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对仙牛腰骶痛颗粒质量标准中淫羊藿、牛膝、千年健薄层鉴别方法进行耐用性考察.方法 考察不同温湿度、不同厂家薄层板、不同点样方式条件下薄层鉴别方法的耐用性.结果 不同实验条件下,薄层鉴别方法各斑点的分离度均较好,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均显相同斑点或荧光斑点.结论 淫羊藿、牛膝、千年健薄层鉴别方法的耐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2.
3.
莱葛冲剂5.15、10.3g/kg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天,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代切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沉、血沉方程常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降低,其作用优于复方丹参片。对全血高切比粘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鼠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加冰水中浸泡5min复制急性血瘀模型,观察碟脉灵注射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碟脉灵注射液2.5、5、10ml/kg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明显降低。提示其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这有利于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及脑梗死时的高黏状态,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相关指标的检测,探究园参茎叶总皂苷和林下山参茎叶总皂苷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的作用差异,为不同生境人参茎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游泳力竭联合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法,构建气虚血瘀模型大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10、20、40 mg/kg)园参茎叶总皂苷和林下山参茎叶总皂苷干预后,经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MB)、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Na+-K+-ATP酶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升高或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模型组相比,园参茎叶总皂苷和林下山参茎叶总皂苷给药对降低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清CK、CK-MB、ET-1、TXB2水平及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水平,提高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清NO、Na+-K+-ATP酶水平均具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而园参茎叶总皂苷与林下山参茎叶总皂...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活络定痛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子考察、正交试验考察确立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工艺条件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结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大豆肽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大豆肽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抗氧化作用以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造成高脂血症模型,然后随机分组:正常组、高脂模型组、血脂康组(100 mg kg-1d-1)、大豆肽灌胃组(400 mg kg-1 d-1)、大豆肽灌胃组(800 mg kg-1 d-1)、大豆肽腹腔注射组(100 mg kg-1 d-1)、大豆肽腹腔注射组(400 mg kg-1 d-1),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持续给药大豆肽30 d,期间每两周眼静脉取血一次,分离血清,检测TC、TG和HDL-C指标;实验结束当天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SOD、MDA和NO指标.结果显示大豆肽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TC、TG和LDL-C,但对HDL-C没有显著影响;大豆肽给药组的SOD指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而MDA和NO指标则显著降低.表明大豆肽液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能降低血浆黏度,同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强迫游泳法复制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观察了人参花提取物对病理状态下大鼠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人参花提取物对模型大鼠血流变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寄生壮骨颗粒对木瓜蛋白酶诱导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膝关节内注射10%木瓜蛋白酶和0.03mol/LL-半胱氨酸混合溶液制备大鼠骨关节炎模型,造模后分别给予寄生壮骨颗粒(8.69g/kg、4.35g/kg、2.12g/kg)及阳性药盐酸氨基葡萄糖(0.13g/kg),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药4周。测定大鼠体重、膝关节肿胀度,血清中IL-1β、TNF-α、IL-6、MMP-3、MMP-13及滑膜组织中糖胺多糖的含量评价其治疗作用。结果寄生壮骨颗粒高、中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TNF-α、IL-6、MMP-3、MMP-13的水平,增加滑膜组织中糖胺多糖的含量。结论寄生壮骨颗粒对木瓜蛋白酶诱导大鼠骨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IL-1β、TNF-α、IL-6、MMP-3、MMP-13的水平和增加滑膜组织中糖胺多糖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解热、镇痛、抗炎、止咳、祛痰的实验研究,明确败毒散、败毒颗粒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①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②小鼠热板实验;③大鼠足趾肿胀抗炎实验;④小鼠氨水诱咳实验;⑤小鼠酚红祛痰实验。观察败毒颗粒解热、镇痛、抗炎、止咳、祛痰的药理作用。结果①致热后,败毒散组(3.24g生药·kg^(-1))及败毒颗粒中、高剂量组(3.24、6.48g生药·kg^(-1))可明显抑制大鼠体温升高,发挥解热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败毒散组及败毒颗粒中、高剂量组(7.02、11.7g生药·kg^(-1))可延长小鼠痛阈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③败毒散及败毒颗粒中、高剂量组(3.24、6.48g生药·kg^(-1))在造模后1~4小时内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大鼠足趾肿胀,且成一定的量效关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④败毒散组及败毒颗粒低、中、高剂量组(2.34、7.02、11.07g生药·kg^(-1))可明显延长氨水刺激后的咳嗽潜伏期,并且抑制氨水刺激后5min内的咳嗽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⑤败毒散及败毒颗粒低剂量组(2.34g生药·kg^(-1))、九味羌活颗粒组及氨溴索对照组可明显增加小鼠酚红排泌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败毒散、败毒颗粒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抗炎、止咳、祛痰作用,可作为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健脾润肠颗粒及其对脾虚便秘小鼠的通便作用。方法以成型率、溶化率吸湿率三个为指标,辅以综合评分,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出健脾润肠颗粒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药理试验来检验健脾润肠颗粒对脾虚便秘小鼠的通便作用。结果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为原辅料比1:1.5、无水乙醇浓度90%、烘干温度55℃。此条件直接制粒,成品颗粒成型性好、溶化性好,符合《药典》颗粒剂要求,质量稳定,对小鼠通便作用显著,结果较为理想。结论本实验确定的制备工艺切实可行,健脾润肠颗粒与汤剂具有相同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红补血颗粒(SBG)对血虚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ED)小鼠模型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联合乙酰苯肼法建立血虚型VED小鼠模型,随机分为VED组、阳性对照组、SBG高剂量组、SBG中剂量组和SBG低剂量组,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小鼠作为对照组。观察小鼠脏器指数,外周血象指标,HE染色法观察小鼠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胸主动脉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胸主动脉组织中TLR4、MyD88、NF-κBp65、ICAM-1蛋白表达量。结果与VED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SBG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显著升高,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1,P<0.05),RBC、HGB、HCT、WBC、PLT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GSH-Px和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TLR4、MyD88、NF-κBp65、ICAM-1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SBG可以通过抑制TLR4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达到保护气滞血瘀型VED小鼠血管内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参红补血颗粒(SBG)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诱导HUVECs建立炎症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脂多糖(LPS)组、5%SBG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采用MTT法检测HUVECs的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HUVECs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UVECs中TLR4、MyD88、ICAM-1蛋白表达水平。体内实验利用环磷酰胺和乙酰苯肼联合造模法建立血虚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ED)模型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内皮素(ET-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5%含药血清孵育的SBG高、中、低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10%和20%含药血清孵育的SBG高、中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5%SBG含药血清高剂量组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TLR4、MyD88、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与VED组小鼠比较,阳性对照组、SBG高剂量组小鼠NO和6-keto-PGF1a水平显著升高,ET-1、TXB2和vWF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 参红补血颗粒含药血清通过调控TLR4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HUVECs炎症损伤,起到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