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蓓 《畜牧与兽医》2001,33(5):36-37
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该病病程短 ,死亡率高 ,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及部分育肥猪 ,春季是猪水肿病的高发季节。笔者于 2 0 0 0年 3月至 5月间对涟水县部分地区仔猪水肿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式及内容重点调查饲养母猪较多的涟水县陈师乡、红窑乡、时码乡及周边地区。沿各村组随机调查。调查内容 :①养殖户的存栏母猪数 ;②产仔胎数及最近一胎的产仔数 ;③近产仔猪日龄 ;④水肿病病史 ;⑤发病胎次 ,每胎仔猪发病数及死亡数 ;⑥养殖户的饲料来源及配方 ;⑦饲料的处理及饲喂情…  相似文献   

2.
对江苏省海安县2003年5月-2004年5月各乡镇猪水肿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猪水肿病在该地区呈零星散发性发生,发病率为0.31%~1.84%,死亡率为0.07%~0.56%,病死率为16.0%~35.0%。水肿病主要侵害仔猪,育成猪也偶有发生,一般以气温比较高的季节多发。同时从疑似猪水肿病的病料中分离到12株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鉴定,5株为O139,2株为O45,O55、O93、O9、O101、O119各1株。经多重PCR检测毒素基因(STa、STb、LT、SLT-2e)和大肠杆菌粘附素单抗(F4、F5、F6、F41、F18)检测菌毛,共6个分离株带有SLT-2e基因,其中O139分离株5株,O55分离株1株,其余6株均带STb基因。12个分离株中,单独表达F18菌毛的4株(O1392株,O45、O119各1株),F5 F411株(O93),F41 F181株(O139),F5 F41 F182株(均为O139)。经药敏试验,多数分离菌株对壮观霉素和新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3.
仔猪水肿病病原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40头病死猪分离出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培养特性试验、生化特征的研究。并确定其血清型,为O2、O8、O138、O139、O141,其中O2占2.5%,O8占2.5%,O138占42.5%,O139占47.5%,O141占5%。  相似文献   

4.
<正>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突然,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本病多发于断奶后1~2周仔猪,发病率10%~40%,死亡率可达80%以上。引起本病的大肠杆菌常见的血清型有O88、O138、O139、O141等,具有溶血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6,(5):823-826
为了研究黄芩注射液对人工感染猪水肿病的治疗作用,本试验以28~35日龄断奶仔猪作为实验动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O139菌悬液,建立人工感染猪水肿病模型,通过给予不同剂量黄芩注射液进行治疗试验,测定了增重率、治愈率、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显示,给予0.2、0.4mL/kg剂量的黄芩注射液,显著增加了动物模型的增重率,其增重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6.13%和90%。结果表明,黄芩注射液能有效治疗人工感染猪水肿病,为临床应用黄芩注射液治疗猪水肿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是由某些O抗原型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致死性、细菌性传染病[1].1950年,Timoney F[2]等研究证实,猪水肿病的主要致病因子是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SLT-2e).  相似文献   

7.
幼猪水肿病虽早于1932年就已在爱尔兰为人所发现,但是,直到1955年才有人提出此病与溶血性大肠杆菌可能有关的看法。至1957年以后,始肯定溶血性大赐杆菌在幼猪水肿病的发生上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更进一步证明幼猪水肿病溶血性大肠杆菌具有特殊的抗原构造,并已确定某些血清型如O138:K81(B)、O139:K82(B)、O141:K85(B)等,是幼猪水肿病的常见病原菌。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诊断和防治猪水肿病无疑地都将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用经实验室确诊的患水肿病的仔猪250头,分别用猪水肿抗毒注射液、猪康宁注射液、尖峰抗肿注射液、氧氟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另选怀孕母猪15头,在临产前第7天和第3天用药,观察对仔猪水肿病的预防效果.结果猪水肿抗毒注射液按推荐剂量在母猪临产前第7天和第3天肌注给药2次,对仔猪水肿病的预防保护率达94.12%;发病仔猪肌注给药1次,有效率为96%,治愈率为92%,均优于其它药物,配合尖峰抗肿注射液和猪康宁注射液肌肉注射的有效率达98%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猪水肿抗毒注射液是一种预防和治疗仔猪水肿病的新型专用药物.  相似文献   

9.
赵进 《中国兽医杂志》2000,26(10):46-47
仔猪水肿病发病率不高 ,但病死率很高。常见于饲料的突然改变以及气候变化。这是常见的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特点。笔者于 1999年 7月 2 0日诊治一因注苗应激促使仔猪水肿病暴发病例 ,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同窝 5 0日龄仔猪 12头 ,体重约 15 kg左右 ,35日龄断乳 ,断乳后 1周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 ,生长状况良好。断乳后的饲料配方是 :玉米 6 3%、豆饼 2 5 %、小麦5 %、草粉 5 %、骨粉 2 %,另添加维生素 AD3、微量元素、赖氨酸等适量。猪食欲旺盛 ,生长很好。 5 0日龄时 ,注射猪口蹄疫 O型灭活疫苗 2 ml(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 ,批…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猪水肿病大肠杆菌的水肿毒素SLT-IIe B,提取表达产物包涵体,再加入自行分离的我国流行的猪水肿病大肠杆菌Ee株(O139),和油乳佐剂乳化后制成亚单位菌苗,免疫昆明鼠,间隔2 w加强免疫1次。每次免疫后采血检测毒素的ELISA抗体和Ee株的凝集效价,第2次免疫2 w后用5LD50的猪水肿病大肠杆菌Ee株进行攻毒。结果显示,亚单位菌苗组与灭活菌苗组ELISA抗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两种疫苗对Ee的保护力分别为90%和70%。本研究表明新型亚单位菌苗模式对同型菌株具有较好的保护力,为进一步研制高效的亚单位菌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海安县猪水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海安县2003年各乡镇猪水肿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猪水肿病在海安地区呈零星散发,发病率为0.29%~1.36%,死亡率为0.08%~0.35%。从疑似猪水肿病的病料中分离到22株大肠埃希氏茵,其中12株经血清型鉴定,O139 5株,O15 2株,O55、O93、O9、O101、O119各1株。经多重PCR检测毒素基因和黏附素单抗检测菌毛,发现6个分离株带有SLT-Ⅱe基因,其余6株带有STb基因。单独表达F18茵毛的4株,F5 F41的1株,F41 F18的1株。F5 F41 F18的2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多数分离株对恩诺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壮观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2.
大肠杆菌病是猪的重要细菌性疫病,它的发生形式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形式。为了调查锦州地区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从锦州地区的6个区县发病猪场采集36份疑似猪大肠杆菌病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30株。应用微量平板凝集试验,对分离的30株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鉴定出30株共有8种血清型O2、O5、O8、O60、O101、O138、O139、O141。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占疑似猪大肠杆菌病菌株的83.3%。该调查研究针对锦州地区防治猪大肠杆菌病菌苗和筛选防治猪大肠杆菌病敏感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江苏省海安县2003年5月~2004年5月各乡镇猪水肿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猪水肿病在海安地区呈零星散发性发生,发病率为0.31%~1.84%,死亡率为0.07%—0.56%,病死率为16.0%~35.0%。水肿病主要侵害仔猪,育成猪也偶有发生,一般以气温比较高的季节多发。同时从疑似猪水肿病的病料中分离到12株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鉴定,5株为0139,2株为O45,O55、O93,O9、O101、O119各1株。经多重PCR检测毒素基因(STa,STb、LT、SLT-2e)和大肠杆菌粘附素单抗(F4、F5、F6、F41、F18)检测茵毛,共6个分离株带有SLT-2e基因,其中O139分离株5株,055分离株1株,其余6株均带STb基因。12个分离株中,单独表达F18菌毛的4株(O1392株,O45、O119各1株),F5 F411株(O93),F41 F181株(O139),F5 F41 F182株(均为O139)。经药敏试验,多数分离株对壮观霉素和新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4.
边传周  白静  朱信德 《养猪》2005,(2):42-43
从疑似猪水肿病的30份病料中分离到21株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鉴定,6株为O139,5株为O8,4株为O138,O141、O149、O2各2株,其中O139、O8、O138为优势血清型。用优势血清型菌株筛选出敏感药物,并研制出多价油乳剂灭活苗和高免血清,用多价油乳剂灭活苗免疫仔猪,预防猪水肿病效果良好,而采取多价油乳剂灭活苗预防接种配合活菌制剂益生素的使用,预防效果更佳。使用高免血清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而使用高免血清配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朵红 《养猪》2005,(4):33-33
仔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其特征为发病突然,病程短促,头部和胃壁等发生水肿,主要危害断奶仔猪,猪群中的感染率约10%~35%,致死率高达90%以上。常见的血清型有O2、O8、O138、O139、O141等[1~3]。青海省东部农区养殖场该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从疑似猪水肿病的30份病料中分离到21株大肠杆菌,经大肠杆菌标准抗"O"血清鉴定,6株为O139,5株为O8,4株为O138,O141、O149、O2各2株,其中O139、O8、O138为优势血清型,用优势血清型菌株筛选出敏感药物,并研制出多价油乳剂灭活苗和高免血清,用多价油乳剂灭活苗免疫仔猪,预防猪水肿病效果良好,而采取多价油乳剂灭活苗预防接种配合活菌制剂益生素的使用,预防效果更佳。使用高免血清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而使用高免血清配合敏感抗菌素的使用,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大肠杆菌可分为菌体抗原(O)、表面抗原(K)、鞭毛抗原(H)三种,各种病原性大肠杆菌又分有许多血清型,仅猪水肿病就有O2、O3、O138、O139、O141、K81、K82、K88等八种血清型之多,可见病原体之复杂、感染动物之多,给临床诊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该病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死亡率高,多呈现一过型,暴发势。仅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 11月至 2 0 0 1年 3月 ,牡丹江市辖区的一些县乡陆续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水肿病。我们对海林、宁安、穆棱3个县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1 流行情况  调查了海林、宁安、穆棱 3个县的 2 1个乡、2 0个养猪大户。共饲养猪 16 0 8头 ,存栏 1145头。根据流行病学、临床检查 ,现场调查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水肿病发生情况较严重。猪传染性胃肠炎 ,主要发生在 2 5~ 30kg的猪中 ,发病 985头 ,发病率 40 %左右 ,呈地方性流行 ,但经治疗和护理 ,基本上没有死亡。猪水肿病 ,主要发生在 2 5~ 30kg的猪 ,发病 730头 ,死亡36 5头 ,死亡…  相似文献   

19.
仔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病。在国内外都有发生,常呈急性散发性和地方性流行。1993年以来,我市中山、罗集等乡镇有少数村组发生仔猪水肿病,因发病率不高,开始尚未引起重视。后来发展到周边地区,特别是1994年,伍庙猪场从外地引进84头仔猪全部发生仔猪水肿病。1997年3月,明星猪场从外地引进152头仔猪,有40%发病。因此引起了全市的重视。据统计,全市发生仔猪水肿病的有12个乡镇、36个  相似文献   

20.
猪水肿病是集中发生于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以胃肠等部位发生水肿为主要特征,又称大肠杆菌毒血症、浮肿病、胃水肿。溶血性大肠杆菌是该病的病原菌,目前发现的有O2、O8、O138、O139、O141等群。笔者近日接诊一例猪水肿病,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供各位参考。1临床症状据该养殖户口述,其共饲养断奶仔猪30头,分两圈饲养。其中一圈15头仔猪中,有3头仔猪发病,其中1头发病仅1d就死亡;另一圈15头仔猪尚未发现症状。笔者随同该养殖户前往现场,两头发病仔猪已被隔离饲养,不同程度地出现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