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畜禽异嗜癖又称非正常行为,通常指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中由于营养代谢紊乱和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的非正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征。各种日龄、品种的畜禽均能不同程度的发生,往往是随着生产加强,发病率增加。由于该病原因复杂,不能用某一单纯的因素而诱发畜禽的异嗜,因此至今很少见诱发试验的报道,但发生异嗜癖后,畜禽生长缓慢,外观受损,造成较大的应激,加之继发感染,可使生产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猪异嗜癖是猪到处舐食不应该吃的、无营养成分物质的现象,它是一种顽固的味觉错乱的新陈代谢障碍疾病,一旦发生常难以制止,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根据资料报道,发生恶癖症的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下降26.4%。该病除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外,笔者在农村散养户中也经常遇到。  相似文献   

3.
4.
2002年12月~2003年12月间,我县共发生了89头次的猪咬尾、咬耳现象(均为个体养猪户),现将发生过程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养猪生产中,猪咬尾、咬耳现象近年来逐渐增加。一头猪被攻击后,诱发其余的猪对它进行撕咬,轻者将尾巴咬烂出血,重者将尾巴半截或全部咬掉,有的还互相咬耳等,这就是所谓的猪异嗜癖。它严重影响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如伤口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感染,严重的可波及身体其他部位,降低体表品质。据报道,发生咬尾的猪群,其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可降低20%以上,这对饲养者来说损失不小。  相似文献   

6.
7.
在奶牛生产中.异嗜癖是指由于营养缺乏或不均衡、患有寄生虫疾病以及环境条件差等因素使其代谢机能发生紊乱而致味觉异常所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的综合症状,冬季和早春季节多发,临床表现为舔食、啃咬非饲料性的异物,其中包括沙土、粪尿、煤渣、毛发、塑料薄膜以及铁片等,久而久之则可能会生长发育不良、产奶性能下降甚至出现死亡。本文现就奶牛异嗜癖防制措施进行阐述,以供广大奶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梅花鹿异嗜癖发生率在 90 %以上 ,研究证明其形成原因与蛋白质缺乏、维生素不足和矿物质元素不平衡有关 ,饲料中补充豆粕、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添加剂 ,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猪咬癖症是指猪群相互啃咬为特征的一种恶癖。随着农村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猪群发生咬癖现象较为多见,特别是50千克以下猪群发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鹅啄食癖也称“异食癖”或“异嗜癖”,啄癖多见于鸡,但随着集约化养鹅的出现,饲养方式的改变,鹅啄癖的发生越来越多,给养鹅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正确分析鹅啄癖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可使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1.
猪异嗜癖是由于环境不适、营养失衡、内分泌失调、管理不当等多种诱因,导致猪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从而在临床上以猪四处舔食、啃咬异物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性疾病。由于引发该病的诱因较多,农户较难找准,应急无措,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2.
黄牛异嗜现象多在生态地理环境及养殖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发生,该病造成牛的生长缓慢,经济效益降低。由于该病的死亡率较低,一直未能引起养殖户的足够重视。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加强管理,科学饲养,及时发现病牛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3.
奶牛异嗜癖是由于代谢机能紊乱 ,味觉异常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的综合征 ,其临床特征为患畜到处舔食、啃咬一些通常认为无营养价值而不应该采食的东西 (异物 )。这不只是一种疾病 ,而且是许多疾病 (骨软症、慢性消化不良等 )的一种临床症状。主要见于幼畜和怀孕乳牛。1 症状 :初期患畜食欲减退 ,咀嚼无力 ,便秘。以后即出现食欲异常 ,吃土、啃胶皮、吃塑料布 ,食被粪尿污染的物体等 ,皮肤干燥 ,弹力减退、被毛松乱且无光泽 ,患畜逐渐消瘦。2 治疗方法 :首先调整饲料 ,用 3%或 5 %的奶牛复合预混料 (黑龙江省双龙兽药厂生产 )添加成全…  相似文献   

14.
15.
从饲养管理、营养、疾病防控等方面简述了鸡啄癖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猪咬癖是指猪只相互咬啃为特征的一种恶癖。当前,随着养猪业向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规模化养猪发生咬癖现象较为多见。现将我们对该病的临床症状、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啄癖症又称异食癖,根据啄食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啄羽癖、啄肛癖、吸蛋癖、啄趾癖及啄食其他异物的异食癖等。  相似文献   

18.
豫西、豫南大部分地区为丘陵山区 ,草资源丰富 ,是发展草食动物的良好场所 ,羊、兔、鹿等都得到快速发展。黄牛作为传统的役用动物 ,已转变为商品经济动物。但由于生态地理环境及饲养条件的制约 ,异嗜现象一直未得到控制 ,给养牛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发病率在局部地区可达 6 0 %以上 ,由于死亡率低 ,尚未引起当地部门的足够重视。1 临床表现该病一年四季均发 ,多发于深冬和初春季节。以三门峡、洛阳地区为多 ,其次为济源、平顶山及南阳部分地区。患牛主要表现消瘦 ,生长发育慢 ,食欲降低 ,贫血 ,粪便稀软或干结 ,被毛干燥无光 ,掉毛。患…  相似文献   

19.
啄癖是指鸡群中的鸡相互啄食造成创伤 ,甚至引起死亡的一种同类异食现象。常发生于密度过大的鸡群 ,无论是何季节、何品种、何种年龄段都易发生 ,笼养或密集型饲养发生率更高。啄癖的形式很多 ,常见有啄羽癖、啄肛癖、啄趾癖、啄肉癖、啄蛋癖和啄鳞癖等 ,其中以啄羽癖最为多见。鸡群一旦发生啄癖 ,若不及时加以控制 ,就会影响到全群 ,引起严重的互啄现象 ,给养殖户带来很多的麻烦 ,甚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较全面地了解本病发生的原因 ,提出合理的防制措施 ,现就鸡啄癖发生原因及防制方法作浅析。1 啄癖主要表现鸡啄癖最常见的是鸡群相…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洛阳、三门峡地区先后从吉林、辽宁购进梅花鹿千余只,加上自繁自养的幼鹿约有三千余只。在1999年及2000年春季普遍发生异嗜现象,发生率达90%以上,死亡率3%~5%。经诊治为矿物质及维生素缺乏所致。1 临床表现患鹿多表现消瘦、食欲降低。被毛干燥无光泽,脱毛或断毛,异嗜现象明显,患鹿彼此啃咬被毛、粪便、食品袋、编织袋等。常伴有贫血、腹泻、继发前胃驰缓、瓣胃阻塞、真胃炎等,严重者消瘦死亡。2 剖检变化对5例病死鹿剖检,均表现有消瘦、贫血,瘤胃内有大小不同的塑料布团或毛团,小至拳头大小,大者占据瘤胃三分之二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