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麦长管蚜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6—1987年,用分代隔离观测等方法克服世代重叠和有翅蚜迁飞的干扰,研究了麦长管蚜自然种群特定年龄生命表,共获得9个世代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麦长管蚜自然种群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天气条件和天敌;低龄若蚜主要受风雨影响,一次大风雨可使其密度下降30—80%,高龄若蚜和成蚜则受天敌和风雨共同作用;捕食性天敌对4种麦蚜间无选择性,而蚜茧蜂对禾谷缢管蚜和麦无网蚜控制作用很小。因此,麦长管蚜种群还受其它种麦蚜密度影响。  相似文献   

2.
麦长管蚜种群动态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3.
麦田食蚜天敌对麦长管蚜控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87-1989年系统调查麦田食蚜天敌与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的关系表明,天敌发生的时间、数量均与麦长管蚜的发生情况有密切关系。笼罩试验表明,每一标准天敌单位,最多可有效控制105头麦长管蚜。当天敌单位数与麦长管蚜的比例在1:125以上时,即可控制麦长管蚜危害。  相似文献   

4.
小麦叶片营养物质与抗麦长管蚜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小麦叶片营养物质与小麦抗蚜性之间的关系,观察了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的选择趋性,测定其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并采用Branford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测定了不同品种小麦叶片总蛋白、韧皮部中游离氨基酸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麦长管蚜显著趋向于铭贤169、西农889与西农1376;在铭贤169、西农889和西农1376上的成蚜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显著大于中四-有芒、小偃22;西农889叶片的总蛋白含量最高,为2 822.04μg/mL,小偃22叶片韧皮部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铭贤169和西农889叶片韧皮部的游离氨基酸总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 424.3、1 301.1 nmol·L~(-1)·g~(-1)DW;各游离氨基酸在相对抗蚜品种中四-有芒和小偃22中的绝对含量与其抗蚜性无相关性。研究表明,中四-有芒、小偃22对麦长管蚜具有较强的抗性,植物营养在小麦抗蚜性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晓光  沈佐锐 《植物检疫》2007,21(4):201-204
本文对北京市温度、降水量、麦长管蚜发生量风险因子进行等级划分之后,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级随机模拟方法、马尔柯夫链(MarkovChain)方法等,在麦长管蚜风险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对麦长管蚜进行了风险模拟。计算出北京市麦长管蚜的风险概率、风险后果和风险值。结果表明,北京市麦长管蚜发生危害的风险高,1~2级的发生风险很低,4~5级的风险较大,5级的发生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6.
麦长管蚜在不同温度下的年龄-龄期生命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温度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 种群动态的影响,采用生命表方法研究了16、19、22、25、28 ℃共5个不同温度下麦长管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并分析了温度对麦长管蚜各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麦长管蚜繁殖力(F)、净生殖率(R0)、成蚜历期及寿命均随温度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22 ℃时最大,分别为16.7±2.0头、14.11±1.90头、15.6±1.6 d、26.4±1.5 d。各龄若蚜发育历期和平均世代周期(T)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25 ℃时最短,其中T为12.83±0.30 d。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5 ℃时最大,分别为0.20±0.01/d和1.22±0.01/d。当温度达到28 ℃,内禀增长率出现负值为-0.14±0.02/d,周限增长率、净生殖率、繁殖力、寿命均最小,分别为0.87±0.02/d、0.16±0.04头、0.4±0.1头、15.5±0.3 d。除平均世代周期外,其它参数值在22 ℃均高于19 ℃,但无显著差异。表明麦长管蚜的生长繁殖在19 ℃和22 ℃较适,而在28 ℃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气候变暖对不同纬度带麦田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种群动态的影响,在高纬度的河北省廊坊市(39°30′N,116°36′E)和相对低纬度的河南省原阳县(34°55′N,114°15′E)开展红外线辐射增温试验,调查廊坊市(+2.00℃)和原阳县(+1.18℃)2个试验点的增温处理小区和对照小区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种群动态,并计算其盛期发生比值。结果表明,增温使廊坊市试验点的麦长管蚜始见期、峰期分别提前21、7 d,使原阳县试验点的麦长管蚜始见期、峰期分别提前14、14 d;而禾谷缢管蚜的始见期和峰期仅在原阳县试验点提前31 d和7 d。增温使廊坊市试验点的麦长管蚜盛期蚜量、峰期蚜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39.21%和77.83%,禾谷缢管蚜盛期蚜量和峰期蚜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57.31%和130.16%;增温使原阳县试验点的麦长管蚜盛期蚜量、峰期蚜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49.62%和176.52%,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的盛期蚜量比值显著降低了43.21%。表明增温有利于高纬度地区(廊坊市)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种群增长,而在低纬度地区(原阳县)仅有利于麦长管蚜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8.
10个小麦品种(材料)对麦长管蚜的室内苗期抗蚜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的室内苗期抗性。[方法] 在温室内采用每株小麦接种1头蚜虫的方法,测定了麦长管蚜在来源于3个国家的10个小麦品种上的发育历期(DD)、相对日均体重增长量(MRGR)和成虫日均产仔数(Rm),以此来确定不同小麦品种(材料)的抗蚜性。[结果] 应用多元方差分析,多目标综合判别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表明,麦长管蚜在‘Ww2730’、‘98 10 30’、‘Astron’上的适应性最差,这几个品种对其抗性最好,是可以利用的抗性品种(材料);‘98 10 35’、‘98 10 32’次之;‘Batis’对麦长管蚜的适应性最好,抗性最差;‘186Tm’,‘Xanthus’,‘Amigo’对麦长管蚜适应性较好,与作为对照的‘小偃 22’一样,抗性处在中间水平。[结论] 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的抗蚜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关于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迁飞与传播大麦黄矮病毒规律的研究,国内外曾有些报道,但由于个体太小,难以标记,只能推测有翅蚜的虫源地。作者对我国麦区的27个种群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扩增,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麦长管蚜远距离迁飞与传毒的可能性及迁飞路线。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小麦苗期和成株期与麦长管蚜抗性的关系,2010—2012年采用蚜量比值法对94个小麦品种进行了温室苗期人工接种和田间成株期自然感蚜麦长管蚜抗性鉴定。结果表明,43个品种连续3年在成株期对麦长管蚜表现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高抗品种2个,中抗品种8个,低抗品种33个;45个品种在苗期对麦长管蚜表现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高抗品种5个,中抗品种16个,低抗品种24个;30个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同时表现抗蚜,占供试品种的31.91%,其中C273和兰麦(陕西柞水)在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为高抗;小麦品种在温室苗期人工接种和田间成株期自然感蚜的蚜量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苗期和成株期麦长管蚜抗性表现一致的共有66个品种,占供试材料的70.21%。研究表明温室苗期人工接种是快速鉴定小麦品种麦长管蚜抗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麦长管蚜种群消长与小麦植株游离氨基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小麦抗蚜品种冀保1号和感蚜品种中旱101不同生育期叶片和穗部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测定,结合对田间麦长管蚜自然种群的系统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麦长管蚜种群消长和小麦氨基酸含量的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甘氨酸、缬氨酸等10种氨基酸与麦蚜种群消长呈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感蚜品种中旱101叶片中缬氨酸、苏氨酸和甘氨酸与麦蚜种群相关显著,回归方程为y中叶=4.030+3.229x苏+1134.504x甘-79.458x缬;穗部的甘氨酸、缬氨酸与麦蚜种群相关显著,回归方程为y中穗=320.931+105.262x甘-33.528x缬。抗蚜品种冀保1号叶片中缬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与麦蚜种群相关显著,回归方程为y冀叶=-2.440+23.844x缬+8.010x谷-1.911x丙;穗部的甘氨酸、缬氨酸与麦蚜种群相关显著,回归方程为y冀穗=-235.666+20.245x甘+44.640x缬。综合分析得出:缬氨酸含量的高低可以作为评价小麦抗蚜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22 ℃,相对湿度 40%和光周期16L:8D条件下,对以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和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为寄主的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雌、雄成蜂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与以麦二叉蚜为寄主时相比,以麦长管蚜为寄主的烟蚜茧蜂雌、雄成蜂头壳更宽、寿命更长(雌蜂 5.0 d,雄蜂 4.6 d)、过冷却点(雌蜂 -25.7 ℃,雄蜂 -25.3 ℃)和结冰点(雌蜂 -24.9 ℃,雄蜂 -24.8 ℃)更低,体内水分、蛋白质和糖类含量更高,但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在同一寄主上雌雄蜂间,前述参数除以麦长管蚜为寄主时头壳宽度存在雌蜂大于雄蜂外,均无显著差异.除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麦长管蚜为寄主时雄蜂高于以麦二叉蚜为寄主时的雄蜂、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麦长管蚜为寄主时雌蜂高于以麦二叉蚜为寄主时的雌蜂外,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POD活性在2种寄主间、同1种寄主上的雌蜂和雄蜂间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以麦长管蚜为寄主的烟蚜茧蜂比以麦二叉蚜为寄主的烟蚜茧蜂具有更好地抗逆特性,更有利于烟蚜茧蜂的生存和繁殖.  相似文献   

13.
小麦旗叶和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与抗麦长管蚜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蚜量比值法评价了 8个小麦品种 (系)对麦长管蚜的抗性 ,结果显示 ,高抗、抗、中抗、感虫品种 (系 )分别有 1、1、3、3个。进而研究了不同抗蚜品种 (系 )小麦旗叶和穗部的吲哚生物碱含量及其与抗蚜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多数抗蚜品种 (系 )的旗叶和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均高于感蚜品种 (系 ) ,尤其穗部。不同抗性级别的小麦品种 (系 )吲哚生物碱含量与蚜量比值的相关分析显示 ,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与蚜量比值的相关系数为-0.8633,而旗叶的相关系数为-0.3983,表明小麦旗叶吲哚生物碱含量与抗麦长管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而穗部则呈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条件下,在特定空间内,测定异色瓢虫显明变种对两种蚜虫荻草谷网蚜和禾谷缢管蚜不同密度值下的捕食量。结果表明,荻草谷网蚜和禾谷缢管蚜种群数量同步增加时,EG-S值和EI值变化是从1到∞,EI值是在0到+1范围内依次增加,表明异色瓢虫显明变种喜好捕食荻草谷网蚜明显高于禾谷缢管蚜;荻草谷网蚜数量不变,禾谷缢管蚜数量增加时,EG-S值和EI值是从+1到0,EI值从-1到0范围内依次减少,表明异色瓢虫显明变种明显喜好捕食禾谷缢管蚜;禾谷缢管蚜数量不变,荻草谷网蚜数量增加时,EG-S值和EI值变化从+1到∞,EI值在0到+1范围内依次增加,表明异色瓢虫显明变种明显喜好捕食荻草谷网蚜。捕食量结果同选择指数。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在黑龙江省3个有代表性大豆主产区采集大豆蚜,分别对6种化学药剂做了敏感度测定,得到大豆蚜对6种药剂的LC50值和相对毒力指数,为有效防治大豆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杀虫剂的抗性差异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室内用浸渍法测定了 14种杀虫剂对山东泰安和浙江杭州两地小菜蛾种群的毒力。结果表明 ,两地小菜蛾对溴氰菊酯产生了高水平抗性 ,分别达 6 3.9和 52 .5倍 ;对氟啶脲的抗性也分别达 35.0和 12 2 .1倍 ;常用的有机磷类、灭多威和杀虫双等药剂对它们的毒力均较低 ;两个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和氟虫腈最敏感。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甘肃省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程度和分布情况,2009-2012年于小麦抽穗至灌浆期,采用Z字形取样法,取根际0~20cm土壤,用漂浮法分离孢囊,统计100g土样的孢囊数量,用形态学方法鉴定线虫。从甘肃省12个地区50个县区,134个乡镇共采集到463个小麦田间土样。结果表明,孢囊平均检出率为47.9%,其中冬麦区孢囊平均检出率为61.5%,春麦区平均检出率为34.2%,冬麦和春麦混播区为52.3%,冬麦、春麦及冬春麦混播区平均孢囊数分别为3.5、6.8和3.9个/100g土样。其中平凉市灵台县和兰州市永登县孢囊线虫发生最为严重,个别地块每100g土样中孢囊数超过40个。根据孢囊形态学特征的观察,将甘肃省采集到的孢囊线虫鉴定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研究结果可为有效防治甘肃省麦类孢囊线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和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青海省小麦青稞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2007-2010年,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对青海省小麦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小麦孢囊线虫病主要分布在青海省西宁、海东、海北、黄南、玉树、海西州6个地区,在不同海拔、不同生态区均有分布,但不同生态区以及同一生态区不同地块间发生量差异较大。垂直分布调查结果表明,同一地块中禾谷孢囊线虫主要分布在20 cm以上的土层中。  相似文献   

19.
几种蚜虫对吡虫啉抗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吡虫啉是一种新型高效内吸杀虫剂 ,对天敌较安全[1 ] ,与常用杀虫剂无交互抗性[2 ] ,特别适用于防治刺吸类口器的害虫如绣线菊蚜 ( Aphis spiraeccla)、麦长管蚜 ( Macrosiphumavenae)、棉蚜 ( Aphis gossypii)等 [1 ,3,4] ,但近年来吡虫啉对绣线菊蚜的防治效果明显降低 ,可能是已有抗性产生。国外已对粉虱 ( Bemisia argentifolii)、马铃薯甲虫 ( Leptinotarsadecemlineata)等害虫对吡虫啉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和风险预测工作 [5~ 8] ,但有关蚜虫对吡虫啉抗性的报道很少。作者研究了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麦长管蚜和绣线菊蚜对吡虫啉的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