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早熟温州蜜柑为试材,连续4a(2008~2011)调查早熟温州蜜柑的开花结果习性,对其开花坐果动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类结果母枝的开花量和坐果率有明显差异,早秋梢结果母枝、夏梢结果母枝和晚秋梢结果母枝的效果之间,有叶花的坐果率与有叶花的坐果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水平,而晚秋梢结果母枝与春梢结果母枝的效果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水平;1a有4次落花落果高峰期:第1次发生在5月13~27日;第2次发生在6月9~16日;第3次发生在8月11~18日;第4次发生在10月6~13日;在结果母梢上不同营养梢比例直接影响坐果率,营养梢的比例越小,其坐果率越高;栽植密度大或蛆花率大的果园,坐果率都较低;不同结果母枝长度能够影响坐果率;有叶花枝的叶片数量影响坐果率,4片叶的坐果率最高;留梢的位置在母枝的顶端和控制营养梢的数量越大,其效果越明显;建议生产上提高树体有叶花的比例和调节营养梢的发生量,从而缓解梢果矛盾和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2.
不同激素处理对大棚丝瓜苦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增瓜剂、西葫芦坐果王和坐果灵3种激素标准浓度对丝瓜进行浸果和涂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增瓜剂、西葫芦坐果王和坐果灵3种激素标准浓度不会造成丝瓜瓜条苦味,采用西葫芦坐果王和坐果灵处理,丝瓜坐果率高,瓜条商品性和品质不受影响,适宜作点花试剂;采用增瓜剂处理,丝瓜坐果率极差,队瓜条商品性有较大的影响,不适宜作点花试剂.另外,浸果和涂柄2种激素处理方式对丝瓜坐果率、苦味、商品性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对大棚丝瓜苦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瓜剂、西葫芦坐果王和坐果灵3种激素使用标准浓度不会造成瓜条苦味,其中采用西葫芦坐果王和坐果灵处理,丝瓜坐果率高,瓜条商品性和品质不受影响,适宜作点花试剂;采用增瓜剂处理,丝瓜坐果率极差,对瓜条商品性有较大的影响,不适宜作点花试剂。另外,浸果和涂瓜柄2种激素处理方式对丝瓜坐果率、苦味、商品性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对大棚丝瓜苦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瓜荆、西葫芦坐果王和坐果灵3种激素使用标准浓度不会造成瓜条苦味,其中采用西葫芦坐果王和坐果灵处理,丝瓜坐果率高,瓜条商品性和品质不受影响,适宜作点花试剂;采用增瓜剂处理,丝瓜坐果率极差,对瓜务商品性有较大的影响,不适宜作点花试剂.另外,浸果和涂瓜柄2种激素处理方式对丝瓜坐果率、苦味、商品性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矮生型西葫芦结瓜早、产量高、易管理、适种区域广,目前已成为国内外一年四季主栽的蔬菜品种之一,但目前对其的深入研究不多。在多年的矮生型西葫芦育、繁、制种和商品瓜生产中,曾发生和遇到过不少有趣与无奈之事,为弄清一年四季开花坐果规律及其他生理效应,近年来在京南保(定)北的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涿州试验站开展了矮生型西葫芦一年四季开花坐果规律的观察研究。涿州地处华北平原北部,春暖夏热、秋爽冬寒,是典型的北温带内陆性气候。  相似文献   

6.
银叶病对西葫芦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葫芦杂交种‘硕丰早玉’为材料, 烟粉虱诱导西葫芦银叶病, 研究了其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西葫芦发生银叶病后, 叶片光合速率降低, 气孔导度降低, 胞间CO2浓度增加。与健康叶片相比, 发病叶片叶绿体膜受损, 叶绿体数量和体积均减少, 基粒数和片层数减少, 淀粉粒数量和大小减少。西葫芦发生银叶病后, 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发病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和光合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夏冰 《北方园艺》2011,(23):20-22
选用20 a生“国庆一号”温州蜜柑盛果多花中庸树,随机取样调查结果母枝粗度、长度、其上有叶结果枝和无叶结果枝数量、有叶结果枝叶数、长度以及它们的坐果率.结果表明:有叶结果枝及无叶结果枝数不随结果母枝粗度的增加而有规律的增减,但随母枝长度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结果母枝粗度在0.4~0.5 cm范围内,有叶结果枝和无叶结果枝坐果率都最高,分别为7.8%和27.5%.结果母枝长度在0.1~10 cm范围内,有叶结果枝和无叶结果枝坐果率都最高,分别为7.0%和21.5%.结果母枝粗度与有叶结果枝及无叶结果枝坐果率无显著相关关系.母枝长度与有叶结果枝坐果率无显著相关关系,但与无叶结果枝坐果率呈显著正相关.有叶结果枝叶片数越少的有叶结果枝数反而越多,有叶结果枝叶数与有叶结果枝数呈显著正相关;总的来说,叶数越多,有叶结果枝坐果率越高.以短有叶结果枝数量大,但有叶结果枝长度与有叶结果枝坐果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西葫芦性别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西葫芦苗期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性别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乙稀利可以增加雌花的发生,减少雄花的发生,但浓度达100毫克/千克时会产生药害;赤霉素(GA)与硝酸银都可以促进雄花的产生,减少雌花数。②在幼草子叶充分展开期用赤霉素与硝酸银处理,诱雄好于4叶期处理。③硝酸银分别处理幼苗茎尖和下部的1~4片真叶,对性别表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④赤霉素、硝酸银和乙烯利可以诱导西葫芦花芽的性别发生转化,也可以诱导西葫芦分化更多的花芽。  相似文献   

9.
对宫川早生温州蜜柑的开花结果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以期为指导修剪、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提供科学依据。初步结果表明,夏梢结果母枝长势较强,花量与坐果率略高于春梢及秋梢结果母枝,其去留应根据当年结果、生长情况和立地条件决定,不宜一律抹除;优良结果母枝应带8片以上老叶;无叶花和7片叶以上花坐果率低,果实外观品质差,大年应进行疏花疏果,保留带1~3片叶的花及其幼果,并促使带7片以上叶的结果枝转化培养成翌年结果母枝,以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  相似文献   

10.
采用试验1号、试验2号、通丰3种不同叶面肥,在美国4094和法国冬玉2个西葫芦品种上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同对照处理相比,3种叶面肥对2个西葫芦品种的坐果率均无明显提高作用;但可提高产量,尤以试验2号的增产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增产达显著水平;并可明显降低西葫芦的发病率,其中喷施通丰的处理2个西葫芦品种的发病率比对照分别降低了8.81和9.7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生长调节剂诱导西葫芦、黄瓜雌花分化和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25、50、100和200mg/kg的吲哚乙酸(LAA)、萘乙(NAA)、赤霉素(GA)喷施2~3叶期西葫芦和黄瓜幼苗及用50、100和200mg/kg的TiBA(三碘苯甲酸)喷施20-30cm高的西葫芦和黄瓜植株,发现50mg/kgIAA和200mg/kgTiBA明显促进西葫芦雌花分化和坐果,NAA的促进效果较差,GA无效;50mg/kgIAA和100mg/kgTiBA促进黄瓜雌花分化和坐果,NAA的捉拼效果较差。低浓座的GA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瓜菜》2016,(8):17-21
为提高西葫芦种子产量与品质,优化制种技术,以西葫芦自交系‘08-5’为试材,采用3因素3水平L_9(3~3)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授粉次数、种瓜坐果节位及坐果时间等制种技术环节对西葫芦种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次数对单果种子数影响极显著,对百粒重、单果种子产量影响显著,对4个种子品质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种瓜坐果节位对单果种子数、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对百粒重、单果种子产量、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影响显著;种瓜坐果时间对单果种子数、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对发芽势影响显著,对百粒重、单果种子产量、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影响极显著。综上,最优的制种试验处理为P2N1T3,即授粉2次、第2雌花坐果、坐果45 d。  相似文献   

13.
灰霉病是保护地西葫芦的常见病害,主要为害西葫芦花、叶、茎和幼瓜.该病发生的轻重与生产者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很大关系,管理好可以做到不发生,管理不好轻者减产10%,重者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4.
1抹芽初夏及时将副芽和隐芽抹掉。2定梢当新梢4~5片叶时,按架面空间选留一部分粗壮、花序好的新梢,而将密挤、无果穗发育枝、隐芽枝以及过密的嫩枝及时疏除。一般篱架每m2留15~20个新梢,棚架每m2留10~15个新梢。3副梢处理顶生副梢留4~6片叶摘心,其上发生的二次副梢留3~5片叶摘心,以后再发生的副梢留1~2片叶反复摘心;侧生副梢留1片叶反复摘心,或对花序节位以上的副梢留1~2片叶反复摘心,花序以下副梢全部疏除。4摘心开花前5~6d,结果枝在花序以上留6~8片叶摘心,以提高坐果率;营养枝一般在6~10节处进行第1次摘心,以后视其所处架面的空间和整形要…  相似文献   

15.
山葡萄结果枝不同时期摘心对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造冰红山葡萄酒新品种"北冰红"及酿造干红山葡萄酒新品系94-7-759、8-8-168、2001-6-135为试材,进行结果枝不同时期摘心试验。结果表明:留1~2片叶摘心,由于摘心强度大,4个品种(品系)均表现果实成熟度差、坐果率、果穗重、果实含糖量、出汁率和产量低,果粒重、果实总酸含量、"青绿粒"和冬芽萌发率高。留6~7片叶摘心,坐果率、产量和总酸较高,果粒重、含糖量和出汁率偏低、果穗松散,而且增加夏季修剪的用工量。留3~5片叶摘心,果穗重、含糖量和出汁率高,总酸含量低,坐果率和产量中等。特别是留4片叶摘心,表现果穗大、果穗上"青绿粒"少、结果枝冬芽末萌发,果实总酸含量低、含糖量和出汁率高。4个品种(品系)适宜摘心保留叶片数量是在结果枝最上端一个花序留4片叶摘心。  相似文献   

16.
<正>在山东省设施蔬菜栽培中,有几种病害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上期笔者介绍了黄瓜腐霉根腐病、番茄和西葫芦疫霉根腐病、黄瓜靶斑病、厚皮甜瓜死棵,本期重点介绍番茄灰叶斑病、西葫芦软腐病、西瓜水瓤瓜、甜椒烂果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相似文献   

17.
1特征特性高迪(金皮)西葫芦又称香蕉西葫芦、珍珠西葫芦,原产于以色列,为杂交一代品种,生长势强,无限生长类型,主蔓结瓜,蔓长可达1m;坐果率高,单株结瓜可达10个以上,丰产抗病,果实皮色金黄;肉脆汁多,风味上乘,商品性及观赏性俱佳;果长20~25cm,单瓜重250g;成熟期50~55d,是春早熟和秋延后大棚栽培的理想品种。2012年淮安市淮安区怡园果蔬合作社从以色列引进高迪西葫芦进行大棚春早熟栽培和秋延后栽培试验,667m~2产量达5000kg以上。2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8.
<正>西葫芦是保护地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该瓜以其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富含营养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利用大棚设施进行西葫芦春季早熟丰产栽培,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不仅满足了人们淡季上市蔬菜的物资需求,而且其价格较高,又可使生产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西葫芦早熟栽培每亩产值可达1万元。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下:1品种选择西葫芦春季早熟栽培应选择耐适性强、易坐果、瓜形色泽明亮、抗病丰产的品种。种植时选择早青一代、双丰特早、晶莹一号等株型紧凑、雌花率高、商品形状好的短蔓类型早熟丰产品种。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笔者近几年的试验和调查,在山东省设施蔬菜栽培中除常见病害外,还有几种病害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如黄瓜腐霉根腐病、番茄和西葫芦疫霉根腐病、黄瓜靶斑病、厚皮甜瓜死棵、番茄灰叶斑病、西葫芦软腐病、西瓜水瓤瓜、甜椒烂果、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等,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0.
《吉林蔬菜》2016,(5):30-31
正西葫芦常见病虫害防治,西葫芦的病害一般有:西葫芦白粉病、西葫芦灰霉病、西葫芦霜霉病、西葫芦蚜虫、西葫芦白粉虱、西葫芦病毒病、西葫芦绵腐病、西葫芦菌核病,虫害包括:白粉虱、潜叶蝇、红蜘蛛等。1病害综合防治1.1白粉病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用2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