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解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免耕播种种子破茬入土难和秸秆堵塞拖堆等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对行条带破茬旋耕装置。田间试验表明:该装置适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免耕播种作业,能够大幅提高出苗质量。  相似文献   

2.
稻茬地双轴驱动防堵式小麦免耕播种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稻茬地土壤粘重、根茬量大韧性强的特点和免耕播种作业的要求,基于旋转部件的铣切、冲击、破碎和抛撒原理,应用带状旋耕和粉碎技术,设计了稻茬地双轴驱动防堵式小麦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切茬、开沟、防堵、主动覆土和镇压等功能.田间播种性能试验表明,带状旋耕能较好地完成切茬、开沟作业,粉碎装置将收集到的土壤进行了有效的二次粉碎和抛撒,实现了均匀覆土的功能,播种深度和施肥深度变异系数分别为4.33%和2.73%,机具的通过性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水稻宽窄行栽培模式中苗床整地的技术特点,设计一种带状少耕整地复式作业机具,解决规模化水田整地作业的少、免耕技术问题,实现水田苗床间隔精细整地、浅松及条施肥复式作业.根据现有水稻宽窄行种植行距要求,通过对其带状旋耕部件运动学分析以及特殊旋耕刀片设计,确定了带状旋耕机构的关键参数,实现300 mm整地作业带,相邻300...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疆农作物及农艺,将精量播种技术与旋耕技术结合,设计出一种适合新疆地区使用的机械式免耕精量播种机。该机采用6组安装在刀轴上的宽幅旋耕刀,以带状旋耕方式完成破茬、开沟、平地及覆土等工序,兼具防堵功能,达到少耕、免耕的目的,且行走轮的设计保证了设备的通过性能和仿形能力。试验表明:其破茬开沟能力强,防堵效果好,旋耕作业质量稳定,且能够满足本地作物的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5.
旋耕灭茬通用刀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耕机是针对稻、麦等平播作物进行整幅旋耕松土作业的农田耕整地机械,其目的是将稻、麦根茬切碎并与土壤混拌,同时疏松土壤,以达到作物种植的农艺要求。而灭茬机主要是用于粉碎带状垄上作物如玉米、高粱等的根茬,并将粉碎后的根茬与土壤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高寒垄作地区保护性耕作残茬处理的问题,结合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特点,设计一种与60~75 kW拖拉机配套使用的组合式灭茬、苗带旋耕整地机。该机采用垄上灭茬—垄中带状旋耕—耕后回土镇压的耕作方法,能够一次完成灭茬、旋耕、碎土、埋茬和镇压等多项作业。阐述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关键工作部件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并以作业速度、旋耕深度和刀轴转速为影响因素,对其工作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刀轴转速466 r/min、作业速度1.3 m/s、旋耕深度26 cm,得到较优工作参数,此时根茬粉碎率为93.68%,符合保护性耕作要求内容。  相似文献   

7.
机械旋耕灭茬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阐述了作物根茬处理特别是玉米根茬处理的意义,介绍了根茬粉碎技术的发展概况,对旋耕灭茬复合作业机具的作业特点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普遍采用的旋耕灭茬机具碎茬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还对机械旋耕灭茬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包括旋耕灭茬机具刀具的发展以及旋耕灭茬机具结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三种新机具     
三种新机具孙德元由辽宁省农机化研究所研制的ICGL-240型碎茬旋耕起拢机、5XJ-30型介电式种子清选机和2BG-6型带状耕播机近日通过了辽宁省科委、省农机局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这三项科研成果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2BG-6带状耕播机获...  相似文献   

9.
针对江苏稻油轮作区稻茬油菜播种作业过程中遇到的田间秸秆量大、土壤含水率高、传统油菜播种机无法在播期完成播种作业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带状旋耕、洁区播种、开沟联合作业功能的油菜机具设计,以解决极端条件下油菜播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
稻茬麦浅旋耕条播是稻麦两熟地区小麦播种技术的创新。在水稻收获后,施足底肥,与8.8千瓦拖拉机配套的浅旋耕条播机在稻茬地一次完成旋耕灭茬、碎  相似文献   

11.
旋耕碎茬工作机理研究和通用刀辊的设计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根据旋耕、碎茬作业不同的工作机理和农艺要求,探讨了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运用最优化组合和螺旋线排列原理,设计了旋耕 碎茬刀的多头螺旋线排列及在同一刀盘上的配置,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旋耕碎茬通用机的变速机构和通用刀辊。其特点是在同一刀辊的刀盘上,可分别安装旋耕刀和碎茬刀,变速箱的变速机械可适合旋耕、碎茬的不同转速要求。  相似文献   

12.
旋耕与碎茬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两种土壤作业方式,旋耕、碎茬刀片的品质直接关系到整机的性能和作业质量。为此,利用Inventor强大的三维造型及其对零件的有限元分析功能,对旋耕-碎茬通用刀片进行三维造型,并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通用刀片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刀片的应力与应变最大值出现在刀片弯折处;变形位移最大值点位于刀尖。有限元分析结果为旋耕-碎茬通用刀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为今后提高设计质量和精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拖拉机的利用率,实现拖拉机前悬挂农业机具作业,提出了拖拉机前悬挂旋耕破茬机,采用前置三点悬挂的方式挂接旋耕破茬机,在拖拉机前端同时实现旋耕和破茬两种作业。采用SolidWorks软件对该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将模型简化然后导入软件ADAMS进行运动仿真,得到旋耕刀运动轨迹曲线和前悬挂装置主要杆件的受力,针对主要杆件和旋耕刀的工作载荷,在软件ANSYS中进行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杆件受力满足强度要求,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由山西浮山县惠丰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SGTN-20025(10)A5型播种机主要用于一年两作和两年三作保护性耕作。它可以在直章玉米秸秆地和小麦高茬地直接播种小麦或玉米、大豆等作物,一次作业完成秸秆粉碎、旋耕、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工序。作业后地表形成带状免耕秸秆集垄覆盖、垄际耕作施肥播种这样一种虚实并存的带状保护性耕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水田旋耕施肥复式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变我国水田旋耕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带水旋耕施肥复式作业机。该机采用旋耕埋茬方式,一次作业完成旋耕、埋茬、起浆、深施肥及平整多项作业。根据水田平整和施肥的特殊要求,创新设计了一种水田平整机构和水田施肥机构。试验表明,该机作业效果良好,能够满足水田旋耕、施肥、平整联合作业的要求,降低节省了耕作成本,缩短了水田耕种周期。  相似文献   

16.
应绿色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要求,带状免耕播种技术在我国南方稻麦种植区得到推广与应用。为简明耕作部件对带状旋耕耕作质量的影响,在280、380和510 r/min刀轴转速下对凿型旋耕刀、直刃旋耕刀和IT225型旋耕刀进行田间耕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耕作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耕作部件形状和刀轴转速。在刀轴转速为510 r/min时,IT225型旋耕刀创造的土壤回填率只有7%,土壤回填效果明显低于具有较小正切刃的直刃旋耕刀和凿型旋耕刀。凿型旋耕刀能够创造出较好的回填和土壤破碎的效果,但由于其没有侧切刃无法创造出整齐的种床截面。在刀轴转速为180 r/min时,凿型旋耕刀造成的种床截面扰动率高达20%。直刃旋耕刀能够形成齐整的种床截面和高于50%的土壤回填率,但产生的土壤破碎体粒径过大,不能满足播种的需求。本研究为带状旋耕耕作部件优化指明方向,即兼顾直刃旋耕刀和凿型旋耕刀的特点,将两种或几种刀具进行有机结合,以满足不同土壤条件下带状旋耕播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2012,(20):76
正大1GKNM系列双轴灭茬旋耕机,适用于玉米和高粱根茬粉碎、旋耕还田及"三麦"、水稻等作物茎秆粉碎、旋耕还田等作业,具有维护保养方便、使用成本低和作业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变速灭茬旋耕机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旋耕机虽已大量推广使用,但由于旋耕作业所消耗的功率较大,现有产品受强度、结构尺寸以及配套动力的限制,其功能一直比较单一,基本上只能完成旋耕作业。旋耕时由于旋耕刀轴转速较慢,弯刀的线速度较低,只能部分地打碎根茬,而没有打碎的根茬大部分散落或漂浮在土壤表面,既不利于根茬腐烂,也影响播种或栽插秧苗的质量。针对旋耕机的这些不足之处,不少生产企业以及农机专业户研制了很多种类的多用途旋耕机,以期解决旋耕机功能单一,难以灭茬等缺点。这些旋耕机主要有以下几类:1.玉米秸秆粉碎、灭茬还田机:该类机型主要是在卧…  相似文献   

19.
2007年,青海省互助县农机推广站从河北农哈哈机械有限公司引进2BMFS-5/10型小麦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在该县威远镇的安定村、崖头村,南门峡镇的西山根村进行了机具试验和400亩生产考核,该机可一次完成破茬、带状旋耕、开沟、起垄、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8道工序,表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性、适应性和技术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1.集粉碎、抛撒、破茬、掩埋于一体的新型玉米秸秆还田机 该机与36.8千瓦拖拉机配套,可一次完成玉米秆秸粉碎、抛撒、破茬、掩埋复式作业。采用潜土逆转旋耕方式 实行秆秸掩埋覆盖 效果良好 具有结构紧凑、用料省、成本低的优点。经测试,玉米秆秸切碎率达92.6%,覆盖率达97.9%,根茬破碎率达87.3% 生产率为0.22公顷/小时。 2.新型秸秆还田机械—水田旋耕埋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