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驻足安石村     
杨永平 《云南林业》2007,28(2):18-18
这是一座钟灵毓秀的山村,它的名字叫安石村。我们走进安石村时,已是傍晚。一轮红日正斜斜地挂在后山的峰顶,微弱的光线仍在极力地挣扎着穿过凸凹不平的山峦和密密麻麻的丛林缝隙,映照在葱翠的茶园和果实累累的果树上,使得整个村庄明暗相间,宁静祥和中又平添了几许神秘。置身其中,就宛若行走于梦境。  相似文献   

2.
驻足安石村     
杨永平 《云南林业》2009,(5):103-103
不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就不晓得那里还有一个“小世界”;不亲身进入“小世界”,就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精彩之处。这是一座钟灵毓秀的山村,它的名字叫安石村。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是血脉相通的。只有热爱大山的人,才能真正读懂大山,只有热爱大山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大山的绚丽,在与山的对话和交流中净化灵魂,感悟人与大自然的真谛,让生命如山风之坦荡,如山林般生机盎然。人与自然@健康  相似文献   

4.
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我国在本世纪举办的唯一的,也是迄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反映园林园艺文化的世界级博览会。博览园位于昆明市东北著名的金殿风景区南麓,占地218公顷,共有五大场馆七大园,汇集了9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园艺精华。中国馆是世博园内...  相似文献   

5.
正人与自然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本质、规律和目标。这是它的本体论的解说。古代社会人臣服于自然,现代社会人统治自然。这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正常状态。它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它不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和规律,和谐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自然本性。人与自然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人与自然界和谐为目标,反对自然与历史的对立,主张人和自然的统一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  相似文献   

6.
<正>~~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雨燕,为数不多以"北京"命名的物种,也是世界上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鸟类。7月1日上午,它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与红色浪潮共舞的画面让万千华夏儿女记忆深刻。北京雨燕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营造出人燕相亲、生态和谐的美景是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例证。一度,雨燕种群数量也曾减少,但北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系列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业》2008,(12):1-1
汶川大地震让我们再一次重新认识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9.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物质生产交,也就是一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变换的历史。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历史产物,但它诞生之后又开始独立于自然生态系统之外。纵观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史,如果把人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即经济系统的话,那么,人与自然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经济系统,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就是这个大系统的发展史。总的来说,大致可分为六个历史时代:一、摄取经济时代所谓摄取经济就是人类只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为其全部经济活动的内容。人类的主要经济活动是从自然生…  相似文献   

10.
正当人们走进一个个的自然保护区,往往会惊叹于那重重叠叠的绿色,会惊奇于那千姿百态的植物,甚至会惊喜于那倏然闪过的小精灵。对于眼前的一切,人们会由衷地赞赏自然的丰厚恩赐。然而,在这其中,人的因素也是相当关键的。正是因为人之魂与自然之魂的和谐统一,湖湘大地上的自然保护区才会绿得浓郁深邃、绿得宽广浩瀚。在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  相似文献   

11.
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世界上一个最根本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的,一是人对自然的作用,通过劳动改变自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人依赖自然生活、生存和发展。这是以人为主体的关系。二是自然对人的作用,自然界以资源的形式参与社会历史的创造,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或者以异化的形式对人的反作用。这是以自然为主体的关系。如果人类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地球有能力支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界会对人类进行报复。例如,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社会物质生产,工业文明时代,社会物质  相似文献   

12.
王培 《中国林业》2012,(21):50-51
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上,人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改造的过程。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由于人类自觉不自觉地过分强调对自然的“征服”和“控制”,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在短短的100年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发展到很不和谐的地步,大自然也毫不留情地对人类实施了一次又一次的报复。厄尔尼诺、温室效应、沙尘暴、洪涝、干旱、荒漠化等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为此,我们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新概念,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已风靡全球,占据了世界旅游市场份额的30%以上,并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目前,生态旅游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森林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主体。森林公园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张家界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森林公园,目前成为我国生态旅游的成功范例。到2004年底,全国森林公园共有1540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达到565处,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和旅游的首选场所。据统计,我国森林公园门票收入为主的年直接旅游收入超过了50亿元,森林公园所创造的…  相似文献   

14.
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也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人类尊重自然,自然就会哺养人类。因此,中国古人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相似文献   

15.
正生命共同体也是生态文明的经典理念。它是指互相依存、有机联系、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诸生命系统的整体。它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体以及生命体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生命共同体的元素,如老子的天地为父母,万物皆为子的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等;18世纪初,英国的自然博物学家吉尔波·怀特倡导人类应当与其他有机体和平共存;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也有生命共同体的要素,他认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是在一个独特的共同的星球上旅行的诸兄弟同  相似文献   

16.
正卧牛山森林公园隶属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距离武山县城35公里,由卧牛山、雨庵沟、将军庙3个景区组成,总面积7488公顷,森林覆盖率46.6%,森林垂直分带明显,风光旖旎,为国家3A级景区。据测定,卧牛山森林公园每公顷森林每年可释放氧气2.025吨,吸收二氧化碳2.805吨,吸尘9.75吨。卧牛山景区每年仅绿色植物释放  相似文献   

17.
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8万公顷,其中核心区3.9万公顷、缓冲区6.1万公顷、实验区 6.8万公顷,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保护区内分布着118个生态类型多样的湖洲和岛屿,有植物863种、鸟类164种、鱼类114种、爬行类29种、两栖类8种,是珍稀、濒危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和各种水禽的重要栖息地及繁殖场所,也是东北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8.
晓峰 《湖南林业》2004,(3):27-27
你是知道的——在每个人的生活里,没有比吃到一条肉虫子更惊险的事了。城市某一条街道的拐角处,老树的枯枝狰狞如爪牙,黑色枝条的背景是朱红墙面,风一吹.显得轮廓鲜明萧杀,这就算是平庸城市里的一个惊险场面了。  相似文献   

19.
地处南水北调调水源头的湖北省丹江口市,目前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局部地区生态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但生态稳定性较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经营粗放,林分质量不高,蓄水保土能力低,尚有宜林荒山12万亩,难以治理的石漠化荒山6万亩,水土流失仍然比较严重。必须抢抓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西部大开发以及“盛世兴林”的发展机遇,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最近,围绕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发展要以人为本,不必顾虑环境的改变,他们似乎有一种人定胜天的决心;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所有的活动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还有一些环保专家认为自然是不应被改变的,人类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改变自然的景象。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发现人类始终在与自然进行着生存的游戏,在这游戏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向前,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