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这2种杨树主要天牛种类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杂交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野外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成虫相互交配进行了调查 ,同时于野外铁纱笼内进行了两种天牛成虫之间的交配试验 .结果表明 ,野外自然条件下两种天牛成虫间都可相互交配 ,其中光肩星天牛♀×♂的比率占34 4 % ,黄斑星天牛♀×♂占 1 3 3% ,淡黄型♀×♂占 1 0 6 % ,黄斑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占 1 6 7% ,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占 1 0 6 % ,其它类型间的相互交配占 1 4 4 % .铁纱笼内黄斑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交配 ,产生的后代成虫 ,鞘翅表现为白斑、黄斑和淡黄斑 3种类型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交配后代毛斑为黄斑和淡黄斑 ,黄斑星天牛♀♂交配的后代为淡黄斑和黄斑 .利用这些后代成虫进行再交配试验 ,已得到后代幼虫 1 31头 .根据这些结果及有关两者的生物学、行为学和形态特征观察 ,我们认为它们很可能是一种的不同型  相似文献   

3.
在明确“三北“地区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的主要成因(林分树种组成过于单一,且多为易感天牛树种,抗御天牛灾害功能低下)的基础上,从控制天牛灾害的角度,根据其树种配置结构,将各地的防护林网划分为3类,即一代林网、二代林网和加强型二代林网.指出构建加强型二代林网这种生态调控技术,是持续控制杨树天牛灾害的根本措施.在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理论(以生态系统稳定性、风险分散理论和抗性相对论为基础)指导下,提出加强型二代林网配置中的树种类群应包括非寄主树种、抗性树种和诱饵树3类,界定了3类树种相应的特点和功能,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多树种配置原则和技术,以及简便有效的诱饵树管理技术.最后,以防护林(特别是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理由静态转变为动态为前提,探讨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中自控杨树天牛灾害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杨树对黄斑星天牛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在抗虫鉴定圃内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各种杨树对黄斑星天牛抗性,结果表明:白杨派树种毛白杨、河北杨等抗虫,黑杨派、青杨派及其某些杂种杨树尤金杨、Ⅰ—214、陕林2号、大官杨等感虫。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30种杨树对黄斑星天牛的抗性序列。  相似文献   

5.
自流式树干注药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幼虫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幼虫。结果表明 :在同种剂量下 ,同种药剂以一次性注药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两次性注药的防治效果。对供试的 4种药剂进行防治效果比较 ,以天牛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效最高。并对天牛敌以不同的注药剂量对杨树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效进行分析 ,得出其防效与单位胸断面积注药量呈对数关系。回归方程为 :P=1 .0 4 65 0 .3 952 lnx。施药剂量 0 .5ml/cm2~ 0 .7ml/cm2 为佳。  相似文献   

6.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清楚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 1853)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 (Ganglbauer, 1889)的分类问题,采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成虫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天牛(包括其过渡型)不同个体的酶谱柱中清晰显示的酶带均处于同一位置,且在颜色、宽窄和相对迁移率上均基本相同,即在酯酶酶带上差异甚微,因而这两种天牛应归属为同一种:光肩星天牛,而黄斑星天牛为其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7.
新疆黄斑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dou和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是2002年前后从外省传入新疆林业上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摸清它们在新疆的发生发展规律,抓住其生活习性中的薄弱环节,为开展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6~2009年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试验对该天牛生物学特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观察研究.[结果]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生活习性极其相似,在外部形态上除了卵和蛹外,其幼虫和成虫有些差异,据国内有关专家用分子遗传标记(RAPD)等技术分析鉴定后认为它们是同一个种类[1]统称为黄斑星天牛.据调查在新疆光肩星天牛多于黄斑星天牛.它们在新疆都是1年发生1代,大多以卵和幼虫越冬,在焉耆县翌年5月上旬化蛹,成虫于6月初出现,成虫羽化盛期在7月初~7月底.雄成虫寿命为8~65 d(平均32 d),雌成虫寿命为6~67 d(平均34 d).由于新疆南北的气候差异,南北疆成虫发生期也有差异,伊宁市比焉耆县提前半个月左右.它们在新疆主要危害杨、柳、榆、槭等15种树木,危害树木的主干和直径粗3 cm以上的枝干.[结论]基本掌握了黄斑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为防治该天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的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扬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  相似文献   

9.
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混合种群的显微特征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鞘翅上斑纹的颜色是传统形态分类区分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重要外部形态特征 ,光肩星天牛的鞘翅斑纹颜色多为乳白色 ,而黄斑星天牛则为黄色 .在许多地区 ,如宁夏青铜峡市 ,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以混合种群的方式存在和共同危害 .这种混合种群中出现了许多鞘翅斑纹颜色介于乳白色和黄色之间的“过渡类型”个体 .作者从同一寄主合作杨上的该混合种群中采集了近千只成虫标本 ,按鞘翅斑纹从乳白色自然、连续地过渡到黄色的颜色序列 ,从标本中选取 12只成虫 ,分别代表序列上鞘翅斑纹颜色深浅不同的个体 ,并从左到右依次编为 1~ 12号 .利用扫描电镜对这 12个体的斑纹、触角、下唇须、下颚须、前胸音锉及跗垫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和比较 ,以探讨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和“过渡类型”三者间超微形态特征的关系 .结果表明 ,从乳白色到黄色 ,斑纹上的分泌物表现出了从少到多的连续变化趋势 ,而在触角、下唇须、下颚须、前胸音锉及跗垫部位上则无显著的差异 .  相似文献   

10.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的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杨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  相似文献   

11.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的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杨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发生原因分析1.内因。虫害发生的内因是由虫类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由于天牛生殖能力较强,暴露期较短,易造成人为传播等特点,导致数量上升较快。  相似文献   

12.
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的生态调控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在明确"三北"地区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的主要成因(林分树种组成过于单一,且多为易感天牛树种,抗御天牛灾害功能低下)的基础上,从控制天牛灾害的角度,根据其树种配置结构,将各地的防护林网划分为3类,即一代林网、二代林网和加强型二代林网.指出构建加强型二代林网这种生态调控技术,是持续控制杨树天牛灾害的根本措施.在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理论(以生态系统稳定性、风险分散理论和抗性相对论为基础)指导下,提出加强型二代林网配置中的树种类群应包括非寄主树种、抗性树种和诱饵树3类,界定了3类树种相应的特点和功能,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多树种配置原则和技术,以及简便有效的诱饵树管理技术.最后,以防护林(特别是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理由静态转变为动态为前提,探讨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中自控杨树天牛灾害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光肩星天牛的人工饲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是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为系统饲养该天牛配制了三种较为理想的饲料配方,同时测定了幼虫的龄数。研究结果表明,室内可成功地饲养光肩星天牛,幼虫成活率达80%以上。光肩星天牛幼虫为5龄,其头宽和龄数可由两式推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星天牛对木麻黄的危害程度,提出了建立木麻黄防护林的技术对策,其主要是营建高质量的木麻黄防护林,建立木麻黄与多树种混交林以及种植苦楝捕杀星天牛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宁夏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天敌昆虫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宁夏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天敌昆虫自然种群很少,主要有花绒穴甲寄生天牛的老熟幼虫、蛹、成虫,柿树螟蛾捕食天牛卵,寄生蝇、虱蝇类寄生天牛幼虫和蛹,姬小蜂寄生天牛蛹.花绒穴甲是大型杨树天牛最有价值的优势天敌种,在宁夏很多地区有少量发现.该虫自然扩散能力弱,分布狭窄,在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寄生率较高,其它昆虫偶尔发现有寄生和捕食现象,但数量极少.  相似文献   

16.
曾对我国第一代 " 三北”防护林网的杨树造成毁灭性灾害的杨树天牛,经过宁夏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等 7个单位 7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得以制服.这项科研成果最近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专家们认为,这将使我国对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的持续控制变为现实. 据课题组负责人北京林业大学 (邮码:100083)教授骆有庆介绍,通过项目的实施,在黄河区新建了 1333公顷农田林网,配置了 19个树种,平均有虫株率大大降低.研究人员引进了 107个抗天牛杨树品种和品系,并找到了 3种早期抗性鉴定的有效方法,选拔出一批在宁夏对光肩星天牛抗性较强的杨树 .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杨树品系对青杨天牛抗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西部三北防护林的主要蛀干害虫青杨天牛 (Saperdapopulnea)近 5年发生的初步情况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和研究 ,结果显示 :杨树品系白林 2号在白城地区 ,白城 41和辽杂 2号在双辽地区以及白林 3号和引进的新品系 392 0在松原地区是抗青杨天牛的优良杨树品系 ;同时确定了 3年生、6年生和 1 2年生的小×黑青杨天牛的发生量差异极显著 ,6年生的青杨天牛发生最重 ,其次为 3年生 ,1 2年生危害较轻 ;青杨天牛在树冠的垂直分布上差异显著 ;树冠的上层受害最重 ,中层略轻 ,下层受害最轻  相似文献   

18.
花绒坚甲对光肩星天牛的寄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确定自然状态下花绒坚甲对光肩星天牛的寄生规律,为利用花绒坚甲控制光肩星天牛提供依据,试验采用解析木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于不同月份解析光肩星天牛危害的杨树树干,研究了光肩星天牛及其天敌花绒坚甲的数量变化规律,以及花绒坚甲对光肩星天牛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花绒坚甲在4至7月中旬的第一姊妹世代,对天牛大幼虫的寄生率增长趋势较慢;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由第二姊妹世代与当年第二代组成的混合世代,其寄生率增长趋势较快;当被害立木蛀道数达30~45条时,蛀道内花绒坚甲的种群数量最大;光肩星天牛蛀道内花绒坚甲的种群密度随天牛幼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关系为正密度反应型,符合指数关系,其寄生率模型符合负加速型。在自然状态下,1头花绒坚甲从春季第一代开始到秋季混合世代结束,最多可以寄生光肩星天牛幼虫10~12头,80%的天牛幼虫被寄生后可繁育1~4头花绒坚甲;当光肩星天牛与花绒坚甲种群数量比率为1∶1.200 4时,花绒坚甲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致死率基本稳定在50%~70%。  相似文献   

19.
光肩星天牛在杨树上产卵部位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光肩星天牛危害杨树的调查表明,光肩星天牛产卵处的高度与杨树胸径呈正线性相关.以往认为光肩星天牛喜在树干分枝处的观点只适用于胸径大于15cm的情况,而在胸径小于15cm的情况下,光肩星天牛主要产在主干基部或中部无分枝处.进一步调查的数据表明,光肩星天牛产卵时对树干直径、树皮厚度有严格的选择.对鲁伊莎杨测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树干直径与树皮厚度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线性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光肩星天牛只要对两因子之一进行选择,另一因子也就同时确定了.据林间观察和分析,树皮厚度在光肩星天牛产卵部位的选择中可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川硬皮肿腿蜂防治柳树星天牛试验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杜开书  周祖基  杨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04-3105
星天牛是一类以杨树、柳树等为食的蛀干害虫,利用川硬皮肿腿蜂来防治其幼虫,结果表明,川硬上肿腿蜂对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最高可达43.63%,最低的也可达5.17%,2次平均可达26.93%。表明川硬皮肿腿蜂防治星天牛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