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乌龙茶色泽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乌龙茶叶底色泽是鉴别品质的重要因素,因而对其叶缘(即红镶边部份)与叶心(即绿叶部分)中色泽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分别加以研究,以探明色泽形成的实质,有利于改善乌龙茶的技术管理。研究表明:乌龙茶初制过程,在做青工序中茶多酚,儿茶素及其组分、叶绿素及其组分的含量大都呈下降趋势,且叶缘的下降程度高于叶心,而TF、TR与TB含量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显示了与色泽相关物质的变化,是形成乌龙茶特有的“绿叶红镶边”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乌龙茶品质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科技手段定量研究茶叶品质的色、香、味、形等理化性状,检验茶叶中各种成份的含量,从而鉴别茶叶品质的优次,成为可能。本文主要从乌龙茶的色、香、味,来阐述其内在品质化学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红茶和乌龙茶色素与干茶色泽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红茶和乌龙茶中的主要脂溶性色素(包括叶绿素及其降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主要组分)和多酚类氧化产物(TF、TR 和 TB),并就色素系统的内部比例与外形色泽品质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Chl a、b+Cd a、b)/Car、(Chl a、b+Cda、b)/(Py a、b+Po a、b)和(Py a、b+Po a、b)/TR 能较合理地解释红茶与乌龙茶外形色泽形成的化学实质。  相似文献   

4.
乌龙茶香气与品质审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乌龙茶以香高味醇而著称于世。然而由于品种繁多,性状各异,各具风格,尤其是那引人入胜的香气,历来为鉴赏家称誉与品质审评探究的课题。1乌龙茶香型与芳香物质根据日本山西贞等人研究,茶叶香气技性质分组,大体可归纳为十大类型(见表1)。各类香气之间的各种成分比率不同便形成各种茶叶香气特征。乌龙茶的香气以自然花香突出为特点,但因品种、鲜叶嫩度、地理环境、不同季节、制茶天气及加工技术等条件有所不同。芳香物质在组成和比例上的变化,形成了各类独特的香型。1.三香气类型:乌龙茶产品的香气,根据感官审评结果大致可分为如…  相似文献   

5.
林智 《中国茶叶》1995,17(6):21-23
(一) 商品的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凡出名的商品,无不以其质量作为必备的基本条件来树立商品信誉和扩大销售市场。若忽视产品质量而一味追求眼前利益或数量上的满足,不珍惜商品的信誉,即使传统市场也会很快丢失殆尽。与其他商品一样,福建乌龙茶品质的变迁与其出口贸易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记载,自十七世纪开始,福建武夷茶就  相似文献   

6.
乌龙茶品种与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乌龙茶品种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鲜叶中醇系香气总量的差异及内合物的差异,使所制的乌龙茶具有明显的乌龙茶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林森知 《福建茶叶》1995,(3):38-39,37
目前国内外茶叶市场,消费特点是趋向高档化、优质化。因此,如何发展优质茶叶是当前茶叶生产的首要问题。本文结合我市乌龙茶生产现状,谈谈提高我市乌龙茶品质的主要途径。一、加快新良种的推广,优化茶园品种结构。形成乌龙茶独特品质风格的基础是品种。我市现有种植适制乌龙茶的品种,绝大多数属传统的老品种,全市18万亩茶园中,适制乌龙茶的品种约有8万亩,主要品种有黄谈、铁观音、毛蟹、梅占等。黄谈属高香型品种,全市现种植万余亩,该品种栽培管理容易、产量高,同时其品质,一般不易随立地环境或栽培条件改变而有明显的改变,可…  相似文献   

8.
鲜叶氮磷钾含量与乌龙茶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文锦 《福建茶叶》1992,(3):16-19,10
前言 鲜叶生化成分与成茶品质关系的研究,红绿茶方面报道的比较多。而乌龙茶由于采制工艺的特殊性,做青过程鲜叶成分受气候、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大,变化复杂,往往有好的原料而制不出好的成茶。探讨正常工艺条件下鲜叶成分与乌龙茶品质关系的规律,对于乌龙茶品种早期鉴定,指导茶园栽培进而提高乌龙茶品质,在生产和科研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1987—1988年我们结合“施肥与乌龙茶品质关系的研究”课题,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今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乌龙茶鲜叶采摘是茶树栽培管理的最终收获,也是茶叶制造的开始。鲜叶原料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的内在物质基础。适时合理的采摘方法,又是决定乌龙茶鲜叶品质的关键。乌龙茶对鲜叶原料有特定的要求,即以新梢顶芽形成驻芽,顶叶中开面,第二、三叶成熟度适当的完整二、三叶为优质原料。过嫩成茶香低,味苦涩,过老味淡、香粗劣。因此,在茶季开采前,首先  相似文献   

10.
张方舟 《中国茶叶》2004,26(4):12-13
做青是乌龙茶加工的特殊工序,也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做青质量受环境温湿度的制约,不同品种由于叶片结构和内含生化成分的差异,所要求的做青环境温湿度也不相同.探索环境温湿度条件对不同品种乌龙茶品质的影响,采用人工控制适宜的做青环境,对稳定并提高乌龙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林治 《福建茶叶》2001,(4):58-59
武夷山市和安溪县是我国最著名的两个乌龙茶主产区.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同属于乌龙茶类(也称为青茶类)并且都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不知始与何时,武夷山茶叶界在评论乌龙茶的品质特点时流行一种说法:"安溪铁观音的特点是香、清、甘、活,而武夷岩茶的特点是活、甘、清、香."一个"香清甘活",一个"活甘清香,这看起来只是四个字排列的顺序不同,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古人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安溪把"香"放在铁观音品质特点的首位,而武夷山把"香"放在岩茶特点的末位,这就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安溪被誉为飘香的土地,近年来茶叶生产稳步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产品适销对路,广受消费者的欢迎,1995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目前安溪县的乌龙茶产量占全省的1/3,占全国总产量的1/4,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乌龙茶都.而生产乌龙茶历史悠久,曾以产茶名扬四海的武夷山却因为找不到提高茶叶质量的突破口,不懂得如何做出更"活"的茶,而始终在悲剧中盲目徘徊.  相似文献   

12.
小麦主要品质性状与面粉色泽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面粉色泽性状差别较大的16个不同品种(系)在山东省8个不同的生态类型区种植,分析了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和面粉色泽,以研究这些品质性状与面粉色泽的关系。结果表明,面粉R457白度与面粉色泽亮度(L^*值)、面粉色泽红度(α^*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面粉色泽黄度(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面粉色泽亮度(L^*值)和面粉色泽红度(α^*值)与面粉色泽黄度(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面粉R457白度和面粉色泽亮度(L^*值)均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硬度、面粉颗粒度、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面粉R457白度与出粉率呈显著负相关。籽粒硬度和蛋白质含量共同决定了面粉R457白度变异的81.9%。而面粉颗粒度、蛋白质含量和灰分含量共同决定了面粉色泽亮度(L^*值)变异的94.5%。面粉色泽红度(α^*值)与各面粉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面粉色泽黄度(b^*值)与籽粒硬度、面粉颗粒度、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硬度、出粉率和蛋白质含量可以解释面粉色泽黄度(b^*值)变异的75%  相似文献   

13.
清高香乌龙茶的品质特征与初制工艺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清高香乌龙茶是福建茶叶进出口公司根据国内外消费者对乌龙茶消费的多样化需求,研制的闽北乌龙茶创新产品,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清高香乌龙茶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绿揭油润,内质干嗅茶香显露、冲泡后清花果香高而长,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鲜爽醇和、耐冲泡,叶底呈"金娃娃"状,曾在我省首届发明与革新成果大会荣获优胜奖。关于清高香乌龙茶初制加工技术已有报道[1]。本文以清高香乌龙茶的某些内含成分与闽北水仙对照,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了解其主要品质特征与初制工艺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清高香乌龙茶工艺流程鲜叶…  相似文献   

14.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名优乌龙茶是“好喝不好看”或“好看不好喝”,直接影响了茶叶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此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1 、适度晒青 利用阳光对鲜叶适当轻晒萎凋,对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具有极好诱导作用.首先,阳光有利于叶内水分迅速散发,提高细胞液浓度.其次,阳光可促使离体叶中的叶绿素适度破坏,为黄亮叶底形成作基础,阳光热能还促使茶多酚等内含物向形成乌龙茶品质方向转化.经验证实,凡经晒青制成的乌龙茶品质要明显优于未晒青的. 2、科学做青 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在做育过程,也就是迈过摇青与晾青的交…  相似文献   

15.
安溪是闽南乌龙茶的主要产区,也是闽南茶区的代表。自清末至今,安溪乌龙茶、尤其是乌龙茶中的名优品种,如铁观音、黄棪等,驰名国内外,除去生产不断发展,销售渠道不断畅通等原因外,更主要的还由于安溪乌龙茶在色、香、味、形诸方面具有特殊的品质风韵。那么,这些特殊的品质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16.
成品乌龙荣中的色、香、昧、形等品质因素的形成,是通过选择最佳嫩度的鲜叶,结合它的特殊制造工艺来实现的。鲜叶是茶叶品质的基础,做青时要求老微度适当,偏激或过于租者,咸菜品质都不好。人们通常是依靠感官审评来鉴定茶叶品质,本文拟通过测定菜叶粗纤维含量、茶汤的酸碱度及造光率,探讨它们与茶叶品质的关系。这对于开展菜叶的理化分析,减少人为审评误差且有现实意义。1材料与方法(1)主要测试仪器PHS-2型欧度计测定茶场的PH值;721型分光光度计(波长440微毫米)测定茶汤的透光率;用恒温干燥箱及分析天平测定茶叶粗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17.
台式乌龙茶品质特征与工艺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一、乌龙茶饮料的品质评定1,日本乌龙茶市场的动向乌龙茶自从进入日本市场以来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它以自己独特风味打入日本人的心中可以说是1981年罐装乌龙茶问世之后的事。在此之前,人们多饮绿茶、红茶。乌龙茶与它们相比,香气和滋味相差甚异,因此,除一部分喜爱者以外,初饮者对此总表现出一种抵触情绪。乌龙茶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过程中,有三次大的机遇。第一次和第二次乌龙茶“热”,并非由于乌龙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香气和味道而引起,而是由于对它的减肥作用的过盛宣传所引起,因而只不过是一阵热,很快降温。第三次乌龙茶“…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与面条色泽相关的小麦籽粒性状,以陕西关中及河南豫北农户大田种植的80份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面条放置0h、24h时的色泽特性、不同时间面条色泽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显示,鲜面条恒温(25℃)放置24h后,面条色泽L*值显著下降,a*值和b*值显著升高;0h面条色泽L*值、a*值、b*值与24h面条色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鲜面条色泽可以预测放置后面条的色泽。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粉色泽L*值、弱化度等决定面条色泽L*值57.5%的变异;面粉色泽b*值、拉伸阻力决定面条色泽b*值51.1%的变异。面粉色泽与鲜面条色泽呈正相关关系。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鲜面条色泽L*值呈负相关关系。面粉色泽、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是影响面条色泽的主要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20.
不同干燥处理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影响乌龙茶干燥效果的主要因素—烘干温度、烘干时间及摊叶量进行最佳组合的探讨。其结果表明:烘干温度130℃,烘干时间20min,摊叶量0.75~1.02kg/m~2 的组合,品质最佳。三个因素中以烘干温度的高低,与乌龙茶的色、香、味的改善与提高,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