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春季不同时期生产的信阳毛尖茶香气成分差异,为评价信阳毛尖茶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6年3月25日(样品1)、3月30日(样品2)、4月5日(样品3)和4月9日(样品4)生产的信阳毛尖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其香气成分,分析春季不同生产时期对信阳毛尖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从4个信阳毛尖茶样品中共检测出61种主要香气成分,其相对含量总和为81.99%~86.81%;4个样品共有的香气成分为34种.清明节前生产的茶叶样品香气组分中醇类、醛类和酮类的相对含量高于清明节后,酯类、碳氢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杂氧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等香气组分的相对含量则相反;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随着生产时期的延后而逐渐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春季不同生产时期的茶叶样品共有香气成分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时期对信阳毛尖茶中的香气成分有重要影响,清明前的茶叶样品l和样品2聚为一类,清明后的茶叶样品3和样品4各自聚为一类.[结论]春季不同生产时期对信阳毛尖茶中香气成分的含量和种类影响存在差异,清明节前后信阳毛尖茶中的香气成分存在差异.因此,香气成分可作为信阳毛尖茶生产时期判别的指标,也可作为评价春季信阳毛尖茶品质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鹧鸪茶树是海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代用茶植物和药用植物,鹧鸪茶是海南省旅游文化特产之一。对鹧鸪茶的功能成分及活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现状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并对其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展望进行探讨,为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红、绿鹧鸪茶鲜叶之间挥发性物质的差异,解析不同品种鹧鸪茶香味差异的机制,采用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技术对红、绿两种鹧鸪茶鲜叶的低分子量挥发性代谢物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寻找二者间的差异代谢物。采用GC-MS方法,从红、绿鹧鸪茶鲜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物质156种;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红、绿鹧鸪茶鲜叶间的代谢物差异明显,15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香味决定物质橙花叔醇含量在红、绿色鹧鸪茶之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选取6种福建著名乌龙茶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出其构成香气特征的主要成分达25种。对闽南和闽北制茶工艺,有代表性的茶树品种、毛茶与成品茶、一级茶与二级茶等在香气成分及其组成比率上的差异进行比较,探索不同加工方法、不同茶类品种的香气组成与茶叶香气感官评定的联系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黑茶是我国特有的后发酵茶叶总类,包括普洱茶、六堡茶、康砖茶、茯砖茶、青砖茶等。茶叶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香气成分的检测分析对于黑茶品质的评价非常重要。目前黑茶香气成分检测主要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气相色谱-嗅闻仪(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等技术。本文对近5年黑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检测分析技术进行梳理,追踪了普洱茶、茯砖茶、青砖茶、六堡茶、康砖茶等5种黑茶香气成分研究进展,为黑茶香气成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速溶茶等茶饮料的兴起,茶香气回收技术也成为现阶段研究的一个热点。香气的富集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难点,本文以普洱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冷凝回流的方式富集其中的香气成分,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技术对所富集的香气成分进行解析。以萃取时间、萃取温度、NaCl添加量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在响应面试验数据中筛选出31种被检出率大于50%的香气化合物,并获得普洱茶冷凝回流茶香水最优前处理条件。使用最优萃取条件检测普洱茶茶叶和从茶叶中提取出的冷凝回流茶香水,结果显示提取出的茶香水中挥发性化合物比茶叶原料多52种,且其主要香气物质与茶叶基本一致,含量最高的物质均为甲氧基苯类,在茶香水中以花香和果香为主的酮类物质与其他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了9.01倍,使回收的普洱茶香水具有陈香、药香、木香、花香、果香等特征香气。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普洱茶冷凝回流茶香水的萃取条件、茶叶香气富集技术以及普洱茶冷凝回流茶香水的香气成分,为普洱茶香气回收应用以及后期普洱茶香气释放规律及香气释放的影响因素解析提供理...  相似文献   

7.
不同工艺六堡茶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传统工艺六堡茶和现代工艺六堡茶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工艺六堡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工艺六堡茶和现代工艺六堡茶主要特征成分含量差别显著,传统工艺六堡茶的氨基酸含量、茶多酚总量、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均比现代工艺六堡茶高;而传统工艺六堡茶的咖啡碱、茶褐素含量显著低于现代工艺六堡茶.传统工艺六堡茶和现代工艺六堡茶共检出49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均为共有成分,其中传统工艺六堡茶香气成分以醇类、醛类和酮类为主,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为反-2-反-4-庚二烯醛、β-芳樟醇、β-紫罗酮、苯甲醛、3,5-辛二烯-2-酮、十四酸等;现代工艺六堡茶香气成分以醛类和酮类为主,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为反-2-反-4-庚二烯醛、β-紫罗酮、3,5-辛二烯-2-酮、水杨酸甲酯、二氢猕猴桃内酯等.  相似文献   

8.
茉莉花茶窨制的机理与化学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扼要分析了花茶窨制理论研究的新成就,指出茶叶对香气的吸附以及表面的物理吸附为主,并伴有渗透扩散作用,茶坯含水率为10%-25%时,以茉莉鲜花着香效果好,是与维护鲜花生机及茶内含物质吸香有关,窨制对茶嘻生化成分产生影响,并指出茉莉花茶的香气主要是来自制过程吸附鲜花释放出的香气挥发油而形成的,其芳香油总含量及且与品质等级呈正相关。这些研究已为改革传统窨制工艺,推行新的窨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酸茶是布朗族自食、招待贵客或作礼物的一种腌茶.酸茶是经一段时间的掩埋自然发酵而成的.文章对酸茶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黄酮类物质及水溶性糖等主要成分和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为酸茶的实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探索厌氧/好氧处理对茶叶中GABA含量的富集和茶叶感官品质以及香气成分的影响,为富含具有降压功能成分的Gabaron茶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采用感官审评法和固相微萃取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对各处理茶样分别进行了感官审评、GABA含量的测定和香气成分的鉴定.结果表明,经过13~14h的厌氧/好氧处理,茶叶中GABA含量达到1.86mg/g以上,但茶叶品质随着GABA含量的提高而下降,处理茶样的香气成分均少于对照茶样,而各处理茶样之间的香气成分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1.
信阳毛尖与黄山毛峰及西湖龙井的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阳、黄山、杭州的茶树鲜叶为原料,分别加工成信阳毛尖、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其中信阳的鲜叶由3个公司加工成3个信阳毛尖茶样,共5个茶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法)提取香气物质,结合感官审评和GC–MS,分析3种名优绿茶的香气特点及成分构成。结果表明:3个信阳毛尖茶样香气均表现为清香,黄山毛峰茶样香气馥郁带兰花香,西湖龙井茶样香气浓郁带高火香;5个茶样共检测出香气成分74种,其中共有香气成分24种,5个茶样中的香气成分均以醇类物质的含量最高;信阳毛尖茶样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β–芳樟醇、壬醛、环氧芳樟醇、反香叶醇、δ–杜松烯、反–橙花叔醇、棕榈酸、反式植醇;黄山毛峰茶样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棕榈酸、β–芳樟醇、反香叶醇、壬醛、己醛、反式植醇、环氧芳樟醇、庚醛,且在黄山毛峰茶样中检测出苯乙醛、脱氢芳樟醇2种独有的令人愉悦的香气成分;西湖龙井茶样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β–芳樟醇、反香叶醇、环氧芳樟醇、壬醛、顺氧化芳樟醇、己醛、δ–杜松烯、δ–杜松醇,西湖龙井茶样中检测出烷烃类和吡嗪类物质的数量较多,但未检测出棕榈酸。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的香气成分、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咖啡碱、儿茶素类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香气成分差异较大,α-松油醇、橙花醇、香叶醇、反式橙花叔醇、植酮5种特征香气成分在春茶中含量高,仅春茶中检测出顺-己酸-3-己烯酯。3个采摘季节中,春茶中茶氨酸、茶黄素含量最高,夏茶中咖啡碱、叶绿素含量最高,夏秋茶中茶多糖含量最高,秋茶中儿茶素类总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最高。为信阳毛尖夏秋茶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茶树品种针扁形茶香气化合物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静态SPME萃取、GC/MS分离分析对4个茶树品种的针、扁形茶叶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38种主要的香气物质,其中碳氢化合物有2种,醇类有18种,醛类有5种,酮类有4种,酯类有6种,酸类有1种,杂氧化合物有2种。尽管各种茶样的香气组分,含量各有不同,但是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对比发现同一品种制成的两种茶叶,扁形茶的同种香气含量比针形茶的含量高,为这些品种适制茶叶种类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外源多酚氧化酶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苹果、梨、香蕉3种外源多酚氧化酶(PPO),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普洱茶的香气成分,经气质联用分析鉴定,探讨了外源多酚氧化酶对普洱茶品质成分以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3种外源PPO处理后普洱茶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总量有不同程度的极显著下降趋势,而茶褐素总量则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香气成分分析表明,除烷烃类化合物外,经过PPO处理后的茶样香气物质种类较未经酶处理的茶样显著降低,空白样、苹果PPO处理样、梨PPO处理样、香蕉PPO处理样分别鉴定出34、24、25、23种香气化合物。另外,3种外源PPO处理样品的香气成分中以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的显著增加和萜烯醇类化合物的显著下降为主要特征。[结论]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类物质是黑茶类的重要陈香特征香气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七种高香型乌龙茶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用主成分分析法对7种高香乌龙茶的主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香型茶皆有较为突出的赋香物质存在,这些物质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各自的香气特征。文章中列出肉桂香茶,玉兰香茶,黄枝香茶,芝兰香茶名香气成分组合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以鹧鸪茶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扦插材料,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浓度、处理时间和插穗剪切方式等对鹧鸪茶扦插生根和移栽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00 mg/L的NAA处理8.0 h以上对鹧鸪茶插穗的生根效果最佳,采用保留3个腋芽和5片叶片的剪切方式对鹧鸪茶插穗的移栽存活较好。  相似文献   

17.
都匀毛尖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都匀毛尖茶叶的香气成分特点,以不同产地的毛尖茶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7个贵州毛尖茶样品中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1)都匀毛尖共检出香气成分132种,相同成分42种,其中,醇类13种,酸类8种,酯类4种,醛类3种,酮类2种,杂环类5种,碳氢化合物7种,醇类和酸类物质中,大于1%的有叶绿醇(27.85%)、沈香醇(2.90%)、苯乙醇(2.81%)、苄醇(2.48%)、橙花醇(1.76%)、棕榈酸(23.07%)、亚油酸(4.08%)、9,12,15-烯十九酸(2.02%)、亚麻酸甲酯(4.72%)和咖啡因(2.75%)。2)都匀毛尖与遵义毛尖茶的香气成分比较相似,而与安顺毛尖茶香气成分的差异较大。结论:都匀毛尖茶叶的主要香气成分为醇类及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GC-MS联用技术检测烘青茶、乌龙茶和沉香茶中的香气成分。红河乌龙茶中共鉴定出8种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是环己烷-1,2-乙烯基-1,1-二甲基-3-亚甲基、1,5,7-Octatrien-3-醇-1,3,7-二甲和芳樟醇;三宁烘青茶中共鉴定出15种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是芳樟醇、β-环柠檬醛和柠檬烯;从蒸汽杀青的沉香茶中检测到16种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是6,10-二甲基-5,9-十一双烯-2-酮、β-紫罗酮和β-环柠檬醛。从乌龙茶加工工艺生产的沉香茶中检测到21种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分别是壬醛、6,10-二甲基-5,9-十一双烯-2-酮和β-环柠檬醛。说明SPME-GC/MS是一种快速检测茶叶香气的方法,而且加工方法不同对沉香茶的香气成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电子鼻技术对13个底圩优良群体种的风干叶香气进行研究。[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PCA)与线性判别分析(LDA),对底圩茶新梢和成熟叶的干茶、茶汤和叶底香气物物质进行分析和判别。[结果]电子鼻技术对13个底圩优良群体种风干叶均有较好的响应。PCA分析表明,新梢干茶和茶汤的贡献率分别为99.85%、99.85%,高于成熟叶干茶和茶汤的贡献率(99.32%、99.71%),叶底则相反,新梢贡献率(99.84%)低于成熟叶贡献率(99.94%);LDA分析表明,新梢干茶和茶汤贡献率(85.44%、91.62%)高于成熟叶干茶和茶汤贡献率(77.92%、88.87%),叶底新梢贡献率(98.09%)低于成熟叶(98.17%);PCA贡献率均高于LDA,则PCA较LDA更能明显地区分13个底圩优良群体种风干叶的香气。通过电导率G/G0值可以判别出硫化物挥发性成分为底圩茶第一主要成分,芳香成分、有机硫化物为第二主要成分,氮氧化合物为第三主要成分。[结论]应用电子鼻技术对13个底圩优良群体种的香气鉴定是可行的,有望在底圩茶检测领域得到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毛尖茶资源,采用SPME/GC-MS方法分析茶样中香气成分。结果表明:茶样Ⅰ中鉴定出92种香气物质,烷烃类27种、酯类17种、醛类12种、烯烃类11种、酮类10种、醇类7种、杂环类5种、苯类3种;茶样Ⅱ中鉴定出89种香气物质,烷烃类27种、酯类13种、烯烃类12种、醛类11种、酮类10种、醇类8种、杂环类6种、苯类2种。茶样Ⅰ和茶样Ⅱ中共有香气成分78种,特有香气成分分别有14种和11种。茶样Ⅰ和茶样Ⅱ的萜烯指数分别为0.950 8和0.785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