类背景下,笔者决定结合实际探讨池塘河蟹、小龙虾、沙塘鳢进行生态高效混养的创新技术手法,希望引起更多养殖户和研究主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一、放养前的准备按常规池塘消毒方法进行清塘消毒,即放养前20天左右将池水排干,铲除池底过多的淤泥,使淤泥保持在30厘米以下,连续曝晒数天,晒至龟裂状,清除塘底杂物.然后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带水清塘进行消毒,以杀死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也可用30克/米3漂白粉(有效氯32%)消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提高黄鳍鲷、褐篮子鱼在 1 000 m2 斑节对虾南海 2 号养殖池塘内的生态效益。【方 法】试验比较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南海 2 号 - 黄鳍鲷(Sparuslatus)(混养黄鳍鲷处理)、斑节对虾 南海 2 号 - 褐篮子鱼(Siganus fuscessens)(混养褐篮子鱼处理)混养池塘内营养盐变化、颗粒物质含量、浮游 藻类、浮游动物以及养殖生物生长性能等指标在 105d 的变化。【结果】整个实验期间混养黄鳍鲷处理和混养褐 篮子鱼处理池塘水体中氨氮(NH4 +-N)、总氮(TN)、总磷(TP)、溶解性活性磷(SRP)、颗粒物质(TPM) 等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在实验中后期,混养黄鳍鲷处理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态氮低于混养褐篮子鱼处理,然而 TN 含量却高于混养褐篮子鱼处理,至试验后期表现出显著差异;同时,混养黄鳍鲷处理池塘水体中的颗粒物质 含量高于混养褐篮子鱼处理,表明混养黄鳍鲷处理池塘水体中较高的 TN 含量是源于悬浮颗粒物质。两口混养池 塘内浮游生物和叶绿素 a 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 6.83~18.65 μg/L 和 5.34~16.24 μg/L,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 论】试验结果表明,黄鳍鲷的扰动作用可以促进池塘底部有机质向上层水体迁移,有利于降低 NH4 +-N、NO3 --N 等物质的积累和促进池塘养殖系统内物质循环;斑节对虾南海 2 号存塘率和鱼类取样结果表明,黄鳍鲷和褐篮 子鱼可以与对虾直接混养,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黄鳍鲷和褐篮子鱼对养殖池塘不同粒径浮游植物的滤食能力 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虾池利用率,增进养殖效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区1万多亩虾池实施对虾与青蟹混养,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养虾过程中,为了摆脱传统单一的养虾模式制约海产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现状,进一步开发利用虾池生产潜力,从而提高养虾的经济效益,因此科学合理的利用虾池饲养珍贵的海产品已是当前渔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主要针对对虾与海参混养的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