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板栗栽培及其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栗是我国特产的著名干果之一,营养丰富,味道甘美,适应能力极强,抗旱耐瘠薄,能在荒山、沙滩上发展,现将其管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果园品种选择:双季板栗:一年结两次果。栽植后2~3年结果,4~6年进入丰产期。九家种:平均单果重21克,栽植3年后进入丰产期,亩产150公斤以上。大红袍:8月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21克,品质上等,售价高。2.园地选择与苗木定植板栗树耐湿耐热,喜光,耐干旱瘠薄,但抗风力弱,且不耐烟害。丰产板栗园要求土层厚度达60厘米,有机质含量1.12%,含氮0.061%以上,酸性土壤…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板栗用途非常广,栗果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可代替粮食,栗树各部均可入药,树皮、树叶、木材的髓部还可提取拷胶,叶还可饲养樟蚕和柞蚕。从板栗育苗地的选择与整地、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探讨了板栗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为板栗生产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是板粟的重要产区,全省板粟面积达13.5万hm2万亩。占经济林总面积的20%。作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对江淮丘陵地区板粟栽堵和管理措施进行了全面总结,以供在板粟生产中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1 秋施基肥在板栗采收后至落叶前 (越早越好 ) ,在树冠外缘挖长 1.0m ,深宽各 0 .3~ 0 .4m的深沟 2~ 3个 ,按肥果比 10 :1的数量施入混加 2 %过磷酸钙和 2 %尿素的有机肥 ,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和树体营养积累。2 春追施氮肥和硼肥在板栗萌芽前 ,在树冠外缘周围 ,每株追施尿素 0 .1~ 0 .5kg,春施氮肥后 ,株施入硼砂 2 0g ,并于展叶、盛花期、末花期分别喷洒 1次 2 %的硼砂液 ,以满足板栗萌芽展叶、促进雌花的分化。降低空棚率。3 栗实灌浆肥8月中旬在栗实灌浆期 ,在树冠外缘周围追施 0 .2~ 0 .5kg果树专用肥 ,促进板栗子实的生长 … 相似文献
7.
1早施基肥、增施磷肥、控制氯肥、保证三水
1.1 早施基肥
1.1.1施基肥的时间9-10月份果实采收后。
1.1.2施肥种类及施肥量:鸡粪、圈肥、人粪尿、秸秆肥均可。斤果斤肥,一般亩施4000-5000斤。 相似文献
8.
通过20年的试验和生产调研,总结出一套板栗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改用良种、适当密植、园地选择、土壤改良、肥水管理、整形修枝、防治病虫害及合理来收等八条技术措施,方可使板栗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11.
《湖北林业科技》2003,(4):48-49
编者 :板栗是湖北省七大产业化发展中的重要树种 ,也是退耕还林工程中生态、经济效益兼顾的优势树种。按照省林业局吴先金局长在全省林业系统县处级干部学习班结束时提出的“认真贯彻‘三个代表’ ,切实落实中央《决定》 ,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林业资源大省和产业强省”的奋斗目标 ,计划到 2 0 1 0年我省板栗发展到 4 0万hm2 。近年来 ,由于品种不良、管理不善等原因 ,造成部分地区板栗产量大幅度减产。为了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促进我省的板栗产业化发展 ,现本着“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方针 ,特将有关专家建议的技术措施要点摘录如下 ,以供有关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14.
15.
17.
商南县板栗综合科学管理技术李明云(陕西省商南县林业站,商南,726300)为了加快我县板栗基地建设,提高板栗经济效益,特提出以下科学管理方案供参考。1以整坡改土为中心,加强土肥管理我县板栗园,板栗林绝大多数生长在山坡上,有的坡度比较大,水土流失严重。... 相似文献
18.
19.
1 板栗施硼适宜深度11 材料与方法供试树为实生板栗,树龄25年,从中选择强、中、弱树各1株,对其树冠投影内的根系挖出后,按垂直分布进行称重,测其总根及细根(直径5mm以下)在不同深度的重量分布。对兴隆县栗产区兰旗营乡、半壁山镇未施过硼的5个栗园,多片、多点、分层取... 相似文献
20.
金寨县位于皖西大别山北坡,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20世纪80年代,已嫁接板栗400万株,5亩以上成片栗园达0.3万公顷.近10多年,实现"五八"绿化,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到2000年底,全县板栗面积已达3.33万公顷,1 600多万株,占现有经济林面积的95%以上,其中已挂果面积2.997万公顷,年产板栗1.5万吨,同时,在大面积发展板栗的过程中,狠抓了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培训"乡土人才"板栗辅导员60多人,相继建立了一批以村为单位的板栗科技示范户和省地县的板栗科技示范园.推广栗茶、栗农立体栽培模式;嫁接改造、整形修剪、高枝换优、栗园"三保"、病虫害防治和冬季栗园管理技术;组织了叶面喷硼、喷板栗生长素、施板栗专用肥和稀土微肥等科技成果的应用等,推动板栗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一些传统的栽培方法依然存在,品种混杂,早中晚比例失调,加之病虫害严重,符合商品性板栗比例有下降趋势.综合栽培技术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