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状疱疹系病毒感染所致,以皮肤出现红斑、水疱及局部神经性疼痛为主要症状。中成药速效救心丸原本属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急救药,临床应用发现,该药内服外敷治疗带状疱疹也有显著疗效。 方法:患者口服速效救心丸,每次5粒,每日3次,以温开水送服。  相似文献   

2.
速效救心丸是一种新型的滴丸制剂,已畅销20余年。它以川芎、冰片为主要成分,有行气活血、祛淤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的功效,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最新研究和临床实践报道,速效救心丸对如下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尿路结石:对直径小于1厘米的尿结石,可用速效救心丸治疗,其主要成分川芎所含的川芎碱,对人体内脏有较强的扩张和解痉作用,故能使输尿管扩张,促使尿路结石较快地排出体外。用法:舌下含服,每次6粒,每日3次。痛经:妇女痛经多为气滞血淤型,可用速效救心丸治疗,因其所含川芎有活血祛淤、行气止痛的作用,加上冰片有清热止痛的功效。痛…  相似文献   

3.
速效救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常用中成药,它的主要成分为川芎、冰片。临床应用中发现,它还可以止以下三种疼痛:尿痛速效救心丸中含有的川芎碱,有较强的扩张和解痉作用,能迅速解除由结石  相似文献   

4.
速效救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滴丸型中成药,主要成分为川芎、冰片。临床应用中发现,它还可以治疗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片对妊娠小白鼠宫内发育迟缓血液指标的影响.将60只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速效救心丸组和复方丹参片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日粮,速效救心丸组用剂量为500mg·kg-1速效救心丸拌饲,复方丹参片组用剂量为500mg·kg-1复方丹参片拌饲.妊娠15d时颈静脉采血, CA-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样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速效救心丸组RBC、WBC、LYM、MON显著升高(P<0.05),复方丹参片组MON显著升高(P<0.05),WBC、LYM极显著升高(P<0.001).说明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片对妊娠小白鼠血液细胞有明显升高作用,可在缓解妊娠母鼠IUGR上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速效救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常用中成药.它的主要成分为川芎、冰片。临床应用中发现.它还可以止以下三种疼痛: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活化所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皮肤病,表现为身体一侧皮肤突发丘疹、水疱、脓疱,排列成带状,伴发局部皮肤疼痛,治疗不当易产生后遗神经痛。我们采用局部叩刺、放血、拔罐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6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10—2013-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并经临床确诊的68例带状疱疹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万乃洛韦(Valaciclovir Hydrochloride)与阿昔洛韦(Acyclovir,ACV)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万乃洛韦口服治疗带状疱疹42例,并与ACV口服治疗带状疱疹40例相比较.结果万乃洛韦组总有效率90.48%,ACV组总有效率67.5%,两组间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Valaciclovir Hydrodoride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ACV.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的皮肤病,属于糜烂性皮肤病的一种,主要症状为患者皮肤出现红斑、糜烂、渗液、皮疹等。此种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引起排尿困难等泌尿系统症状者少见。当腰骶神经节细胞内感染的带状疱疹病毒累及支配膀胱的神经时,可导致逼尿肌收缩力降低甚至无力、膀胱括约肌痉挛,而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甚至充溢性尿失禁的发生[1],即神经原性膀胱。骶髓部的带状疱疹合并神经原性膀胱的患者由于部位特殊,病例少见,给临床的诊断、治疗、护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确诊后积极治疗、护理皮肤病变的同时,应用各种手段改善排尿障碍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将对11例带状疱疹合并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丸口服联合抗病毒及镇痛药物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龙胆泻肝丸+肋间神经阻滞+抗病毒治疗;B组:单纯抗病毒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从即刻开始至观察期(20 d)结束,A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睡眠状况也明显改善(P〈0.01);而B组患者仅在第15天开始疼痛有所减轻,睡眠状况好转.结论采用龙胆泻肝丸口服+肋间神经阻滞行镇痛治疗、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缓解和睡眠质量改善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胶体溶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水浸法提取并制备中药胶体溶液.选择临床确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胶体溶液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及口服吲哚美辛治疗.结果临床应用中药胶体溶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总有效率100.0%,而对照组49例,总有效率79.6%.结果显示:中药胶体溶液治疗疱疹后遗神经痛效率优于对照组(X2=3.245,P〈0.05).结论中药胶体溶液更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是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老年人易发本病。我科于2003~2008年共收治35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均为2003年3月至2008年6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55~80岁,平均68岁。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速效救心丸(QAHR)通过肥大细胞及其主要介质促进宫内胎儿生长发育的作用,将14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速效救心丸250 mg/kg、500 mg/kg和750 mg/kg给药组。当小鼠妊娠至16 d时脱颈椎处死小鼠,对其子宫组织分别进行组胺(HA)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测定,子宫肥大细胞(MC)、肝素阳性细胞显色及微血管密度(MVD)测定。结果表明,500 mg/kg和750 mg/kg的速效救心丸给药组小鼠子宫MC数、肝素阳性细胞数、子宫MVD和NOS活力较对照组显著(P0.05)升高,而子宫HA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提示速效救心丸可能通过增加小鼠子宫组织内MC数量及其主要介质的释放,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微血管生成,从而促进宫内胎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将9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口服,治疗组口服普瑞巴林的同时联合局部神经阻滞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普瑞巴林用量,4周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减低、普瑞巴林用量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7.71%、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大多数带状疱疹患者皮肤上都会出现水疱、血疱,甚至糜烂,如果治疗得当,10天左右即可痊愈,治愈后一般不会复发。发了带状疱疹要多休息,在饮食方面吃些清淡的食物,忌吃油腻的食物、海鲜及蛋类。要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患上带状疱疹时不要搔抓患处,避免水疱破裂。老年重症患者,最好前往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病,主要累及感觉神经节及所属的相应皮区,临床表现以簇集水疱排列成带状,伴有神经痛为特征,年老体弱者病情较重,且易遗留神经痛,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以对症治疗及预防继发感染为主。笔者采用中药内外兼施治疗本病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63·9岁;病程最短3 d,最长25 d;皮疹发于头面部12例,上肢、胸、腹、背部40例,下肢4例;伴有糖尿病6例。2治疗方法内治:虎杖15 g,板蓝根15 g,川楝子10 g,延胡索10 g…  相似文献   

17.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能力低下,易继发感染且难以控制,当合并带状疱疹时,血糖容易升高,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疼痛顽固而难以治疗。我科于2008年4月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带状疱疹患者1例,经过22d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未发生严重继发感染,疱疹全部结痂、愈合,神经疼痛明显缓解出院。现就其护理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速效救心丸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鲜为人知的是,该药防治晕车也有较好效果。服用方法:乘车前30分钟,舌下含服10粒,儿童酌减。未服药预防的,出现晕车后也可服。个别晕车严重或乘车时间过久者,途中可追服5~8粒。  相似文献   

19.
<正>带状疱疹是病毒感染所致,民间俗称缠腰龙,疼痛厉害。到医院治疗需7~10天,疗程长。我有个朋友患上带状疱疹,我去看望她。她说用偏方治好了,很快就不疼了,既方便又快捷。她的方法是:采摘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缠腰火丹”,常引起侧胸与腰部剧烈疼痛,我科常用紫外线治疗。1985年我们遇一累及左颞和耳廓部的病例,因紫外线不宜照射面部,试改用特定电磁波(简称TDP)治疗,治疗1次后,发现有良好疗效,故对1985年至1988年收治的62例带状疱疹病人均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作一简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