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树命名方法和主要杨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参考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和国际杨树委员会确定的有关杨树命名的规定,阐述了杨树的命名方法:杨树分5个派,其中白杨派又分为2个亚派(或组),种、自然变种、栽培变种、亚种及其主要杨树拉丁名的标准写法。还简介了胡杨派、白杨派、青杨派、黑杨派、大叶杨派和黑杨派与青杨派间杂种,种的产地、分布和各自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杨树是中原地区速生用材、生态树种之一。它分五大派即黑杨派、白杨派、青杨派、胡杨派、大叶杨派。目前生产上栽培的主要是黑杨派和白杨派。欧美107杨、108杨和中林46杨等属黑杨派;箭杆(本地)毛白杨、三倍体毛白杨等属白杨派。黑杨派、白杨派作纸浆原料行否?回答是都行。但二者哪派作纸浆材料更好呢?据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欧美杨(黑杨派)、三倍体毛白杨、(白杨派)木材制作纸浆其木材投入数量、化学品使用量、纸浆数量质量效益无明显差异。因为影响纸浆生产成本、数量、质量的直接因素是木材材性。而木材材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我省杨树病害增多,为害加重,防治难度增大。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应从药物防治转向营林措施预防,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1 近几年我省杨树病害发生动态1.1 病害种类多,为害重据记载,世界上已知杨属病原菌有110余种,其中至少有75种为害黑杨派、青杨派、白杨派和胡杨派的种及杂交种。1983年  相似文献   

4.
杨树分为五派:黑杨派(包括欧美杨、美洲黑杨,无性繁殖容易成活)、白杨派、青杨派、大叶杨派、胡杨派。意杨是指从意大利引进的美洲黑杨:落叶大乔木,树冠长卵  相似文献   

5.
杨树品种。青杨派和黑杨派以及它们的杂交种插条成活率较高,如小叶杨、小青杨、小黑杨等。而白杨派及杂交种的插条成活率低,如新疆杨、银中杨等。  相似文献   

6.
杨树白杨派品种对黄斑星天牛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斑星天牛嗜好青杨派、黑杨派杨树品种,对白杨派品种蛀害较轻,最高蛀害指数为28.85%;最低为5.16%;而青杨派、黑杨派高达95.26%和85.96%。在白杨派品种上的产卵趋势是随树皮厚度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渐增,适宜产卵的树皮厚度在0.25~0.4cm之间;蛀害指数是随材质弦面硬度增加而呈双曲线函数渐减。  相似文献   

7.
用杨木生产高得率纸浆南京林业大学姚光裕杨树学名PopulusLinn,全世界有100多种,我国也有50多种(不包括人工杂种和引入种),它们分别属于5个派,即胡杨派、白杨派、大叶杨派、青杨派和黑杨派。分布于我国北部、西部和西南部。据报导:0~10年生中...  相似文献   

8.
邯郸市杨树优良无性系推广效益分析闫富荣华章保刘新华(邯郸市林业局056000)5年来邯郸市8个项目县2个国营林场推广杨树优良无性系丰产林面积1万hm2,其中白杨派无性系丰产林5267hm2,黑杨派的中林46杨4733hm2。杨树优良无性系生长快,材质...  相似文献   

9.
杨树(POPUS SSP)是杨属的总称,属杨柳科,在植物分类学上,根据形态特征一般分为胡杨派,白杨派,黑杨派,青杨派,大叶杨派。而黑杨派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全世界90%以上的栽培种都属黑杨。杨树原产北半球温带及寒温带森林之中,天然分布界限于北回归线(N23.5°)至北极圈线(N67.5°)之间,东半球平原地区的森林被砍伐改为农田之后,杨树便在河流两岸及旧河改道安家落户.到了十八世  相似文献   

10.
杨树,是杨柳科中杨属的总称。根据形态特征,人们将杨树分为胡杨、白杨、黑杨、青杨、大叶杨等五派。七十年代初,我国从意大利引来黑杨派中的几个无性系,它们是:欧美杨214、欧美杨45、欧美杨72、美洲黑杨63、美洲黑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杨树资源与杂交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是杨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包含五大派50余种。该文在分析我国杨树资源的基础上,对我国50余年杨杂交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在众多的杨树杂交组合中,派内种间杂交以白杨派、黑杨派成就显著,派间杂交以青杨派与黑杨派杂交成果最为突出。从杂交方式看,有单交、双交、三交、回交等,以杂种作亲本进行再杂交能够获得显著杂种优势;从育种目标看,有速生、抗寒、抗旱、抗病虫、窄冠、生根等多个目标;从育种方法看,以常规人工杂交为主,将常规人工杂交与物理辐射、化学诱导等技术有机结合,能够创造出生产潜力较大的三倍体新品种。选育的杨树良种已在生产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最后对我国杨树资源保护、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创制与利用的发展对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对我国 5 0余年杨属派内和派间杂交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在众多的杨树杂交组合中 ,派内种间杂交以白杨派、黑杨派成就显著 ,派间杂交以青杨派与黑杨派杂交成果最为突出。从杂交方式看 ,有单交、双交、三交、回交等 ,以杂种作亲本进行再杂交能够获得显著杂种优势 ;从育种目标看 ,有速生、抗寒、抗旱、抗病虫、窄冠、生根等 ;从育种方法看 ,以常规人工杂交为主 ,将常规人工杂交与物理辐射、化学诱导等技术有机结合 ,能够创造出生产潜力较大的三倍体新品种。选育的杨树良种已在生产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 ,对目前我国杨树杂交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采集自不同地区的22个杨属树种33个样本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方法]利用从72对引物中筛选出的40对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引物组合对杨属不同树种进行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40对引物共扩增出487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441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0.55%。利用UPGMA得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了33个样本间的遗传关系,遗传相似系数为0.448 6~0.910 3;白杨派和胡杨派的派间平均遗传距离最大,为0.377 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3个样本可分为4大类,这一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分类结果一致。通过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白杨派单独形成一个分支,黑杨派、胡杨派和青杨派形成另一分支,可能暗示白杨派与其他各派的亲缘关系较远,青杨派与黑杨派和胡杨派的亲缘关系则比较近。[结论]不同的杨树品种在SRAP位点有较高的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适用于分析杨属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为杨属树种的分类鉴定、系统进化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外来杨属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天然分布和从国外引进的杨属(PopulusL.)种质资源。总结了中国天然分布的杨属种质资源的派别、种类、分布范围和分布特点。在中国杨属5派中,以青杨派(Tacamahaca)种类最多,白杨派(Populus,以前称Leuce)分布最为广泛,黑杨派(Aigeiros)最具经济价值。将中国杨属树种引种历史划分为解放前的零星引种时期、50年代至80年代的以引进国外培育成功的优良品种为主时期和90年代后注重种质资源引进时期三个阶段,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引种特点和引进的种质资源。在过去50年种,中国天然分布的白杨派和引进的黑杨派(Aigeiros)种质资源在中国的杨树栽培和育种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调查分析,了解到不同杨树派别、河北杨的不同种源、二白杨的不同无性系对杨潜叶甲抗性有明显差异。杨树的派别、同一树种不同种源都是影响抗虫性的因素。胡杨派表现为免疫型,白杨派抗性较强,青杨派和黑杨派抗性较差;河北杨的抗性因种源不同而有差异,以永靖、榆林的种源表现较好,二白杨无性系的35号、37号、24号等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杨树良种选育的程序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意大利杨树育种学家当前主要工作是放在黑杨派树木的遗传改良,积极选育适宜在中、北部平原地区生长的欧美杨无性系。同时适当搞些适宜在丘陵和山地生长的、用黑杨派与青杨派的派间杂交及青杨派、白杨派派内杂交而创造的新无性系。G.雅科梅蒂教授曾在1929年杂交出一批欧美杨杂种。二次世界大战后,皮卡罗(piccarolo) 教授从这批杂种苗中选育出世界著名的I-214、I-262、I-455、I-488等欧美杨新无性系而代替原来的I-154。其中以I-214最为优良,并且迅速被世界有关国家引种。目前,意大利杨树人工林为15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2.5%,其中I-214栽植最多,占意大利杨树人工林的72%。I-214具有抗黑  相似文献   

17.
从青杨派、黑杨派、白杨派近200个品种(品系)中选出苗期表现好的39个品种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选各品种生长量均超过对照品种;黑杨派、青杨派高、径生长超过对照健杨的34%~115%、35%~142%和70%~212%;白杨派品种高、径、材积生长超对照新疆杨的21%~111%、38%~187%和66%~324%;...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泊头市大面积发生青杨锈病,严重影响杨树的生长。为摸清青杨锈病的危害情况,确定本地适生树种进行了此项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杨树品种对青杨锈病的抗病力不同,中林46杨、2025杨等青杨派及其杂交种抗病性极差,而黑杨派及其杂交种如107杨、108杨、廊杨等抗病性较强。白杨派则免疫不感病。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调查分析,了解到不同杨树派别、河北杨的不同种源、二白杨的不同无性系对杨潜叶甲抗性有明显差异。杨树的派别、同一树种不同种源都是影响抗虫性的因素。胡杨派表现为免疫型,白杨派抗性较强,青杨派和黑杨派抗性较差;河北杨的抗性因种源不同而有差异,以永靖、榆林的种源表现较好;二白杨无性的35号、37号、24号等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额河杨和银灰杨天然杂种的起源机制,[方法]应用18对SSR标记,从分子水平上对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杨属植物的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SSR系统发育树将整个流域天然杨属植物分为两大类群,即黑杨派和青杨派为一类,白杨派为一类;(2)白杨派派内系统聚类图显示,银白杨、欧洲山杨、银灰杨三个树种均有较大的遗传分化,特别是杂种银灰杨似乎更大;(3)黑杨派和青杨派的UPGMA分类图显示,青杨派和黑杨派分属于2个分支,其中,青杨派内部分化相对简单,分为2支,均为典型的苦杨;黑杨派内部的分化较为复杂,可分为4类,包括典型的欧洲黑杨、额河杨和回交子代。[结论]杂种额河杨具有更多的欧洲黑杨的遗传成分,因此,将额河杨放到黑杨派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