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DEM、土地利用图、气象水文观测数据,使用SWIM模型对洱海流域产流进行了模拟,比较模拟值和观测值得到效率系数为0.49,总流量相对误差为-18%。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分析汤河流域的水文和气候特性以及超渗、蓄满产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运用综合产流模型,用20场洪水资料进行模型参数的优选,预报结果平均精度为82.7%,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雨量站分布不均匀流域的降雨径流预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方法难以可靠预报雨量站分布不均匀流域的次降雨径流量这一水文预报难题 ,探讨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该类水文预报问题的可能性。实例研究表明 ,以次暴雨量及其前期影响雨量为输入、次暴雨径流总量 (净雨量 )为输出的 BP网络模型 ,预报的相对误差比蓄满产流模型预报的相对误差平均低 9.2 % ,这说明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作为雨量站分布不均匀等雨量观测存在系统偏差或不足流域的降雨径流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4.
流域土壤侵蚀研究方法与预报模型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一直是土壤侵蚀学科的前沿领域和指导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有效手段。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土壤侵蚀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的土壤侵蚀模型,从而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土壤侵蚀的研究手段和模型的发展进程,并指出了我国近期土壤侵蚀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黄土坡面定雨强入渗产流物理基础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具有物理基础的坡面降雨入渗产流模型,为降雨有效性和产流特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根据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理论,分析降雨条件下土壤入渗的特征,建立入渗产流模型,并在室内进行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情况下黄土坡面降雨入渗产流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模型参数。【结果】在分析积水入渗条件下Philip入渗公式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长历时Philip积水入渗公式的降雨产流模型。该模型显示,地表积水时刻与雨强、吸湿率和土壤饱和导水率相关。【结论】利用室内模拟降雨资料对所建立模型进行了评估,表明其可以反映坡面降雨入渗产流的基本特征,可用于黄土坡面降雨入渗产流过程的分析,为坡面降雨径流过程的描述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程序设计的产流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流预报模型是洪水预报的基础,为了提高产流预报精度,将遗传程序引入降水、径流关系回归模型中。遗传程序能够通过自身演化寻找因果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自动形成函数表达式,比传统方法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必事先选定具体的数学表达式。将该预报模型应用于陡河水库的径流预报,并同传统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程序设计的产流预报模型适应性强,拟合精度高,适合解决非线性问题,为径流预报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与流域防洪耦合的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与流域相结合的情况,建立了城市防洪与流域防洪相耦合的洪水预报调度模型,并以济南市的实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合理,求解方法有效可行,能够满足城市和流域防洪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湖南省实际的防汛业务需求,利用自然流域法将湖南省的中小河流域划分成湘、资、沅、澧以及洞庭湖五大流域,使用湖南省2008—2018年27个水文控制站的水位数据及同期湖南省97个国家气象站点实况与格点融合降水产品,研究了湖南省中小河流域强降水与洪水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基于流域降水的水位预报模型。通过2019年7月6日至13日湖南省强降水与洪水实例对该预报模型进行了应用与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此次强降水与洪水过程中,湘、资、沅、澧四大水流域的水位预报峰值及变化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对水位预报效果较好,在业务应用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水箱模型、新安江模型原理进行阐述,同时对这2个模型在清河水库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误差情况进行统计计算,采用试错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重新率定,对率定参数后的模型重新进行历史洪水模拟预报,以提高清河水库洪水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流域产流为流域内的降水量扣除各种损失之后的剩余量。流域汇流为流域内一次降水形成的净雨转换成流域出口断面处流量汇集过程。产流的损失主要包括植物截留、洼地填蓄、下渗、蒸发等。流域汇流包括坡面水流、壤中水流、地下水流以及河道水流等多种水流的汇集。本文对流域产流、汇流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产流、汇流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谈到了对汇流原理的认识。供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1.
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场暴雨径流泥沙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研究黄土区以小流域为尺度的暴雨 径流 泥沙规律,为该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森林水文的较大研究尺度流域综合试验为出发点,在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分类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小流域11个,对这些小流域进行了3~8a的定位观测,获得了131场暴雨产流和产沙资料.在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降雨、土壤入渗、流域产流、汇流及输沙的理论与方法,获得精度较高、适用性较强的流域径流、泥沙统计模型和数理模型.  相似文献   

12.
杉木植被小流域产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基准集水区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杉木植被小流域的产流特征。采用Hewlett等所确立的通用水文过程线分割方法,对10场典型降雨径流过程分析后确认:当地主要产流类型有两类;当地条件下杉木植被小流域水文响应值较大,水源涵养作用不佳,原因在于当地森林植被处于中幼林期,且破坏严重。建立了一日降雨径流数学模型,可用于预报一场降雨的日平均流量,确定不同小流域产流差异的降雨量临界值。  相似文献   

13.
乌江流域降雨和径流的周期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乌江流域降雨和径流实测序列的多尺度时频分析,对乌江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解决该地区的季节性干旱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乌江流域年均降雨量和径流量变化的周期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乌江流域1956—2000年降雨量和径流量均具有中等程度的变异,且径流量的增加速率大于降雨量;降雨和径流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变化,且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变化周期具有同步性;降雨量的主周期依次为41年、25年、11年和5年,而25年尺度的周期具有全局性;径流量的变化周期大致为40年、25年、16年和6年,而25年尺度的周期具有全局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次降雨条件下的武水流域径流输沙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径流输沙规律反映区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状况,可指导区域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建设。流域径流与输沙受降雨、下垫面因素及流域综合环境要素的影响。在对湖南武水流域径流与泥沙输移影响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次降雨与对应次径流、次输沙(包括悬移质与推移质)实测资料,建立武水流域次降雨条件下的径流与输沙经验回归模型,可用于流域径流与输沙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5.
森林流域水文及水沙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量分析国内外对森林流域产流产沙及其水文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了该领域研究的重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资料缺乏和无资料地区的径流分析研究一直是困扰水文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在探讨了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上述地区的径流研究可行性基础上,通过分析确定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建立岩溶山区径流分析神经网络模型。模型在滇东南径流分析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伏牛山区陶湾流域为研究对象,预测和评价了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下流域径流、泥沙、氮磷等的输出动态,以便采取更为有效的管理措施。选取了5种农耕模式:传统翻耕、免耕、等高种植、留茬覆盖、免耕并留茬覆盖;5种施肥模式:现有量、85%现有量、70%现有量、50%现有量、35%现有量;5种降雨模式:干旱年、偏少年、平水年、偏多年和丰水年,得到125种模式组合。调试AnnAGNPS模型,输出125组合下的陶湾流域径流、泥沙、氮磷输出量。结果表明,免耕模式可以削减泥沙输出的34.9%,但却增加了径流、氮磷等的输出;施肥模式对径流和泥沙输出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氮磷输出呈强正相关关系(R>0.95),50%现有量的L3模式可削减81.8%氮和63.7%磷;丰水年泥沙输出量为平水年的4.7倍,但氮的输出量与平水年差异不显著,磷的输出量略高于平水年;免耕与施肥模式相结合是陶湾流域削减泥沙和氮磷输出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潮河发源于承德市,位于密云水库上游。密云水库从1963年起就开始为密云水库供水,每年注入北京密云水库的水量约占密云水库年入库水总量的50%以上,因此,承德境内潮河的径流量直接影响密云水库的蓄水量,从而影响首都人民的用水。笔者对潮河1956~2002年的天然年径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现有的两种甘蔗糖分预测模型基础上,利用按质论价产生的糖分数据,从单个榨糖企业的角度,对甘蔗糖分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二次曲线模型、分段Log istic曲线模型提出了单纯的Log istic模型,针对糖分积累峰值段低于模型预测值的情况,进一步推导出复合Log istic模型。复合Log istic模型能够模拟多种情况,较适合在实际生产中对甘蔗糖分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