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从国外引种的朱顶红品种的生物学指标进行了回归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朱顶红的花期(y)和叶长(x)呈显著相关(R=0.512*)(P〈0.05),其回归方程为y=10.907-0.057x;花期与株高、叶宽、茎粗、花朵直径均没有显著性相关(P〉0.05);花朵直径与株高、叶宽、茎粗也均没有显著性相关(P〉0.05);根据生物学指标把20个朱顶红品种聚成3大类,并根据各类特点提出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采集19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叶片,测定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活性及蛋白质含量,比较不同品种油茶的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7号品种油茶叶片POD活性最高,达2.3493U·g-1FW,15号最低,仅有0.0215U·g-1FW,品种间POD活性差异极显著;2号品种油茶叶片SOD活性最高,达341.0256U·g-1FW,7号品种最低,仅有159.8928U·g-1FW,品种间POD活性差异显著;18号品种COX活性最高,达0.5406μmol cytc·min-1·g-1FW,11号最低,仅有0.0121μmol cytc·min-1·g-1FW,各品种间无明显差异;16号品种蛋白质含量最高,有39.9854mg·g-1,4号品种最低,仅有5.4296mg·g-1,各品种间差异极显著;(2)在各品种油茶叶片中,POD、SOD、蛋白质这三项指标均不是影响各品种间差异的明显主成分;(3)对各品种叶片的POD活性、SOD活性、蛋白质三项指标进行ward最小平均法聚类分析,可区分为五类,同类群中大部分品种均来自同一种源地。  相似文献   

3.
以3个蜡梅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低温处理,对枝条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并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了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抗寒性具有明显差异,抗寒能力依次为:‘玉碗藏红’〉‘出水芙蓉’〉‘琥珀’。降温过程中,耐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较高的SOD和POD酶活性和较低的MDA含量。因此,相对电导率、SOD、POD、MDA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蜡梅的抗寒能力,可作为其抗寒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在西安地区对不同品种的朱顶红种球进行了冻害、病害和热害试验,通过冻害指数、病害指数、热害指数筛选出了抗寒、抗病和抗热的品种,为朱顶红抗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西安地区朱顶红产业化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山东省园林绿化花卉的多样性,本研究以6种引种荚蒾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低温胁迫下生理生化变化及抗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的逐渐降低,各荚蒾属品种生理生化指标呈现出相似的规律,相对电导率、MDA含量逐渐升高;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同时通过主成分及聚类分析,选出了中华木绣球和雪球荚蒾2个抗寒性较强的荚蒾属品种,作为山东地区重点推广的观赏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朱顶红的3个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全光,遮阴度为30%、60%、90%)对其生长量及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净蒸腾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朱顶红品种的叶长、叶宽、叶面积、花葶高度均随着遮阴处理程度的加大而显著增加,而花冠大小及花色无明显差别;3个朱顶红品种在30%的遮光下全天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最高,全光下日平均净蒸腾速率最高。结论:3个朱顶红品种更适宜在30%的遮光环境下栽植。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对玉簪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1个引种玉簪为材料进行了低温胁迫试验,并对其根系的可溶性糖、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保护酶活性及细胞膜透性7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抗寒性差异显著;聚类分析将11个玉簪品种分成4类,其中37号和35号为抗寒性强的品种,6号、18号和32号为抗寒性较强的品种;11号和26号为抗寒性较差的品种;1号、27号、16号和28号为抗寒性极差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对杨树溃疡病及松材线虫病对树木电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杨树溃疡病胁迫下,毛白杨扦插苗POD酶活性先增大后减小,PPO酶活性持续增大,树木干部电容和单位电容呈减小趋势,而树木干部阻抗呈增大趋势,最先表现出统计学差异性的指标是POD酶活性,其次为树木干部电容,之后为树体干部阻抗,最后是PPO酶活性;树木干部电容和单位电容与马尾松枯针率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利用树体干部电容0.5 nF为阈值,判断马尾松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的准确率可达89.26%.  相似文献   

9.
南天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湖南南天竹13个种质资源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依据不同种质间酶带特征的不同,并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南天竹种质间的亲源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这些种质资源共出现10条酶带,所有种质资源都有3条共同特征的谱带,同时不同种质资源酶谱带数目、迁移率(Rf)、酶活性及分布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POD酶谱聚类分析将湖南南天竹13个种质分为3大类。  相似文献   

10.
以山西生长的6个杏品种1年生休眠枝为试材对其抗寒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其1年生休眠枝的SOD、POD酶活性及其MDA含量的测定,表明在12月至次年2月低温(-7.7℃)的条件下得出如下结果,①苹果杏和兰州杏1年生休眠枝的SOD、POD酶活性与其耐寒力呈正相关,抗寒性较银香白、意大利2号、金荷包、麻真核其他4个品种强;②随着温度的降低,枝条内的MDA含量变大,抗寒性强的品种MDA含量相对较低,也表明苹果杏和兰州杏较其他4个品种的抗寒性好。  相似文献   

11.
汕头毛健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毛健夜蛾(Brithys crini)主要为害石蒜科植物。该虫在汕头1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越冬代成虫于3月下旬开始羽化。幼虫有6龄。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孵化,4~12月均可见幼虫为害,以7~10月为害最重。卵期5~11 d,蛹期10~13 d,成虫期4~6 d。成虫有趋光性。毛健夜蛾的寄主有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var.sinicum)、朱顶红(Hippeastrum vittatum)等石蒜科植物,此外,还取食紫鸭跖草(Setcreasea purpurea)、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菠菜(Spinacia oleracea)等植物。药剂防治可选用米满、0.36%苦参碱、10%烟碱、25%灭幼脲3号。  相似文献   

12.
6BA和NAA对朱顶红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朱顶红品种为试材,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以鳞茎为外植体,研究6BA和NAA的不同浓度对其直接诱导再生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M S 1 m g/L的6BA 2 m g/L的NAA是直接诱导鳞茎再生植株的最好组合,而LS 2 m g/L的6BA 0.5 m g/LNAA是直接诱导鳞茎再生植株的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探讨Co^2+对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切花的保鲜作用,实验结果:含有Co^2+的切花保鲜液能有效提高POD、SOD活性,延缓MDA含量的上升。花径、花枝鲜重增长率及外部形态变化显现一致。结果表明Co^2+可延缓非洲菊切花衰老,提高其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4.
3种高山杜鹃对持续干旱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土壤持续干旱条件下3种野生高山杜鹃幼苗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和质膜相对透性进行测定,研究3种高山杜鹃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时间的延长,除了大白杜鹃叶片POD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外,3种高山杜鹃的保护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SOD活性与其他2种杜鹃差异显著(P<0.05),POD活性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除大白杜鹃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外,3种高山杜鹃的渗透调节物质都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脯氨酸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显著差异(P<0.05);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则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大白杜鹃与其他2种杜鹃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有显著差异(P<0.05);3种高山杜鹃叶片MDA含量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而质膜相对透性明显增强,大白杜鹃叶片MDA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大白杜鹃与迷...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下佛甲草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佛甲草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佛甲草组织中MDA,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SOD和POD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植物组织中SOD和POD活性呈上升趋势;在严重干旱胁迫下SOD和POD活性有所下降。MD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干旱处理使叶绿素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在严重干旱时,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雷竹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盆栽法,研究了在不同NaCl浓度(0、0.1%、0.3%、0.5%)梯度胁迫下雷竹叶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①不同盐胁迫下雷竹都保持了较高的SOD活性成分,且在胁迫后期SOD活性成分高于对照或与对照持平;②高盐胁迫后期叶片中POD活性成分和对照相比略有下降,但在初期持平,甚至在中期显著高于对照,中盐胁迫下的叶片中POD活性成分在中期高于对照,后期和对照持平,而低盐胁迫和对照相比变化不是很明显;③盐胁迫下MDA的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中在后期低盐胁迫下MDA的含量较对照低;④不同处理条件下,各项生理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综合来看,中盐胁迫下SOD和POD活性均保持较高水平,能抑制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并使MDA含量保持在较低水平,表明雷竹能在短期内忍受Na~+浓度在0.3%的胁迫。  相似文献   

17.
涝渍胁迫对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涝渍胁迫条件下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涝渍胁迫下,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降低,Ⅱ号与Ⅲ号间差异极显著(p〈0.01);POD和CAT活性随涝渍胁迫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自然降温对红花玉兰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然降温过程中,以红花玉兰、紫玉兰、黄玉兰、望春玉兰为试验材料,对枝条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POD)和过氧化物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4种玉兰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大,红花玉兰丙二醛含量相对较高,受害程度比较大;随着温度的降低,SOD、POD、CAT3种酶的活性逐渐增强,红花玉兰3种酶的活性总体高于望春玉兰,保护机制要好于望春玉兰。通过低温锻炼,红花玉兰对低温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零下低温锻炼和结合效应剂(CaCl2、钙离子螯合剂EGTA、钙离子通道阻断剂LaCl3或钙调素拮抗剂CPE)处理的低温锻炼下的中东扬扦插苗为试材,对其体内丙二醛(MDA)及钙调素CaM含量,SOD、POD及线粒体Ca^2-+ATPase活性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低温锻炼不仅在一定程度下提高了幼苗CaM含量,提高了SOD、POD和Ca^2+-ATPase活性,降低了MDA含量;而且减少了低温胁迫所引起的SOD、POD,Ca^2++ATPase和CaM含量的下降程度以及MDA的增加幅度。在低温锻炼的同时。用CaCl2处理能加强低温锻炼的效果,但这种效应可被EGTA、LaCl3或CPZ处理抑制。经低温锻炼后,幼苗中的CaM含量的增加有助于SOD、POD和线粒体Ca^2+-ATPase活性的提高,进而对幼苗抗冻性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