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以马铃薯克新1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阴山北麓地区连续3a定位施肥,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施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各施肥处理各生育时期0~80 cm土壤含水量均低于对照,全生育期总耗水量较对照提高0.17%~4.16%,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对照;肥料配施条件下各施肥处理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较对照显著提高,增产幅度和商品薯率的增加幅度分别为5.8%~49.67%,13.97%~55.14%,以M+NPK处理效果最明显,2011年和2012产量分别达到36863.70 kg·hm-2和31386.14 kg·hm-2,其次是NPK处理和M处理;各施肥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对照,其中以M+NPK处理最高,两年分别较CK处理高出43.72%和44.09%,与其它各施肥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其次为NPK处理和M处理。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施是最适合当地马铃薯种植的肥料配比。  相似文献   

2.
减量分施钾肥对旱地马铃薯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会泽县高、低肥力土壤上分别开展旱作马铃薯的钾肥减量分施试验,研究100%、90%、70%钾肥一次性施用,90%和70%钾肥不同比例分次施用对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钾肥利用率、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钾肥对马铃薯生长影响较大,施钾处理的产量比无钾处理高17.39%~42.88%,施钾处理的净收益比无钾处理高15.40%~40.92%;同一处理的马铃薯产量、效益、钾肥利用率、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等在高肥力土壤上均优于其在低肥力土壤上。无论在高、低肥力土壤上,施用钾肥量相同时,钾肥后期多施的90%K(30%+60%)处理和70%K(20%+50%)处理产量高于钾肥分次施用的90%K(40%+50%)处理和70%K(30%+40%)处理,钾肥分次施用的90%K(40%+50%)处理和70%K(30%+40%)处理产量均高于钾肥一次性施用的90%K处理和70%K处理。高肥力土壤上,100%K处理马铃薯产量为29 544.44 kg·hm~(-2),是所有处理中最高的,90%K(30%+60%)处理产量为28 770.83 kg·hm~(-2),与100%K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钾肥利用率、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最高的是70%K(20%+50%)处理,分别为36.84%、58.11 kg·kg~(-1)和222.22 kg·kg~(-1)。低肥力土壤上,钾肥施用时期后移的90%K(30%+60%)处理和70%K(20%+50%)处理产量、钾肥利用率、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均高于100%K处理;90%K(30%+60%)处理产量、钾肥利用率、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17 640.28 kg·hm~(-2)、20.24%、31.13 kg·kg~(-1)和108.89 kg·kg~(-1),70%K(20%+50%)处理分别为17 404.17 kg·hm~(-2)、26.57%、38.15 kg·kg~(-1)和138.13 kg·kg~(-1),100%K处理分别为17 091.67 kg·hm~(-2)、17.49%、24.97 kg·kg~(-1)和94.95 kg·kg~(-1)。钾肥减量分施效果优于钾肥一次性施用,减量分施钾肥在低肥力土壤上的效果比高肥力土壤上的效果显著。高肥力土壤上推荐施用K_2O总量162 kg·hm~(-2),低肥力土壤上推荐施用K_2O总量126~162 kg·hm~(-2),两种肥力土壤上施用比例均为苗期30%、现蕾期70%。  相似文献   

3.
施氮量对间作马铃薯植株氮素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大面积连作,导致马铃薯氮素利用率低下以及晚疫病发病率高和用、养地矛盾突出等问题,于2018年5—10月在宁夏海原县开展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0、75、150、225 kg·hm-24个施氮水平(分别为N0、N1、N2、N3处理);副处理为2种种植模式(马铃薯单作和马铃薯‖燕麦),研究施氮量对间作马铃薯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作马铃薯最大氮素累积速率出现在块茎形成期前后,间作马铃薯最大氮素累积速率出现在块茎膨大期前后,N2处理的氮素积累效果相对优于其他处理。单作马铃薯施氮150 kg·hm-2处理的氮素收获指数(NHI)分别较N0、N1、N2处理提高7.46%、8.54%、6.11%,间作马铃薯施氮150 kg·hm-2处理的NHI分别较N0、N1、N2处理高2.08%、8.87%、2.40%,间作模式下氮肥农学利用率(AE)、氮肥生理利用率(PE)、氮肥利用率(NUE)均高于单作,并且施氮150 kg·hm-2处理的AE、PE、NUE分别较N1和N3...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锌肥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规律、生理特性及块茎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全生育期,施锌处理(Zn)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的SPAD值均高于CK处理,花期(出苗后44d、54d)喷施锌肥后,叶绿素含量差异,上叶部达1%显著水平,下叶部达5%显著水平.上、中、下叶部SPAD值Zn处理比CK处理分别增加5.7%、7.6%,6.3%、9.2%,4.5%、6.7%;2)出苗后30d马铃薯根系活力差异出现变化,在此前,CK处理>Zn处理,此后CK处理<Zn处理;3)产量、淀粉含量和块茎中的锌含量,Zn处理分别比CK处理高17.93%、18.81%、244.58%,其中产量、淀粉含量和块茎中的锌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VC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不同灌溉方式对榆林沙区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膜下滴灌(MG)、露地滴灌(DG)、交替隔沟灌(JG)、沟灌(GA)和漫灌(CK)5种灌溉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榆林沙区的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结果表明:(1)MG处理的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状况优于其他灌溉方式。整个生育期,MG处理的株高、茎粗以及叶片SPAD值均高于其他处理,且显著高于CK(P0.05)。除苗期外,不同处理的株高、茎粗及SPAD值均表现为MGDGJGGACK。(2)在整个生育期,MG处理的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其他处理,且显著高于CK(P0.05)。(3)MG处理的马铃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不同处理马铃薯的商品薯率和小区产量均表现为:MGDGJGGACK,MG处理分别较DG、JG、GA和CK增产6.2%、18.3%、29.7%和43.1%,分别较DG、JG、GA和CK增收7.3%、22.5%、41.1%和65.6%,并且分别比JG、GA和CK节水21.4%、30.2%和54.2%,节水效果明显。总体来看,同其他4种灌溉方式相比,膜下滴灌是榆林沙区马铃薯生产中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肥配合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耦合盆栽试验,以补水时期(X1)、补灌定额(X2)、施氮量(X3)、施磷量(X4)、施钾量(X5)为试验因素,采用5因素5水平(1/2实施)的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创建了马铃薯产量与补水时期、氮、磷、钾施用量和灌水量关系方程。结果表明:各因素的作用顺序为:X5>X4>X3>X2>X 1,各因子的交互项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顺序为X4X5>X3X5>X2X4>X2X5>X2X3;在以产量为目标函数时,最高产量为33.785 t·hm-2时,补水时期为苗期灌水总量为灌溉定额的25%、现蕾期灌水总量为灌溉定额25%、初花期灌水总量为灌溉定额的50%;水肥耦合关系为灌溉定额为822 m3·hm-2,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分别为73.5 kg·hm-2、224.4 kg·hm-2、223.8 kg·hm-2。  相似文献   

7.
不同水氮水平对马铃薯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水氮管理依据,以品种"大西洋"脱毒组培苗为材料,通过3个水分水平(90%,70%和50%的土壤田间持水量)和3个氮肥水平(不施氮,施N 0.2 g·kg~(-1),施N 0.4 g·kg~(-1))完全组合的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氮水平对马铃薯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同一水分水平下,中氮处理的块茎产量、整株生物量和水氮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低氮和高氮处理;在同一施氮量下,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马铃薯的块茎产量、整株生物量和氮肥利用率明显提高。在9种水氮组合方式下,正常水分和中氮处理下的块茎产量、整株生物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最高,分别为273 g·株~(-1)、359 g·株~(-1)、52.5 g·g~(-1)和143.9 g·g~(-1)。这说明90%的田间持水量和0.2 g·kg~(-1)土有利于马铃薯植株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此外,中氮下较高的整株生物量和较低的收获指数说明:适量施用氮肥增加产量主要是因为其增加了整个植株同化物的积累,而非增加了同化物向块茎的分配。  相似文献   

8.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秸秆和地膜覆盖栽培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陕北黄土丘陵旱作区的最佳覆盖方式。通过2年(2012—2013)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垄膜覆盖(LM)、双沟覆膜(GM)、全膜覆盖(QM)、秸秆覆盖(JG)和露地(CK)5种覆盖栽培方式,分析马铃薯生长、产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变化。结果表明:(1)JG处理的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其株高、SPAD值均优于其它处理,表现为株高JGCKGMLMQM,茎粗LMGMCKJGQM,SPAD值JGLMGMCKQM。(2)在整个生育期,地温均值表现为JGCKLMGMQM,JG、LM、GM及QM分别较CK提高-0.18℃、0.76℃、1.21℃及1.65℃。(3)全生育期,不同覆盖有增加土壤含水量的作用,均值表现为JGQMGMLMCK,JG、LM、GM及QM分别较CK提高17.18%、11.92%、5.65%和16.93%。(4)JG、QM、LM及GM分别比露地栽培平均增产19.75%、8.95%、7.00%及-0.2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4%、7.4%、9.15%及1.65%。秸秆覆盖栽培方式是陕北旱作区马铃薯抗旱栽培推荐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9.
补水时期和施钾量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钾水平为主处理,补水时期为副处理,研究了补充供水和钾素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量、补水时期以及交互作用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在施钾量150 kg/hm2、苗期补水的条件下,产量达到36 324.97 kg/hm2,水分利用效率达到94.2kg/(mm·hm2),比不施钾、不补水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32.24%、30.7%.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荷兰212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比较块茎中转化酶、淀粉酶活性变化以及蔗糖、淀粉、维生素C等含量变化的差异,研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块茎生长过程中,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对块茎...  相似文献   

11.
不同锌肥对旱作马铃薯植株锌的吸收、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锌肥(无机硫酸锌和有机螯合态糖醇锌)对马铃薯"新大坪"植株锌的吸收、积累和分配以及对块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出苗后35 d即可观察到马铃薯植株各器官锌浓度的明显差异;在生育期进行的3次喷施显著提高了各器官的锌浓度和积累量,以叶片的增幅最大;硫酸锌处理(T2)和糖醇锌处理(T3)叶片的锌浓度分别于出苗后85 d和75 d达到峰值;出苗后85 d时,T2和T3处理叶片的锌浓度分别比对照(T1)提高了47.88 mg·kg-1和72.24 mg·kg-1,T3比T2提高了24.36 mg·kg-1。至块茎增长末期,T2和T3处理叶片的锌积累量分别比T1增加了1.5倍和4倍,块茎锌素积累量比T1增加37.5%和49.4%。施用锌肥后通过提高马铃薯叶片的锌浓度,促进了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而促进了其它器官的生长发育,最终提高了块茎产量和锌产量,T2和T3处理的块茎产量分别比T1增加了10.6%和22.5%,锌产量分别增加了26.9%和46.0%。"拌种+喷施"的锌肥施用技术法提高了锌向根和茎叶的分配率,降低了向块茎的分配率;施用锌肥提高了地上器官中向地下器官的转运系数。马铃薯种薯和叶片对小分子有机螯合态锌肥糖醇锌的吸收明显优于无机锌肥硫酸锌。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对氮肥与锌铁肥配施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0种不同基因型冬小麦为材料,采用田间再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0,105 kg N/hm2)与锌铁用量(Zn:0,6.8 kg/hm2;Fe:0,12.1 kg/hm2)对冬小麦幼苗(返青期)生长及锌铁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10种基因型冬小麦的生物量、分蘖数和叶绿素SPAD值均有显著影响,增幅分别达到15.8%,14.7%,4.6%;施用锌铁肥后生物量增加8.0%,但分蘖数减少5.8%,而对叶绿素SPAD值几乎无影响;10种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的长势有较大差异.施用氮肥后,显著提高了各基因型小麦植株的锌含量与锌携出量,平均提高7.6%和22.9%,而小麦植株铁的含量降低6.4%,但携出量提高7.2%;施用锌铁肥显著增加了小麦的锌含量和携出量,增幅分别11.9%和19.2%,但对铁的含量和携出量影响不显著.10种不同基因型小麦植株锌铁携出量存在一定差异,吸收值较高的三种基因型分别为绵阳31、陕优225、陕优253.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青海省山旱区马铃薯发展的新途径,研究了缓释复混肥料对地膜覆盖马铃薯产量、土壤硝态氮含量、硝态氮累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 050 kg·hm~(-2)缓释复混肥(RZ70)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为47 240 kg·hm~(-2);较农民习惯施肥(NXG)处理增产2 175 kg·hm~(-2),增产率为4.83%;较马铃薯专用肥(MZY)处理增产5 085 kg·hm~(-2),增产率为12.06%。马铃薯从苗期到成熟期,农民习惯施肥(NXG)和马铃薯专用肥(MZY)处理显著提高了0~100 cm各土层硝态氮的含量,1 050 kg·hm~(-2)缓释复混肥(RZ70)处理显著降低了0~100 cm各土层硝态氮的含量。马铃薯生长季0~100 cm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硝态氮含量在团棵期出现了一个峰值,且主要集中在20~40 cm土层。随着马铃薯的生长发育,0~100 cm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差异逐渐减小,至成熟期趋于稳定并降至最低。农民习惯施肥(NXG)处理下,马铃薯整个生育期0~1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呈现降低的趋势;除了习惯施肥(NXG),马铃薯整个生育期0~1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一致。1 050 kg·hm~(-2)缓释复混肥(RZ70)处理下,氮肥利用率最高,达到了53.70%。较农民习惯施肥(NXG),增幅为3.38%~40.85%;较马铃薯专用肥(MZY)施肥处理,增幅为5.01%~33.25%。该结果可为缓释复混肥料在青海省马铃薯种植中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缓控释肥的施用对全膜马铃薯关键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分别在高(900 kg·hm-2)、中(750 kg·hm-2)、低(600 kg·hm-2)3种施肥条件下进行了2种不同施用方式即集中沟施(F)与表层撒施(B)的田间试验,并测定了马铃薯主要生长指标和产量。结果表明:缓控释肥施用量对旱作全膜马铃薯主要生长指标、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均达显著性差异水平,在施用900 kg·hm-2的高肥量时,其沟施处理HF的马铃薯产量、大薯率和商品率均达到最大,分别达43 608.85 kg·hm-2、72.1%和92.7%。施用方式对马铃薯地下主要生长指标、产量和大薯率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且在3种施肥量下,F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大薯率和商品率均高于B处理,其中在高肥水平下F处理较B处理平均增产达2 834.54 kg·hm-2,增产率为6.4%。施用量×施用方式对马铃薯各生长指标和产量影响均不显著。综合来看,缓控释肥在较高水平的施肥(900 kg·hm-2)条件下,集中沟施处理有利于旱作区全膜马铃薯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不同钾肥品种对甘肃中部地区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确定甘肃中部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生产过程合理施用钾肥品种及其用量,于2009年在甘肃省漳县进行了硫酸钾和氯化钾两种钾肥的不同用量试验,测定了马铃薯植株地上部分株高、分枝数以及经济性状和薯块产量,分析了不同用量下马铃薯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有效提高马铃薯地上部分株高、分枝以及薯块产量和品质;同一钾肥下K2O施用量105 kg·hm-2时单株薯块、大中薯率、产量以及干物质、粗淀粉、Vc最高,而烂薯率和薯块还原糖含量最低,K2O 60 kg·hm-2时马铃薯粗蛋白含量最高;同一钾水平下施用硫酸钾马铃薯植株分枝数以及烂薯率明显低于施用氯化钾,单株结薯个数、大中薯鲜重、大中薯率及产量明显高于氯化钾,同时薯块干物质、粗淀粉、Vc、粗蛋白含量高于氯化钾,还原糖含量低于氯化钾,而株高差异不明显。研究得知,甘肃中部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施用硫酸钾优于氯化钾,在施纯N120 kg·hm-2、P2O5 60 kg·hm-2条件下,K2O施用量105 kg·hm-2时可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且纯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16.
保水剂、氮肥及其交互作用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在陕北半干旱地区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L.)进行保水剂及保水剂配施氮肥田间应用试验,苗期保水剂采用两种用法(沟施、穴施)、两个深度(5cm、10~15cm)处理,现蕾期追施氮肥形成保水剂及保水剂配施和氮肥交互组合处理,研究保水剂及保水剂配施氮肥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在苗期,保水剂使马铃薯的冠幅面积增加11.8%~54.8%;保水剂结合氮肥,可以提高不同阶段马铃薯叶片的光合速率,增加花期生物积累量46.7%~98.8%,延长马铃薯茎叶生育期14~15d,增加马铃薯块茎产量75.0%~108.3%,特别是直径较大商品薯的产量。不同方式施用保水剂都能促进马铃薯生长,增加块茎产量,其中以保水剂开沟深施10~15cm结合氮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