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进入冬季以后,农用沼气取暖、照明的需用量越来越大。可是,不少用户反映,夏天产生的沼气用不完,冬季产生的沼气不够用。主要原因是发酵原料入池正常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发酵间内就会出现严重的结壳、沉淀、分层现象,导致发酵间的有效容积减小,  相似文献   

2.
“三分建池,七分管理”,怎样管好用好沼气池,是我们基层推广者及广大建池农户经常遇到的主要问题,为此笔者就一些基本常识简介如下:一、准备足量的发酵原料和接种物发酵原料是产生沼气的物质基础,发酵原料一定要含有能被沼气微生物分解利用的有机物,现今农村最主要的发酵原料是  相似文献   

3.
王鸿林 《福建农业》2013,(12):103-103
影响沼气发酵的因素众多,但在沼气发酵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沼气发酵产气率的关键,温度适宜则沼气微生物繁殖旺盛、活力强,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产气就多。当发酵温度在8℃以下时,仅能产生微量的沼气。所以在冬季到来之前,必须加强日常管理维护,提高广大农户管理沼气池的能力,采取适当的越冬措施,保证正常产气。  相似文献   

4.
轮载避害     
孙广宪 《福建农业》2004,(11):33-33
温度是影响沼气发酵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沼气池内发酵料液温度在15℃以上,只耍如酸碱度适宜、沼气发酵菌多等其它条件配合得好.就能发酵产气。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产气速率相应提高。对于地埋式户用沼气池来讲,沼气发酵温度受地温的直接影响.而地温又受气温的影响。冬季气温较低.由于农村沼气池发酵原料的多样性,以自然温度发酵的农村户用沼气池,若要提高冬季的产气量,就必须加强越冬管理,对沼气池采取防寒保温增温措施.确保正常产气,简单地说,就是要“吃饱肚子。盖好被子”。其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星爱  李楠  黄枭  赵新颖  张永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20+19426-19320,19426
从沼气发酵原料、发酵微生物、微生物菌剂等方面,阐述了利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发酵产沼气的研究进展。该论述对于有效地掌握沼气发酵方案设计、研究内容的实施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建沼气池投料与启动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备原料.准备足量的发酵原料和接种物.一是准备发酵原料,掌握好原料的配比.猪粪、鸡粪、牛粪、人粪等都可以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但新建沼气池发酵启动时原料最好用猪粪,如果没有猪粪用牛粪、鸡粪.二是准备接种物.沼气是由多种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因此,启动时必须要含沼气发酵微生物的物质作为...  相似文献   

7.
<正>新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低温时间可持续6个月以上。长期的低温导致沼气池内温度较低,使沼气池的产气率低,沼气的原料分解率低而不能使用,沼气池利用率低于50%,原料率分解不到30%,甚至有些地区冬季会冻裂沼气池。在采用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所研制的低温沼气发酵促进菌剂处理后,在新疆冬季气候条件下,可延长沼气的使用时间3个月以上,同时可提高产气率20%以上。  相似文献   

8.
1、农村哪些原料可作沼气发酵原料? 原料是产生沼气物质基础,具备充足的发酵原料才能保证沼气发酵的持续运行。用于沼气发酵的原料主要是各种有机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人粪尿,水浮莲,树叶杂草等。  相似文献   

9.
农村户用沼气池出料器安装与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沼气池出料器的作用1.用出料器对沼气发酵池内的料液进行搅拌,可使发酵原料与沼气发酵微生物混合均匀,增强微生物与原料的接触频率,增加微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  相似文献   

10.
沼气微生物菌剂在农村户用沼气推广普及中的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农村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双重背景下,本文以解决户用沼气冬季产气和秸秆产沼气关键技术为切入点,阐明了日前农村户用沼气推广普及现状,分析了在推广普及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针对存在的推广普及难题,研制出了沼气微生物菌剂,解决了冬季产气难和秸秆发酵难两大难题,指出了沼气微生物菌剂的效益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四、什么是沼气发酵接种物?答:沼气发酵的核心微生物菌落是甲烷菌群,沼气发酵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在发酵原料中,接入含有大量甲烷菌群的菌种,也称为沼气发酵接种物。  相似文献   

12.
农村户用沼气池出料管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沼气发酵是指各种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被各类沼气微生物分解转化,最后生成沼气的过程。发酵原料在沼气池内要停留一段时间,才能得到较充分的分解利用,人畜粪便的停留时间一般需40—80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户用沼气多以人畜粪便为原料,在厌氧条件下经沼气微生物分解转化生成沼气,供农户日常生活用能。然而,随着农村户养猪、牛存栏数的日益减少,沼气原料缺乏成为制约农村沼气发展的瓶颈,寻找可替代、来源广的发酵原料是沼气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北方地区沼气池经过一冬的“休眠”,到春天后,发酵原料已经乏了,能分解产生沼气的有机物已经消耗完毕。这时如果不换新的发酵原料,沼气池基本上是不产沼气了。即使个别沼气池产气,产气量也达不到正常的使用要求,满足不了炊事用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邱凌 《农友》2002,(11):27-27
加入沼气池的发酵原料,经沼气细菌发酵分解,逐渐地被消耗或转化。如果不及时补充新鲜原料,沼气细菌就会“吃不饱”、“吃不好”,产气量就会下降。为了保证沼气细菌有充足的食物,并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使产气正常而持久,就要不断地补充新鲜原料,做到勤加料,勤出料。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家用沼气池建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是沼气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发酵、分解有机物而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这种气体最早在沼泽地里发现,所以称为沼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农村沼气中甲烷含量占55%~70%,二氧化碳占25%~40%,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氮气、一氧化碳、氢气和硫化氢等.其成分的比例随发酵原料的种类、相对数量、发酵条件及发酵时间的差异而不同.  相似文献   

17.
邱凌 《农友》2002,(8):28-28
1.构造 两步发酵自动循环太阳能增温沼气池由发酵间、水压间、酸化池、出料搅拌器等部分构成,该池型根据沼气发酵分步理论.将沼气发酵原料的水解产酸和产甲烷分别在不同的池子内完成,实现了粪草分离、连续循环运转的两步发酵自动高效运行状态。并增加料液自动循环搅拌装置、太阳能增温装置和出料装置,达到提高产气量、出料轻松,管理方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农村沼气池都是常温发酵池,夏季气温高,产气也多;冬季气温低,沼气池内发酵液温度也随着降低,产气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要使沼气池冬季也能日煮三餐饭、夜点一盏灯,必须采取有效的越冬管理措施,提高池内温度,保证沼气细菌有适宜生长的环境。目前,行之有效的措施有:1.勤加料。勤加料是冬季沼气池管理的一项关键措施。在入冬前,沼气池要换料一次,加足新料,以保证冬季发酵所需要的养料,促进甲烷菌的活动,提高产气量。加入的新料堆沤腐烂后再进池效果更好。在发酵原料的搭配上,要多加一些人畜粪,提高发酵液温度。发酵原料比夏季要多装五分之一左右,水分应少些,干湿度以8~9%为好。沼气池进料后,20~35天是产气高峰期,原料发酵产气以后,沼气微生物的活动增加,消耗的营养物质也多,要保证持续产气  相似文献   

19.
沼气生产的基本条件 1.严格的厌氧环境。修一个不漏水、不漏气,并能承受一定压力的密闭性容器——沼气池。 2.要有足够的沼气发酵原料。沼气发酵的原料非常丰富,农作物秸秆、杂草、树叶、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大部分有机加工厂的废渣、废水,都是良好的沼气发酵原料。 3.水。水分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沼气池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水分。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有一部分发酵原料上浮产生浮渣,形成结壳。以人畜粪便为主要发酵原料的沼气池,1年后结壳的厚度为18~25厘米;以杂草稻草为主要发酵原料的沼气池,1年后结壳厚度为25~35厘米。结壳的形成,导致池内产生的沼气集聚受阻,有效容积和贮气室减小,产气量减少。结壳严重时,会使沼气池变成“病池、废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