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灭幼脲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对昆虫的几丁质合成酶具有抑制作用,能够阻止幼虫蜕皮,导致幼虫死亡.在茶园中的应用已有报道,用灭幼脲Ⅰ、Ⅲ号和氟幼灵(杀铃脲)防治茶黑毒蛾、茶尺蠖卵和幼虫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防治效果[1,2].但是,灭幼脲类对茶园昆虫群落产生的作用,目前未见报道.因此,作者于1995~1996年在贵州松桃铜仁地区茶场用灭幼脲I号防治茶黑毒蛾及茶尺蠖,调查研究了其对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产生的影响,为正确评价其在茶树害虫综合治理和群落多样性保护策略方面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在广东,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害虫种类较多,尤以小菜蛾、黄曲条跳甲、蚜虫和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为害为重。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为害最严重的害虫。1龄幼虫潜叶,2龄多在叶背取食,留下半透明的上表皮;3~4龄取食叶片呈孔洞或缺刻,为害严重时可将叶片吃成网状或仅留叶脉。小菜蛾终年繁殖为害,每年发生20多代,发生世代多、数量大,3~5月和10~12月是为害高峰期,发生严重时每株蔬菜幼虫可多达20头。对小菜蛾的防治应采取多种措施,实施综合防治。主要措施有:调整耕作制度,减少十字花科疏菜的连作;清洁田园,清除残株  相似文献   

3.
小菜蛾是海南省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以幼虫为害叶片。初龄幼虫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透明斑,高龄幼虫可将叶片吃成孔洞,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影响蔬菜的产量。1.8%阿维菌素乳油是一种对鳞翅目害虫高效广谱的杀虫剂,为了验证其对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的防治效果,我们于2004年3月用其在海南省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灭幼脲三号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它能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的形成,使昆虫不能正常脱皮、变态而死亡。经试验证明,该药具有高效、低毒、残效期长,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等特点。灭幼脲三号还能够工厂批量生产,成本低、抗淋溶。它既具备生防制剂的的优点,又克服了生物制剂的不足。为此,于1985~1986年与辽阳市美国白蛾防疫站共同主持,在全省组织了利用灭幼脲三号防治美国白蛾试验网点,先后在大连市、丹东市绿化处,本溪市美国白蛾防疫站,本溪市绿化处,新金、宽甸、凤城、金县等地进行了小区套袋试验,小面积防治试验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一、灭幼脲类杀虫剂的特点灭幼脲类杀虫剂可大面积应用于防治桃树潜叶蛾、茶黑毒蛾、茶尺蠖、菜青虫、甘蓝夜蛾、小麦黏虫、玉米螟及毒蛾类、夜蛾类等鳞翅目类害虫。实践表明,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对防治大多数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特效,其灭杀桃小食心虫卵的效果不亚于1605。同时,用25%灭幼脲3号1000倍液浇灌葱、蒜等蔬菜根部,可有效地杀死地蛆。此外,25%灭幼脲3号对灭杀厕所的蝇蛆、死水湾的蚊子幼虫还有特效。  相似文献   

6.
灭幼脲和氟幼灵防治榆紫叶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榆紫叶甲是我国榆树的毁灭性害虫。该虫分布广,密度大,食性单一,常年成灾,给防治带来困难。为了避免常规杀虫剂造成的“1年控制,2年发生,3年成灾”的被动局面,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及油剂和氟幼灵胶悬剂及油剂进行防治,可同时杀死幼虫,成虫和卵。灭幼脲Ⅲ号油剂和氟幼灵油剂可杀卵85%-90%左右。两种药剂的胶悬剂和油剂均可杀死幼虫95%-84%-90%,卵的孵化率降为10.64%-19.57  相似文献   

7.
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属鳞翅目菜蛾科,是小白菜、大白菜、甘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常见的抗性害虫之一.该虫发生世代多,取食范围广,危害时间长,且抗性较强.菜蛾为害特点以幼虫取食叶片,初孵幼虫可钻入叶片组织内,取食叶肉; 2龄后啃食叶片留下一层表皮,形成一透明的膜斑,菜农称为"开天窗";三四龄幼虫食叶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菜叶被食成网状,降低产量和食用价值.蔬菜苗期常集中在心叶为害,影响白菜、甘蓝的包心.此外,还能食害嫩茎、幼荚和籽粒,对油菜和留种菜造成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8.
小菜蛾又名小菜蛾、吊死鬼、两头尖等.分布于全世界,我国各省都有发生.主要危害白菜、甘蓝、花耶菜等十字花科作物.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残留下表皮,农民称之为"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叶片吃成缺刻,严重时成网状.据调查,其对农药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居各种害虫之首,是一种难以控制的害虫.  相似文献   

9.
灭幼脲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幼脲为苯甲酰基类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作用。灭幼脲对昆虫的卵、幼虫、蛹、成虫都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灭幼脲可由雌虫摄入并传递给卵,影响胚胎发育期间几丁质的代谢,进而抑制卵的孵化。介绍了灭幼脲的作用机理,总结了其农林业害虫防治上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灭幼脲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球果花蝇的化学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落叶松种子严重短缺的问题,利用5%杀铃脲乳油、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20%杀铃脲悬浮剂、5%伏虫灵乳油和30%辛脲乳油等昆虫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11.
1特点 (1)促进脱皮,机理独特,适用于害虫综合治理.雷通是促进鳞翅目幼虫脱皮的新型仿生杀虫剂.幼虫取食喷有雷通的作物叶片6~8h后,即停止取食,不再危害作物,并产生脱皮反应,开始脱皮.由于不能正常脱皮而导致幼虫脱水、饥饿而死亡.与其他抑制幼虫脱皮的杀虫剂作用机理完全不一样,适用于害虫抗性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对灭幼脲Ⅲ号防治松毛虫的试验研究已取得了肯定的效果,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性药剂,因此灭幼脲Ⅲ号作为昆虫生长调节剂可用于松毛虫的综合治理。本文是对松毛虫的生物效应及防治效益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1棉铃虫1.1为害特点。棉铃虫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害虫,常年发生。主要以幼虫取食棉花的组织,初孵幼虫取食棉花的生长点及上部果枝生长点,随后转移至幼蕾铃为害,虫粪排出蕾外,被蛀棉铃易烂、脱落或成为僵瓣。幼虫有转移为害的习性,1条幼虫一生可咬食蕾铃20个左右。  相似文献   

14.
玉米粘虫是玉米最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对玉米的为害程度相当大。一年一般可发生三代,常以第二代为害夏玉米为主。均以幼虫破坏性取食玉米叶片,发生严重时,短时间内吃光所有叶片,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本文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阐述玉米粘虫的发生与防治。  相似文献   

15.
马兆宜  冯淑慧 《新农业》2014,(14):36-36
<正>粘虫是一种具有远距离迁飞和短时间内暴发成灾的毁灭性害虫,俗称行军虫、夜盗虫。粘虫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主要以幼虫取食玉米心叶或叶鞘为害,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抽出的麦穗、玉米穗亦能被咬断。当食料缺乏时幼虫成群迁移为害,老熟后则停止取食。义县的粘虫主害代为二代,偶尔三代粘虫也较重发生,如2012年8月三代粘虫大面积发生,危害较重。总结近年粘虫的发生规律,结合测报资料、气象  相似文献   

16.
豇豆两种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豆野螟豆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豇豆荚螟、豇豆螟、豇豆蛀野螟、豆螟蛾、豆荚野螟。除为害豇豆外,还为害四季豆、扁豆、蚕豆、豌豆、毛豆等,是豆类的重要害虫。近年来为害豇豆越来越严重,已成一种难治害虫。以幼虫为害,幼虫蛀食花蕾,引起落蕾落花;幼虫蛀食嫩荚,造成落荚;后期蛀食豆荚,并在其内取食幼  相似文献   

17.
蒋玉文 《新农业》2001,(9):41-42
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主要为害甜菜、白菜、萝卜、甘蓝、菠菜、番茄、辣椒、大葱等.近年有严重发生的趋势,尤其对秋菜造成严重为害.以幼虫食害叶片.初孵幼虫吃叶成透明小孔,长大后吃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叶片成网状.为害处常有细丝缠绕的粪屑.萝卜、白菜苗期受害能造成大批死苗,甚至毁种.  相似文献   

18.
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苯甲酰基苯基脲类杀虫剂,又称昆虫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Chitin—synthetase inibitor)。因为该药是通过干扰昆虫正常表皮形成过程的生理机能,使昆虫蜕皮困难而死亡,所以称为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s),灭幼脲Ⅰ号(国内又称除虫脲,国外商品名称为Dimilin、Diflubenzuron、  相似文献   

19.
<正> 红点唇瓢虫在冀南是卫矛矢尖蚧和榴绒粉蚧等害虫的重要天敌。该虫在邯郸市内一年出现一代。每年5月中旬红点唇瓢虫成虫迁至卫矛矢尖蚧为害的大叶黄杨上,进行取食并在其上产卵。5月末~6月上旬开始出现幼虫,幼虫经大量取食、两次脱皮后于7月上旬生长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叶夜蛾又叫甜菜夜蛾、玉米小夜蛾、贪夜蛾、白菜褐夜蛾。属于鳞翅目夜蛾科。为害玉米、豆类、芝麻、花生、烟草、高粱、麻、甜菜、茶树、牧草、苜蓿等170多种植物。世界性害虫。1为害特点初孵幼虫结疏松网在叶背,群集取食叶肉,受害部位呈网状半透明的窗斑,干枯纵裂。3龄后幼虫开始分群为害,可将叶片吃成孔洞、缺刻,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