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结合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实践,对湖南省双峰县中小规模猪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从改造升级猪舍、严格消毒制度、建设生物安全体系等方面提出防控建议,并对近年来防控成效显著的规模猪场作了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 相似文献
3.
2007年9月,河南某猪场发生一起以高热、采食量下降、皮肤发红、发病快、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疾病,导致猪场经济损失惨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急性猪瘟。此次发病是由于错误饲养管理方式而引起,现将发病情况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借鉴参考。1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甘肃省某养猪大户报告其育肥猪发生连续多天大批死亡后,对其饲养管理、调入调出和疫苗接种等情况进行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对发病猪采样送检,调查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临床诊断发现发病育肥猪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咳嗽,耳朵、腹下和四肢内侧皮肤呈现蓝紫色;剖检病死猪发现病猪皮下脂肪、全身浆膜、黏膜和实质器官出血,包皮积尿,心肌坏死,肝脏表面有出血性坏死灶,脾脏不肿大,边缘有楔形梗死灶,结肠、盲肠黏膜表面溃疡灶呈纽扣状;送检病料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室检测确诊为经典猪瘟,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饲养管理方式落后,猪瘟免疫程序不当,存在寒冷应激等诱因。根据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最后确诊为经典猪瘟,因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接报告后封锁隔离等处置及时,未发生疫情扩散。结论:通过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确认此次疫情系育肥猪猪瘟免疫失败致使经典猪瘟感染,导致育肥猪大批死亡。寒冷应激、饲养管理落后均可能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是一种起源于国外,由病毒感染猪群而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是我国重点防范的动物传染类疫病.本文将针对中小型养猪场的养殖管理体系,分别详细列出了在预防非洲猪瘟的过程中所需要采取的有效隔离和消毒措施,以供中小规模生猪养殖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规模化猪场蓝耳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5年7月-12月,对10个养猪主产区53个规模化养猪场(母猪头数600头以上)进行PRRS流行病学调查。共采集2635份血样,使用IDEXX公司PRRS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所有送检猪场都至少有一个样本呈PRRSV抗体阳性,样本阳性率76.85%(2025份)。山东样本阳性率40%,福建和湖北的样本阳性率在90%以上。后备母猪共计采样239份,样本阳性率为88.70%;1~3胎母猪采样418份,样本阳性率82.54%;4~6胎母猪采样278份,样本阳性率78.06%。生产猪群从断奶到保育阳性率从56.62%降低到49.71%,以后逐渐上升,表明在保育期发生感染,保育猪是PRRSV多发猪群。 相似文献
7.
8.
仔猪黄白痢是肠毒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腹泻,其发病、死亡率居仔猪疫病之首,对养猪生产尤其是工厂化养猪危害极大。为了摸清仔猪黄白痢在我区集约化养猪场的发病、流行和防制状况,对进一步查清病原和制定相应的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8年1月-12月,对全区张掖、民乐、临泽和高台4县(市)的6个大型种猪场进行了实地调查。1调查方法和内容至.亚与场方座谈,查阅有关资料,了解1994年一1998年哺乳仔猪的产仔数、发病数、死亡状况、发病日龄、症状、剖检变化及防制情况。1.2现场观察仔猪发病、圈舍卫生、温度等环境及饲养管… 相似文献
9.
10.
2019年2月,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农业农村部和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督导组对此起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扩散风险分析。调查分析显示:泔水喂猪引发此起疫情的可能性最大,当地再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风险较高,但疫情扩散到疫点之外和野猪的风险较小。督导组由此提出,明确各相关部门防疫责任,继续加大疫情监测和排查力度,加大对餐厨剩余物和猪肉销售点废弃碎肉的监管,禁止泔水喂猪,进一步提升猪场的猪病防控能力。此起疫情对非洲猪瘟防控具有指导意义,对边远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工作和边境动物卫生安全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鹏飞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2,(20):163-165
非洲猪瘟给我国养猪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养殖户缺乏复养信心。部分企业由于准备不足导致复养失败。制定有效、可行的非洲猪瘟养殖场复养方案至关重要。该文主要从非洲猪瘟的发病特点及中小规模养殖场自身条件出发,浅谈如何做好复养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18年11月29日,天津市某猪场报告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病猪出现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等症状并发生急性死亡。经国家外来动物病研究中心实验室确诊,判定为非洲猪瘟疫情暴发。接到报告后,流行病学调查组专家立即进行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验室检测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描述疫情的三间分布,找出风险因素,推断暴发原因,并提出防控建议。根据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特性,结合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和数据分析结果,推断饲喂含有猪肉香肠制品的厨余垃圾是引发本次疫情的重要风险因素,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人员、车辆带毒传播的可能性。本次疫情处置得当,未发生病原扩散,并得到有效控制。本次疫情调查确证了严禁饲喂厨余垃圾,加强运猪车辆管理与消毒对于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8年11月,湖南省保靖县某猪场暴发非洲猪瘟疫情。为查明疫情来源、传播途径,为本地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湘西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保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猪场的病死情况、饲养管理情况,以及流行病学关联场所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发现:该场主要为自繁自养,长期饲喂泔水,平时无外来人员及外来车辆进出;近期无野猪死亡情况;猪场内泔水、运输泔水车辆、定点屠宰场样品检测均发现ASFV核酸阳性。调查认为,此次疫情由泔水引发的可能性较大。本研究找出了引发本次疫情的主要原因及可能的传播途径,为非洲猪瘟防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全妮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9,39(5):28-29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野猪引起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该病也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100%,临床表现为发热(达40℃~42℃),食欲不振,呕吐,流鼻血,尿血,皮肤发绀,淋巴结、肾、胃肠黏膜明显出血,脾脏暗沉肿大(是平常的四倍大)。非洲猪瘟临床症状与猪瘟症状相似,只能依靠实验室监测确诊。2018年8月3日我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 相似文献
16.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世界上养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CSF流行,近年来一些原已宣布消灭猪瘟的国家(荷兰、英国、比利时等)又相继暴发猪瘟〔1〕。我国于1956年提出消灭CSF的规划,虽然有效地控制了CSF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但CSF仍在我国不间断地流行。当前在我国的一些地区,猪瘟的发病率也 相似文献
17.
硬件条件差主要表现在猪场布局不合理。部分中小猪场没有将生活区、生产区、污水处理区区分开,没有将生产区中的母猪区、保育区、肥育区区分开,生产区没有分设净道和污道。一些猪场场区入口没有建消毒池,生产区入口没有更衣消毒室,缺乏疫苗冷藏设备和动物诊疗、病死猪处理、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等。有的猪舍间距太小,通风效果差。1.2生产管理不规范1.2.1管理不规范部分中小猪场没有制订、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规程,没有制订母猪、保育猪的生产操作规程,没有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有关使用规定,生产过程没有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没有制订疫病检测、诊疗制度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制度、粪污处理制度等,无生产记录和免疫档案。 相似文献
18.
19.
20.
2019年1月19日,宁夏银川市永宁县望远镇板桥村确诊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为查明疫情发生原因,分析可能的风险因素,及时提出有效防控建议,采用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该起疫情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该起疫情的时间、空间、群间描述,结合病例搜索、现场调查、追踪溯源,建立假设并进行验证,闭合疫情发生发展链条。调查分析认为,此次疫情很可能是2018年12月下旬生猪养殖场户经饲喂餐厨剩余物或车辆人员带毒传入引起,疫情扩散风险较低。调查结果提示,应进一步加大疫情排查监测力度,切实强化、完善对全区生猪及其产品的调运监管以及对餐厨剩余物的使用监管,认真落实生产经营者的防疫主体责任,扎实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本调查确证了禁止饲喂餐厨剩余物和加强车辆人员的流通控制与消毒对于非洲猪瘟防控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