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毒菌种类虽不多,但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误食死亡率达30%~100%,致死亡人数最多的是鹅膏属鳞柄白毒伞、春生鹅膏;环柄菇属的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  相似文献   

2.
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5个有毒环柄菇(CFSZ11379、CFSZ11356、CF?SZ10575、CFSZ11339、CFSZ10555)的标本进行了鉴定,最终鉴定结果如下:CFSZ11379为肉褐鳞环柄菇Lepiota brunneoincarnata Chodat&C. Martín,CFSZ11356为冠状环柄菇Lepiota cristata(Bolton)P. Kumm.,CFSZ10575为红盖白环菇Leucoagaricus rubrotinctus(Peck)Singer,CF?SZ11339为粉褶白环菇Leucoagaricus leucothites(Vittadi?ni)P. D. Orton;CFSZ10555为球孢青褶伞Chlorophyllum sphaerosporum Z. W. Ge&Zhu L. Yang。其中球孢青褶伞为内蒙古特有种;红盖白环菇为内蒙古新记录种;肉褐鳞环柄菇为极毒菌,误食后会导致肝肾、呼吸衰竭,死亡率极高;其他三种均为胃肠型症状,冠状环柄菇Lepiota cristata(Bolton)P. Kumm.含重金属较多。  相似文献   

3.
陈雪 《北方果树》2021,(2):20-22
该试验以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 Faldermann)为试材,对大连市1~15年生桃园桃红颈天牛的发生规律、幼虫平均密度和桃树受害率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大连市桃园桃红颈天牛二三年发生1代,羽化期从7月初开始,发生高峰期为7月末,幼虫为害桃树主干。随着树龄的增长,桃树受害率和桃红颈天牛虫口密度显著增加,其中17~20年生的桃树受害程度最重,受害率达到88%~96%。  相似文献   

4.
以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幼虫为寄主,对花绒寄甲在实验室的产卵行为、产卵量及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绒寄甲能被松褐天牛幼虫诱集产卵,卵产于紧邻松褐天牛幼虫的卵卡内;卵成扇形排列,每扇面卵量在26~115粒。花绒寄甲产卵量取决于成虫个体的大小,大个体花绒寄甲成虫平均产卵135.88粒/头,中个体平均产卵70.50粒/头,小个体平均产卵33.68粒/头,即,大个体∶中个体∶小个体=4.03∶2.09∶1;花绒寄甲卵孵化后,即可对松褐天牛幼虫进行寄生,寄生率达90%。  相似文献   

5.
桃树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多年来桃园的观察发现,危害我县桃园的主要害虫有三种:桃红颈天牛、桃蛀螟,桃粉蚜. 1、桃红颈天牛 1.1 危害症状.桃红颈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幼虫在树干内蛀咬隧道,造成皮层脱落,树干中空,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输送,致使树势衰弱、产量降低、甚至死亡绝产.  相似文献   

6.
金缘吉丁虫 ,又名串皮虫。其 2年发生 1代 ,5~ 6月成虫羽化 ,卵多产于枝干皮缝处 ,成虫有假死性 ;以不同龄期幼虫危害枝干皮层 ,被害树皮变黑 ;幼虫秋后蛀入木质部 ,于蛀道中越冬 ,翌年 3月化蛹。金缘吉丁虫成虫主要取食桃树叶片 ,危害较轻。幼虫往往与桃红颈天牛同时危害桃树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大型真菌毒菌种类99种,其中子囊菌5种、担子菌94种,15种具有抑制肿瘤作用,5种为剧毒菌,分别为灰花纹鹅膏菌(Amanita fuliginea)、栗色环柄菇(Lepiota castanea)、褐鳞环柄菇(Lepiota helveola)、毒粉褶菌(Rhodophyllus sinuatus)、白霜杯伞(Clitocybe dealbata)。分别描述了每种毒菌的中毒类型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甘肃省常见的毒蘑菇种类及其中毒类型进行了综述和梳理。甘肃分布的毒蘑菇主要有褐鳞环柄菇、白霜杯伞、裂丝盖伞等14种,其中毒类型多为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多脏器损伤型、溶血型。  相似文献   

9.
桃红颈天牛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艳峰 《落叶果树》2009,41(6):31-32
2005~2008年,对桃红颈天牛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进行观察和防治试验。幼虫危害初期,用10%吡虫啉5倍液加柴油涂抹虫孔,杀虫效果达90%以上;中后期用80%敌敌畏乳油5倍液或56%磷化铝毒签注入、插入虫孔并封堵,杀虫效果均可达100%。成虫期树干喷布绿色威雷触破式微束水悬剂200~400倍液、产卵盛期周密喷布20%啶虫脒或5%吡虫啉1500~2000倍液,均有较好的杀虫、杀卵效果。  相似文献   

10.
桃红颈天牛在幼虫为害初期捉拿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我们连续在桃树上采取人工捉拿红颈天牛的方法,效果十分显著,其关键在于掌握捉拿适期. 经观察发现,每年“五一”前后,为幼虫大量为害期,此时大多数幼虫正在蛀食皮层,尚末深达木质部,排出的粪便为褐色;只有少数老幼虫已蛀食木质部,粪便黄白色。因此根据粪便颜色也可判辨幼虫为害部位深浅,使捉拿准确;且此时大部分幼虫仅在皮层,使捉拿容易。寿光园艺场连续三年在此期捉拿桃红颈天牛幼虫,已基本控制为害。 桃红颈天牛在幼虫为害初期捉拿效果好@董秀福$山东省寿光园艺场 @朱德兴$山东省寿光园艺场  相似文献   

11.
组织培养中培养条件对培养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及皮层等)、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控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统称为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中所需的培养条件比较多,也比较重要,研究探索适宜的培养条件是减少污染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繁殖速度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试验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对川芋56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的试管薯诱导率显著高于"固体+液体"培养基,但液体培养操作繁锁,易折断试管苗,造成污染.弱光和黑暗条件下,川芋56试管薯诱导率和平均薯重没有显著性差异,弱光条件培养的试管薯当时发芽率极显著地高于黑暗培养的,黑暗条件下诱导的试管薯适于贮藏.通过7种培养基对试管薯形成的影响调查,再次证明BA不是诱导试管薯的必备物质,虽然7种培养基成分含量各不相同,诱薯率PS6显著地高于PS4,其它几种培养基之间诱薯率均差异不显著.大规模生产宜选择PS5(MS大量元素100ml/L+MS微量元素10 ml/L+EDTA-Fe 10ml/L+VB1 0.4 mg/L+Vb60.5 mg/L+烟酸0.5 mg/L+食用蔗糖80g/L),组成最简单,不合BA,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为完善洋葱组培技术,针对不同的洋葱品种,使用不同的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的生长调节剂进行培养,结果发现:洋葱品种早春黄在培养基MS+6 mg•L-1 6-BA+0.1 mg•L-1 NAA上增殖效果最好,连葱6号在培养基3 g•L-1花宝+6 mg•L-1 6-BA+0.1 mg•L-1 NAA上增殖效果最好;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添加0.25 mg•L-1多效唑可以提高增殖率。  相似文献   

14.
萝卜花药培养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75年 ,Keller从芸薹属 (Brassica)的白菜型油菜 (B .campestris)花药培养中诱导出由小孢子发育而来的胚状体 ,同年Thomas等从甘蓝型油菜 (B .napus)花药培养中诱导出胚状体。 1977年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大白菜石特 1号等 4个品种进行花药培养 ,获得 5个植株。 1989年日本的Sato等人从大白菜花药培养中诱导出胚状体。迄今国内开展十字花科单倍体培养的主要有河南农科院园艺所(大白菜 )、北京蔬菜工程技术中心 (大白菜 )、华中农业大学 (甘蓝型油菜 )等单位 ,武汉市蔬菜所自 1998年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茄子单倍体育种的效率,以优选植株的花蕾为试材,研究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及培养程序对茄子花药培养胚状体发生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中糖的种类和浓度以及聚乙二醇(PEG)浓度,分化、成熟、生根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和种类等都会影响胚状体的发生和发育。诱导培养基使用蔗糖时,胚状体产生早、发育较成熟但数量少;使用葡萄糖,则胚状体产生数量多,但发育慢;分化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培养时间过长均不利于形成正常形态的胚状体,导致成苗困难;最终形成了培养结果稳定、可多次重复的茄子花药培养程序:花药→诱导培养基S1培养15 d(36黑暗条件下培养6 d,25光照16 h黑暗8 h培养9 d)→分化培养基B2培养20 d→胚成熟培养基培养20 d→出胚花药生根培养基培养20 d→萌发胚胎生根培养基成苗。  相似文献   

16.
浅谈植物组合盆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组合盆栽的定义、常见类型,探讨了组合盆栽植物材料选择需注意问题及其日常养护管理,提出发展推广组合盆栽的主要技术选择,并对组合盆栽的市场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李秀伟 《落叶果树》2007,39(2):52-53
选健壮镜面柿苗建园,采用改良纺锤形整枝,疏蕾疏果调节树体生长与结果矛盾,盛花期喷施赤霉素,抓住3个关键期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7年生柿树666.7m2产1826kg.  相似文献   

18.
无花果学名Ficus carica L.为桑科榕树属落叶小乔木,原产亚热带的阿拉伯半岛南部,1000多年前经丝绸之路传人我国新疆南部.由于无花果具有特殊的营养、防癌、治病等功能,已成为世人崇尚的保健食品.1980年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对无花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进而促进了在长江以南及沿海地区的发展.近年来无花果防寒栽培已推进到了淮河流域,能否南果北移进行设施栽培,则需要探索.  相似文献   

19.
应用花药培养技术培育苹果新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苹果不同品种花培植株的试管苗及其高接树的染色体数目观察,看到大部分为单倍体,还有其他倍性的植株.幼龄期元帅花培植株的植物学性状与原品种元帅之间有显著差异,表现分枝多、有针刺、叶片小而薄、茸毛少、有缺刻等野生性状.在花培植株之间,也表现有明显的差别.田间高接后,花培植株随树龄增长逐渐向栽培性状转化,元帅花培植株元80—3已开始结果,表现出明显的短枝型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盆栽三角梅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三角梅的具腋芽通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15种培养基的试验,从中筛出适宜三角梅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一整套稳定、高效的生产程序,即诱芽培养基:MS 6-BA0.5 mg/L NAA0.05 mg/L;增殖继代培养基:MS 6-BA 0.5 mg/L NAA 0.1 mg/L;诱导生根培养基:1/2MS IBA1.0mg/L NAA0.2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