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西、甜瓜蔓枯病菌株的致病力差异和不同西、甜瓜品种的抗病性,为指导广西西、甜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104个西、甜瓜蔓枯病菌株进行致病力差异分析,并对14个西、甜瓜品种进行抗病性测定。【结果】不同蔓枯病菌菌株致病力存在差异,104个菌株中强致病力菌株、中等致病力菌株和弱致病力菌株分别占31.73%、57.69%和10.58%。不同西、甜瓜品种对同一蔓枯病菌菌株的感病性也存在差异,强致病力菌株WTMK-76对不同西、甜瓜品种病情指数为38.14~86.92,中致病力菌株BHMK-59对不同西、甜瓜品种病情指数为26.88~76.40。10个西瓜品种中以绿美人的抗病性最强,黑美人次之;4个甜瓜品种中以广蜜1号的抗病性最强。【结论】不同的蔓枯病菌菌株致病力存在差异,但菌株致病力强弱与菌株分布的地理位置无关;不同西、甜瓜品种抗病力也存在差异,其中以绿美人、黑美人和广蜜1号的抗病性最强,这3个西、甜瓜品种可在广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在同一块棉田中种植不同抗病性的转基因抗虫棉,利用不同抗性的棉花品种对棉花黄萎病菌的选择作用,从不同品种上分离获得不同的黄萎病菌系,并在温室中采用2个抗病性差异明显的品种对其致病力进行测定,以确定同一块棉田中是否存在不同致病力菌系。结果表明,不同抗病性品种上分离获得的病原菌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块棉田中存在各种致病力菌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力水平,为筛选抗病玉米品种及该病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玉米苗期采用喷雾接种法,以11个玉米品种为材料,以分离自福建省7个地区21个县(市)的298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的孢子悬浮液为接种体,先在感病玉米品种上品上进行菌株致病力测定,7d后调查病情指数,从中选出致病力较强的菌株,采用同样方法接种其他玉米品种,分析菌株致病力差异。【结果】供试菌株对玉米感病品种上品均有致病性,病情指数介于13.50~80.95,平均值为49.49。根据致病力测定结果将菌株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类型,各类型出现频率分别为29.87%,63.42%和6.71%,中等致病力菌株占优势。不同地区菌株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以福州地区菌株致病力最高;同时福州地区来自玉米连作田的菌株比非连作田的菌株具有较高的致病力。不同菌株、甚至同一菌株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的致病力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供试的298个菌株中MH141和JY142致病力较强,供试的11个玉米主栽品种中榕甜1号和永珍7号抗病性较好。【结论】来自福建省不同地区的玉米小斑病菌对玉米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不同菌株对同一玉米品种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同一菌株对不同玉米品种的致病力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分离自云南省不同地区的21株黑胫病菌(PhytophthoranicotianaeBredadeHaan)接种烟草品种K326、G28和红大,测定其对不同烟草品种的致病力。经统计分析,发现其对烟草的致病力有差异。采用菌丝块创伤和不创伤两种接种方法测定致病力的结果不同。对不同地区的黑胫病菌间的致病力以及由烟草和非烟草寄主上获得的烟草疫霉菌株的致病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云南省黑胫病菌的致病力较强,由烟草上获得的烟草疫霉菌株对烟草的致病力强于非烟草菌株。实验结果还发现,供试的3个烟草品种,以K326对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的抗病性最强,红大品种较感病。  相似文献   

5.
黄瓜褐斑病菌侵染条件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与保湿时间对黄瓜褐斑病菌的侵染有很大的影响。病原菌侵染的最佳温度和保湿时间组合为:温度25~30℃,保湿时间24~48h。不同黄瓜品种对敏感性差异较显著,津春3号、山东密刺、甘丰3号为高度感病品种,津春4号为中抗品种,津春5号和中农5号为抗病品种。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有较明显差异,Xin-1、Xin-4的致病力较强,Xin-2号次之,Xin-3号致病力较弱。不同年份分离的菌株致病力不同,X-043菌株的致病力较强,X-035菌株的致病力次之,X-029菌株的致病力较差。  相似文献   

6.
从安徽省13个油菜主产县市发病油菜上分离获得85个油菜菌核病菌菌株,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了这些菌株对4个不同品种油菜的致病力,同时测定了全部供试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和部分菌株的产草酸能力。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同一品种油菜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同一菌株对不同品种油菜的致病力也不同,4个油菜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对油菜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菌株的致病力强弱与产草酸能力呈显著正相关(R2=0.7429,P<0.05),而与菌丝生长速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田间苹果黑星病菌致病力的分化情况,选取中国、英国、印度3个国家不同苹果产区的57株有代表性的苹果黑星病菌株,分别接种嘎啦、富士、秦冠3个寄主品种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相同寄主上能产生不同类型的病斑,其病斑大小、形状、颜色存在较大差异。同一菌株对不同寄主品种的致病力也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寄主对病菌的反应类型并结合病害严重度的聚类分析结果,可将57株苹果黑星病菌菌株划分为3个类群:强致病力Ⅰ型、中等致病力Ⅱ型、弱致病力Ⅲ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幼苗期接种及毒力频率、致病率分析方法,检测来自黑龙江省20个县(市、区)的90个稻瘟病菌株对当地主栽水稻品种的致病能力。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群体结构是比较复杂的,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较大差异,但仅有10%菌株表现强或较强致病力(PF≥50%);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菌株致病力也有较大差异。各主栽水稻品种的抗病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龙粳41等14个品种抗性较强(VF≤15%)。  相似文献   

9.
将宁夏小麦赤霉病禾谷镰刀菌单饱分离的纯培养菌系10个有效菌株,分别接种在12个小麦品种和宁夏主栽小麦品种永良4号上,结果表明,禾谷镰刀菌系间存在较明显的致病性分化现象,对于不同品种其致病力不同,菌系和小麦品种间均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将宁夏小麦赤霉病禾谷镰刀菌的70个单孢纯培养菌株接种在宁夏主栽品种永良4号上,结果显示中致病力菌株占41.4%,弱致病力菌株占40%,强致病力菌株占18.6%。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黑龙江省主要稻区的稻瘟病菌与水稻主栽品种互作关系,采用水稻苗期接种病原菌的方法,测定了来自黑龙江省7个水稻主要种植区的55个稻瘟病菌菌株对20个黑龙江省生产上应用的水稻品种的致病力及品种的抗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现象,存在地域差异,不同地区采集的菌株对供试品种的致病力有差异.齐齐哈尔和...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西南地区玉米纹枯病菌致病力差异,以33株不同类群的玉米纹枯病菌为研究对象,通过苗期和成株期的人工接种,对玉米品种川单13进行纹枯病菌菌株致病力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融合群的丝核菌对玉米的致病力差异明显,同一融合群内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差异,AG1-ⅠA对玉米致病力最强。用AG1-ⅠA、AG4-HGI、AG2-2ⅢB、WAG-Z 4个不同融合群的菌株对23个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用AG1-ⅠA的菌株进行玉米品种抗性鉴定时,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其中,表现高感的品种1份,占比为4.35%;感病的品种6份,占比为26.09%;中抗的品种11份,占比为47.82%;抗病的品种5份,占比为21.74%;无高抗品种。用其他融合群进行接种,品种抗性仅个别为抗病品种,绝大部分为高抗品种,无法鉴定出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1988-1991年,从福建省内外收集和分离了161个菌株,用针刺接种法,先后在25个水稻品种上进行了病菌致病力的测定.根据从中选择的17个水稻品种对选择的16个菌株所做的试验结果表明,稻条斑病菌菌株间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数量性的.1991年,根据125个菌株对选择的4个鉴别品种的侵染反应,将这些菌株划分为致病力强弱不同的4个菌群.0群菌致病力退化;Ⅰ群菌致病力弱;Ⅱ群菌致病力中等;Ⅲ群菌致病力最强.其中Ⅱ和Ⅲ群菌占优势,在福建省34个县市已有分布.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孢菌落直接配对法对来自安徽合肥、淮南、和县、潜山、岳西等县市的发病辣椒上分离鉴定获得22个辣椒疫霉菌株进行交配型测定,并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了辣椒疫霉不同菌株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安徽省辣椒疫霉菌存在A1和A2两种交配型,以A2占优势,均有分布,发生频率达81.8%。不同来源菌株对2个辣椒品种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各菌株对艳阳离体叶的平均病级范围为1.0~4.8,对合丰天瑞离体叶的平均病级范围为1.5~4.5。不同地区的菌株致病力有强弱之分,同一地区中不同菌株的致病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辣椒疫霉菌的致病力与品种之间存在互作关系,菌株的交配型与致病力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油菜菌核病菌与油菜品种的互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江苏省具代表性的油菜菌核病发生区采集菌核病菌,并接种不同油菜品种的叶片,研究油菜品种与病菌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菌核菌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具有显著差异,扬州菌株JS1、通州菌株JS5和金湖菌株JS3致病力较强,而丹阳菌株JS6和溧阳菌株JS2致病力较弱。  相似文献   

15.
使用12个分别持有不同抗病基因(Xa1,Xa2,Xa3,Xa4,Xa5,Xa7,Xa8,Xa10,Xa11,Xa13,Xa14和Xa21)的近等基因系水稻白叶枯病鉴别品种及3个对照品种(IR24,Toyonishiki和Sigadagabo),鉴别了从云南省收集的138个菌株。结果根据致病谱可以将这些菌株分成A-J共10组。A组菌株仅对Toyonishiki和Sigadagabo两个对照品种致病,J组菌株则能对9个鉴别品种和3个对照品种致病。对不同海拔采集的菌株进行致病力分析的结果表明,从大理、武定等较高海拔粳稻种植区采集的菌株致病力较弱,在鉴别品种上病斑的平均长度不到50mm;而元江、景洪、潞西等低海拔杂交稻种植区采集的菌株致病力较强,在鉴别品种上的病斑平均长度超过100mm。从高海拔稻区到低海拔稻区,病菌致病力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黄萎病菌系对棉花的侵染规律,以陆地棉耐病品种冀棉20和感病品种邯208为鉴别寄主,在人工培养条件下鉴定和比较了不同培养方式、不同接种方法对6个黄萎病菌系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培养单独接种时,6个供试菌系的致病力可划分为强、中、弱3种类型,其中V2和V6致病力最强,V1和V3中等,V4和V5最弱。混合培养后接种时,除个别菌系组合在邯208上略有增强外,其余菌系组合的致病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弱;单独培养后混合接种时,其致病力较相应单菌系接种时致病力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大部分接种菌系在2个鉴别寄主上的致病力,表现出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广东省花生青枯病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对广东省主栽花生品种近年来发生青枯病的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共获得64株分离菌株,其中31株为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31株青枯菌菌株均为演化型I型.随机挑取不同分离地点的花生青枯菌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青枯菌致病力有所不同,其中来自湛江市的ZKRS126菌株致病力明显具有材料特异性,对花生A300致病力强而对花生A281致病力弱.此外,进化树分析的亲缘关系较近菌株致病力也有明显差异,近缘菌株ZKRS126与ZKRS206对花生A300的致病力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广东省花生青枯病的防治与研究,而且为抗青枯病花生品种的选育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托材料.  相似文献   

18.
反复通过寄主对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和生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致病力强弱不同的四株水稻白叶枯病菌反复接种在两个抗性不同的水稻品种上,测定比较了反复接种12代后的菌种和原始冻干菌株的致病力与若干生化性状。致病力弱的菌株经反复接种后致病能力增强,致病力强的菌株经反复接种后,致病力逐渐减弱;病菌的胞外粘多糖量和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致病力的变异相一致,但菌的生长速度和胞外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异无明显规律。本文还讨论了寄主抗性的遗传背景对病菌变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病性鉴定及病菌致病力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人工注射接种的方法鉴定了江苏省主要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病性,研究了稻曲病菌的致病力分化.结果表明:在198个品种中,盐稻1201、南京17113等44个品种对稻曲病表现为完全免疫(CI);淮66、常优008、淮68等34个品种表现为高抗(HR);寸三粒、香优953等29个品种表现为抗病(R);A2、芒小白万等37个品种表现为中抗(MR);香子糯、早插稻等31个品种为中感(MS);天丰优559、盐优1120等15个品种表现为感病(S);黄壳油占、小红粳、CVR4等8个品种表现为高感(HS).用46个单孢菌株分别对粤938、淮9508、武运粳3号3个已知不同抗性品种进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抗病性的品种对同一菌株的反应差异较大,不同菌株对同一品种的致病力有显著差异,致病力分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四川稻瘟病菌群体致病性变异新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2002-2004年在蒲江病圃和室内进行,发现不同组合及其恢复系对稻瘟病菌确实具有不同的抗性。2004年20个主要杂交水稻恢复系接种118个稻瘟病菌株后,所有菌株均至少对5个恢复系具有致病力,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分化,使得同一田块病菌群体获得了对其他不同品种的致病力.其中对全部参试恢复系致病菌株出现频率为11.9096,显著高于仅对一个恢复系致病的菌株频率(P≤0.01),水稻多样化抗性逐步为病菌所克服。利用pot2-1和pot2-2引物,对68个对多恢1号致病菌株rep-PCR扩增获得多种指纹图谱,各菌株指纹图谱与其地区和品种来源无相关性,表明对多恢1号致病的菌株是由不同遗传背景的菌株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