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对采自我国内蒙古丰镇县13个春小麦病株标样进行4种蚜虫连续传毒比较,不同温度饲毒和接种试验,薄膜饲毒,2种蚜虫成若蚜传毒比较和血清学酶标试验等,明确我国内蒙古丰镇县小麦黄矮病毒株系为由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有效传播的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株系(GAV)。对于这个株系,禾缢管蚜与玉米蚜是不能传播的。这种株系在我国冬麦区春麦区都有分布。  相似文献   

2.
筛选抗耐小麦黄矮病的种质资源是选育抗耐小麦优良品种的前提。小麦黄矮病的GPV株系由麦二叉蚜和禾缢管蚜传播,是我国黄矮病流行区的主流株系,它是我国特有的株系(周广和等,1987)。近几年又确定了GAV株系(麦长管蚜、麦二叉蚜传播)、PAV株系(禾缢管蚜、麦长管蚜、麦二叉蚜传播)和RMV株系(玉米蚜传播)(周广  相似文献   

3.
1985年4至6月到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山东及北京市等冬、春麦区采集小麦黄矮病的病株标样110份,在温室利用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Sg)、麦长管蚜Sitobion(Macrosi phum)avenae(Ma)、禾缢管蚜(R. padi)(Rp)和玉米蚜(R. maidis)(Rm)等4种蚜虫进行传毒比较,以了解小麦黄矮病毒株系类型的变化。测定方法详见本刊1984年第6期。  相似文献   

4.
 二叉蚜传播小麦黄矮病毒的麦二叉蚜禾谷缢蚜株系(GPV)、麦长管蚜传播麦二叉蚜长管蚜株系(GAV)。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麦区发生流行的小麦黄矮病,借麦二叉蚜、麦长管蚜、麦无网蚜,禾谷缢蚜和玉米缢蚜持久性传播,其中麦二叉蚜为优势介体蚜虫种群,因此对麦二叉蚜、不同虫态及其龄期传播小麦黄矮病的能力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6.
筛选抗耐小麦黄矮病的种质资源是选育抗耐小麦优良品种的前提。小麦黄矮病的GPV株系由麦二叉蚜和禾缢管蚜传播,是我国黄矮病流行区的主流株系,它是我国特有的株系(周广和等,1987)。  相似文献   

7.
1992 ̄199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春麦区麦长管蚜是传播小麦黄矮病毒的优势种群,占张家口坝上、坝下及承德麦蚜发生总量的94.75% ̄100%。有翅蚜迁入麦田的时期和数量是影响春麦黄矮病发生程度的重要因素。张家口坝上小麦黄矮病毒株系以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株系(GAV)占绝对优势,张家口坝下及承德地区的株系种类较为复杂,除以GAV株系为主外,存在禾缢管蚜、麦长管蚜、麦二叉蚜株系(PAGV)及麦二叉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蚜虫消长与玉米矮花叶病流行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矮花叶病是非持久性病毒——MDMV 引起。病毒介体是蚜虫,在山西省主要是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和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麦无网长管蚜[Acythosiphum dirhodum(Walker)]的传毒能力未定。实验表明,传毒蚜虫饲毒最适时间5~30分钟,接毒最适时间30~60分钟,持毒期限6~7小时,有效传毒蚜数3~5头。气温20℃麦二叉蚜的传毒效能最高,是春播玉米的主要传毒蚜虫。传毒蚜的高峰期后16~30天是发病高峰,以玉米拔节至孕穗间发病最快,抽雄后渐缓。病害的发生流行取决于毒源量、传毒蚜的虫口密度及其自然带毒率的提高,这过程进展的快慢是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小麦拟黄叶病症状和介体蚜虫传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拟黄叶病(WYLV)是黄淮流域近年小麦上发生的一种新病毒病。经传毒试验结果初步明确症状和传毒介体蚜虫种类。叶片初发病上半部退缘发白;后变为全叶退缘黄化,叶鞘顶端同时略变褐色。以多种介体蚜虫传播。以麦二叉蚜和禾谷缢蚜传毒力最强,麦长管蚜次之,而麦无网蚜和玉米叶蚜仅有时轻微传播。  相似文献   

10.
麦蚜是麦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研究小麦黄矮病,我们自1983年以来,在人工控制温度和光照的条件下,室内用盆栽种植小麦饲养麦二叉蚜、禾缢管蚜和麦长管蚜。但近几年来麦蚜常常被霉菌感染严重影响研究工作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参照国外经验,对麦蚜的饲养方法进行了改进,用土壤种植小麦改为用营养液培育麦苗。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麦区的大麦黄矮病毒GPV、GAV株系为材料,利用它们的蚜传特异性,将由禾谷缢管蚜传播的GPV和由麦长管蚜传播的GAV混合侵染到岸黑燕麦上,并进行继代传毒。混合侵染后代蚜传表现型的变化初步表明存在异源装配现象,且表现型混合发生的比例较高。用DAS-ELISA和RT-PCR法对混合侵染后代进行了测定,进一步证明了异源包装现象的存在。部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初步显示所测定的混合侵染后代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  相似文献   

12.
晋南冬麦区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监测及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5年(1996~2000年)采集晋南冬麦区小麦黄矮病标样,采用生物学和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法)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对该地区的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该小麦黄矮病流行区近五年以GAV株系为主流株系,兼有少量GPV、PAV和混合株系存在。同时对小麦抗黄矮病新品种“临抗1号”进行了GPV和GAV两种株系的抗性测定,明确了该品种兼抗GPV和GAV两种株系。根据小麦黄矮病发生现状,提出了一套以选育推广抗耐病品种为主,以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小麦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3.
 1983年6月,在南京郊区的长豇豆上采到1株表现植株矮缩症状的C-7病毒分离物。接种试验证明,它不能摩擦接种传病,但可以由豆蚜(Aphis craccivora)、棉蚜(A.gossypii)和桃蚜(Myzus persicae)以持久性方式传病。寄主范围测定的结果表明:分离物可以侵染长豇豆、豇豆、蚕豆、大豆、菜豆、豌豆、赤豆、利马豆、苜蓿、红三叶、地三叶、绛三叶、葫芦巴,紫云英和苕子等15种豆科植物和曼陀罗1种茄科植物。这些植物大都出现植株矮化,叶片扭曲,卷缩或僵缩,不能开花结实等症状。豆蚜的传病性状中,获毒饲育的最短传病时间为3小时,接毒饲育最短传病时间为10分钟,循回期是24小时左右。但是,传病率最高的获毒饲育时间是2~3天,接毒饲育时间在1天以上。接种1头蚜虫就具有传病能力,5头蚜虫能达到100%的传病率。蚜虫可以终身传毒,蜕皮不影响其传毒力,但传毒有间歇性。根据它的基本性状,病毒C-7分离物是一种豆科植物的黄化型病毒,可能是属于大麦黄矮病毒组(Luteovirus Group)的成员。  相似文献   

14.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BFB)病原菌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Ac),主要为害西瓜、甜瓜等葫芦科作物,是瓜类生产上主要细菌性病害。目前生产上对该病害的防治手段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其中铜制剂的防治效果较为显著。本研究以西瓜噬酸菌野生型菌株Aac-5中铜代谢相关基因copZ为对象,探究copZ基因缺失对西瓜噬酸菌抗铜性、生长能力等表型的影响;采用RT-qPCR技术测定在不添加和添加外源铜离子条件下,基因copZ缺失后对其他铜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成功构建了西瓜噬酸菌copZ基因缺失突变菌株ΔcopZ和互补菌株ΔcopZ-comp。结果表明,野生型菌株Aac-5与ΔcopZ-comp菌株在添加1.25 mmol·L-1 CuSO4的生长能力与不添加CuSO4相似,而ΔcopZ菌株的生长能力减弱;当添加CuSO4至2.50 mmol·L-1时,野生型菌株Aac-5、ΔcopZ菌株和ΔcopZ-comp菌株的生长能力均减弱。基因copZ缺失在不含铜和含铜条件下均能使西瓜噬酸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减弱;在不含铜条件下基因copZ不影响西瓜噬酸菌的运动能力,在含有1.25 mmol·L-1 CuSO4的运动性培养基中各菌株运动能力丧失。ΔcopZ菌株在西瓜子叶内的生长能力相较于野生型菌株Aac-5显著增强,但在西瓜幼苗上的致病力差异不显著,仍具有引起烟草过敏性反应的能力。在不同铜浓度处理后,铜代谢相关基因cueRcopA表达量在野生型菌株中的变化趋势与ΔcopZ菌株存在差异;基因cusAhylD在野生型菌株中表达量变化趋势与ΔcopZ菌株一致。这表明基因copZ在西瓜噬酸菌铜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RT-PCR法从感染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 ORSV)贵州分离物的苋色藜叶片中扩增出病毒的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RdRp)基因保守序列。测序结果显示,该保守片段长516 bp,编码171个氨基酸残基。构建了该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ORSV RdRp并转化BL21(DE3)菌株,在25℃以0.4 mmol·L-1 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36 kDa,与预测相符合。将该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BL/C小鼠,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02 400。间接ELISA结果表明,该多抗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能检测到ORSV感染的病叶汁液中的RdRp,而与其它感染4种同属或不同属病毒的病叶汁液不发生血清学交叉反应,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RdRp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该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1985年4月蚕豆病毒病的调查中,先后在四川、湖北、江苏和浙江4省的秋播蚕豆试验区内都发现一种由种子带毒的蚕豆染色病毒(BBSV)。所有病株都发生在由叙利亚国际旱地农业研究中心供种的试验区内,约10-40%的小区或品系发病,株发病率在0-18%之间。病害是随种子传入我国的。
病株为系统感染,病株叶片上的症状可以是轻花叶、斑驳、褪色斑或畸形,有的小叶正常而无明显病变。病毒粒体为等径球状体,直径28毫微米。病毒样本能与英g国染色病毒的抗血清发生沉淀反应,但与真花叶病毒的抗血清不发生反应。在病株上未发现能传毒的象甲,也无象甲的为害状,病毒病尚未扩散。在试验区以外的农田里未发现有蚕豆染色病毒存在。  相似文献   

17.
稻瘟菌双分病毒MoPV2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稻瘟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每年造成水稻大幅减产。真菌病毒是指能够在真菌体内进行复制和繁殖的病毒,可以作为生物防治的资源。本实验从发病的水稻叶片上采用单孢分离的方法获得纯化培养的稻瘟菌菌株YC13。菌株YC13携带多条dsRNA片段,其中片段F1与Magnaporthe oryzae virus 2(MoV2)的Coat Protein(CP)和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的氨基酸序列均具有99%的同源性,确定为MoV2的基因组;片段F4、F5序列与双分病毒Penicillium stoloniferum virus F(Ps V-F)的RdRp和CP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具有69%和63%的同源性,命名为Magnaporthe oryzae partitivirus virus 2(MoPV2)。MoPV2的基因组含有2条dsRNA:dsRNA 1编码RdRp,dsRNA 2编码CP。根据MoPV2的RdRp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将MoPV2归属于双分病毒科(Partitiviridae)G ammapartitivirus属,是一种新的真菌病毒。通过病毒粒子转染,将MoPV2转到稻瘟菌菌株RB11。与菌株RB11相比,带毒菌株RB11T25的分生孢子产生量显著减少,并且对大麦活体的致病性也有所降低,但其他生物学特征均无明显的影响。本研究在稻瘟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真菌病毒,该病毒能够使稻瘟菌致病力下降,为稻瘟病的防治提供了潜在的病毒资源。  相似文献   

18.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Xcc)几乎能引起所有十字花科植物产生黑腐病[1]。该菌是研究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的模式菌株之一[2]。植物病原菌在侵染宿主植物时需要先降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酶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类复合酶,主要由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以及β-葡萄糖苷酶3类酶组成,三者作用方式不同,但能协同催化水解纤维素[3]。  相似文献   

19.
由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引起的欧美杨溃疡病于2006年在国内首次发现,不同于其它病原菌造成的杨树溃疡病,该病害对欧美杨速生林的生长造成毁灭性破坏,已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原菌的致病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双组分系统是细菌重要的信号传递通路,在细菌的生长繁殖、逆境胁迫应答、环境适应以及病原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展双组份系统研究将有助于解析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的致病机制。本研究鉴定了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L.quercina双组份孤儿反应调节基因LqRR2,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同源重组获得了LqRR2基因的缺失突变体△LqRR2。表型测定结果显示,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体△LqRR2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的游动能力显著减弱,对欧美杨‘107杨’枝干的毒性也显著降低。但是,突变体的生长速率、生物膜形成能力以及胞外多糖产量较野生型无显著差别。此外,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游动性相关基因flg B、flg C和flg E的表达量在突变体中明显降低。综上所述,双组份调节蛋白编码基因LqRR2是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L.quercina维持病原菌游动性和全毒性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