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早籼15为材料,研究氮素水平对早稻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处理水稻植株干物质量随生育进程皆呈现增加的趋势,且水稻植株各期干物质积累量随氮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水平对水稻影响最大的是在拔节期至抽穗期,其干物质积累量越多,产量也就越高。适宜氮素,干物质积累强度随氮用量的增加而加强,增加到一定量后干物质积累强度趋于缓慢。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生产量对产量的贡献,以拔节—抽穗阶段的影响最大,有效分蘖期与无效分蘖临界期影响最小。抽穗期水稻的干物质积累主要在叶片;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主要在穗部。最高产量施氮量为241.3 kg/hm2,产量达8 550.8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211.7 kg/hm2,净效益最高,为4 835.5元/hm2。  相似文献   

2.
以南粳44和武运粳24为材料,研究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水稻干物质积累、产量以及各器官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30%的基肥、30%的分蘖肥、40%的穗肥较为合理,南粳44和武运粳24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1 575.5 kg/hm2和11 365.5 kg/hm2,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成熟期地上部氮素总积累量最高。本研究结果证实氮肥运筹要保证穗肥比例,适当调整分蘖肥比例,在保证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穗粒数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龙粳31’关键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以‘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0、60、120、180、210kg/hm25种施氮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果]从分蘖到收获,水稻全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在逐渐增加,并且在最大施肥量下获得最大的干物质产量;茎、叶的积累分配比例减少的同时穗的积累分配比例增加,但高氮处理前期干物质积累过大不利于成熟期收获器官干物质的积累。[结论]从提高‘龙粳31’产量的角度出发,施氮量不超过18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以北方超级稻铁粳7号为试材,重点分析了氮肥运筹对水稻生产干物质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提高铁粳7号的干物质重,在施纯氮255 kg/hm2、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8:2处理下成熟期的总干物重达到最高为15 570 kg/hm2;增加施氮量会提高铁粳7号的总吸氮量,但氮素回收率和氮素收获指数会下降,而氮素生理利用率以施纯氮210 kg/hm2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5.
对武粳99-2从氮肥、栽插密度、播种期及每穴苗数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本地产量在9750kg/hm2以上水平下,适宜播期为5月15日左右,最佳氮肥用量为纯氮300~330kg/hm2,栽插密度为3.8×105~4.5×105穴/hm2,每穴苗数3~4苗。  相似文献   

6.
对武粳99-2从氮肥、栽插密度、播种期及每穴苗数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本地产量在9 750kg/hm2以上水平下,适宜播期为5月15日左右,最佳氮肥用量为纯氮300~330kg/hm2,栽插密度为3.8×105~4.5×105穴/hm2,每穴苗数3~4苗.  相似文献   

7.
水稻新品种连粳7号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连粳7号进行不同播期、不同密度、不同施氮量的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连粳7号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等特性,在江苏淮北稻区产量在10 500 kg/hm2以上,播期范围为5月5-10日,栽插密度控制在30万~37.5万穴/hm2之间,适宜氮肥用量为纯氮337.5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8.
超级稻武粳15超高产栽培新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求超级稻武粳15超高产栽培的新途径。[方法]以超级稻武粳15为材料,从不同群体起点结构改革的角度设计处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各处理中每穴摆栽3钵的处理产量最高,群体发展合理,抽穗后群体光合势大,干物质积累量多。[结论]初步提出以摆栽9.45万穴/hm2(40.0cm×26.7cm),每穴摆3钵,每钵2苗,基本苗57.0万/hm2的全新群体起点结构的超高产栽培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供磷水平对吉林省水稻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依据产量(y,kg/hm2)与施磷量(x,kg/hm2)关系建立线性加平台方程得出最高产量的施磷量为106.7 kg/hm2,产量为10 687 kg/hm2。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和磷素的积累和分配趋势一致,P120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磷素于抽穗期后均为最大。施磷可显著提高茎鞘中磷素的转运量,P120处理茎鞘和叶片磷转运量、转运率、籽粒贡献率均为最大。水稻的磷肥偏生产力、磷肥农学利用效率、磷肥当季回收率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显著下降的趋势。综合产量与效益、养分吸收及磷肥利用效率等因素,采用最佳经济磷肥用量134.0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移栽基本苗对水稻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稻品种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方法,探讨了移栽基本苗对水稻群体性状、产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及成熟期收获穗数与移栽基本苗数呈正相关;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剑叶的净光合速率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的百分比与移栽基本苗数呈负相关;单位面积颖花量、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产量与移栽基本苗数呈多元相关.滨海盐碱稻区盐丰47的适宜移栽基本苗为80.81×104/hm2,可获得9.05 t/h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栽插密度试验研究 ,探讨中粳CY 6覆膜旱作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 ,栽插密度为 16 .36万~ 2 0万穴 /hm2 时 ,植株节间配置合理 ,后期功能叶面积大 ,群体增长快 ,成穗足 ,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高 ,产量结构协调。产量与密度呈抛物线关系 ,密度为 2 0 .36万穴 /hm2 时 ,理论最高产量为 7817.3kg/hm2 。综合分析 ,中粳CY 6覆膜旱作最适宜密度为 2 0万穴 /hm2 。  相似文献   

12.
研究和分析了不同施氮量和密度水平对精量穴直播杂交粳稻"花优14"的群体特征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处理对水稻生育期、叶绿素相对含量、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重、穗粒结构以及产量有明显影响,以300kg/hm2纯氮量处理,其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2.93t/hm2和11.59t/hm2;密度试验中,水稻后期叶绿素相对含量以28.65万穴/hm2的处理DHJ14与KZH14较高,叶面积指数以密度为40.50万穴/hm2的处理DHJ10与KZH10较高。干物质积累量在苗期、分蘖盛期、拔节期、齐穗期、成熟期均以密度为28.65万穴/hm2的处理DHJ14最高;在实际产量上,以密度为28.65万穴/hm2的处理DHJ14最高,为10.07t/hm2,其次是密度为22.20万穴/hm2的处理DHJ18为9.99t/hm2;以穴直播密度为28.65万穴/hm2(行株距25cm×14cm)施氮量在225~300kg/hm2范围内杂交粳稻"花优14"较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3.
播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小穗结实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济麦22大面积高产的适宜播量,采用大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播量对该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小穗结实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量增加,出苗至拔节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呈递增趋势,开花期和成熟期表现为先增后减;单位面积穗数和产量也呈先增后减趋势;小播量明显促进成熟期单茎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量,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获得较多的结实粒数和千粒重。本试验条件下,济麦22在鲁西南地区的适宜播量是150~225 kg/hm2,最佳播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单粒精播模式下密度对不同类型花生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铁引花1 号’和‘唐A825’为试验材料,设置7.5 万穴/hm2、15 万穴/hm2、22.5 万穴/hm2、30 万穴/hm2、37.5 万穴/hm2、18 万穴/hm2(对照)6 个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单播条件下适当密植有利用花生产量的提高,大粒型‘铁引花1 号’在15 万株/hm2时产量最佳,比对照增产15.8%。中小粒型‘唐A825’在22.5 万株/hm2时产量最佳,比对照增产26.5%。生育前期密度对植株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影响不明显,生育后期群体产量、最大阶段积累量、最大日积累量、叶、茎、柄的干物质积累量等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峰值变化,单株的干物质积累量、输出率、贡献率等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5.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不同施入量F1、F2、F3、F4、F5(180、225、270、315、360 kg/hm2)对水稻新品种盐粳939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4处理获得单产9 438 kg/hm2,比F5、F3、F2、F1处理分别增产0.8%、1.9%、4.1%、8.8%。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处理主茎叶片数、单位面积最高茎蘖数与收获穗数、齐穗期叶面积指数与剑叶净光合速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随之增加,各处理茎蘖成穗率、有效叶面积率、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收获指数、每穗成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随之降低,各处理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则表现为先增后减。结合该品种的大面积示范结果,与盐粳939高产高效栽培相配套的适宜施氮量(N)为3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不同叶龄期追施穗肥对粳型超级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寻求粳型超级稻最佳穗肥追施叶龄期。[方法]以超级粳稻武粳15、常优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叶龄期等量追施穗肥对其产量、物质生产、氮素利用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叶龄余数4、3等量追肥处理产量最高。适期追施穗肥能够有效地增加抽穗-成熟期干物质的积累,获得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并能获得较高的氮素利用率;还可以有效改善粳型超级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结论]在施纯氮225 kg/hm2,基蘖肥∶穗肥=6∶4的条件下,叶龄余数4、3等量追穗肥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以中粳品种"皖稻68"为材料,研究氮、钾施用量对单季中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262.5 kg/hm2和施钾为375.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11211.1 kg/hm2.水稻的总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高,而分蘖成穗率、有效和高效叶面积率、抽穗后干物质生产积累量和总颖花量以施氮量为262.5 kg/hm2为最高,进一步增施氮肥则下降,不利于群体质量的提高.钾肥对水稻的有效穗和穗粒数影响不大,但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穗下节间长度占株高的比例增加,有利于提高植株抗倒性,而抽穗后干物质生产积累量也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水稻的群体质量得到优化,产量有增高的趋势,但是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产量的影响     
 为给弱筋小麦优质高产氮肥的精量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材料,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对其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茎蘖成穗率、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生物产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拔节期追氮比例均呈极显著二次曲线关系;成穗数、茎蘖成穗率、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生物产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弱筋小麦实现61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的氮肥运筹技术,即在总施氮量为225kg/hm2条件下,采用追肥在拔节期一次施用,以氮肥基追比6:4和5:5为弱筋小麦宁麦9号最佳氮肥运筹方案,该群体各项质量指标均较为合理,形成了高效群体,成穗数为477~486万/hm2,茎蘖成穗率为48.6%~48.9%,最适宜叶面积指数为6.92~7.08,成熟期生物产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4460~15330kg/hm2和4455~4515kg/hm2。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需要,延长品种生命力,以绥粳9号为参试品种进行密度与施肥量试验研究,以期从中找出黑龙江省水稻品种的栽培因素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绥粳9号在产量(9 490.0 kg/hm2)最高时求得最佳密度、氮、磷、钾为30.6万穴/hm2、115.6 kg/hm2、49.0 kg/hm2、67.7 kg/hm2;绥粳9号在食味品质(83.0分)最高时求得最佳密度、氮、磷、钾为33.2万穴/hm2、93.3 kg/hm2、61.3 kg/hm2、82.6 kg/h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对机插武运粳30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武运粳30为材料,通过设置4个施氮量水平(纯N225、270、315、360 kg/hm~2)及3个栽插密度水平(株行距12 cm×30 cm、14 cm×30 cm、16 cm×30 cm)试验,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武运粳3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成穗率等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加,但每穗粒数和结实率逐渐降低,施氮量在270 kg/hm~2条件下,产量最高,显著高于施氮量225和360 kg/hm~2处理。增加施氮量能显著增加武运粳30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但氮肥过多无效分蘖增多,成穗率下降。栽插密度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栽插密度变小,有效穗数降低,而穗粒数和千粒重增高,在株行距为14 cm×30 cm条件和12 cm×30 cm条件下产量差异不明显,但高于16 cm×30 cm条件。[结论]在施氮量275 kg/hm~2和株行距14 cm×30 cm的组合下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可充分发挥武运粳30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