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草木樨的营养成分玉米和草木樨间种可获得较大的生态经济效益。这是因为:一是绿色植被大,间种玉米减垅未减株,腾出一垅种草,植被增加30%以上;二是生物产量高。间种玉米的茎秆、籽实产量基本未减少,每亩多收草木樨鲜草1000kg,鲜根500kg;三是农副产品利用的合理。草木樨是优良的豆科饲料,风干植株含粗蛋白质21.8%,粗脂肪3.3%,粗纤维12.3%,无氮浸出物40.0%,粗灰分10.9%,但草木樨含有毒成分必须引起重视。2.草木樨中毒原因及条件导致草木樨中毒的成分是双香豆素。实际上草木樨中不含双香…  相似文献   

2.
浅谈草木樨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木樨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绿肥作物之一。它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和耐盐碱等特性。发展草木樨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抗灾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广辟肥源,解决肥料和饲料问题的有效途径;是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好方法。发展草木樨对促进农林牧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草木樨在解决的蛋白质饲料方面,与豌豆和苜蓿一样起着很大的作用。其价值还在于它能够在盐渍化土地上生长。在盐碱地上,草木樨的产量为苜蓿的二倍。此外,草木樨是谷类作物的优良前作,当作为绿肥翻耕埋入地里时,相当于每公顷施入20~30吨厩肥。推行草木樨会有助于解决饲料问题和提高谷物产量。现在可以十分肯定地说,草  相似文献   

4.
草木樨干草营养价值及饲喂绒山羊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木樨(Melilots ssuaveolens)是我国栽培面积仅次于苜蓿(Medicago)和沙打旺(Astragalus huangheensis)的豆科牧草,国内外对其耐盐碱性和抗性生理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其饲用价值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通过对草木樨的营养成分、绒山羊采食量及瘤胃降解率等试验,对其饲用价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草木樨的饲料相对值(RFV)为108.10,属于品质优良的饲草,但草木樨的适口性较差,只能满足绒山羊维持需要量的77.77%;在绒山羊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为43.27%,不适合作为单一日粮饲喂家畜,建议和其他饲料相搭配饲喂.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果园生草对关中地区有机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园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LEfSe差异分析、随机森林算法分析、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等方法,对秣食豆(Glycine max,GM)、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MO)、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LP)三种生草处理后的有机猕猴桃园0~20 cm耕层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生草处理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清耕,草木樨与秣食豆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全钾含量、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含量,说明生草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果园土壤养分。同时,生草提升了土壤细菌β多样性,改变了不同处理间差异代表物种,增加了土壤细菌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能量代谢功能基因丰度,促进土壤养分循环。综上,在关中平原有机猕猴桃园间种植草木樨、秣食豆和一年生黑麦草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是一种适宜当地条件的果园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北方,许多大型农牧场都大面积播种黄花草木樨,用其做为一种重要的保土植物,以更好地使作物轮作。但将草木樨做为畜牧业的一种饲料,尤其是用来饲喂奶牛尚未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7.
草木樨是一种营养价值不亚于三叶草及禾本科类混合牧草的饲用作物。草木樨中存在芳香族化合物——香豆素,因而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培育香豆素含量低的草木樨品种、选择适当的收获时期、合理的青贮等,可以明显地降低草木樨中香豆素的含量。当用草木樨(干草、半干草、青贮等)作饲料而调制工艺不当时,就会为一些能将香豆素转变为双香豆素的真菌的发育创造条件。双香豆素是发生急性和慢性草木樨中毒的原因。发生慢性(潜伏性)草木樨中毒时,动  相似文献   

8.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饲料供应越来越紧张,而适时适地种植一些牧草,则可满足畜禽的不同需要。适宜山区种植的牧草主要有:草木樨、沙打旺、小冠花等耐旱耐瘠的牧草和紫花苜蓿等需水肥中等的牧草,其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9.
草木樨 ,耐旱 ,耐寒 ,耐盐碱 ,适应性强 ,分布广 ,其花期长 ,花朵多 ,泌蜜丰富 ,含糖量高 ,蜜质优良 ,花粉充足 ,既能取蜜又能繁殖 ,是辽西夏季重要的辅助蜜源植物之一。又因草木樨根系发达 ,并有根瘤 ,具有改良土壤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是绿化造林的优选植物。其茎叶是优良的牲畜饲料 ,茎秆纤维还可造纸或制造人造棉 ,作燃料等。其种子和晒干后的茎叶可提取芳香油。因此草木樨有“宝贝草”之称。1.草木樨的形态特征草木樨系二年生草本豆科植物。茎直立 ,高 1~ 2m ,全株有香气 ,叶为 3小叶组成复叶 ,小叶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 ,长 2~ 3cm…  相似文献   

10.
牛瘤胃臌气又叫牛肚胀,是瘤胃内容物急剧发酵产气,使胃壁极度扩张,威胁牛生命的一种疾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死亡率可达30%。1.牛瘤胃臌气的病因及症状 1.1病因 其主要原因是牛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饲料。如幼嫩多汁的青草,开花前的苜蓿、甜菜叶、草木樨、紫云英、豌豆藤、霜冻的草类以及腐败变质的饲料,发酵而产生大量气体,  相似文献   

11.
草木樨中毒症为家畜食入霉烂草木樨干草或青贮料引起。但未见种子中毒的报道。现将一起草木樨种子引起仔猪中毒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89年4月徽县唐庄种猪场和徽县伏镇良种场购回某饲料厂生产的生长育肥猪饲料,定量补饲后,引起15头断奶仔猪发病,发病率16.7%,死亡5头。成年猪无不良反应。据调查,该饲料中加有10%的草木樨种子,香豆素味很浓。发病仔猪在饲喂新购进饲料前正常。  相似文献   

12.
依据柯赫氏法则鉴定了由内蒙古和陕西北部采集的标样,确认沙打旺黄萎病病原菌为大丽轮枝孢营养体亲和群VCG2B,对22种豆科牧草和饲料植物和温室接种测定表明该菌对沙打旺、红豆草、鹰嘴豆、胡枝子、绛三叶、毛苕子、鹰嘴紫云英、救荒野豌豆和大英野豌豆有很强的致病性,对豌豆、扁豆和草木樨状黄芪致病性弱。红三叶、黄花草木樨、白花草木樨、花苜蓿、中生苜蓿、黄花苜蓿和紫花苜蓿无明显表现症状,仅维管束变色,由变色部位  相似文献   

13.
浅谈草不摨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木樨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绿肥作物之一.它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和耐盐碱等特性.发展草木樨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抗灾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广辟肥源,解决肥料和饲料问题的有效途径;是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好方法.发展草木樨对促进农林牧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草木樨籽实中香豆素、双香豆素的脱毒方法及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本定量分析方法系采用薄层色谱、紫外吸收光谱完成的,实验结果认为草木樨脱毒后可以作为品质较优的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15.
利用果园生态、饲料等条件,在果园内搭棚养兔,既经济又保持了生态平衡。但在饲养生产过程中,有其优势,也存在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利用果园养鸡,鸡在果园内啄食果树害虫,既可以降低治虫成本,又可以节省饲料,改善鸡蛋、鸡肉的品质和风味;鸡粪是一种优质有机肥(1t鸡粪相当于硫酸铵55~82kg、过磷酸钙88~96kg、硫酸钾12~17kg),直接排泄在果园内,可以改良园土,培肥地力,提高果树产量。因此,果园养鸡可谓一举多得,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7.
草木樨是草本植物,是优质的牧草,可以作为青贮、青饲等,营养价值高。文章结合府谷县的实际,重点探讨了草木樨的栽培技术,以期提升草木樨栽培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利用果园生态和饲料等条件,在果园内搭棚养兔,既经济又保持了生态平衡的双重效益。但在饲养生产过程中,有其优势,也存在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立强  白小明 《草地学报》2021,29(3):465-471
为了探索影响细齿草木樨(Melilotus dentatus Pers.)种子发芽力的主要因素,确定适宜的种子收获时间,本试验对不同成熟阶段细齿草木樨的种子结构、产量和质量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细齿草木樨种子成熟,其栅栏细胞层厚度、骨状石细胞层厚度、硬实率、产量、千粒重和生活力呈上升的变化趋势,于完熟期达到最大值,其中硬实率与种皮栅栏细胞层厚度和骨状石细胞层厚度呈正相关;细齿草木樨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于黄熟前期后第5 d达到最大值;划痕后,细齿草木樨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大幅提高,在完熟期分别由7.50%和8.00%增至96.00%和96.75%。综上所述,种皮硬实是影响细齿草木樨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其硬实程度可能取决于栅栏细胞层厚度和骨状石细胞层厚度。细齿草木樨在新疆阿拉尔市最适宜的种子收获时间为完熟期,用作播种材料时,必须先破除硬实。  相似文献   

20.
草木樨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饲料与绿肥豆科作物,在我国草牧业发展和生态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干旱胁迫是影响草木樨分布和产量的重要因素,筛选和鉴定调控草木樨响应干旱胁迫的基因对解析草木樨抗旱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TCP(teosinte branches1/cycloidea/pro-liferating cell factory)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该基因家族在草木樨中的分布以及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物学功能未见报道。本研究以白花草木樨为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对TCP基因家族进行系统鉴定,并对其基因结构、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以及干旱胁迫下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花草木樨含有18个MaTCP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表明,18个MaTCP基因可以分为TCP-P和TCP-C两大亚家族,其中TCP-P仅包含PCF分支,而TCP-C包含CYC/TB1与CIN两个分支。这些基因都含有高度保守的bHLH结构域,同亚家族中的成员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与基因结构,但在bHLH结构域中TCP-P亚家族相较于TCP-C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