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茶叶》2006,(3):20-20
7月10日至11月上午,第六届国际名茶(绿茶)评比在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举行。参评的中国绿茶名茶95个,日本绿茶名茶16个,韩国10个,三国绿茶名茶审评共计121个。评审团专家5人:沈培和、徐永成、小泊重洋(日本)、郑仁梧(韩国)、刘栩(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日本中国茶协会组织日本的中国名茶的评茶员、茶艺师7人,专程到杭州观察学习国际名茶评比,用了10日全天。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家扬,在晚餐上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2.
上海口岸出口茶叶861批,14319.98吨,创汇2098.48万美元。与去年相比,批次减少20.5%,数量增加64.6%,出口品种主要有绿茶、红茶和其它茶等,主要销往摩洛哥、香港、英国、贝宁、德国、西班牙、比利时、日本和西北非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红、绿茶出口518批,10659.8吨,与去年相比,批次减少了21.5%,数量增加了37.1%,其他茶出口343批.3660.18吨,与去年相比,批次减少18.9%,  相似文献   

3.
广东、福建、台湾用茶壶冲泡乌龙荼时,习惯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还有人把“洗荼”列为荼艺规范。近年,“洗茶”习惯甚至有扩散到绿茶冲泡程式之中。 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沿袭于泡茶饮用程式,至今约近700年。作者对此存疑多年,经过调查研究,以理性和实证对待这个问题,认为“洗茶”一词,既不科学,又因其带来负面影响,而贬低了中国茶的“美誉度”,尤其是为日本继欧盟对输入中国荼以农药残留问题而设置的“贸易技术壁垒”找到所需的借口,也使中国乌龙茶输往日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减少。 作者在国内首先以翔实、系统、完整的阐述,明晰的观点、逻辑,提出修正“洗茶”这一茶俗中的陋习、茶艺中的积弊,将“洗茶”一词改为“温茶”或“温润茶”为宜。在“洗荼”问题上,不仅是泡茶术语的更改,在操作上也要作相应的改动、调适。  相似文献   

4.
《上海茶叶》2005,(1):19-21
绿茶可防癌,绿茶抗癌超过想象,绿茶抗血癌,红茶是健康的最佳饮品,白茶的杀菌效果比绿茶好,普洱茶既可减肥又能防止体重反弹,天天喝茶可以提高免疫力,茶助记忆……  相似文献   

5.
绿茶,是我国茶业,尤其是浙江茶经济的龙头!绿茶,是我国出口,尤其近年来出口非洲的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多利用传统绿茶的生产工艺生产银杏叶茶,但由于银杏树鲜叶与茶树鲜叶有很大的差异,不能完全按照绿茶生产工艺来生产银杏叶茶,而应根据其特点,探索银杏叶茶合理的生产工艺。从银杏叶茶工艺流程出发,分析银杏叶茶加工技术中注意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Market Research.com的部门、市场调研出版商Packaged Facts发表的一篇新的报告《美国茶叶和即饮茶市场》(The U.S.Market for Tea and Ready-to-Drink Tea)指出,绿茶、白茶甚至红茶(red tea)等精品茶深受美国消费者的喜爱,他们倾向于更具异国情调的混合茶,并推动了茶市值达到了68亿美元。Packaged Facts预计,到2010年,茶市值将达到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武平绿茶是武平县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在全省同类茶中名列前茅。从鲜叶采摘和装运、茶叶加工、后续管理等方面介绍武平绿茶无公害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武平绿茶是我县优势特色产业,在全省同类茶中名列前茅。本文从科学建园、茶树种植、修剪、科学施肥、合理管水、土壤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阐述了武平绿茶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绿茶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茶经加工、贮运、销售到达消费者的手中,需经很长的一段时间,如其包装及贮藏方法不当,将很快陈化和变质,导致品质和经济价值下降。绿茶保鲜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历来受茶叶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所关注。因此,绿茶保鲜技术的研究将是绿茶生产加工后的又一大主攻课题,对提高绿茶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上海共和新路1536号大宁国际茶城二楼南侧的2231老树茶舍门店,在跟踪分析茶叶质量时,发现一组正在销售得很好、产自云南的袋泡茶,其中的鞑靼荞麦茶还出口日本。颇受当地国民的欢迎。在该店黄俊平老板的盛情安排下,品饮了鞑靼养麦茶、三七茶养生茶、肾茶和红景天袋泡茶等各具特色功效的饮品。经品评认为:鞑靼荞麦茶汤色金黄、清澈,具荞麦清纯香,味觉可口,耐泡;其他3种都有天然植物的自然香,口感清香微甘,含清淡的中草药香味.是值得推荐的养生保健茶。  相似文献   

12.
《上海茶叶》2006,(1):30-30
据智利《信使报》2005年11月2日报道,根据世界权威调查机构的排行,2004年智利人均消费茶600克,在全世界排名第九(《上海茶业》主编说明,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的智利人均消费茶870克,在全世界排名第26名,人均消费茶超过1000克的有17个国家和地区),甚至超过美国(注:美国是330克),是阿根廷的两倍,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三倍。智利年销售茶六七千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智利对绿茶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3.
茶在常人眼中,是止渴消暑的饮料佳品。但是女人和小孩子青睐的不是很多,因为她没有可乐、雪碧、健力宝那种随意性和以甜夺人的解馋劲,总是有个先苦后甜的慢工夫。若一个男人要是爱上绿茶,那至少要费十多年的时光,尤其是在人到中年以后,通过数年来的品茶论道,在大喜大悲,大彻大悟中,能做到心静如水,荣辱不惊,愉快的度过好每一天!这就是绿茶为伴的功劳。  相似文献   

14.
《上海茶叶》2007,(4):F0003-F0003
由上海市茶叶学会和闸北区上海市馨悦茶学社和杭州市老年绿茶道队两支老年茶艺队伍联袂在上海大宁国际茶城,举行“2007沪杭两地老年茶艺交流”会。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中国茶文化通过“海上茶路”东传的最早国家,宁波则是这条“海上茶路”的主要窗口,唐、宋时代很多日本高僧、遗唐使都是从明州(宁波)进出中国的。今年4月24日,3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第三届宁波国际茶文化节,专题研讨宁波“海上茶路”。由宁波茶文化促进会主编的“宁波‘海上茶路’国际论坛”论文集《宁波:海上茶路起航地》,7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杨招棣、日本茶道协会会长仓泽行洋、日本中国茶文化评论家工藤佳治等海内外专家、学者的15篇论文。  相似文献   

16.
余双 《上海茶叶》2007,(1):29-30
去年北京出版了一本日本茶的书,作者是北京一个大学的教授,她是中国人曾去过日本几年,回国后就写了这本书,她不是茶叶专业,书中讲日本茶文化早于中国。几个月后,北京《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登了2篇文章,编辑和2个作者予以驳斥,认为茶文化源于中国。我看过许多历史和现代资料,日本茶与茶文化和中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上海茶叶》2005,(4):47-48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对外培训中心6月底7月初,在杭州为日本开办初级茶艺师和初级评茶员两个班,学员共56人。培训内容有中国茶类、加工和审评、名优茶品质特征和审评要领、中国茶区分布与特点、茶的贮藏与保管、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等理论知识和操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领导亲切会见了参加培训的日本朋友。日本朋友表示,他们还将在今年四季度,组织更多的日本爱茶人来研究会参加技术职能培训。  相似文献   

18.
日本研制控制血糖升高的“健茶王” 日本卡罗必思公司根据食物纤维作用的原理,于2002年9月在全国推选上市了一种能减缓糖质吸收的健康茶一“健茶王”。这个产品获得了厚生省的认可。饮用这种茶,食后的血糖值上升减缓,受到消费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汉文 《上海茶叶》2006,(4):42-42
“中国名茶之乡”的新昌县,茶乡处处好山好水好风光,所产的大佛龙井已香飘全国,最近在第七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大佛龙井又荣获了“绿茶茶于”金奖。并有小批量外销加拿大、美、英、法、德、日以及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还以礼品先后赠送给匈牙利、苏里南、俄罗斯、瑞典等十多个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大佛龙井可谓举世闻名。  相似文献   

20.
试述茶区坚持经济建设发挥效益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764年,唐代“茶神”陆羽搭舟沿舜江(现名曹娥江)经东山上剡溪考察,在他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科学名著《茶经》中,就提到包括舜江二岸的越州茶,并明确指出,浙江会稽郡的越州茶乃茶中上品。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多次在故乡考察茶叶生产,也经常语重心长地提到:“上虞的凤鸣茶、舜井水,要好好开发利用”。先哲们把越州茶列为上品,是具有科学依据的,上虞茶区属绍兴平水珠茶产区中心地带,历经销售国内外贸易市场,群众品后,众口皆碑,颇得好评,誉满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