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苹果黑星病(Venturia inaequalis(Cooke)Wint)是新疆伊犁垦区苹果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其发生面积大、防治难度大,近年来不断扩展与蔓延,严重威胁伊犁垦区苹果产业发展。本文介绍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发生危害情况、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伊犁垦区苹果产业发展及黑星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苹果黑星病是苹果产区的病害之一,礼县苹果产区部分川坝果园时有发生,特别在春季降雨多而温度高的年份,黑星病发病重。由于发病率高,流行蔓延速度快,并逐年加重,造成了果园早期大量落叶,树体衰败、产低质劣、商品果率下降,严重影响了苹果生产的健康发展,给广大果农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试验于2013—2015年对苹果黑星病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相似文献   

3.
苹果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是果树主要病害之一。2003~2004年,我县果园发病面积达1133公顷,发病率90%,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近两年苹果黑星病的危害大为减轻。  相似文献   

4.
庆阳市苹果黑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黑星病自2001年在庆阳市首次发现以来,笔者连续4a对发生危害及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发病原因,并总结防治经验,从加强病害检疫,杜绝传播;加强果园管理;加强预测预报,积极预防;正确合理用药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庆阳市苹果黑星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苹果黑星病菌的生理小种、毒性变异、侵染过程,寄主反应、抗病基因的种类及其分子标记、抗病育种等方面对苹果黑星病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为苹果黑星病的抗病育种及相关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为苹果抗黑星病品种的合理布局、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塔城市苹果树主要受苹果腐烂病、黑星病、干腐病的危害,现将其表现特征、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苹果黑星病在我国的发生历史及在国内的分布、危害.详述了近年来国内对该病菌的分离培养技术和流行规律研究成果,并对该病的防治策略提出了建议.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介绍了苹果黑星病菌的DNA提取技术、 SSR优化,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苹果黑星病,又称疮痂病,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苹果黑星菌。近年来,由于苹果管理粗放,苹果黑星病在我县发生日趋严重,苹果叶和果实上带菌率达70—80%。苹果黑星病严重影响苹果品质、产量和贮藏,导致商品果比例降低,直接影响苹果业的发展及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苹果黑星病是昭阳区近2年苹果产业新发生的主要病害,发生危害严重,尤其是危害果实后,使苹果失去商品价值,造成严重损失。选择高效环保型农药是有效防控的首要条件,把握好正确的施药时间,精准施药是有效防控的必要条件。通过2年的药剂筛选试验,已经筛选出20%氟唑菌酰羟胺SC防控苹果黑星病效果在95%以上,继而进行防治时期优化、探索最佳的施药时期。结果表明:必须在花蕾露红期、谢花80%、初果期、脱毛4个时期施药,才能有效控制果实黑星病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苹果黑星病.又称疮痂病.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苹果黑星菌。近年来.由于苹果管理粗放.苹果黑星病在我县的发生日趋严重.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后很难控制.苹果叶和果实上带菌率达70%~80%,以富士品种易感病。苹果黑星病严重影响苹果品质、产量和贮藏.商品果比例降低,从而影响我县苹果业的发展及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根据野外调查和钻孔资料重新查明了白家坳滑坡体的形态分布与结构特征以及发育深度的下界,重新勘定了滑坡体的西部边界。根据地质结构和地貌条件分析了白家坳滑坡体的形成条件,并推断其发育演化过程。滑坡体的松散堆积物与下伏断层破碎带以及岩溶发育带构成了水库渗漏的主要途径,尽管如此,滑坡体复活的可能性较小,宜采取分段处理的措施解决滑坡体的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兆慧  常燕  徐磊  叶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27-17332
[目的]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研究其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和絮凝条件。[方法]采用常规菌种分离纯化方法获得目的菌株,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其培养条件、絮凝条件和絮凝活性。[结果]分离到的菌株B2经初步鉴定为黄杆菌属。其产絮凝刺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20g/L,(NH4)2SO4 1.2g/L,KH2PO4 4.0g/L。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8.0,装液量为10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为2m1。适宜的培养条件: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120r/min,培养时间为48h。用高岭土悬浊液对其絮凝条件进行研究,确定培养液最佳絮凝pH值为7.0,发酵液投加量为2ml,添加Ca^2+、Zn^2+能显著提高其絮凝活性。B2菌株在上述最佳条件下的发酵液对0.4%的高岭土悬浊液和生活污水的絮凝率均在85%以上。[结论]菌株B2絮凝活性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烤烟不同播期使用烯效唑化控对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2月30日播种,浓度为30mg/kg(A3B2)的烤烟生育状况最好,每公顷产量最高(1935.9kg)、产值最佳(12757.58元/hm^2)。12月20日播种.浓度20mg/kg(A2B1)的产量和产值次之,每hm^2分别为1443.15kg、8864.7元。12月10日播种,浓度为20mg/kg、50mg/kg和12月30日播种,浓度为50mg/kg及CK产量、产值最差。  相似文献   

14.
谷硕  陈小姝  朱鹤  王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10-12711,12754
[目的]探讨小绒泡菌子实体和菌核诱导。[方法]利用液体发酵和有饲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小绒泡菌原质团进行培养,并对其子实体和菌核进行了诱导,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结果]原质团在饥饿条件下,通过对光照和温度的调节获得了小绒泡菌在不同培养温度下形成子实体的最佳条件。小绒泡菌在固体培养基上既可获得子实体也可获得菌核,其最佳培养条件分别为26℃、6000lx和22℃、3000lx。[结论]为农业生产中尽量减少黏菌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粗毛纤孔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粗毛纤孔菌菌丝生长可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在以蔗糖为碳源、谷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佳;适宜pH值为8~8.5;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在黑暗条件下生长更好;最适宜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在25℃、PDA培养基上,粗毛纤孔菌10d便可在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上长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金耳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及其多糖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培养基筛选和培养条件优化确定了金耳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了碱提取法和热水浸提法对金耳多糖的提取效果。[结果]以玉米粉、麸皮和红薯粉作碳源时,金耳菌丝体产量分别为19.1、13.2和10.9g/L。当玉米粉的添加量为1%、2%、3%、4%、5%时,金耳菌丝体产量分别为8.6、17.1、19.5、15.4和7.2g/L。以蛋白胨、酵母膏、尿素和硫酸铵作氮源时,金耳菌丝体产量分别为18.9、10.3、6.7和5.2g/L。当蛋白胨的添加量为0.2%、0.4%、0.6%、0.8%、1.0%时,金耳菌丝体产量分别为10.1、15.7、23.0、20.3和18.7g/L。碱提取法提取的粗多糖和多糖分别比热水浸提法的提高了6.9%和36.4%。[结论]该试验为金耳菌丝体的生产及其多糖的提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大孔树脂对槐花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云  钟辉  兰昌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549-2551
[目的]筛选对槐花总黄酮具有较好吸附和解吸能力的大孔吸附树脂并确定其最佳吸附及脱附条件。[方法]通过考察流速、温度和pH值等影响树脂吸附和脱附性能的因素,确定最佳的吸附和脱附条件。[结果]D4020型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对槐花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佳吸附条件为:pH值4.5,温度为15℃,上样液浓度在0.55-0.85 mg/m l,流速为2.0 BV/h。脱附条件为:70%乙醇,pH值8.5,流速为3.0 BV/h。在此条件下洗脱D4020吸附树脂,3.0 BV脱附液就可把树脂吸附的90%以上的总黄酮解吸下来,脱附的总黄酮浓度较高,且可蒸馏回收洗脱剂,降低成本。[结论]该研究为槐花总黄酮的吸附及脱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杏鲍菇的生长发育条件,并阐述了其生产技术及栽培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9.
黑木相思开放式光自养微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简化光自养微繁殖技术环节,通过在琼脂培养基添加5mL浓度为500mg.kg-1退菌特,使用开放式培养容器进行黑木相思光自养微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黑木相思开放式光自养微繁殖能够取得很好效果,培养21d后,生根率可达85%,污染率为9.2%,其叶绿素含量、地上生物量高于以沙为培养基质的光自养微繁殖植株和传统组织培养的植株,而地下生物量、移栽成活率低于以沙为培养基质的光自养微繁殖植株,但高于传统组织培养的植株。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水处理剂的主要类型以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新型水处理剂特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指出绿色、高效的水处理剂是新农村建设中解决水污染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