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以某扬黄工程梯级提水系统设计为模型,研究分析了在一级泵站取水系统已定,其余各级提水泵站级间泵站水泵和工作参数不同的情况下,以一级下游第一座泵站(二泵站)为例,对水泵特性曲线做定性相似分析,定量计算,根据首级泵站的提水灌溉流量需求,利用比例定律推算出水泵变频后的特性曲线,并对二泵站水泵工频和变频两种运行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二泵站水泵在各种灌溉提水流量下水泵运行工况点,合理确定水泵变频范围。该研究为大型梯级提水工程的水泵机组额定工况点的确定以及上下游泵站间的流量匹配提供了经验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泵站可用于田间配水、城市用水,多级泵站大多建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各区域用水分布不均,输水系统复杂以及运行管理等问题,多级提水泵站需要进行系统的优化调度。以某多级提水泵站为研究对象,当泵站在正常情况下运行时,即流量为6.1 m^3/s,对于泵站级间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相比,各级泵站水位发生微调,在该流量下水位实现一个相对较好的组合,单位时间内可节约1.66%的能量,一年大约可节约98万kWh。优化后多级泵站从整体降低了能耗,在尽可能提高其运行效率、降低能耗的基础上,使其在安全、经济的情况下运行。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我国大型轴流泵站不仅担负着大面积防洪排涝任务,同时也广泛用于灌溉、供水和跨流域调水,因此泵站的经济运行应该提到议事日程。泵站的经济运行首先应该在满足抽水流量和扬程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提水流量和降低提水扬程,其次要设法提高泵站的装  相似文献   

4.
吕成长 《排灌机械》1995,13(2):46-47
一、概况位于浙江省中部的永康市,拥有耕地面积28万亩,有机电排灌装机5510kw、受益8.5万亩,提水灌溉占全市灌溉总面积的对%左右。提水泵站对保证该市农业稳定、适应家庭大田承包机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农田灌溉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但是,提水灌溉与白流灌溉不同,它的最大弱点是“以能(电成油)换水”,耗能大、浇地成本高,特别是一些建站时间早、装机容量大、渠道渗漏严重的泵站运行费用高。因此提水泵站如何降低耗能和成本,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实行泵站改造和推广节水灌概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针对我市李店一…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丘陵地区梯级泵站提水灌溉系统规划中的缺陷,以提水工程的年折算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数学规划模型,并介绍了离散微分动态规划法来求解该模型,解决了长期困扰水利规划人员的丘陵地区梯级泵站规划中的两个难点问题:多级提水的级数如何确定;各级间的扬程如何分配。  相似文献   

6.
对于存在地形高差和灌溉面积较大的灌溉面积,为了节约灌溉成本,将灌区分级,采用多站分级控制方式和单站分级控制方式进行灌溉。通过对提水灌区分级后的能量组成和分布状况的分析,给出了多站分级和单站分级控制方式下的各级分水口所需能量的计算公式以及它们的分布规律,给灌区各级泵站的动力配套提供了计算依据。提水灌区在两种不同的泵站控制方式下,其总能量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现在全国机电排灌装机已达7000余万马力,占农村总动力的40%;提水灌溉面积4亿亩,占灌溉总面积的50%以上。提水灌溉对保证我国农业稳产、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在农田灌溉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但是,提水灌溉与自流灌溉不同,它的最大弱点是:以“能(电或油)换水”,耗能数量大,浇地成本高。特别是华北和西北的部份高原山地的一些高扬程电灌和深井,往往因为浇地成本高,浇地后增产不增收、非天旱农民不愿浇地,严重地影响了这些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风力和光伏提水泵站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力和光提水泵站主要用于人畜饮水、灌溉人工草场和农田.随着风力和光伏提水泵站的不断发展,但目前在风力和光伏提水的建设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系统设计,造成提水工程运行效率低,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根据多年提水泵站的建设和设计经验,从工程选址、机型的选择、参数的确定和蓄水问题等方面,介绍提水泵站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水泵并、串联提水装置效率和泵站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泵站运行中的最优工况的概念及其选择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使泵站在任何流量和扬程的情况下,都能选择最优工况运行,获得泵站运行的最佳经济效果,可节约大量能源。  相似文献   

10.
农业灌溉提水泵站日常运行与维护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灌溉工程中最重要的工作环节就是提水泵站的日常运行与维护管理,提水泵站在不同的区域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可以提高区域农业的防洪能力,保障区域农田的灌溉。提水泵站日常的运行与管理对我国区域农业水利灌溉与农业防洪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提水泵站运行与维护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提水工程泵站水泵的合理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路金喜 《排灌机械》1999,17(2):15-19
针对目前国内泵站水泵选型设计中的不合理问题,提出了泵站提水流量分布特征值的新概念,使水泵单机流量,台数地用容量的确定建立在对泵站提水流量分布分析计算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影响尊村引黄提水泵站效益的原因及主要技改措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决尊村引黄提水泵站效益锐减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其原因:水源严重脱流,泥沙大量淤积和泵站设施老化等,再通过探讨和模索,提出了解决困扰引黄提水泵站问题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伏光提水系统在深井提水中的运行特点,提出了光伏深井提水工程的建设模式,对典型地区、典型光伏泵站进行了代表日的工作特性分析和技术指标计算。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座恒压喷灌试验工程,于1984在郏县建成并通过验收投入使用。由于水源距灌区较远,该工程设计为二级提水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其水源泵站输水管道长达2240m,高差51.75m。由水源泵站提水至735m处的出水池,通过自流送入第二级恒压泵站加压,由长达17480m的干与分干二级管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西部地区引用黄河水灌溉工程多采用多级提灌泵站,每级提灌泵站除了完成本区域灌溉用水外,还必须为后续多级泵站提供灌溉水量。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任一级泵站进水池水位的机组优化调节控制策略,采用了模糊控制算法和PID算法相结合的综合调控方式,使得系统在本级泵站用水量发生变化时能够实现前一级提灌泵站的机组优化组合调控,优化调节完成前一级泵站与本级泵站的综合运行,从而降低提灌泵站的综合能耗,提高多级提灌泵站的灌溉效益。  相似文献   

16.
聊城地区位于鲁西平原,黄河、卫运河沿境而过,徒骇、马额河和引黄干渠贯穿全境,地上水源比较丰富。全区现有中小型泵站368处,装机52万kW,灌溉面积月亿m2(约合万0万亩)。这些泵站扬程较低(一般在2~5m),就工程、设备和地形而言,绝大多数可以实行一级提水自然灌溉。而由于受当时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相当数量的泵站灌区实行了两级提水灌溉,即由泵站从河流或引黄干渠提水人地下输水渠,再由农户用小型抽水机具,认输水渠中提水灌溉。浪费了能源和水量,增加了设备的重复投资,加大了农民灌溉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灌溉成本。为解…  相似文献   

17.
并联泵站群日优化运行方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并联泵站群日优化运行数学模型,该模型以并联泵站群日提水费用最少为目标函数,以各时段机组叶片角或转速为决策变量.考虑站间不同工况调节方式,采用大系统二级分解-动态规划聚合法进行求解.首先以泵站日提水耗电费用最少为目标,泵站提水量的分配为协调变量,将该模型分解成若干个泵站多机组日优化运行一级子模型;再以单机组日提水耗电费用最少为目标,机组提水量的分配为协调变量,将一级子模型分解为若干个单机组日优化运行二级子模型.该二级子模型以机组叶片安放角或机组转速为决策变量,机组提水量的离散值为状态变量,采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构造的聚合模型以各机组提水量为决策变量,并联泵站群提水量的离散值为状态变量,同样采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该方法可以解决不同工况调节方式、不同时段划分及不同日均扬程下并联泵站群的日优化运行问题.以淮阴一、三站并联运行为例,作了日优化运行计算,结果表明:各日均扬程下满负荷、80%负荷、60%负荷优化运行单位费用,较定角恒速运行分别平均节约10.53%,26.54%,34.40%.  相似文献   

18.
并联泵站群日优化运行方案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并联泵站群日优化运行数学模型,该模型以并联泵站群日提水费用最少为目标函数,以各时段机组叶片角或转速为决策变量.考虑站间不同工况调节方式,采用大系统二级分解-动态规划聚合法进行求解.首先以泵站日提水耗电费用最少为目标,泵站提水量的分配为协调变量,将该模型分解成若干个泵站多机组日优化运行一级子模型;再以单机组日提水耗电费用最少为目标,机组提水量的分配为协调变量,将一级子模型分解为若干个单机组日优化运行二级子模型.该二级子模型以机组叶片安放角或机组转速为决策变量,机组提水量的离散值为状态变量,采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构造的聚合模型以各机组提水量为决策变量,并联泵站群提水量的离散值为状态变量,同样采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该方法可以解决不同工况调节方式、不同时段划分及不同日均扬程下并联泵站群的日优化运行问题.以淮阴一、三站并联运行为例,作了日优化运行计算,结果表明:各日均扬程下满负荷、80%负荷、60%负荷优化运行单位费用,较定角恒速运行分别平均节约10.53%,26.54%,34.40%.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泵站-水库原水调水系统中泵站的运行效益,最大限度降低输水系统的运行成本.通过分析该类输水系统特性以及供水方式,基于遗传算法构建泵站机组流量分配模型,优化分配泵站运行流量.在此基础上,考虑泵站时间维度上的运行方式,结合亳州加压泵站的工程状况和区域分时电价,以单位提水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经济运行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亳州供水工程,结果表明模型效果显著,并对历史运行区间内周期输水量进行离散计算,拟合得出周期内单位提水费用最低工况,进而对拟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经济运行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降低工程运行费用,为工程优化调度提供指导;受到泵站运行效率和分时电价的影响,泵站单位提水费用随调水量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20.
在苏联的灌溉事业中,机电提水灌溉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苏联也是世界上发展排灌泵站较早的几个国家之一,早在1886年,莫斯科就出现了第一座带离心泵的电力灌溉泵站.1932~1935年,在长128公里的莫斯科运河上,就建造了有5台BΠ-250轴流泵的泵站,其提水流量为130米~3/秒,扬程为45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