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发展迅猛,其亲虾选育和种苗繁育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无特定病原(SPF)和抗特定病原(SPR)的南美白对虾健康亲本选育,以及病害检测手段落后,遗传育种工作滞后,导致亲本选择不严,近亲变配现象严重,造成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桃拉病毒(TS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自1988年引进我国以来,人工繁育和种苗批量生产相继获得成功。1998年起在我国南方各省进行规模养殖,不久上海地区也开始试养,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南美白对虾桃拉病毒病是因从国外引进南美白对虾亲本而传播到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1999年该病在台湾地区大面积暴发,使台湾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遭到严重挫折。2000年以来,该病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沿海海水养殖密集区均有发生,并逐步蔓延。今年7月以来,上海市崇明县养殖南美白对虾部分区域也相继暴发桃拉病毒…  相似文献   

4.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中常见的病害有白斑综合症、桃拉病毒综合症(TSV)。当前,频繁暴发的南美白对虾病毒病给虾农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养虾业的发展,因此,做好南美白对虾病毒病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用RT-PCR技术,对福建南部养殖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自然暴发的急性传染病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检出桃拉综合征病毒。对231bp的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并与Genbank桃拉综合征病毒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其同源性超过97.O%。临床观察也表明,虾体表发红、有的虾体表散布有一些灰白色病灶,附肢及尾扇发红,还有一些病虾体表散布大量黑色不规则病灶,为桃拉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的典型症状。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病虾体表、附肢、鳃等组织的表皮上皮有许多坏死病灶,结缔组织细胞与相邻横纹肌纤维基底部也有病变。病变细胞嗜酸性颗粒增多,细胞核固缩或破裂。部分病虾肝胰腺出现脂肪化和空泡变性。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症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桃拉综合症(Taura syndrome)是由Taura病毒(TSV)引起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的传染性病毒病。除此之外.它还会对红额角对虾(P.stylirostris)和白对虾(P.sctiferus)等造成危害,它是对虾中危害特别严重的三大病毒病之一。首例是1992年6月在厄瓜多尔Guayas省的Taura河河口附近发现而得名。1999年以来.我国南方开始引进养殖周期短、  相似文献   

7.
章秋虎 《内陆水产》2004,29(10):19-19
近年来.对南美白对虾危害较大的主要病害除了由桃拉病毒和杆状病毒引起的红体病和白斑综合症等传染性病毒病之外.又出现了一种“死底症”,又称“偷死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高密度养殖的虾塘。目前正值持续高温天气.白对虾生长快.池内载虾密度不断增大.排泄物多.水质极易恶化。广大养殖者在着重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要谨防“死底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症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及其趋势(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TS的发病时间。TS可发生于南美白对虾的整个养殖期,但更多出现于虾苗放养后的10~40天期间,而且以蜕皮期更为严重,因为该时期幼虾身体虚弱,外壳柔软,易于感染。一般在虾的蜕皮前期的后期和蜕皮后期的初期症状最为典型。4郾TS对南美白对虾的危害性。虽然TS的累积死亡率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9.
南美蓝对虾和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美蓝对虾 ( Penaeus stylirostris)原产于拉丁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 ,它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盐度范围广、人工繁殖较南美白对虾容易、抗病毒能力较强 ,易于集约化饲养等优点。 2 0 0 1年 4~ 5月 ,福建省漳州市出现了大规模的南美白对虾流行性虾病 ,其中海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发病率达60 %以上 ,兑淡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发病率也在30 %以上 ,严重制约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为了探索南美蓝对虾的兑淡养殖技术 ,我场于今年 6月 5日开始进行南美蓝对虾和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 ,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平均单产为 2 34kg/1 0 0 0 m2。一、池塘条件利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主要发生的病害有白斑病、细菌性红体病、软壳病、红胃病、纤毛虫病及营养不良等病症。对养殖危害较大也是死亡较严重的是白斑病,为此,笔者针对所发生的病情,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所采用的方法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一、发病情况自6月下旬开始陆续发生,最初发生体长在6~7厘米时,到7月15日体长4厘米也出现病情,整个发病池中最早发病和死亡的都是从最大个体开始的。到6厘米以上的个体传染率和死亡率较高。发病较高传染较快的是池水较浅、投喂不足、清池不彻底和池水消毒不及时的…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符泽雄 《海洋渔业》2000,22(2):68-70
1999年5~10月在海南省琼海市的三口虾塘内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了高产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未发生虾病,成活率达93.9%以上;生长速度快,90d左右养殖体重达15g/尾以上,110d左右养殖体重达25g/尾;经济效益好,产量高,达451.5~882kg/亩,饲料系数小,在1:5以下,是海水养殖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用1000ml小水体进行斑节对虾和凡纳对虾各期幼体对卤虫无节幼体摄食量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二种对虾的卤虫摄食量与卤虫密度有关,在相同密度下,糠虾期凡纳对虾卤虫日摄食量明显高于斑节对虾,而卤虫密度对摄食量的影响凡纳对虾略低于斑节对虾,仔虾期卤虫摄食量差异日渐减小,P5-P6已很接近。  相似文献   

13.
凡纳滨对虾虾仁在冻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经过去头和去壳处理后,于-35℃冷冻过夜,然后置于-18℃条件下进行保藏试验。通过测定解冻损失率和肉色变化,明确冻藏期间虾肉的质量变化规律,结合腺苷三磷酸(ATP)及其降解产物、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酸碱度(pH)等鲜度指标的测定结果,分析对虾在冻藏条件下鲜度的变化规律,旨在为其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冷冻保藏至第18天时解冻损失率达到最大,同时表面色差(L^*)也达到最大值41.56。而虾肌肉中的ATP质量摩尔浓度冻藏第1天就降低了71.78%,次黄嘌呤(Hx)和次黄嘌呤核苷(HxR)则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第10天鲜度指标(K值)达到最大值7.18%,并能比较稳定地保持这一水平,结合TVB-N测定结果,发现冻藏至第30天时,虾肌肉中的TVB-N仍未超过腐败临界值。因此,冻藏处理可以保持凡纳滨对虾的鲜度,使各项理化指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会加重解冻损失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土池养殖南美白对虾合理密度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池养殖场环境下,分析对虾土池精养产量与合理养成密度的关系。以求更好发挥单位水体的生产效力,促进对虾养殖朝着更健康、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紫外光A波段(Ultraviolet A, UVA)是自然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本研究选取450尾体重为(9.56±0.10) g的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以光周期为12L︰12D的全光谱LED灯[光强(1.00±0.02) W/m2]作为背景光源,在不同UVA [光强(1.00±0.02) W/m2]补光时间(0 h, T0 h; 2 h, T2 h; 4 h, T4 h; 8 h, T8 h; 12 h, T12 h)下进行为期28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UVA补光时长下,对虾肌肉中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T2 h和T4 h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T2 h组的粗蛋白显著高于T4 h组外的其他组(P<0.05),T8 h和T12 h组的粗脂肪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T2 h和T4 h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赖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凡纳滨对虾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27.85%~40.7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为10.63%~16.3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38.81%~49.61%,其在T2 h和T4 h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2~4 h的UVA补光时间能够改善凡纳滨对虾肌肉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6.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进行了益菌调水宝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益菌调水宝可明显降低养殖池水体中的细菌总数, 有效控制池塘中的COD、硫化物和氨氮, 对pH 没有明显的影响, 对虾增重和成活率分别提高10%。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精养虾池放养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连江进行南美白对虾精养虾池放养密度试验,通过水质测定,生长测定和效益分析等方面寻找能取得最好效益的适宜放养密度。研究表明:除了溶解氧与对虾放养密度成反比外,COD、PO_4-P、NO_2-N、NO_2-N、NH_4-N等水质指标均与放养密度无关,只是随着养殖时间延长,COD、PO_4-P逐渐增加。研究还表明:放养密度与对虾的体长、体重成反比,而与饵料系数成正比。养殖结果显示:在适当的条件下,提高放养密度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南美白对虾塑料大棚保温三级淡化暂养技术等措施,实现南美白对虾池塘双茬淡化养殖。养成期间水质情况良好,水温平均(26±3)℃,pH值约8.5左右,溶氧量5.6m叽以上,氧氮约0.20mg/L,亚硝酸氮0.02m班左右,每667m^2养殖产量达426.7kg,养殖效益高达4186.7元。结果表明,采用南美白对虾双茬淡化养殖技术,延长了对虾生长期,提高了池塘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对从天津地区养殖的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中分离的弧菌进行耐药性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在养殖季节从天津市患病的南美白对虾中共分离出弧菌33株,其中副溶血弧菌15株、溶藻弧菌8株、创伤弧菌7株、霍乱弧菌3株.在天津市南美白对虾以副溶血弧菌污染最为严重,约占总数的45...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育苗及淡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美白对虾为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具有繁殖季节长,营养要求低,适应性强等特点。为开发南美白对虾的淡水池塘养殖,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育苗及虾菌淡化试验。本试验在12.6m^3水体中投入120万尾南美白对虾无节幼体(N3)撞育至仔虾P5,经逐步淡化至P13,获淡化虾菌39.39万尾。单位水体产量3.13万尾,m^3,最高产量为4.28万尾/m^3,由N3至淡化虾菌P13成活率为32.8%,经14h运输,成活率为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