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冬春季灌溉可促进白三叶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在盛花期保有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满足白三叶开花授粉对水分的需求,提高种子产量。在各试验处理中,盛花期冬春灌处理白三叶盖度90.50%,冠层高度13.50cm,地上干物质产量1269.09g/m^2,地下干物质产量507.64g/m^2,单位面积枝条数3012枝/m^2,枝条花序数3.29个/枝,花序小花数96.25个/花序,种子产量578.10kg/hm^2,高于其他处理,但与春灌处理差异不显著,与冬灌及对照处理间除单位面积枝条数及每枝条花序数差异不显著,其余各项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赵梦雨  王斌  王腾飞  兰剑 《草业科学》2023,(11):2871-2878
为探讨宁夏半干旱区紫花苜蓿(Medicaco sativa)种子田高效生产的最佳播种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播种量(S1:1.2 kg·hm-2,S2:1.8 kg·hm-2,S3:2.4 kg·hm-2,S4:3.0 kg·hm-2,S5:3.6 kg·hm-2)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性能和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紫花苜蓿株高、一级分枝数、每生殖枝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每花序结荚数、单位面积生殖枝条、每荚种子数、千粒重、实际种子产量和表现种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每生殖枝花序数、每花序结荚数、每荚种子数及千粒重均在S4播量下达到最高,分别为177.09、23.35、12.56、6.16和1.88 g;株高和每花序小花数在S2播量下达到最大,分别为87.81 cm和1...  相似文献   

3.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产量因子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多因素裂区试验设计,通过大样本相关、通径和逐步回归分析后,结果表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 Narok的6个种子产量因子对种子产量的直接贡献大小排序为:x4(单位长度小花数)>x6(千粒重)>x1(花序长)>x2(单位面积生殖枝数)>x3(单位长度小穗数)>x5(单位长度种子数),说明提高单位长度小花数、千粒重和花序长是最有效提高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产量的途径,其次提高单位长度小穗数、单位长度小花数和单位面积生殖枝数。  相似文献   

4.
行距对“川草2号”老芒麦生殖枝及种子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30,45,60,75,90 cm五个行距下,老芒麦枝条性状、花序性状、种子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行距首先通过对分蘖数、生殖枝比例、生殖枝数/m2、生殖枝高度、生殖枝直径等有极显著影响,继而造成穗柄长、穗柄直径、穗轴长、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生殖枝等差异极显著,最终导致结实率、表现种子产量与实际种子产量的差异;单位面积小花总数、潜在种子产量受行距影响不大且趋于稳定;偏相关分析说明,在行距恒定时,株高是影响结实率的主要因素,花穗柄长度反映小穗数/生殖枝、种子数/生殖枝与实际种子产量,可通过株高与花穗柄长度预测结实率与种子产量;千粒重与其他参数相关性低,是相对稳定的种子性状;行距60 cm时,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最高,适宜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菊苣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种植材料的表型变异特征及其原因,通过变异系数、相关性、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对80份菊苣属材料表型性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菊苣种质资源的形态学特征存在广泛的变异,3级生殖枝数变异幅度最大,变异系数为31.11%;2)菊苣形态学特征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叶片宽大类型的菊苣种质,植株高、生殖枝多、茎秆粗壮,但单个花序小花数少;3)聚类分析表明,不同菊苣种质资源可划分为3个形态类型,即窄叶匍匐型、中等宽叶直立型和阔叶直立型;4)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材料间和类型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叶片大小、株高和小花数、小花直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假俭草种质资源主要性状变异及其形态类型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对中国59份假俭草的11个重要经济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形态类型加以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花序密度变异系数高达76.9%,是所测性状中变异范围最大者,叶长次之,变异系数为31.3%,结实率、草层高度以及生殖枝高度变异系数分别为23.0%、18.0%及22.1%,变异范围为25.0%~74.8%、14.3~33.2cm及5.8~17.0cm;百粒重、叶宽、花序长、花序小花数以及节间长度变异幅度相对较小,分别为15.1%、14.6%、12.5%、12.5%及11.4%,其中以节间直径最小,仅为4.7%;2生殖枝高度和花序密度随着纬度的增加,呈显著增高和极显著增加趋势,而其它性状未出现显著变异规律;3节间直径与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草层越高,生殖枝愈高,节间愈长愈粗,而生殖枝愈高,花序愈长,节间愈长,花序密度也愈大,结实率愈高;4在欧氏距离11.2处,可将供试草种分为营养繁殖型和种子繁殖型两大类型,前者花序密度低,结实率低,叶片较长,而后者花序密度高,结实率较高,叶片则较短。  相似文献   

7.
菊苣种质资源的重要形态性状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燕  白史且  彭燕  张玉  仲雨猛 《草地学报》2011,19(1):107-113,121
为揭示不同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种质形态学特征多样性和变异程度,确定优良菊苣种质的表型特点,对菊苣种质资源的14个重要形态学特征进行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菊苣种质资源的形态学特征存在广泛的变异,其中,三级生殖枝数变异幅度最大,为22.25~430.00个,变异系数高达55.64%;其次为花序数量和叶宽,两者变异系数分别为54.85%和45.44%;菊苣形态学特征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叶片窄长类型的菊苣种质,株高和生殖枝高度高,生殖枝数多,茎秆粗壮,花序数量多,种子细长且饱满,千粒重较大,结实性好,反之亦然。聚类分析表明,不同菊苣种质资源可划分为2大类,源自不同地区的菊苣材料,形态相似的材料基本聚为一类,与2个对照品种聚为一类的菊苣基本表现为侧根发达,花序数量繁多,植株较高,叶片长而宽,茎秆粗壮,花序长而宽,种子短而宽。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无芒雀麦为实验材料,经过2年研究观测,结果发现,施氮处理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影响显著,秋季施氮135 kg/hm2、春季施氮90 kg/hm2时,种子产量最高达1 723.1 kg/hm2;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生殖枝主要由上年果后短营养枝转化,施氮对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影响显著,春季施氮增加每生殖枝的小穗数、每小穗的小花数、每小穗的种子数,同时也可以增加当年单位面积的果后短营养枝数;秋季施氮主要增加当年单位面积的果后短营养枝数,使第2年生殖枝数增加,其中秋季施氮135 kg/hm2,生殖枝数最多达728.3枝/m2.  相似文献   

9.
冰草对放牧胁迫的适应是多方面的,表型性状上不仅表现为营养枝数量增加,生殖枝数量、生殖枝高度、营养枝高度、结实率、株丛径、穗宽、穗长、穗节数、穗小花数降低,其中营养枝和生殖枝高度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种小型化变异虽然有保守性,但没有遗传性,解除放牧胁迫后经过一段时间,形态上就能恢复正常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生长调节剂对白三叶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海法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cv.Haifa为研究对象,于2004年3-6月在云南省种羊场进行了生长调节剂对白三叶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研究.试验选择多效唑和矮壮素2种生长调节剂,每种设3个浓度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结果表明:2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均降低了白三叶的冠层高度,增加了花梗长度.使用多效唑可增加单位面积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和单粒种子重.使用矮壮素可增加每花序小花数、每花序荚果数及单粒种子重.多效唑有效浓度为1.0 kg/hm2的处理获得最大实际种子产量,为691.9 kg/hm2,产量提高29.4%.矮壮素有效浓度为0.15 kg/hm2的处理实际种子产量最大,为650.3 kg/hm2,产量提高21.6%.  相似文献   

11.
水分对白三叶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水分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花序小花数和花序荚果数差异不显著;对照与其他处理间单位面积花序数差异显著(P<0.05);对照和轻度水分胁迫区单位面积结荚花序数较多;对照小花胚珠数、荚果种子数和千粒重最小,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潜在种子产量和表现种子产量最高,轻度水分胁迫区实际种子产量最高,达44.97g/m2,收获系数8.7%;产量构成要素中花序数及花序小花数与种子产量间相关显著(P<0.05);无水分胁迫区主要影响因子是花序小花数及千粒重;轻度水分和重度水分胁迫区及对照区主要影响因子是花序数及花序小花数,中度水分胁迫区则是荚果种子数;种子成熟过程中胁迫越大含水量越低;水分对白三叶种子发芽率无影响,各处理硬实率偏高,均达80%以上,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灌水对新麦草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不同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对新麦草(Psathy rostachys juncea)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次数的小穗小花数、小穗种子数和千粒重间差异显著(P<0.05),生殖枝数和生殖枝小穗数差异不显著;从返青到收获,灌水4次(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生殖枝数和小穗种子数最高,其实际种子产量也最高,达593.3 kg/hm2;不同灌水次数对生殖枝高度和穗长影响显著(P<0.05);不同灌水量对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禾本科种子收获后的残茬管理对次年的种子产量非常重要。研究了刈割残茬时间和留茬高度对新麦草 Psathyrostachys juncea次年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刈割残茬时间和不同留茬高度显著影响单位面积生殖枝数和种子产量(P<0.05)。其中,收获后立即刈割处理和齐地刈割处理获得了最高的生殖枝数和种子产量。不同刈割残茬时间和留茬高度处理对生殖枝小穗数、小穗小花数、小穗种子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在留茬高度处理和刈割时间处理条件下,新麦草的单位面积生殖枝数与种子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封育年限对黄土高原大针茅(Stipa grandis)无性系构件结构组成和生长的影响,可为阐明无性系构件组成和资源分配提供一定基础。在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选取不同封育年限区(10和20年)和放牧地(对照)作为试验样地,采用整个无性系完整挖掘的方法进行大针茅无性系构件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1)与放牧相比,封育10年显著增加了大针茅无性系丛径、生殖枝高度和花序高度(P < 0.05),而封育20年则显著提高了大针茅无性系丛径、总枝数、生殖枝数、营养枝数、分蘖芽数、生殖枝高度、花序高度、地上总生物量、营养枝生物量和花序生物量(P < 0.05)。封育降低了大针茅生殖枝数、生殖枝高度、花序高度、地上总生物量、生殖枝生物量和花序生物量的变异系数。2)随封育年限增加,营养枝生物量比例明显提高,生殖枝生物量比例下降,但花序生物量比例基本不变。3)封育措施显著提高了营养株单株生物量(P < 0.05),但生殖株单株生物量和全体分枝单株生物量与放牧处理差异不显著(P > 0.05)。4)大针茅丛径与地上总生物量、生殖枝数、生殖枝生物量、花序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01),与营养枝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1),与总枝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5)。而地上总生物量与生殖枝数、营养枝数、总枝数、营养枝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01),与分蘖芽数、生殖枝生物量和花序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1)。分蘖芽数与营养枝数、总枝数、营养枝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01),与地上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1)。综上所述,短期封育提高了大针茅的生殖分配,使大针茅迅速成为群落优势种,而长期封育使大针茅更依靠无性繁殖进行种群更新。  相似文献   

15.
国外引进鸭茅种质形态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种植的一种重要禾本科牧草,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较强等特点。以84份国外引进鸭茅种质为研究对象,对其11个形态学性状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筛选优良鸭茅种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鸭茅的植物形态学特征存在广泛变异,其中以小穗数变异最大,小花数、茎粗次之,而叶宽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小穗数、小花数、株高和内稃长4个性状是造成鸭茅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以11个形态性状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可将所研究的84份材料分为3类,每一类都由不同地域来源的鸭茅构成,表明鸭茅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由品种间基因型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优异的种质材料,给不同地区的种植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以12份毛苕子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长期测定的单株主茎节数、株高、每株花序数等11个主要性状与种子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毛苕子的单株主茎节数、单株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每株荚数、每荚粒数和千粒重与种子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且相关性表现为每株荚数>单株主茎节数>每花序小花数>千粒重>每株花序数。经逐步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55.65208-5.61187X4+25.66403X6-6.24766X11(R^(2)=0.7514),说明每株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和千粒重对毛苕子种子产量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7.
试验对30、45、60、75 和90 cm行距下,第2-5年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枝条性状、花序性状、鲜草产量及种子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行距、年份及互作对枝条高度、枝条密度、生殖枝比例、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生殖枝、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与实际种子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行距是主要影响因子,互作次之,年份最小;30~45 cm行距适合老芒麦鲜草生产,60 cm行距是种子生产的最佳行距;鲜草产量、种子产量第3年达高峰,30 和45 cm行距第3年鲜草产量分别为19 225.6和16 733.4 kg·hm-2,60 cm行距第3年种子产量达1 620.67 kg·hm-2,远大于其他处理组合,值得在生产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