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菇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的9个中、高温型平菇品种进行了室内栽培比较试验,比较了菌丝的长势、耐水性、抗杂性以及子实体的生物学转化率,结果初步表明:平菇品种黑丰204、广温7号、初秋1号的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生长粗壮,且出菇整齐、生物转化率相对较高,适宜在海南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2.
对引进的5个平菇品种与当地广泛栽培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考察比较平菇品种菌丝长势及生物学转化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苏引6号及新科106的菌丝生长洁白粗壮,生长速度快,出菇整齐,菇形好,生物学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适合桉树皮栽培的秀珍菇品种.[方法]该试验利用桉树皮栽培9个秀珍菇品种,测定各品种在母种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率、在桉树皮培养基里的菌丝生长速率、部分生物特性以及生物学转化率.[结果]筛选出了品质与台湾秀珍菇媲美、适合利用桉树皮栽培的秀珍菇品种:秀珍195、秀珍菇18、秀珍菇163.[结论]秀珍195、秀珍菇18、秀珍菇163、台秀这4个品种适合利用桉树皮栽培,且菌丝生长势强.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合江淮地区本土栽培的优良金针菇栽培品种,对8个金针菇品种的菌丝生长特性、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品种江淮1号菌株菌丝洁白,长势较好,生长速度快,生物转化率最高,因此江淮1号可作为优良金针菇品种在江淮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5.
菌渣培养大白口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食用菌产业中的菌渣污染、节省原材料、提高菌渣利用效率,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80%的菌渣培养大白口蘑,并对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污染率、生物学转化率以及还原糖、总糖、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用菌渣添加比例分别为10%、20%、30%和40%的4个配方栽培大白口蘑的生物学转化率均在90%以上,产量表现均适宜应用于生产;添加一定比例的菌渣有利于大白口蘑子实体中还原糖、粗蛋白质、灰分含量的增加,而总糖、粗脂肪和水分含量的变化不明显,同时粗纤维含量有所降低,这与菌渣自身的营养成分特点有密切关系;配方4(菌渣为40%)的菌丝生长速度和污染率、生物学转化率均表现最好,菌丝生长平均速度为0.280cm·d-1,污染率为0%,生物学转化率为97.85%。结果表明培养料中添加40%的菌糠培养大白口蘑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利用农业废弃资源,使用苹果渣进行袋料栽培秀珍菇试验。根据栽培料中苹果渣比例的不同设置5个处理,以无苹果渣为对照。结果表明:栽培料中添加苹果渣可以加快秀珍菇菌丝生长速度,并提高其生物学转化率和产量。因此,将苹果渣作为替代料来生产秀珍菇切实可行。当栽培料中苹果渣含量为35%时,菌丝生长状况良好,生物学转化率和产量最高;当苹果渣含量为50%时,菌丝生长最快;当苹果渣含量超过65%时污染率过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出耳栽培试验,比较分析白背毛木耳菌株‘漳耳43-28’、06283与其组织分离菌株 Z43-28-1、Z06283的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抗污染能力、产量等,结果表明:分离菌株Z43-28-1、Z06283比出发菌株‘漳耳43-28’、06283栽培袋菌丝生长速度分别提高10.3%、13.5%,污染率分别降低11.48%、38.55%,产量分别提高6.2%、2.7%。应用组织分离可以达到较好的品种复壮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药渣醋渣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平菇在中药渣、醋渣不同配发料上菌丝生长情况和子实体产量进行了试验,并和传统的棉籽壳为主料生料栽培作一对比。结果表明:平菇菌丝在各配方料上均能生长,以配方(4)最好,菌丝长势强、菇形好、生物转化率也高,可达160%左右。  相似文献   

9.
工厂化生产杏鲍菇优良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产量、子实体栽培性状及栽培周期为指标,对7个杏鲍菇菌株进行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菌株。试验结果表明,7号菌株(龙海3号)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势旺盛,单瓶产量达343g,菌盖平均直径为3.98cm,菌柄平均长为13.02cm,菌柄平均直径为4.23cm,生物学转化率为57.2%。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宜济源地区栽培的高温平菇品种,利用日光温室熟料袋栽技术,对引进的6个平菇新品种的菌丝生长情况、原基形成时间、子实体形态及生物学效率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夏丰1号、夏福2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菌丝长势强,菇盖肉厚,菇柄短,商品性好,耐高温能力较强,抗病性强,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适合在济源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宜宁夏地区栽培的平菇品种,采用生料发酵法,利用日光温室袋栽技术,对4个供试品种菌丝生长情况、农艺性状、出菇能力及生物学效率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印第安纳综合性状优良,菌丝长势强,子实体肉厚,菌盖颜色为灰黑色,短柄,生物学效率高,较受市场欢迎,可以在当地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以平菇为试材,以不同比例的葡萄枝屑、玉米芯为主要原料,采用发酵料袋栽方式栽培平菇,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菌丝生长情况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枝屑的含量不同对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以葡萄枝屑40%、玉米芯40%、麦麸11%、胡麻饼3%、石灰3%、过磷酸钙2%、尿素0.6%、食盐0.3%、克霉霸0.1%为最佳配方,在此配方下平菇表现为菌丝生长势较强,产量高,生物学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13.
选取5个鸡腿菇菌株,袋料栽培,通过对菌丝的生长势、色泽、生长速度及子实体产量的测量比较,筛选出适于本地区推广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栽培条件下,鸡腿菇1号、鸡腿菇H42菌株各项指标表现均较为突出,菌丝生长势强,速度较快,农艺性状较好,前2潮菇生物学利用效率高,最高的菌株鸡腿菇H42可达96%,比较适合北京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4.
高温香菇品种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8个高温香菇品种在发菌和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性状及其产量方面的比较,筛选适宜山西省夏季种植的高温香菇品种,以期为广大菇农选择高温香菇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武香1号和L26香菇菌种,菌丝生长快、生长势强、菇质好、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可作为山西省夏季优质、高产的主推香菇品种。  相似文献   

15.
翟兴礼  杨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58-5859
[目的]筛选发酵料栽培平菇适宜的接种方法。[方法]用塑料袋栽培平菇,采用两端开放式接种、菌袋三道接种和菌料拌匀接种3种接种方法,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观察其菌丝生长情况和污染率。[结果]两端开放式接种栽培平菇,菌丝长势和子实体的形成都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且污染率极低(7%)。菌料拌匀接种栽培平菇,菌丝生长情况明显比两端开放式接种差,而且污染率较高(21%);菌袋三道接种与两端开放式接种无明显差别。[结论]用塑料袋栽培平菇,两端开放式接种效果较好,菌丝生长快、长势好、周期短、污染率低。  相似文献   

16.
王俊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44-45,126
采用组织分离、耳木分离得到的金耳纯菌株和栽培菌株,分别在4种配方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对其生长势比较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各菌株间的生长势差异显著,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势有差异。组织菌株优于耳木分离菌株,它们两者又优于栽培菌株。表现菌丝粗壮、洁白、生长势旺盛、速度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麦麸和玉米粉两种氮源栽培料配方栽培木耳的农艺性状、养分及产量,为提高毛木耳产量及其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常规毛木耳栽培基质(对照,CK)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麦麸和玉米粉(分别设为W1~W4和C1~C4处理)为氮源,比较不同处理毛木耳的农艺性状、品质和生产效益.[结果]W4和C4处理菌丝生长最快,分别为0.31和0.21 cm/d,C1处理菌丝生长最慢,仅0.14 cm/d.在污染率及感病率方面,C2处理的污染率为0,W2处理的感病率最低(4.43%).在耳片性状方面,C4处理优势明显,W4处理各项性状指标最低.在毛木耳营养成分方面,W3和C3处理的粗蛋白含量较高,分别为6.44%和7.70%,粗脂肪含量整体偏低,仅0.20%~0.60%;氨基酸总量以C3处理最高(6.29 mg/g),C1处理最低(4.14 mg/g).W1和C3处理的耳片产量最高(干重均为0.21 kg/袋),绝对生物学转化率均大于22.50%.在生产效益方面,C3处理最佳,为2.60元/袋.[结论]在常规毛木耳栽培基质中添加2%麦麸或6%玉米粉为氮源栽培获得的毛木耳耳片性状和经济效益较佳,可作为毛木耳生产栽培料氮源优化配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废弃油樟叶渣栽培平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菌丝生长速率、长势、生物转化率及菌袋污染率为评价指标,对以废弃油樟叶渣作为主要栽培料的平菇生产培养基进行配方筛选。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废弃油樟叶渣68%、棉籽壳20%、麸皮10%、石膏1%、石灰1%;使用该配方生产平菇,菌丝生长速率及生物转化率提高,污染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配制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接种干巴菌菌种,研究不同配方碳源、氮源培养基对干巴菌母种、栽培种菌丝长势、生长速度、满袋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巴菌母种培养基用松针水配制,栽培种培养基中添加40%的松针,其菌丝生长速度均较快。干巴菌母种培养基菌丝最适合的主要碳源是马铃薯,菌丝生长速度最快(4.53mm/d),最适合的主要氮源是蛋白胨与酵母粉1:1的混合物,菌丝生长速度快(5.06mm/d)、菌丝长势强。干巴菌栽培种碳源以糯米最好,生长速度快(5.89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短(39d);栽培种氮源以麸皮最好,生长速度快(5.75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短(40d)。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宜福建省栽培的高产优质木耳新品种,从吉林、黑龙江、湖北等省引进14个木耳新品种,以福建省本地品种‘Au139’为对照,从菌丝活力(长势、走速)、耳基形成、子实体农艺性状、干耳产量、泡发率以及生物学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评价。结果表明,引进的新品种中,抗逆性强、高产优质且适宜福建省栽培的新品种为‘916分离’、‘雪梅黑碗’和‘雪梅1号’,经生产示范,栽培稳定性得到进一步验证后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