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杏——城乡园林及行道树的优良树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目前的考证,中国文献中最早记载银杏作为园林绿化始于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的《上林赋》,上林园是汉武帝划定的皇家禁苑。《上林赋》在记述苑中的丰饶物产时写道:“沙棠栎槠,华枫枰栌……”枰即指银杏。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有巨...  相似文献   

2.
《山东树木志》在记述沂原县织女洞林场的叶籽银杏时说:“疑是返祖现象”。我认为叶籽银杏不是返祖现象,而是银杏大家族中的一个变种。为了充分证实这一问题,我县去年作了全面调查,发现除1962年首次发现的1株外,又新发现4株。  相似文献   

3.
邳州银杏生产形成产业文/陈学广江苏省邳州市银杏栽植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明清时期,邳州银杏已经扬帆南下,销往淮扬、苏沪、杭嘉等地。据民国《邳志补·物产》一书中记载:“邳之银杏为行远大宗”。进入80年代,银杏生产迅速形成产业,目前,全市已有银杏...  相似文献   

4.
银杏名曰“杏”,却不是否,因其果核叫白果,俗称“白果树”。银杏是古生代乔木。据地质考察,最初的银杏出现在距今二亿八千万年的晚石炭纪,在一亿三千万年前曾遍布全球,后来由于气候变化,特别是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冰期,其它地区的银杏均绝迹,唯独留存我国。是银杏科植物中唯一幸存下来的“活化石”。银杏是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树种。种子不仅是营养丰富的干果果品,且兼有药用价值。叶片不仅美观,且含有独特的药物成分。既是抗逆性很强的长寿树种,又是绝少有病虫害的无公害树种。因此果树界视银杏为果树树种,医药界树银杏为…  相似文献   

5.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多功能树种,它集果用、叶用、材用、观赏、文化、环保、防护于一体。近年来,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在发展银杏种植业和加工业.许多地方将发展银杏当作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工程来抓。为普及和推广银杏栽培及产品加工技术,促进银杏产业发展,1998年林业部科技情报中心、“九五”攻关农业专业决策及信息技术研究32课题组和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银杏研究会共同编辑了《银杏栽培与加工生产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银杏别名公孙树、白果树等,届银杏科植物,是我国特有经济林,浑身是宝。它的成初果实的种子叫白果,可供食用和药用,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商品。我国把白果作为药用的历史很悠久。最早始载于6O0年前元文宗时吴瑞的《日用本草》,原名银杏。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公元1578年)中把银杏列为果部第三十卷,曰:“白果,子苦做甘,性温有小麦,生食引瘠解酒,熟食益人,温肺益气,定喘咳,缩小便,止白带。生食除疲、消毒、杀虫。阿浆涂鼻手足,去研黯、雄皱及癣府危虱.”又回;“其气薄味厚,性涩而收,色白如金,故能入’肺经、益肺气、…  相似文献   

7.
发挥地区优势、广植银杏张迎春(腾冲县原政协主席)邓沛然(腾冲县林业局局长)编者按:以下一组文章“发挥地区优势,广植银杏”、“腾冲县银杏生产调查报告”、“腾冲的银杏传统繁殖方法”、“银杏快速培育壮苗技术”、“银杏的种植和建园”、“腾冲县发展银杏生产的设...  相似文献   

8.
7月20日,广西区林业局在绿都大酒店组织专家、平审委员会,分别对《银杏优良株系和早实丰产技术推广》和《银杏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推广》两个项目进行技术鉴定。这两个项目是国家林业局和区林业局下达的林业科技推广项目,桂林市林科所为主要承担单位。专家认为:项目立项正确,以科技为支撑把银杏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具有时代特色,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并产生  相似文献   

9.
《湖南林业》编辑部同志:我作为一个读者,对《湖南林业》第440期“信息纵横”关于银杏、香椿等信息很感兴趣,认为是一件好事。现在山区农民想致富,苦于无门,“信息纵横”为农民提供靠山致富的信息,是受农民欢迎的。从“信息纵横”看到《湖南林业》编辑部的同志思想很开阔,树立了大林业和大农业的观点,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把林业和农民利利密切联系起来了。边样就能引导农民靠山致富,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希望你们要多多为农民提供一些好的信息、技术和经验。我不懂林业科学知识,只是作过一点调…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地处我国银杏分布的中值区,水热条件适宜银杏生长。全市现有零星银杏资源,分布于风景区、学校、寺庙、工厂等处,均作为绿化、观赏用途,银杏大树生长在低山丘岗的土层深厚、湿润的小环境中。50、60年代武汉尚有一定数量的古银杏大树,但经“大跃进”和文革活动,现仅存留百年以上的古银杏5处7株,弥足珍贵。现将武汉市古银杏介绍如下:1“武汉第一树”古银杏位于江夏区金口镇某部队驻地处,有3株古银杏。其中胸径最大一株(胸径达1.94m)被市园林局命名为“武汉第一树”,距今有近千年历史,为唐代栽植。两株雄树干基已空朽,树顶…  相似文献   

11.
乾隆与宿迁植柳固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宿迁,地处江苏省北部的黄淮平原。古泗水横贯,揽沂蒙诸水。据《宿迁县志》记述:特别是“自南宋以来的800年间,水势横溃,河湖无涯,无岁不受患。”明、清诗人王问等对宿迁水势作过“市门风翻波浪阔,屋角人立鲸鲵长”,“笑听行人齐指点,片帆高出马陵山”等描述。...  相似文献   

12.
北京的古银杏○张宝贵银杏是世界上现存的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一向有“金色的活化石”之称。郭沫若先生曾说:“银杏应为中国的国树。”因自古我国的僧人就用银杏来代替佛门圣树“菩提树”,所以我国大多数古银杏都在寺庙中。北京作为六朝古都,遗有大量的寺庙,...  相似文献   

13.
银杏也叫白果,被人们称之为“活化石”,为我国特有,国外的银杏都源于我国。郭老曾赞誉银杏为“东方的圣者”、“中国的国树”。《新纂云南通志》云:“白果树,滇原野间产之。落叶乔木,茎高有至十丈者.大理县有之。”银杏过去在云南分布也有野生,栽培历史也十分悠久,寿命长,数百年巨树尤为常见。在昆明西山太华寺门前有一株古银杏,是目前银杏中的老寿星,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主干腰折,但仍发新枝,且庞然(?)翳,树姿雄伟苍劲古雅。永平县金光寺的古银杏高22.5米,胸径72厘米,冠幅10米,为雄株。  相似文献   

14.
新林 《湖南林业》2002,(9):24-24
曹基武,男,汉族,1965年8月出生于新宁县,林业工程师,现为湖南省自然资源学会理事、新宁县林科所副所长。主要科研成果:《江南油杉引种造林试验初报》获全国“科教兴农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二等奖;《木兰科主要树种迁地栽培研究》获全国第一次自然资源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醉香含笑引种潜力试验研究》获国际木兰科学会优秀论文奖;1992年参与《银杉生产性试验研究》课题,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参加《银杏资源调查与良种选育研究》课题,获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主持《珍稀树种引种驯化技术研究》课题技术…  相似文献   

15.
雀梅(Sageretiatheezans)为鼠李科攀缘植物,耐修剪,易萌发,寿命长,易造型,因此,人们历来喜欢用雀梅作盆景素材。清朝嘉庆年间玉溪苏灵在《盆玩偶录》中,将盆景植物分为“四大家”、“七贤士”与“十八学士”,雀梅与黄山松、璎珞柏、冬青、银杏...  相似文献   

16.
植树造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在春秋时代,就有植树传统,如《诗经·小雅·巧言》“荏染柔木,君子树之”;《诗经·风·定之方中》也记述了“树之棒栗,梧桐律漆,琴瑟”,说明当时已在庭院植树。在我国古代,植树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紧密相联。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相发明了春蚕织丝的方法。为了养蚕制衣,就要植树。至迟在围代,中原地区就已出现大片桑园。(诗‘魏风·十亩2阎》载:“十亩之间合,桑者阐闲兰”,“十亩2外生,桑者泄池兰”。白的不仅田团植桑,家与分也常植树。孟子说:“五亩2宅,树立以柔。”《诗经·小雅·小并》…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银杏促进果业开发蓝善忠,郭红平(信丰县林业局341600)关键词:银杏,果业工程银杏(又名白果),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也是源于中国的特有珍贵树种,在学术界银杏素有“活化石”之称。它与动物界的熊猫、恐龙为同时代的生物,当今它在植物...  相似文献   

18.
银杏浑身是宝,其种植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多年实践,靖江市探索银杏早实丰产丰收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归纳为“十要诀”并介绍如下:一、选择立地好条件:银杏是强喜光性树种,不耐涝渍,因此,选择栽植地,必须考虑光照条件和地下水位。庭院栽植必须伐除杂树,...  相似文献   

19.
银杏良种“炮捻”根插穗育苗技术杨恒延李景山(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为完善银杏良种“炮捻”根插穗育苗法,开辟银杏良种育苗新途径,扩大繁殖系数,降低成本,获得较高经济效益,1995年冬至1996年春,我们对银杏保护地“炮捻”根插穗育苗进行了试验,“嫁接”...  相似文献   

20.
银杏型果胶是以银杏外种皮为原料提取的果胶多糖,含半乳糖醛酸大干66.5%,符合QB2484——2000《食品添加剂——果胶》国家行业标准的半乳糖醛酸量的要求。银杏型果胶既可与柑桔型等果胶一样,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化工等行业,具有增倜、增粘、乳化、稳定等作用;还具有抗癌、抗衰老、抗过敏、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止咳被被祛痰、提高免疫力等功能,因此可以为疗效型果胶使用,配制药物和保健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