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老年人协会设立的初衷是基于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弥补国家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正是这样一个在转型时期的社会中极易被边缘化、孤立化的农村民间组织,如今已成为农村社区自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这些变化大大影响了农村社区权力结构的变迁。通过对历史、实践、文化、法律的四个维度分析,探讨农村社区老年人协会何以存在;厘清老年人协会在当前农村社区治理中起到的权威重构、强化村庄预期、提高村庄社会关联等作用;提出老年人协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7):179-182
农村社区养老是目前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农村社区养老需要多主体、多方面的社会支持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的老年生活需求。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养老在支持主体方面表现出政府支持不足、社区组织支持缺乏、家庭支持弱化等问题,以及在支持内容方面存在物质经济条件、日常生活照料、精神和心理慰藉相对匮乏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诸如加强政府经济支持、社区组织生活照顾支持、家庭精神支持等,以此完善农村社区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保障农村社区养老系统化制度化,真正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自我养老四种模式,为了比较四种养老模式下铜仁市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差异,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和基本资料调查表对铜仁市年龄≥60岁农村老年人幸福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自我养老的幸福感分数分别为33.99、21.39、38.48、2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2.474,P<0.01;(2)相比于机构养老和自我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对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显著性较强(P<0.01),依次为:社区养老>家庭养老>自我养老>机构养老。因此,不同的养老模式下农村老年人幸福感有所差异,应针对不同养老模式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台湾之农村社区更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村建设工作是增进农民福利、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述了台湾的台中县大安乡松雅社区和花莲县富里镇罗山社区更新建设的概况;并对农村社区更新建设过程与步骤进行具体的阐述,对于更新建设的效益也作了相应的评价,最终提出了农村规划发展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5.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是以老年人生活社区为服务中心,将疾病治疗、病后康复、养老照顾等多种项目整合在一起的一体化养老服务,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一定的福利性、鲜明的社会性、较强的区域性等特点。能够让服务提供方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将老年人所需的医疗、养老资源重新分配,改善现行医养分离的养老弊端。主要介绍社区居家医养结合的内涵、特点、优势以及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正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为有效解决中国老龄化社会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便利生活的农村社区养老机构尤为重要。农村社区养老机构建设需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增加养老经费来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培养大量专业服务人员,营造社区文化氛围,充分满足农村适龄人口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促进北京农村社区老龄服务发展,增进社区照料护理服务供给潜能.[方法]使用第4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北京农村数据,考察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家庭照料护理现状及对社区老龄服务的需求.[结果]农村老年人日常存在困难的活动主要为洗澡、上厕所、穿衣服、上下床,最主要的照料护理者依次为配偶、儿子、女儿和儿媳;农村老年人需求较高的社区老龄服务为上门看病、上门做家务和助餐;其次为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和助浴服务.[结论]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议试点建立养老照料护理保险制度,多方共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2012,(8):24
据悉,今年,湖南省将利用福彩公益金资助建设180个农村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湖南省老龄委从2009年开始探索养老服务社会化。在农村,以农村敬老院为依托,建立综合性老年人福利服务中心,截至目前共建成103所省级、109所市级和127所县级示范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村新社区目前养老设施规模不足、服务内容单一、配建公共设施不均衡、空间环境不适老及使用方式混乱等问题,基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5个街道9个新社区的问卷调查数据,选取23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包含居住环境因子在内的农村新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满意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农村新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满意度的6个主要因子分别为住房舒适度、生活便利度、公共安全度、经济富裕度、资源承载度、环境舒适度;南京市农村新社区老年人对住房舒适度因子满意度得分最高,对环境舒适度因子满意度得分最低。该结果揭示了提升农村新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满意度的重要意义以及因地制宜完善农村新社区居住环境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安徽寿县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实地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不同家庭特征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服务内容上的差异情况,结合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认知和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情况做了较为深入地分析。研究发现,农村社区养老服供需缺口较大,需要从老年人思想转变、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等方面予以改进农村社区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乡村社区地理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晓华  华波  周显祥  张婷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559-561,566
乡村社区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地理学研究乡村社区主要从区域和综合的角度,以乡村社区人地关系为研究核心,侧重分析乡村社区发展的时空规律。认为乡村社区是指一定乡村地域上具有相对稳定和完整的结构、功能、动态演化特征以及一定认同感的社会空间,是乡村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和空间缩影。国内地理学界对乡村社区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有:乡村社区空间要素和空间结构;都市村庄、乡村生态学、乡村社区更新及其机制、乡村社区规划等。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农村宗族对农村社区治理影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先文 《农学学报》2014,4(3):116-119
农村社区“聚族而居”的现实决定了宗族对社区治理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梳理近20年来有关农村宗族对农村社区治理影响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到农村宗族治理农村社区的模式、农村宗族对农村社区治理的促进作用和消极影响、消除农村宗族对农村社区治理影响的对策等方面。虽然有关农村宗族对农村社区治理影响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宗族情况不一,难免有偏颇之处。不管怎样,正确对待宗族、合理运用宗族、逐渐消除其负面影响应该是研究者应该遵循的原则,以便促进农村社区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3.
孝道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准则,是养老敬老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农村社区的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孝道的维持机制失去了效力,乡村孝道的评价标准变得功利化和理性化。为了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养老问题,要对我国传统孝道进行重新解析和定位,转变孝道关系双方的观念,实现公众舆论的正确引导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744-2746
农村社区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公民社会转型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从理论、实践层面对农村社区进行研究,然而农村社区在实践中面临一些困境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社区进一步发展。笔者通过整理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农村社区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乡村文化建设中应当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利用。社火在关陇地区拥有深厚的民众基础,是乡村文化建设中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源。社火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休闲娱乐、人际交流、团结民众、体育锻炼、精神信仰、劝世教化、抵制恶习、自尊自豪等方面。民间社火组织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非正式组织。政府因对社火发展的缺位而未能发挥管理和引导作用。乡村文化建设为社火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征和要求,指出现代乡村旅游的可持续需要依靠乡村自身的力量和社区居民主动的参与才能实现。分析了乡村旅游影响下的乡村社区结构特征,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乡村社区的耦合关系,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从社区村民从事乡村旅游的可能性和参与方式入手,对乡村旅游业态进行网络化组织,建立公共资源型业态、平台型投资业态、小微企业业态和一般性投资业态,实现乡村社区要素与旅游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金大田村为例论证了基于社区发展建立乡村旅游网络化模式的可行性,依靠社区的力量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乡村经济的再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解决已经迫在眉睫,而我国六成以上的老年人口分布在农村,所以农民养老问题尤显艰巨。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的传统养老模式已经根本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口养老的需求,迫切需要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虽然北京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较为发达,但仅依靠政府财政也难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需要商业人身保险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扩大覆盖面,提供多层次养老保障。  相似文献   

18.
朱亚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657-5659
以德州为例,分析了农村社区并建的现状,研究了并建过程中应用的模式,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合村并居”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王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972-16974
社区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一,在转型期有建设的土壤与外部环境,同时也受到各方面的挑战。基层工作者作为组织者与协调者,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基层工作者对文化概念的难以把握、回应对象的两难选择及运作方式的传统单一,限制了社区文化建设。因此,应坚持多元化、系统性与村民需求原则,从外部性资源引入与内源性资源整合角度发展社区,繁荣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国内外已展示出其强劲的生命力。有关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和妇女作用的研究尚不多见。笔者基于前人研究和实地问卷调查的资料,论证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意义和模式,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中妇女的作用及其影响,并以关中地区若干乡村旅游点为例,对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作实证分析,进一步探索和揭示了关中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参与的模式和妇女的作用,并对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