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脱毒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乔旭 《种业导刊》2010,(12):22-23
红薯病毒病是影响红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采用脱毒红薯栽培是防治病毒病,提高红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方法。文章针对河南省红薯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选用优良脱毒品种、起垅栽培、育足壮苗、配方施肥、科学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等高产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紫云县红芯红薯产业发展,对紫云县红芯红薯发展现状、优势、存在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从完善基础设施、脱毒种薯(薯)培育、高效轻简标准化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品牌建设、市场销售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红薯渣中含有红薯中绝大部分的膳食纤维成分,膳食纤维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现阶段已经成为人们肠道维护的重要功能性因子.利用生物技术降解与转化红薯渣,获得膳食纤维饮品,为红薯渣的深加工和提高红薯渣的经济价值开辟了新途径.   ……  相似文献   

4.
研究红薯深加工产品红薯酸奶的加工工艺、配方,对红薯酸奶加工工艺关键技术要点进行探讨,提出了较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浅谈抑制马铃薯脱毒苗壮苗培养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脱毒苗壮苗培养是制约脱毒种薯生产的关键环节,要实现脱毒苗的工厂化生产,必须了解抑制马铃薯脱毒苗壮苗培养的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克服.本文从内外因素两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脱毒马铃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种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红薯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提高红薯产量,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更好地开展红薯生产.  相似文献   

7.
甘薯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生  马晓玉 《种子》2005,24(10):51-53
本文论述了甘薯病毒病的发现及危害,阐明了甘薯脱毒的生物学原理,探讨了甘薯茎尖组织培养、病毒检测及脱毒试管苗的快繁技术,分析了脱毒甘薯四级生产程序及增产性能,提出了脱毒甘薯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王军 《种业导刊》2013,(9):32-33
红薯的储藏期较长,在储藏期间对温度、湿度需求较高.分析了红薯储藏期间发生腐烂的原因,提出了防止腐烂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田生产中脱毒马铃薯比未脱毒马铃薯增产30%~50%,深受种植农户欢迎,激发了西南山区科研单位、县市、乡村建立脱毒种薯基地、广大农户争相购入脱毒种薯进行大田规模种植的热情,大大加快了该地区脱毒种薯推广的步伐,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进一步推动了新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本文简要从脱毒马铃薯的大棚瓶栽苗驯化、定植、栽培管理及后期微型种薯的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的脱毒快繁技术.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2004-2013年周口市红薯种植面积、总产及单产变化情况,分析了变化原因,提出了周口市红薯生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脱毒甘薯人工种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种子技术是近年来在植物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技术,它在快速繁殖无性系、基因工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人工种子技术诞生以来,已在芹菜、苜蓿、胡萝卜、雍菜和一些林木植物上有人工种子研制的报道.甘薯的脱毒和组培快繁技术是当今农业上应用比较成熟的生物技术,而关于脱毒甘薯人工种子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研制脱毒甘薯人工种子对提高甘薯脱毒苗的繁殖倍数、促进脱毒甘薯的推广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进行了脱毒甘薯人工种子的制作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 3组不同天数的热处理,分别解剖茎尖和生长点分生组织进行脱毒培养.各培养单株在电镜负染色法、 DAS- Elisa检测法、指示植物法 3种病毒检测方法结合检测后得出: 38℃热处理 29d后解剖 0 1~ 0 2mm的生长点较易获得香石竹脱毒苗.香石竹生长点脱毒与茎尖脱毒相比,生长点脱毒更容易脱除香石竹病毒.  相似文献   

14.
脱毒甘薯工厂化四级程序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毒甘薯工厂化四级程序繁育技术是指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在无病毒条件下大量培养培育脱毒种苗,从茎尖组织培养到大田种苗按繁育种苗世代高低和质量标准等分成四级,即高级脱毒苗(育种家种子)、脱毒原原种苗(原原种)、脱毒原种苗(原种)、脱毒良种苗(良种),而脱毒良种苗应用于生产的主要形式是统一供种.其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天津处于我国马铃薯种性严重退化的二季作地区.针对我市马铃薯病毒病,结合二季作地区留种技术,采用早熟优种红纹白、丰收白进行脱毒种薯生产.试验中将塑料大棚生产技术,地膜覆盖技术用于脱毒种薯生产,达到了早收、防蚜目的.并结合二季作地区秋播留种,完成了天津市三年六代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育体系.各级种薯达到了国内暂行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
将红薯加工成风味独特的低糖保健型红薯脯,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新型果脯产品,而且为广大薯区农民提供了一条增加经济效益的加工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宋慧 《种子科技》2022,(4):58-60
红薯俗称甘薯、地瓜、红苕,是在我国种植范围极其广泛的一种旱地农作物,很多地区都把红薯当作主食看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用农产品.红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粗纤维,口感甘甜软糯,因此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深得人们喜爱.在红薯种植工作中,很多农民采用粗放式、传统化的种植模式,导致产量较少、农作物品质较差、工作效率较低等....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是通过脱毒试管苗在网棚中生产出来的,不但成本较高,种植户难以接受,而且因网棚内温湿度不易调控,使试管苗结薯数量少,块茎小,抗逆性差,受网棚面积及成本所限,规模化生产量小.为了降低成本,缩短脱毒良繁时间,简化脱毒马铃薯良繁程序,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于2002年将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定植到大田和网棚里,进行对比繁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田繁种成本低且质量高,为加快马铃薯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对建立两年制脱毒种薯繁殖体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春生  杨立明 《种子科技》2001,19(6):368-369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 ,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易感染病毒 ,导致种性退化 ,影响产量和品质。甘薯通过脱除病毒 ,既提高了产量 ,又改善了品质。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 1996年对脱毒甘薯进行应用研究 ,并相继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平均增产 18.2 %。实践证明 ,脱毒甘薯比未脱毒 (同品种 )生长势强 ,结薯早 ,大、中率高 ,薯皮光滑 ,增产效果显著。1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1.1 营养生长旺盛 ,光合作用强。对脱毒甘薯龙岩 7- 3栽后 30 d调查 ,脱毒苗比未脱毒苗单株主茎增加16 .2 % ,叶面积增加 5 0 % ,茎基部分枝数增加 36 .1% ,茎叶鲜重增加 37.5 %。栽后 …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无土栽培生产马铃薯微型种薯技术的广泛推广,对我国马铃薯产业提升、种薯生产工艺的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采收、分级与包装,结合不同时期的陇薯系列马铃薯脱毒种薯特征特性及其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和甘肃谓源高寒阴湿区气候气象特征,提出马铃薯脱毒种薯采收、分级与包装技术,旨在为马铃薯脱毒种薯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