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苹果茎痘病毒RT-PCR检测及分子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T-PCR技术对采自6个苹果品种和7个梨品种的33个样本中的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 ASPV) 进行了检测, ASPV感染率为63% ( 19 /33) 。对6个ASPV中国分离物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 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 测序结果显示CP基因全长为1 191 nt, 编码397个氨基酸。中国分离物与GenBank中其他分离物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0.2% ~91.7%。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不同ASPV分离物分为3个大的类群, 呈现一定的寄主相关性, 并未呈现明显的地理相关性。第一和第三大类群的寄主皆为苹果, 第二大类群包含6个梨分离物和2个苹果分离物。不同ASPV分离物的抗原指数差异较大, 推断可能由于序列变异引起抗原表位变异, 从而引起血清型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木垒县筛选出的早花和晚花2类文冠果优良高产类群为试材,于2008~2010年系统观测了这2类文冠果类群的物候期和种籽产量,分析2008~2010年新疆北疆遭遇春季低温冻害天气对早花和晚花2类文冠果类群结实率的影响,筛选出能抵御春季低温冻害的文冠果高产类群。结果表明:同一文冠果类群不同年份的物候因春季低温冻害的影响而明显推后;2类文冠果类群的盛花期存在明显差异,早花文冠果类群比晚花文冠类群盛花期要早8~14d;2008~2010年春季低温冻害天气对晚花文冠果类群的产量影响幅度要低于早花文冠果类群,对早花文冠果类群的种籽产量影响很大,减产或绝收。晚花文冠果高产类群在抵御春季低温冻害和保持高产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枣树和防护林腐烂病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分离法,柯赫氏法则验证后获得单菌落;将分离株置于不同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下,观察记录培养性状及差异;对标本制作徒手切片观察分生孢子器纵横切面,研究枣树和防护林腐烂病菌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差异,以期为摸清枣树腐烂病菌来源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新疆阿克苏地区主要林木腐烂病菌株存在3个类群,即无气生菌丝羽毛状类群、少量轮纹状气生菌丝类群和少量放射状气生菌丝类群;最适分离株生长的温度为25~28℃,最适分离株生长的pH为4~5;光照条件对各分离株菌落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各分离株均可在大部分供试的碳源和氮源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说明分离株对营养的需求具有广泛性;分离株的分生孢子器纵横切面大小、耐高温性和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与寄主和地理来源有关;对酸碱的适应性与寄主来源有关,与地理来源无关。  相似文献   

4.
以64个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菌株为材料,对20个性状(6个菌丝性状、14个子实体性状)进行筛选,经表型观测、菌丝生长速度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筛选出3个菌丝性状(菌丝体胶质物、菌落背面色素和菌棒颜色)作为DUS测试性状。在14个子实体性状中,抽取2个数量性状(鲜耳片长度、宽度)进行6个取样量(20、40、60、100、150、200朵)的方差分析,发现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选取40朵作为子实体性状测试的取样数量。对14个子实体性状中4个数量性状(鲜耳片长度、宽度、厚度和耳片干湿比)进行变异分析,变异系数范围为16.00%~38.17%,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变异较丰富;进而进行正态性检验和频次分布分析,4个数量性状基本符合正态性分布;再比较概率分级法、传统分级法和最小显著差法3种分级方法,确定概率分级法作为4个数量性状的分级方法,性状分为3~5级。经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为1.82时,供试菌株分为4个类群,鲜耳片腹面主要颜色是类群Ⅲ和类群Ⅳ划分的代表性状,2个类群供试菌株的占比近97%,适合做分组性状。通过以上评价分析,筛选的17个测试性状(3个菌丝性状和14个子实体...  相似文献   

5.
应用UP-PCR进行瓜类保护地土壤镰孢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Universally Primed PCR(UP-PCR)技术对分离自辽宁省瓜类作物保护地土壤中的25株镰孢菌菌株和3株对照镰孢菌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6个扩增多态性好且稳定的通用引物,共扩增出7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6条,占总条带数的90.4 %。当相似系数为0.736时,可将28株镰孢菌菌株划分为8个类群,其中14株尖孢镰孢菌菌株聚为一个类群。  相似文献   

6.
‘蛇龙珠’等酿酒葡萄品种的DNA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进一步明确蛇龙珠品种的来源和亲缘关系, 利用36个RAPD引物对14个酿酒葡萄品种基因组DNA扩增, 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个类群, 其中赤霞珠、品丽珠、美乐和蛇龙珠同属于一个类群。利用SSR技术对该类群(含3个不同地区来源的蛇龙珠) 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 蛇龙珠、赤霞珠、品丽珠和美乐是4个独立的品种, 遗传距离最大的是品丽珠和赤霞珠, 为3.46, 遗传距离最近的是美乐与品丽珠, 遗传距离为2.40。就蛇龙珠不同类型而言, 3个不同地区来源的蛇龙珠遗传上存在差异(欧氏遗传距离在1.41~1.73之间) , 但明显小于与其他品种的差异。与其他品种相比, 3个地区的蛇龙珠都与品丽珠遗传距离最近(2.45~2.64) , 都与赤霞珠最远(2.83~3.32) 。  相似文献   

7.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41个菜薹(菜心)品种的生物量及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菜心的生物量与成熟期呈极显著正相关,晚熟品种的生物量大,早熟品种的生物量较小|菜心不同品种间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并且薹茎的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叶片。聚类分析将41个菜心品种划分为硝酸盐含量高、中、低的3个类群,硝酸盐含量高的类群(11个品种)生物量低,硝酸盐含量低的类群(18个品种)生物量高,硝酸盐含量中等的类群(12个品种)生物量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8.
苹果属观赏海棠品种花粉形态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晓磊  沈向  孙凡雅  束怀瑞  郭翎  曹颖 《园艺学报》2008,35(8):1175-1182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山荆子等17个苹果属原生种及'道格'等25个观赏海棠品种的花粉形态特征,采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其花粉的主要特征及差异,研究亲缘关系及类群。结果表明,苹果属植物花粉为N3P4C5型,呈两侧对称的长球形或超长球形,赤道面具3条孔沟,沿极轴方向延伸至两极,萌发沟内有内孔,花粉表面为条状纹饰,有穿孔;各种或品种间花粉粒大小及外壁纹饰差异明显。聚类分析表明,佛罗伦萨海棠等2个苹果属原生种以及'罗宾逊'等7个观赏海棠品种聚为第一类群;山荆子等9个苹果属原生种以及'霍巴'等3个观赏海棠品种聚为第二类群;赛威士苹果等4个苹果属原生种以及'道格'等1个观赏海棠品种聚为第三类群;野香海棠等2个苹果属原生种以及'凯尔斯'等14个观赏海棠品种聚为第四类群。25个观赏海棠品种起源于北美洲基因中心,并通过与欧洲、亚洲基因中心的苹果种间杂交形成亲缘关系复杂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西瓜品种和育种材料的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RAPD技术对国内外26份西瓜材料进行遗传亲缘关系研究、构建每份材料的特异指纹。在720个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引物用于聚类分析,将供试26份材料分为6个类群1个美国生态型类群、2个中间生态型类群、1个东亚生态型类群、2个野生类群。将京欣一号杂种纯度鉴定的RAPD特异标记K14-1500和N04-600成功转化为SCAR标记,并应用于京欣一号纯度鉴定实践。  相似文献   

10.
甜椒几个常用亲本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电子计算机对26个甜椒品种,17个数量性状进行了欧氏距离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类群间的遗传差异大于同一类群内材料间的遗传差异,杂交亲本应在类群间选择。得出13个较优的类群组合供本地区甜椒育种的亲本选择和组合设置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14个食荚菜豆品种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建立了特异性指纹图谱,以期为今后食荚菜豆的品种鉴定建立新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菜豆种质资源的分类和筛选提供分子生物学的参考方法。结果表明:74对SSR引物中有18对引物在供试样品中表现出多态性,筛选出其中5对具有良好多态性SSR引物(BM200、PVBR269、PVBR6、BM141、BM154)用于构建指纹图谱,并对14个食荚菜豆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64时,14个食荚菜豆品种被分为2个类群,聚类结果显示"黑珍珠"和"黄金钩"的相似度最高,相似系数为0.98。最终构建菜豆指纹图谱,对深入挖掘菜豆种质资源,减少亲本选配的盲目性,提高育种工作效率,并对品种鉴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14个番茄品种进行种子萌发期、幼苗期耐盐性评价。对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率进行聚类分 析,14个番茄品种分为耐盐性强的品种5个和耐盐性弱的品种9个;对幼苗期的盐害指数、相对电导率、相对茎粗、相对茎叶 干质量、相对根干质量5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14个番茄品种分为耐盐性强的品种4个和耐盐性弱的品种10个。结果表明:14 个番茄品种两个发育阶段的耐盐性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3.
张国奇  田彦婷 《北方园艺》2019,(14):145-150
通过使用数字红外热成像仪观察感染和未感染的玫瑰植物叶片表面温度的变化,发现感染区的叶片温度上升2.3℃。此外通过对健康和感染的叶片进行分类,选取最佳试验叶片并观测它们的热特征;利用绝对温度测量,选择其温度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最大温差、标准偏差,拟合数据到标准正态分布和拉普拉斯分布曲线,然后,通过神经模糊分类器来识别感染和健康的叶子;最后利用k均值聚类方法获得原始参数和模糊规则,在分类器的8个簇进行训练和测试,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2.55%和92.30%。试验结果表明,干旱对健康叶片有不利影响,在干旱条件下健康的叶片正面预测价值和特异性指数值相应降低,而在黑暗中叶片的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百合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左志锐  穆鼎  高俊平  刘春 《园艺学报》2005,32(3):468-472
 对百合野生种及栽培品种共60份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 22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24条带,其中163条为多态性带, 多态率为72.77%。UPGMA分类结果将60份百合材料分为两大类群, 第1类群为铁炮与亚洲百合杂交系(L /A) 、野生种、亚洲系百合(A) 、喇叭百合杂交系(T) 及东方与喇叭百合杂交系(O /T) 的聚合, 这一类群在阈值0.668处又被分为两个亚类群; 第2类群为1 份野生种(L. speciosum ) 及铁炮系百合(L) 和东方系百合(O) 的聚合, 其中东方系百合在阈值0.746处又被分为两个亚类群。根据此分类结果, 进行了类群间亲缘关系及品种起源形成分析, 60份百合材料被划分为14个群组。经统计分析, 各群组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与遗传距离的变化呈现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百合品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分析及抗枯萎病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鳞片接种法对36个百合品种及5个野生种进行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ilii)接种鉴定,筛选抗性优异资源。结果表明:百合品种及野生种中蕴藏丰富的抗枯萎病种质资源。利用RGA-PCR方法对百合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0对RGA引物在41个品种及野生种中共扩增条带159条,其中多态带156条,占总带数的98.1%。以相似系数0.71聚类,41个百合品种及野生种划分为7类。抗性表型与RGA相似性聚类结果表明,利用品种的抗性表型聚类,趋于抗病性相近的聚为一类;利用RGA相似性聚类,趋于遗传背景相近的聚为一类。百合品种RGA的DNA指纹多态性与枯萎病抗性遗传表型多样性无明显的对应关系。对亲本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多态性分析,能更准确地反映亲本的遗传背景,为百合枯萎病抗性基因鉴定及品种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申鹏龙  董诚明  夏伟  李曼 《北方园艺》2019,(13):140-147
以采自连翘主产区河南和山西12个产地的77份连翘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以期探索不同产地连翘的遗传相似性以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60对引物中筛选出14对扩增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多态性EST-SSR引物,14对引物在77份样品中共扩增出370条带,多态性条带368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9.46%,12个产地的遗传距离范围是0.020 3~0.092 2,平均遗传距离为0.055 8。根据遗传相似系数对12个产地进行聚类分析,在0.935处把12个居群聚为5类;同时对77份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在0.72处把77份样品聚为5类,个体聚类结果与产地聚类结果相似。聚类结果分析表明,连翘的遗传相似性与地理距离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主要与生长环境以及海拔等因素有关。试验结果揭示了不同产地连翘遗传相似度的关键因素,为连翘亲缘关系的鉴定、连翘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茄子砧木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小明  徐坤  于芹  张晓艳 《园艺学报》2008,35(10):1461-1466
为确定茄子砧木抗南方根结线虫的水平及其鉴定评价方法,以11份茄子砧木为试材,采用盆栽幼苗人工接种方法,测定了南方根结线虫对幼苗各器官相对生长量及相关抗性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了聚类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引发的幼苗不同器官的相对生长量、不同抗性指标及其变异系数不同。利用变异系数较大的根结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4个抗性指标综合分析结果完全一致,但与利用5个相对生长量指标及相对根系鲜质量聚类结果存在些微差异。通过综合鉴定评价,将供试茄子砧木材料分为抗病、耐病、中感、高感4个类群,其抗(耐)病能力强弱依次为:托鲁巴姆、托托斯加、圣托斯、刺茄、北农茄砧、台茄、刚果茄、赤茄、耐病VF、香瓜茄、琼野茄。  相似文献   

18.
基于表型和SRAP 标记的切花菊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5 个表型性状和SRAP 标记分析56 个切花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表型变异分析结果 表明:21 个性状表现出品种内一致性高及品种间特异性强;主成分分析发现,主成分贡献值较大的性状 有花序直径、花序类型和瓣型等花部性状,其次是叶部和茎杆性状,说明所选用的切花菊品种在分类时 应以花部性状为主,叶部和茎杆性状为辅;表型性状基于遗传距离UPGMA 聚类,将56 个切花菊品种分 为平瓣类、匙瓣类、桂瓣类、匙瓣-平瓣类和管瓣类,聚类结果大致按照花径-瓣型-花型分类。14 对 SRAP 引物组合扩增56 个切花菊品种的DNA,共扩增出454 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23 条,占扩增带数的 93.17%,多态性含量PIC 值在0.72 ~ 0.89 之间,平均为0.82,说明切花菊品种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丰富的 遗传多样性。基于SRAP 标记的UPGMA 聚类分析显示: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4 ~ 0.97 之间,将56 个切花菊品种分为平瓣类-匙瓣、桂瓣类和管瓣类,聚类结果大致按照花径-瓣型-花型分类。Mantel 检验相关性系数为0.682,两种聚类结果有相似之处,均能很好体现试验切花菊品种间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AFLP标记结合形态学指标对33份萝卜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筛选出8对能产生稳定可重复片段的引物进行AFLP扩增,每对引物可扩增出35~56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45.2条,其中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42.10 %,显示出萝卜种质之间存在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形态学指标和AFLP标记的聚类分析均可将供试材料分为4大组,其中具有独特紫红色根肉的Rs14独为一组;其余3组的划分,两种方法聚类结果大致相同。从整体来看,萝卜种质分类与根皮色相关,大致可分为绿皮萝卜组、白皮萝卜组、红皮萝卜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