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根据FBJ骨肉瘤原癌基因同源物B(FosB)在动物母性行为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选择其作为影响母猪母性行为的候选基因,以白色杜洛克×二花脸F2资源群体为材料,分析了FosB基因在此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分娩母猪母性行为的相关性。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搜寻了FosB基因488、806bp2个片段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鉴别到FosB-EU163403-g.187A〉T,FosB-EU163403-g.188A〉C和FosB-EU163403-g.297C〉G3个SNPs。采用PCR—Mbi I-RFLP法分析了G297C位点在资源群体中的多态及与母猪母性行为的相关性。传递不平衡检测(TDT)表明该多态位点与母猪杀婴行为、衔草做窝、哺乳、踩仔猪、压仔猪等母性行为均无显著相关性(P〉0.364)。FBAT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P〉0.236)。考虑到母性行为属于复杂性状,可能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因此有必要在更大规模群体进行分析或搜寻其他候选基因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2.
母猪母性行为及其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畜生产中,母性行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状。母猪选择中都注重其产仔数的提高,在提高产仔数同时,还要求它们能够成功喂养所产后代,因此改善提高母猪母性行为性状对仔猪的成活及生长至关重要。母猪的母性行为性状主要是指对仔猪尖叫反应、恐惧行为、攻击行为、育幼行为等,这些性状一般部分地受遗传控制,故可选择提高母性行为性状以改善母猪性能。本文综述了母猪母性行为性状及其遗传研究进展,讨论了母性行为与仔猪成活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选择、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并对母性行为遗传研究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对国内家畜行为遗传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母猪繁殖性能的选育增加了产仔数,但产后5 d仔猪甚至断奶前仔猪死亡率高仍然是生产中主要面对的问题。母猪母性行为的好坏对仔猪的存活、生长发育及福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养殖效益,因此对母猪母性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母猪的母性行为主要包括产前筑窝、产后哺乳、抚育和护仔等行为。母猪母性行为的实施既通过神经和激素的共同作用和调节,同时也会受到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育种目标的调整及对动物福利的重视,母猪的母性行为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作者对母猪母性行为的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后续母猪母性行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哺乳动物的母性行为主要包括做窝行为、哺乳行为、护仔和抚育行为。在畜牧生产中,母性行为的好坏会影响母猪对仔猪的哺育和母仔之间的交流,对母猪的生理、心理健康和仔猪的生长发育都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随着现代集约化养猪的兴起,养猪业发展迅速,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但是,现代集约化饲养对于母猪表达其母性行为,以及仔猪学习如何正常表达行为产生了诸多限制因素。综述了现代集约化饲养和开放式饲养模式对母猪母性行为的影响,以及给养猪生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家猪血细胞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整合白色杜洛克×二花脸猪F2资源家系肌肉血细胞性状eQTL和全基因关联分析结果,鉴别影响血细胞性状的候选基因。研究测定了1 149个个体的18种血常规和593个个体肌肉转录本表达水平,对1 020个个体进行基因分型。转录组表达水平与血常规数据的关联性使用斯皮尔曼系数进行评估,将血细胞性状相关联的转录本进行eQTL定位并进行基因富集分析,结合前期本试验的GWAS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当P5×10-4时检测到血细胞相关的eQTLs有122个,其中有9个顺式eQTLs和63个反式eQTLs。通过eQTL定位确定SERPINB6为影响红细胞性状的候选基因,基因富集分析鉴别到影响红细胞性状的候选基因为PTPRC和ITGA8,GWAS和eQTL的综合分析发现影响红细胞性状相关的基因为TMED9、PCK1、TINAGL1和SORL1。本研究通过结合前期GWAS结果和肌肉转录本表达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鉴别到7个与红细胞性状相关的基因,其中TMED9、PCK1、TINAGL1和SORL1是GWAS和eQTL共有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
为定位影响猪背最长肌和半膜肌硬实度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本研究测定了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家系中490头F_2代猪的背最长肌和半膜肌硬实度,检测了3代个体在19条染色体上194个微卫星的基因型,并据此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9个QTLs,包括影响背最长肌硬实度的4个QTLs,分别位于SSC1、SSC2、SSC7和SSC10,其中SSC1和SSC7的QTLs达到1%基因组显著水平;影响半膜肌硬实度的5个QTLs分别位于SSC1、SSC7、SSC10、SSC12和SSC14,其中SSC7和SSC14的QTLs分别达到5%和1%基因组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限位环境在带来生产便利的同时也限制了母猪的母性表达。从中枢控制、基因表达、激素调节等角度阐明母性行为的发生机制,分析限位环境应激对母猪行为、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导致的母性减弱,并总结限位母猪常见疾病对母性的影响;通过对限位环境中母性表达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究其在妊娠母猪中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改进母猪的育种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绵羊母性行为表达的差异能够影响羔羊的早期生长发育和存活,在分娩和哺乳期表现出低质量母性行为的母羊很难与羔羊建立起紧密的母-子联系,导致较高的羔羊死亡率。论文就绵羊母性行为表达、生理控制、影响行为表达的因素以及生产管理中的母性行为选择问题作一综述,为在生产实践中加强母性行为选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17,34(7):36-38
催乳素受体(PRLR)通过与催乳素结合,介导包括动物泌乳和繁殖在内的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PRLR基因作为猪产仔数候选基因,国内外对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该文综述了PRL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重点讨论了PRLR基因多态性对猪产仔数的影响,并对PRLR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阐明其遗传机理,以及为采用候选基因法寻找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标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德国花兔与青紫蓝兔母性行为及繁殖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兔的良好母性行为可以提高仔兔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及增强仔兔体质,也影响到断奶适宜日龄,从而影响后期生长育肥性能。本试验以两个品种——德国花兔及青紫蓝兔(20只母兔)为研究对象,对母兔分娩前后不同行为进行观察测定产仔数、泌乳力、断奶窝重、成活率等指标并比较分析了这两个品种兔的母性强度,并得出如下结果:两品种母兔的母性行为及繁殖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方法,检测西农萨能奶山羊、关中奶山羊和崂山奶山羊3个品种POU1F1基因10个位点的遗传变异,并分析多态位点与泌乳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个奶山羊品种中存在4个多态变异位点,共发现1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关联分析表明,Exon 3位点多态与奶山羊第1胎和第4胎产奶量显著关联(P<0.05);Exon 5位点对平均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位点组合效应表明,Exl-Ex4组合基因型对奶山羊第3胎产奶量有显著影响;Ex3-Ex4组合基因型对平均产奶量有显著影响:Ex3和Ex5位点的互相效应对奶山羊第1胎产奶量有显著影响.暗示POU1F1基因可作为奶山羊泌乳量MAS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2.
1母性行为 产前几天,母羊离开羊群,如果放牧,则寻找某些掩体;舍饲时,则寻找角落。分娩前60~90分钟,舍饲母羊变得不安,绕圈,刨地,采食和反刍停止。母羊年龄越大,从不安到分娩开始的时间越短。20%的母羊在分娩前就对其他羔羊表现母性行为,这导致偷羔。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对长大母猪进行了ESR、RYR1两个基因位点多态性分析,并分析了其与产仔数的相关性。1材料与方法1.1基因ESR位点的分析方法1.1.1用于基因PCR扩增的引物:ESR位点:Forward primer:CCTGTTTTTACAGTGACTTTTACAGAG,Reverse primer:CACTTCGAGGGTCAGTCCAATTAG。1.1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运用PCR-SSCP技术,分析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外显子10序列的多态性,旨在研究PRLR基因与母羊母性行为关联性。结果表明:仅引物3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基因型AA、AB和BB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表明该群体可进行相关性状的选育;不同基因型和母性行为性状进行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AA型和AB型个体在舔舐和踩踏行为的观察数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与BB型个体的差异显著(P<0.05);哺乳行为则在AA、AB和BB 3种基因型间依次降低,且差异均显著(P<0.05);拒绝哺乳行为在各基因型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可推测等位基因A可能为优势基因。  相似文献   

15.
以4个杂交组合的539株梨杂交F1代单株为试材,开展了梨果实性状在杂交过程中的遗传变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果形、风味和单果重等性状在F1代的变异较大,属于高变异性状,而萼洼宽度、果肉类型、纵径、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的变异较小,属于低变异性状,单果重和果形在F1代的变异情况受杂交亲本影响较大,梗洼深度、果心大小和横径的变异受杂交亲本的影响较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F1代呈正态分布,分级描述性状在各个表型的分布不均匀;相关性分析发现单果重与横径,单果重与纵径,横径与纵径、果肉类型与果肉硬度、果形与纵径、萼洼深度与萼洼宽度,梗洼深度与梗洼宽度等性状间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以为梨杂交育种正确合理地选择育种亲本、提高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作为胰岛素类激素家族中重要成员之一,广泛参与机体众多生理代谢过程,在癌症发生、神经调节、糖代谢疾病、骨质疏松、肌肉发育和脂肪沉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功能行使主要通过与受体IGF1R和IGF2R结合或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s和IGF2BPs竞争性结合发挥功能。鉴于IGF2基因在肌肉发育和脂肪沉积中的重要作用,发掘IGF2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并解析其内在调控机理,在畜牧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众多IGF2基因遗传变异与动物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可能通过影响IGF2基因印记、甲基化状态、转录因子结合或miRNA靶向结合型转录后调控等方式发挥作用。因此,文章综述了IGF2基因表达调控模式,包括IGF2与其受体的调控关系,基因印记与miRNA参与的表观遗传调控,转录因子对其的调节作用,遗传变异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IGF2基因在动物生长发育调控相关研究中提供相应的借鉴,为分子育种提供有效线索。  相似文献   

17.
KIT基因突变影响猪的白色被毛表型形成。野猪(Sus scrofa)是一类重要的资源,但其被毛表型存在很大的差异。本研究选择KIT作为候选功能基因,通过直接测序法对KIT基因20个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区域进行基因突变扫描,研究其突变是否影响野猪不同被毛表型形成。结果显示:共鉴别到57个SNPs突变位点,其中47个SNPs位于KIT基因内含子区域,1个SNP位于5′-UTR区域(g.457GC),9个SNPs位于外显子区域(3个错义突变和6个同义突变)。在3个错义突变位点中,第2外显子上存在2个(g.4884 GA,p.R151K;g.4888 CT,p.N152K),第19外显子有1个(g.66238 TC,p.V871A)。在野猪群体内没有识别位于KIT基因第16内含子第一个核苷酸的剪接突变和第17内含子的4个碱基缺失突变,这些结果表明野猪KIT基因可能是单拷贝基因。三个错义突变等位基因及其单倍型和被毛表型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T和C突变等位基因及其组成的单倍型在野猪和长白猪品种间,与野猪的野生型被毛表型存在极显著相关(P0.001),除灰棕色外,与野猪的其他单一被毛表型不相关。从关联性分析结果得出,KIT不能作为影响野猪毛色表型形成的因果基因,要阐明野猪被毛表型形成的遗传机制比家猪困难。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和N基因遗传变异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1992—2005年分离的IBV毒株的纤突蛋白(S1)和核衣壳蛋白(N)基因分别进行克隆测序,结合在GenBank中发表的IBV S1和N基因的序列,对其不同毒株的S1或N基因片段和全长、S1和N基因全长分别进行遗传变异的研究,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1.5进行同源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IBV毒株N或S1基因片段与其全长之间遗传变异高度相关,核苷酸r≥0.892,氨基酸0.854≤r≤0.968;但S1与N基因全长之间核苷酸的遗传变异相关性相对较低一些,而且有些毒株间S1基因同源性很低(r=0.645),但N基因同源性仍很高,显示每个基因变异的独立性。国内IBV疫苗株之间S1和N基因核苷酸高度同源(S1≥97.3%;N≥90.7%),而野毒株与疫苗株相比S1和N基因同源性均较低(S1≤84.3%;N≤87.1%),这也可能与常规疫苗对IBV野毒株不能有效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建立两次PCR扩增分型法,分析猪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基因第3内含子上的875bp插入片段在13个中外不同繁殖性能的猪种中的遗传变异,以及EGF基因在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家系180头F2母猪中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中国地方猪种与西方商业猪种在EGF基因位点上存在偏态分布。在资源家系中该位点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活仔数无显著影响(P0.05);尽管BB基因型的产活仔数和断奶活仔数分别比AA型多1.74和0.46头,但BB型的个体太少,各基因型间的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虽然产活仔数的a值和d值分别达到0.87和1.24头,但该基因位点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并不明显。因此,需要利用更多的SNP位点和更多样本进一步了解EGF基因与繁殖性状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2004-2009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ORF5基因的变异情况,从浙江省各个地区采集了109份临床疑似病料,共检测到61份ORF5基因阳性,经序列测定得到可比序列11 7个.在核苷酸序列分析中,发现2004-2005年PRRSV ORF5序列之间同源性为83.6%~99.3%,2006年同源性最高达98.3~99.2%,2008-2009年同源性又有所降低.在氨基酸主要位点分析中,分离毒株的非中和表位27~~30位点与美洲株相比,2004-2006年大部分毒株的29 aa由A29-V29,而2007-2009年大部分毒株的29 aa又由V29-A29;在表位37~45 aa中,所有39位点处由L39”一I39;在表位80~197 aa中,从2004-2009年185 aa大部分都发生了变异,由V185-A185,第189位点由I189-L189.在蛋白生化特性分析中,发现与参考株VR2332 (AY150564)和CH la(AY032626)相比,浙江省PRRSV-GP5蛋白的第100~106位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明显增加,抗原性指数也有所提高,而与参考毒株JX-06-2-EU480750相似.该试验结果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PRRSV ORF5基因发生明显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