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高等职业院校研究粮食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和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等途径,加强校企合作,推进粮食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以河南工业大学粮食工程系的专业必修课“粮食工程专业英语”为例,结合粮食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和目前该课程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改革策略,以期为促进“粮食工程专业英语”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改进、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工程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途径,加强校企联合,推进粮食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粮食储藏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对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粮食储藏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对发挥行业优势,保证国家粮食储备及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食品工程原理是粮食工程、食品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工程基础课,工程素质的培养和强化是教学的首要目的。概述了该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及河南工业大学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进行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学科专业1986年设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997年设立粮食工程专业2001年食品工程系正式改建为食品学院2001年设立包装工程专业2003年获批"食品科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4年设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06年获批"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相似文献   

7.
"油脂工艺学"是粮食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为培养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工程类技术人才,对目前所开设的"油脂工艺学"实验内容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植物蛋白工艺学"是粮食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主修课程之一,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粮油加工方向的重要课程。为响应国家教育方针、满足学科的建设及专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植物蛋白工艺学"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环节,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实践内容进行改革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工业大学粮食工程系的专业必修课"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为例,结合粮食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论述了课程目标与特色、课程建设及应用,并结合课程特色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和规划,以期为促进"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景桂文 《粮食储藏》2013,42(2):54-56
粮食产后减损工程是"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三项内容之一,随着"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开展,我们积极开展粮食产后减损工程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通过粮食产后损失情况简介、采取的工作措施和工程进展情况,简要介绍了我库开展粮食产后减损工程试验的相关工作方法和对策研究,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工作过程导向"下的粮食工程专业粮油储藏技术课程建设情况。通过简洁的理论阐述和具体的工作建设成果的叙述(即: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编制、校本教材的编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等),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粮油储藏技术课程建设的思路、步骤和具体的方法,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可起到一定的示范效果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粮食仓储行业HACCP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粮食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也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其储藏质量安全是食物营养链安全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粮食的质量品质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也逐步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随着四项储粮新技术在我国仓储行业的推广应用,我国的粮食储藏技术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对于粮食的危害分析与质量控制却相对薄弱,缺乏对相应的关键控制点的研究,不能适应现代储粮技术与食物营养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有必要在基于现代储粮技术与食物安全相结合的基础上,引入HACCP体系,对粮食在收获后的每一环节(入仓、储藏、出仓)进行全程危害分析与质量监控,建立一整套适用于我国粮食储藏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粮食安全的观念、制度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中国粮食安全的观念、制度与技术创新思路。在粮食安全观念创新上,要树立“大粮食”观念,逐步实现粮食的数量安全、经济安全和营养安全三级目标,确保粮食增产与增收同步,并重点保障口粮安全,开放非口粮市场。在粮食安全的制度创新上,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强化耕地评审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粮食市场购销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粮食产购中的调控与管理力度。在粮食安全的技术创新上,着重调整粮食产销的区域布局,推行多熟超高产生产技术,构建“大粮食”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4.
李明文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6):152-158
研究粮食生产波动的规律、特征及成因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省作为粮食主产区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经历了一个曲折的阶段性过程,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粮食生产波动情况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其规律、特征及影响因素,既能明确其发展规律,又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对不断增长的粮食的需求。根据1978-2014年辽宁省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运用剩余法分析了粮食生产波动的特征,结果表明:(1)1978-2014年辽宁省粮食生产波动指数较高,波动指数在-20.13%-15.82%之间;波动幅度较大,平均波动幅度为19.01%。(2)根据波动周期理论,把1978-2014年辽宁省粮食生产划分为11个波动周期,平均波动周期为3年,且辽宁省粮食生产波动属于明显的古典型波动;并实证分析确定了影响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通过1985-2014年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回归结果,得出粮食产量波动是由粮食成灾面积、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共同影响造成的,其中成灾面积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最明显,而有效灌溉面积、机耕面积及上一年粮食收购价格对其影响不显著;最后结合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1)积极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证粮食播种面积。(2)加强农田水利和节水农业设施建设,增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3)优化施肥投入,实现粮食产量质的提高等稳定粮食生产、减少粮食生产波动的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15.
侯立军 《粮食储藏》2009,38(5):50-56
粮食流通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对规范我国粮食市场秩序,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保障粮食供应,实现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阐述宏观调控体系建设与粮食安全的密切关系,提出了粮食流通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并对粮食流通宏观调控体系构成要件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宏观调控体系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仓房自动堆包机是专门为粮食储藏和粮食加工企业研制的一款有限空间堆包设备。它不仅能在有限空间将粮包提升到目标高度、自动堆放,而且还能替代多人工作,设备操作简单、方便、灵活,可实现粮食储藏和食品加工企业有限仓房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17.
农村粮食银行近年来在粮食主产区发展明显加快,并且在减少农户储粮损耗、解决农户储粮难题、美化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安徽农村粮食银行普遍存在规模较小、信用较低、农户储粮风险较大等问题。当前,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统一的粮食银行组织领导与监管体系,规范粮食银行运营;建立农村粮食银行准入制度;实行存粮准备粮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管理,设立风险准备基金,加强农户参与粮食银行的愿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论证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必要性,以河南省和广东省为例,从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在粮食生产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视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对中国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与非主产区存在巨大的差距,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主产区地方政府推动粮食生产及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在合理的成本下,使农民获得与从事其他生产大致相当的平均收益,使主产区能够获得与其对粮食安全贡献相一致的补偿,对保障国家长期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宝鸡市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安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摘要:根据宝鸡市1995-2007年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对宝鸡市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人口变化以及粮食总产与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7年,宝鸡市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其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粮食总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粮食总产量与粮食播种面积的年变化率高度一致,而耕地面积与粮食总产量的年变化率趋势并不完全同步,粮食单产的提高抵消了因耕地面积减少所导致的粮食减产,而且可以使粮食总产量出现较大增长,但耕地数量仍是稳定粮食总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