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以脱脂豆粉为原料,经pH7.6磷酸溶液抽提、65℃热变性、硫酸铵分步沉淀等提取技术制备粗提液,之后再经过DEAE-52离子交换、亲和层析和葡聚糖凝胶过滤等纯化技术研究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分离纯化方法。结果表明,从脱脂豆粉中分离纯化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比活力高达4 600 U.mg-1,提纯倍数为73.85。纯化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经SDS-PAGE电泳分析,呈现2条谱带,分子量分别为21.92和20.04 kDa,这2种蛋白均为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该法操作简便,分离纯化效果好,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研究与生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胰蛋白酶抑制剂是广泛存在于大豆及大豆制品中的抗营养剂,主要有Kuntiz型和Bowman-Birk型两种,为了得到高品质的产品,需要在加工过程中将其灭活或去除。通过研究大豆糖蜜上清液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鉴定抑制剂的种类,采用超滤法将其去除。经测定,固形物含量约10%的大豆糖蜜上清液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约为5.05×105TIA·g-1蛋白,约为鲜豆奶的5倍。用截留分子量3 k Da的超滤膜将大豆糖蜜上清液中的大分子蛋白富集,通过还原-Tricine-SDS-PAGE分析,截留部分在图谱上显示为分子量约10 k Da的模糊的条带。通过用2%巯基乙醇还原再用NEM封闭游离巯基的方式处理样品,使得截留部分在电泳图上显示为分子量约7~8 k Da的两条清晰的条带。综合判断,大豆糖蜜上清液中主要含有Bowman-Birk型胰蛋白酶抑制剂。通过对比超滤效果,选择用截留分子量10k Da的超滤膜截留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够得到无抑制活性的透过液。  相似文献   

3.
大豆新品种中黄3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缺失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的高产、优质、 抗花叶病毒病( SMV)的高代材料ti15176作母本,美国引进优良品种Century近等基因系、脂肪氧化酶缺失的优质 材料Century - 2. 3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未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 - PAGE)技术及等电聚焦聚丙烯 酰胺凝胶电泳( IEF - PAGE)技术,对杂种后代胰蛋白酶抑制剂( Ti) 、脂肪氧化酶(Lox)进行缺失检测及多年辅助选 择育成。该品种于2005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蛋白质品质优异% 缺失Ti和Lox2) 、抗病、抗倒、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4.
以硅胶-壳聚糖为载体,通过戊二醛偶联胰蛋白酶,制备固定化酶,分离纯化大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对戊二醛浓度、反应温度、酶浓度等影响固定化酶制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戊二醛的浓度为2.0%,反应温度为20℃,胰蛋白酶与载体比为15∶ 1 000时,分离纯化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最高,达1872.51 U·mg-1,比粗品高46.22倍.结果表明通过该法能够获得较高活性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为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与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小种的抗病品种Hartwig和小粒黑豆,感病品种辽豆15和中黄28分别接种线虫,检测大豆根系中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表达量对大豆抗胞囊线虫的抗性.经过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感品种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TI)表达量明显高于未接种的品种,各个品种的STI表达量也不同.说明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参与抗病过程.但是各个品种的变化趋势并不相同,表明抵御线虫的抗病作用机制存在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6.
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BBI)的分子结构、作用机制,并对其在医药领域、饲料工业及植物抗虫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是大豆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是一种多肽类或蛋白质。该文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种类,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Bowman-Birk型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结构和特性,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功能及提取纯化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N-乙酰基-D-半乳糖胺-epoxy-Sepharose 6B、半乳糖胺-CH-Sepharose 4B和瓜尔胶三种亲和层析体系对大豆中的凝集素进行分离提纯,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结果显示:三种亲和层析体系纯化大豆凝集素的产率存在显著差异,依次分别为147±15、110±12和128±16mg/100g生大豆;三种亲和胶的亲和饱和度差异显著,分别为12.2±1.4、7.5±1.3和2.1±1.6 mg/mL凝胶.这一结果表明大豆凝集素最理想的纯化方法是N-乙酰基-D-半乳糖胺-expoxy-sepharose 6B亲和层析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豆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技术扩增得到胰蛋白酶抑制剂KTi基因正义和反义片段、大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7αP和作为内含子的GUS基因片段,将其分别连入克隆载体pMD18-T Vector中.然后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为基础,通过AHLG作为中间载体,根据RNAi原理将组成RNAi 结构的4个目的片段分别连入其中,成功构建了种子特异性RNAi表达载体p1301-KTiRi.研究结果为RNAi技术在大豆品质改良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豆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SKTI)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SKTI)是一种典型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主要集中在大豆的子叶中,近60年来,对其生化特性及结构已有较多研究,通常认为这种蛋白酶抑制剂具有贮藏,调节内源蛋白酶活性及植物防御等作用,研究表明,这种蛋白酶抑制剂抗虫谱广,能显著抑制幼虫的生长发育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无害,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迄今为止,至少已有4种基因被克隆,通过转基因技术在烟草,水稻,小麦等作物获得了抗性植株,本文从SKTI的类型,基因克隆及生理功能等方面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1.
孟祥勋  赵述文 《大豆科学》1997,16(2):174-177
对一个杂交组合后代10个稳定缺失胰蛋白酶抑制剂(SBTi-A2)品系及其亲本籽粒化学成分组成进行的分析比较表明,大豆籽粒中缺失SBTi-A2对其蛋白质含量及天门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有一定影响,表现为缺失SBTi-A2品系显著低于高亲和双亲平均值;而对其他氨基酸和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基本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豆类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翠真  吕耀昌 《大豆科学》1992,11(3):269-272
大豆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是胰蛋白酶抑制剂,在其它食用豆中也有存在。供试大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TIA)最高(20.30~26.30TIU/g),菜豆次之(2.93~6.41TIU/g),蚕豆、豌豆为2.01~2.87及1.66~2.38TIU/g。大豆中抑制剂活性与粗蛋白及粗脂肪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测定结果表明:国内选育的不含SBTI—A_2基因大豆材料,抑制剂总活性为17.40TIU/g,低于其栽培品种亲本21.20~21.60TIU/g。  相似文献   

13.
孙庆元  蒙敏  张雪崧  赵略  刘娜 《大豆科学》2007,26(6):897-901
尿素作为底肥在土壤尿素酶的作用下快速水解,对大豆幼苗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尿素酶抑制剂NBPT可抑制土壤尿素酶的活性,但是如何施用NBPT既抑制了土壤尿素酶的活性,又不影响大豆幼苗的生长还少有报道.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NBPT对尿素水解速度、大豆出苗、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BPT对土壤脲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效浓度在0.1%~2%之间.与尿素配合施用NBPT有效地减缓了只施用尿素对幼苗的毒害作用,NBPT与尿素配比为1:100时对大豆出苗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可提高20.7%.配施NBPT对大豆幼苗的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将NBPT比尿素先施2d显示了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周艳利  李建科  温艳霞 《大豆科学》2007,26(6):935-938,942
以大豆种子为原料探索农药残留检测用酯酶的新酶原.采用差素离心、硫酸铵盐析、DEAE-3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对大豆酯酶进行了纯化分离,并研究了纯化酶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敏感性.最终得到3种电泳纯的大豆酯酶,记为E1,E2和E3.但3种大豆酯酶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敏感性不同,E1对农药没有敏感性,E2的敏感性比E3好.因此,大豆酯酶E2可作为农药残留检测的新酶原.  相似文献   

15.
刘兴媛 《大豆科学》1992,11(2):134-138
对4,410份中国大豆品种资源种子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进行了电泳分析,栽培大豆100%材料是Ti~a型,野生大豆89.3%材料是Ti~a型,有6.6%材料是Ti~b型,还有49份材料为Ti~a和Ti~b双带混合型;Ti~a型分布广泛,Ti~b型多分布在106~108°E的我国东部省分,Ti类型具有遗传变异;野生大豆单粒间的Ti类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我国栽培大豆82个代表品种和野生大豆部分群体的脲酶等位酶。本实验室条件下脲酶快带Rf=0.54-0.59,慢带Rf=0.36-0.43,与文献报道一致。所分析82个品种快慢脲酶变异体约各半,各等位的分布与该品种的产地无上关性。在已分析的野生大豆群体中,也发现脲酶存在快带和慢带两种变异。所以大豆脲酶基因的突变可能发生在野生大豆的天然群体里。  相似文献   

17.
我国1.9万份大豆(栽、野)种质资源的胰蛋白酶抑制剂(SBTI)等位基因电泳分析结果指出,98.2%的材料具有T型,1.3%的材料具有T型。在野生材料中发现有T类型。三种基因型出现的频率比例为100:1.3:0.2。未发现不含胰蛋白酶抑制剂的ti型材料.栽培种Ti类型单一,野生种Ti类型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大豆子叶节、胚尖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获得高效的大豆再生体系,以大豆品种合丰35和北京小黑豆的成熟种子为材料,利用氯气和升汞两种消毒方法,研究不同浓度6-BA和2,4-D对子叶节和茎出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萌发时,加入1.0 mg L-1 6-BA和2.0 mg L-2,4-D,每个外植体分化的芽数较高;在茎尖再生系统中,6-BA和2,4-D诱导茎尖不定芽形成的最佳浓度是3.0 mg L-1和3.5 mg L-1,最佳诱导时间是24-48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