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桃果实采后生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桃果实采后呼吸作用和乙烯释放、膜质过氧化及活性氧代谢、果实软化及相关酶的作用、冷害生理、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等方面阐述了桃果实采后生理变化,旨在为提高桃果实贮藏保鲜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杧果生长期喷施水杨酸处理对果实采后品质和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杧果(Mangifera indica L. 'Zihua')生长期分别用1和0.1 mmol·L-1水杨酸(清水为对照)进行3次喷施处理,果实采收后于13℃,85%~95% RH的环境下进行贮藏,并定期取样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0.1mmol·L-1水杨酸处理能延缓杧果果实衰老,显著抑制果实病斑扩展,有效降低果实的接种发病率;而1mmol·L-1水杨酸的作用却相反。 相似文献
5.
研究设施栽培桃果实采后适宜修剪量,为设施栽培桃不同品种采后修剪提供指导。以曙光与早红艳4 a生成龄树为试材,连续6 a在果实采后对1 a生枝组进行适宜修剪量试验。以不修剪为对照,按剪下叶量占植株总叶量比例进行轻度(20%~30%)、中度(40%~50%)和重度修剪(70%~80%)及全剪处理,分析不同修剪量对树冠的光截获能力、1 a生枝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1 a生枝组的年生长量以及植株总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曙光进行中度修剪处理,后期结果枝组能更快形成,短果枝比例降低,更有利于提高单株负载量和果实品质。对早红艳进行轻度修剪处理,枝条总数增加,短果枝比例降低,植株负载量及果实品质明显优于对照,该品种更适于轻度修剪。 相似文献
6.
7.
采后操作对荔枝果实品质,失水与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98℃热水处理,熏硫及结合酸浸等技术,包装方式与贮藏条件对‘黑叶’荔枝果实品质,失重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浸,熏硫结合酸浸处理可提高果皮酸度,对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酸度无影响,无包装自然改置与有孔或无孔塑料盒包装相比,无孔塑料盒包装的果实失重显著减酸,贮藏于4℃的热处理果实与对照果实有相似的失重曲线,无论包装方式与贮藏环境的温湿度如何,果实均不存在呼吸高峰,呼吸速率在贮藏初期随着果 相似文献
8.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8,(5):52-53
据《园艺学报》2008年第3期报道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杧果生长期SA(水杨酸)处理对果实采后品质和病害的影响,为杧果贮藏保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8,(4):53-53
据《园艺学报》2008年第3期报道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杧果生长期SA处理对果实采后品质和病害的影响,为杧果贮藏保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黑莓品种'Hull'为试材,采用阿魏酸和那他霉素浸泡黑莓果实,测定了果实细胞壁成分和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研究了采后处理对黑莓果实细胞壁的作用,以期阐明采后处理提高黑莓果实硬度的作用机制.结果 表明:阿魏酸和那他霉素处理后果实中纤维素和果胶含量高于对照组.阿魏酸处理可显著降低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L-Af)活性;那他霉素处理可显著降低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β-甘露聚糖酶(β-Man)活性;阿魏酸和那他霉素联用可以显著降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和纤维素酶(Cx)活性,提高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XET)活性.综上所述,阿魏酸和那他霉素处理可以下调黑莓果实中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提高细胞壁保护酶活性,抑制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分解,从而延缓黑莓果实软化. 相似文献
12.
13.
桃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及冷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学报》2017,(9)
桃果实采后极易发生腐败变质现象,低温可延长果实的贮藏保鲜期,但长期的不适低温冷藏易使果实产生木质化、絮败、果肉褐变、果肉变红、糖酸比失调、固有芳香成分丧失或有害挥发性物质生成等品质劣变症状。不同类型桃果实甚至不同品种桃果实的采后品质劣变规律不同,低温的敏感度及冷害的发生时间点、综合表现特征亦有较大差异,其保鲜技术一直是国际上的难题。笔者对果实品质劣变发生的症状进行归纳,并从酶学、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机制阐释。建议对不同肉质类型桃采后生理特性和贮运特性进行系统性研究,制定相应的采后品质劣变调控技术,开发高效、安全的保鲜技术并应用于实践,为桃果实采后处理及保鲜贮运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膜脂代谢组学研究低温诱导的桃果实采后膜脂代谢变化与冷害的关系。与4℃相比,8℃延缓了桃果实磷脂降解、磷脂酸(PA)生物合成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进而降低PA积累和脂肪酸去饱和过程,保持高水平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组分和脂肪酸不饱和度,最终延迟桃果实冷害发生。8℃诱导桃果实差异脂质代谢物数量显著增加,并在贮藏后期保持较高水平的甘油二酯(DAG)和较低水平的甘油三酯(TAG)组分,可能是8℃诱导的采后桃果实正常后熟软化过程和冷害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8℃下桃果实的膜脂代谢动态变化利于冷害的延迟。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CPPU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采后品质的影响,以猕猴桃黄肉品种“金艳”为试验材料,于盛花后30 d采用10 mg/L CPPU进行幼果浸果处理,自然生长果实为对照,测定生长发育期、常温处理(20℃)与低温贮藏(1℃)的果实品质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10 mg/L CPPU处理在采收时明显提高了果实内外品质指标,促进了果实提早成熟。其中单果质量与纵横侧径分别提高了11.35%、7.20%、6.21%与7.08%;蔗糖含量提高了12.93%;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与果糖含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2)在20℃常温处理下,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达到可食状态时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蔗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0.74%、3.34%、4.42%;同时促进了呼吸高峰的提前,缩短了货架期。(3)在1℃低温贮藏末期,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3.11%、7.23%、11.11%,且果实硬度下降加快,缩短了采后贮藏保鲜期。综上所述,10 mg/L CPPU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单果质量,提升果实内在品质,同时加快了果实成熟进程,缩短了... 相似文献
17.
18.
采后操作对荔枝果实品质、失水与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98℃热水处理、熏硫及结合酸浸等技术、包装方式与贮藏条件对‘黑叶’荔枝果实品质、失重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浸、熏硫结合酸浸处理可提高果皮酸度,对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酸度无影响;无包装自然放置与有孔或无孔塑料盒包装相比,无孔塑料盒包装的果实失重显著减缓;贮藏于4℃的热处理果实与对照果实有相似的失重曲线;无论包装方式与贮藏环境的温湿度如何,果实均不存在呼吸高峰;呼吸速率在贮藏初期随着果实失重的增加而下降,后期变化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采后NO处理对冷藏期间板栗果实抗病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以'金优2号’板栗果实为材料,采用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溶液浸泡处理果实,观察处理对冷藏条件下板栗果实腐烂率的影响,分析测定SNP处理后果实抗病相关酶、果胶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贮藏期间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SNP处理能有效地降低冷藏期间板栗果实腐烂率,贮藏180 d时,SNP处理果实腐烂率为18.89%,显著低于对照,为对照的43.60%;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SNP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板栗果实贮藏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降低了贮藏期果胶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减少了果实丙二醛的积累。【结论】NO采后处理可提高板栗果实冷藏期间抗病相关酶活性,抑制果实PG酶和PPO酶活性,减少果实MDA的积累,进而降低板栗果实的腐烂率。 相似文献
20.
探讨采前γ-氨基丁酸(GABA)处理对芒果采后病害防治效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寻找芒果防腐保鲜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妃芒果为试材,采前20 d对芒果喷施0.4、2.0、10.0 mmol/L GABA水溶液和清水,喷施2次,每次间隔7 d,测定采后芒果在常温(22~25℃)贮藏期间病情指数、病斑直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采前GABA处理可显著抑制接种炭疽病菌芒果果实的病斑扩展,并显著降低采后芒果果实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提高其防治效果,其中采前2.0 mmol/L GABA处理效果最好,贮藏12 d时防治效果为43.66%。同时,采前2.0 mmol/L GABA处理能显著延缓芒果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抑制贮藏前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保持贮藏后期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另外,采前2.0 mmol/L GABA处理可显著延缓芒果柠檬酸和莽草酸的降解,提高芒果贮藏前期的苹果酸含量和贮藏后期的奎宁酸含量。以上结果表明,采前GABA处理能有效提高采后芒果果实的抗病性,并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