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宋定英 《四川蚕业》2009,37(1):14-15
1现状 珙县属于纯农业县,地处南部盆周山区,全县幅员面积1149.5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262个村,总人口4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9万人。珙县自然气候宜桑宜蚕,是全省蚕桑优势效益农业基地县之一,2006年列入国家“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建设,是省、市两级茧丝绸“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域,蚕业是全县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2.
《四川蚕业》2017,(4):6-7
<正>珙县位于四川宜宾南部,海拔310~1642m,幅员面积1148.13km~2,辖11镇6乡,农户9.27万户34.64万人。近年来,珙县紧紧围绕国家级农业蚕桑标准化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等战略部署,突出"创新转型、融合发展"主题,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实施全域绿色生态农业,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2016年全县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射阳县经过多年的区域规模发展,已形成了以特庸、盘湾、洋马三个重点镇为主的区域化蚕茧生产基地。近年来桑园面积和饲养总量稳中有升,尤其是养蚕规模化配置,推动了射阳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1近年来射阳蚕桑发展基本概况1.1桑园面积、饲养蚕种和亩均效益调查2017年全县桑园面积3866.67hm~2(5.8万亩),饲养蚕种16.6万张,亩(666.67m~2)均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孙兆军)近年来,扶风县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助增收的重中之重,依托现代果业发展项目及集成科技优势,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特色果品产业,积极实施规模化栽植、标准化管理、系列化开发、品牌化经营,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扶风县苹果面积达到1.6万hm2,挂果面积1.07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珙县坚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按照国家级农业蚕桑标准化示范区、省级农业蚕桑科技园区、省级蚕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和承接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建设战略部署,坚持以蚕桑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为主线,以蚕桑资源多元开发为突破,把蚕桑基地建设融入国家生态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7年,全县桑园总面积达  相似文献   

6.
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以北,海拔在1 1 1 2~2 2 0 1 m之间,境内辖1 8乡(镇) 344个村,30 .5 6万人,全县天然草场面积3.1万公顷,人工种草留床面积1 .7万公顷,群众素有养牛的习惯,养牛历史悠久。近几年来,黄牛产业发展较快,2 0 0 3年底全县存栏黄牛8.5万头,今年天水市定为畜牧发展年,我县把养牛业确定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中的第一支柱产业,计划年内黄牛饲养量发展到1 0万头,黄牛规模养殖异军突起,目前养牛5头以上的规模养牛户35 0 5户,养牛1 .76万头,年出售商品牛2万头以上,纯收入1 60 0万元。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1 .32亿元,占农业总产…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吉县果业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以转型发展为主题,以增加果农收入为根本,以提升苹果品质效益为目标,按照规模化栽植、产业化开发、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思路,稳步扩张规模,强力提升品质,多方开拓市场,高端引深加工,提升了苹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2016年,全县果树面积达到了1.87万hm~2,  相似文献   

8.
邓华 《四川蚕业》2019,(2):29-29
乐至县位于四川中部,浅丘地貌,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蚕桑是县域经济的特色优势效益产业,也是现代农业建设主导产业。近年来,我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提升蚕业综合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全面推进蚕桑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2017年,全县有桑园6666.67hm^2(10万亩),养蚕农户2.8万余户,养蚕13.7万张,蚕茧产值2.2亿元。  相似文献   

9.
蚕桑是淳安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自 1 998年以来 ,我县蚕桑生产呈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好态势 ,蚕茧总量快速递增 (年增幅 1 0 %以上 ) ,桑园基础得到夯实 ,蚕茧质量显著提高 ,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初步形成。 2 0 0 1、2 0 0 2两年全县新种桑 31 30万株占桑园总面积的4 0 %左右 ,今年全县发放蚕种估计 9.2万张 ,蚕茧产量达到 350 0t;明年全县发种有望突破 1 1 .5万张 ,产茧 4 50 0t,全县蚕农户均拥有桑园面积也已从原来的 0 .0 78hm2 ( 1 .1 8亩 )扩大到今年的0 .1 53hm2 ( 2 .3亩 )。随着蚕桑生产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 (主要是桑园面积…  相似文献   

10.
《四川蚕业》2015,(4):33-35
<正>珙县蚕桑产业遵循"加强领导促发展,科技引领强后劲,县乡联动保增长"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科技为先导,投入为动力,实施"领导靠前、部门包片、职工包户"新举措,努力培育养蚕大户,全方位推进宜宾市"20万亩循环蚕桑经济产业带"和我县"11211"工程建设,实现桑园面积、发种量、产茧量、科技水平四个历史性突破和蚕茧总量、蚕农收入、蚕业综合产值三个稳定增长,全县在桑园多元开发、户营规模、基地建  相似文献   

11.
果乡短波     
从江县制定柑桔产业发展规划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彭祖才 )  2 0 0 2年 2月 ,贵州省从江县《2 0 0 2~ 2 0 0 5年从江县柑桔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方案正式出台。《规划》提出 ,从江县今后一段时间柑桔总体发展目标是 :到 2 0 0 5年 ,全县柑桔商品基地总面积达到 7 33万hm2 ,总产量 10万t,总产值 2亿元 ,实现税收 10 0万元。产业发展坚持六个原则 :一是坚持高标准建园 ,二是坚持优质苗木定植 ,三是坚持优质果品统一包装 ,四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五是坚持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六是坚持科技兴果。产业总体发展布局是 :加强精…  相似文献   

12.
浅谈汝城县果树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汝城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总人口35.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29万人,城镇人口3.7万人.全县现有果树栽培面积5 526.67hm2,其中,(木奈)李2 973.33 hm2,板栗1 000 hm2,梨566.67 hm2,柑桔453.33 hm2,青梅266.67 hm2,杨梅266.67 hm2.主栽品种以(木奈)李、板栗和梨等落叶果树为主,其次是青梅、杨梅、柑桔,水果产业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蕉柑是诏安县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果树品种之一,全县现有种植面积667 hm2多,已成为当地培植特色农业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据介绍,诏安县将继续倾力扶持蕉柑产业,该县近日已把蕉柑产业列为诏安县"十三五"规划水果重点发展产业和"农业专项建设"项目,将进一步推动蕉柑产业向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2016—2017年,该县将在建设乡坪路村建立蕉柑生态果园200 hm2,项目总投资5 000万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秭归县柑桔发展历史悠久,独特的土壤、地理和气候环境非常适宜柑桔产业发展。21世纪以来,全县柑桔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全县农业的骨干产业,面积近1.33万hm2,年产量约20万t,全县12个乡(镇)基本都有不同规模的柑桔产业。柑桔产业的发展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珙县地处四川南面,全县幅员面积1100平方公里,人口40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除烤烟外,蚕桑是唯一形成支柱的农业产业。2008年,全县共有桑园6万亩,养蚕10万盒,产茧300万kg,  相似文献   

16.
《四川蚕业》2017,(2):7-8
<正>珙县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珙县富民蚕业专业合作社把现代蚕业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地结合起来,夯实扶贫支撑产业基础,稳定脱贫致富经济来源。通过两年来的努力,现代蚕桑产业为贫困户增收致富发挥了极其明显的作用,让贫困户找准了方向,看到了希望,明确了路子,坚定了目标。1珙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珙县栽桑养蚕的乡镇有14个,占全县17个乡镇的82.3%,栽桑养蚕村有158个,占全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3月5日,广西浦北县发布《2018—2020年百香果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工作方案》,计划2018—2020年,全县百香果种植面积达4 000 hm~2以上,实现全县百香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据悉,百香果是当地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百香果产业,使之成为"世界长寿之乡"农产品品牌,当地政府将鼓励百香果种植规模化、标准  相似文献   

18.
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的陕西省镇巴县植被丰茂,全县森林覆盖率56.4%,有草山草坡8.18万hm2,其中可利用面积5.81万hm2.“十二五”期间,全县依托丰富的天然饲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肉羊生态养殖.2015年年底,全县采用“12345”模式的生态养羊户超过600户,全县山羊饲养量达到31万只,年创产值2.5亿元,走出了一条“特色十规模十生态”的发展之路.进入“十三五”,如何在产业发展新常态下加快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的推动肉羊生态养殖产业发展,文章简述了肉羊生态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珙县蚕桑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珙县蚕桑产业逆势而上的成功经验在于:政府重视蚕桑产业的发展、贯彻落实蚕桑实用技术、采取标准水分条件下折算公斤鲜茧粒数来确定鲜茧收购价格的方法、适度规模化经营、精选产品发展桑园综合利用、稳定蚕农收益稳定蚕农队伍。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那坡县大力发展桑蚕产业,着力构建"桑—蚕—茧"循环经济产业链,使小蚕茧编织成了该县群众的致富梦。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桑园面积达5 387hm~2,鲜茧产量累计达465.15万kg,产值累计达2.32亿元。桑蚕产业覆盖全县127个行政村67 800户农户(其中:产业覆盖全县59个贫困村,参与种桑养蚕的贫困户达7511户30045人),贫困户通过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实现户均年增收1.8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