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在淮北地区自然气修条件下,对白僵菌防治花生田蛴螬的效果和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初步明确了以提高防效为中心的最佳防治剂量为布氏白俨粉5kg/亩,运用非线性回归拟合了白僵菌的寄生能力与土壤湿度的关系为y=26.53xe^-0.102x,得出了白僵菌寄生蛴螬的最佳土壤墒情为绝对温度9.8%,通过对价格水平,产量水平及防效综合评定,建立了白俨菌田间最佳经济抽放量的数学决策模型y=31.3P2.yE/(6.7P2yE 100P1),利用产投比确定了投放起点剂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卵孢白僵菌防治苗圃地蛴螬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道了利用卵孢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tii)防治苗圃地下害虫蛴螬的应用技术。防治东北大黑鳃金龟子(Holotrichia diomphalia)幼虫,每公顷施菌量60-90kg,防治效果为68.8%-86.0%。白僵菌和化学农药混用有一定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最高可达91%。同时结合苗圃不同的耕作方式,提出了床基施菌、苗木沟施菌、垄式床基施菌、垄式中耕施菌、苗木生长施施菌5种施菌方法,除垅式床基施菌外,其它4种施菌方法的防治效果达76.1%-83.1%,虫量和苗木被害率都较对照有明显降低,并且通过生产示范,验证了其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白僵菌防治花生地蛴螬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白僵菌高毒力菌株筛选领域的研究报道以及花生地蛴螬的防治现状,讨论了白僵菌菌株毒力退化和环境因素对药效的影响等问题;提出加强白僵菌对蛴螬致病机理、白僵菌毒素作用机制、白僵菌制剂稳定性方面的研究,以延缓白僵菌退化,提高其稳定性和防效;指出结合花生地的土壤环境条件和蛴螬的为害习性,研究白僵菌病的流行动态与环境因素对白僵菌病传染的作用,是利用该菌防治蛴螬应用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白僵菌防治花生蛴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卵孢白僵菌防治苗圃地蛴螬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卵孢白僵菌防治苗圃地蛴螬的研究结果表明,卵孢白僵菌AB菌株,每公倾施菌量112.5 ̄150kg,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子有较强的寄生力。苗圃地防治效果达66.9% ̄85%,僵虫率为55.6% ̄68.4%,虫口减退率达到69.1 ̄93.3%。  相似文献   

6.
田间试验示范研究表明,用2%白僵苗1000g/667m^2,1500g/667m^2春播拌种和1000g/667m^2夏播拌种,苗期再用405甲基异柳磷乳油240g/667m^2灌根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效依次为69.31%、73.86%和91.90%,且降低了化学农经的污染,值得在花生产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甘薯田蛴螬防治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蛴螬是危害甘薯产量和质量的最大害虫之一,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虽见效快,但高毒性、害虫抗药性强及高污染等弊端妨碍了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物理手段如灯光诱捕、性诱剂法和生物防治方法等与之相比更安全持久。对甘薯蛴螬的防治方法进行了综合探讨,并对应用生物技术防治害虫的策略及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蛴螬的防治及甘薯生产提供借鉴及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苗圃地下害虫蛴螬三种药剂四种方法的筛选试验得出用50%辛硫磷有乳油100倍液浸泡插效果最好,平均保苗率98%,苗高净增104cm。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物药剂球孢白僵菌药剂与麦麸按1∶5比例湿润拌匀后,用点播器在垄上花生穴内施药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对花生蛴螬的防效在67.2%~74.0%,平均为71.7%;虫果率在4.3%~5.3%,平均为4.9%,远低于对照区平均虫果率16.3%。能够有效地控制蛴螬对花生的危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生物农药白僵菌防治花生蛴螬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僵菌是目前防治地下害虫、发展无公害花生的首选生物药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在70%左右,增产花生15%以上,菌、药配合使用防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苏云金杆菌防治花生田蛴螬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苏云金杆菌群(Bacillus thuringiensis)防治花生田蛴螬有较好效果。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上,八号菌(B·thuringiensis var kurstaki)比之常用化学农药优越,5年试验示范效果较稳定。八号菌拌种平均灭虫效果为76.7%,保英效果为70.9%,持效期可达80天以上。菌药防治的药本与净收益之比为1:42.2,而化药防治的为1:23.5。  相似文献   

12.
蛴螬属鞘翅目金龟甲科金龟子幼虫。金龟子俗称“瞎碰”,生产上一般以铜绿金龟子发生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高效低毒的甘薯地下害虫防治药剂。[方法]在江苏徐州、河南商丘和河北易县对不同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所试药剂对蛴螬均有一定防治效果,30%辛硫磷微胶囊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在69%以上;其次是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其防治效果为41.21%;神农丹和辛硫磷乳油的防治效果则相对较差。[结论]30%辛硫磷微胶囊剂在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在大田测试了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同时在蛴螬重发区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甘薯栽秧时沟施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5%硫线磷颗粒剂用药量60 kg/hm2和45 kg/hm2处理,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80%和91.25%,与对照药剂神农丹60 kg/hm2和灭线磷22.5 kg/hm2的防治效果相当,差异不显著;对甘薯蛴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94%和78.75%,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在茎线虫病防治田中,同时对地下害虫的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5%硫线磷颗粒剂30~60 kg/hm2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90%以上。用5%硫线磷颗粒剂45~60 kg/hm2可以同时有效防治甘薯茎线虫和蛴螬。  相似文献   

15.
2010~2012年对河北省甘薯主产区易县和雄县甘薯田蛴螬的发生和为害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蛴螬在易县和雄县甘薯田普遍发生,主要种类为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黄褐丽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一般地块蛴螬对甘薯的为害率10%,严重地块为害率20%,最高可达49.1%。易县暗黑鳃金龟成虫的发生高峰期为7月,铜绿丽金龟成虫的发生高峰期为6月下旬~7月下旬,黄褐丽金龟成虫的发生高峰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  相似文献   

16.
我国花生蛴螬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4种防治蛴螬的方法: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尤为突出的是生物防治中利用线虫来防治蛴螬。其中采用小杆线虫Rhabditis spp.防治花生田蛴螬效果特别突出,防虫效果均达96%以上,使荚果受害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施用高效低毒环保型药剂"地蚜灵"防治蛴螬危害的效果,初步划分了蛴螬危害对商品薯外观质量影响的5个级别.栽插时施用"地蚜灵"1次(600 g/hm<'2>)即可较好地防治蛴螬危害,未受害薯块数比例平均86.6%,比对照平均多21.4百分点,建议鲜食甘薯生产上推广使用"地蚜灵"防治蛴螬危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了三种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8010、绿僵菌和拟青霉菌808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生物农药对花生蛴螬的平均防效达82.0%,其中经绿僵菌为最佳。三种生物农药能使花生产量平均增加20%,其中以拟青霉菌为最佳,生物农药不仅能防治花生蛴螬,而且能增加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19.
蛴螬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几种无公害防治措施对越冬后蛴螬进行处理,测定其致病力.结果表明,尿素对蛴螬的防治有很好的效果,校正累计死亡率可达81.35%;真菌和细菌类的致病效果受温度影响较大,在低温下的效果均不明显.真菌类以布氏白僵菌的致病力最强,恒温(25℃)条件下的致病效果明显好于自然变温(平均温度为14℃)条件.  相似文献   

20.
花生田蛴螬发生原因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蛴螬已经成为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花生蛴螬重发的原因和防治技术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