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牛、猪钩端螺旋体病。牛钩端螺旋体最重要的是波摩那型和哈勒焦型;摩那型和布拉迪斯拉发型是引起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最常见血清型。确诊本病需进行实验室诊断。牛急性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可采用四环素、土霉素、头孢噻呋、替米考星或托拉霉素,按标签用量给药。钩端螺旋体对红霉素、泰妙菌素和泰乐菌素高度敏感。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可参考牛的疗法。  相似文献   

2.
猪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职业性的人畜共患病,控制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管理因素是防止猪只直接或间接与其他家畜或动物接触。本文主要论述了猪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3.
患有猪黄脂、黄疽及钩端螺旋体病的病猪在宰前检疫时除眼结膜有不同程度的黄染外,同健康猪群无特殊区别。因此,宰后检疫对上述病猪的鉴别及处理尤为重要。尤其是钩端螺旋体病,该病感染率长繁殖,随尿液排出体外,带菌时间为194天至一年以上,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4.
十五、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全身感染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鼠和猪,动物临床表现,以发热、黄疸、贫血、血红素尿、流产、皮肤牯膜坏死及马周期性眼炎等为特征。人感染后起病急,早期有高热,中、后期呈全身性出血倾向,表现溶血性贫血、黄疸,肺出血、肾炎、脑膜炎等,肺出血及肝、肾功能衰竭为常见的致死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钩端螺旋体病由多种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群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即使耐受过的猪也往往愈后不良,生长发育缓慢,造成饲料报酬下降,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解剖特征及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1病原学钩端螺旋体属于螺旋体属,虫体较细长呈丝状,具有整齐紧密的螺旋,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呈细小的珠链状。该菌体很难被普通染料着色,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姬姆萨液染色呈淡  相似文献   

6.
正1疾病分析钩端螺旋体病可以表现出多种临床症状,具体取决于引发疾病的病原体血清型。目前已知的血清型超过160个,其中一些血清型能在不同的动物物种间发生交叉感染。每一种血清型有1个或多个(通常只有2~3个)宿主。一个血清型可以在其宿主体内保持终身感染。干奶/妊娠母猪可以通过大鼠、小鼠、其他动物或猪的尿液感染钩端螺旋体的不同菌株。钩端螺旋体病是怀孕母猪的一个重要传染病,能够引起流产和妊娠失败。钩端螺旋体病不常引发急  相似文献   

7.
李义民 《农技服务》2009,26(5):119-123
阐述了猪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痢疾、炭疽、猪坏死杆菌病、猪副伤寒、猪结核病、钩端螺旋体病及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方法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钩端螺旋体有多种血清型,能感染各种家畜和人,尤其是在低洼温暖地区的猪、牛、犬经常受到钩端螺旋体侵袭,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遍存在,南方感染率很高,病症多不明显易被忽视,只有感染了致病性强的钩端螺旋体才呈现典型的临床特征。治疗及时病畜容易康复,但可从尿中长时间排菌,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传染病如猪瘟、猪繁殖呼吸系统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可引起流产。细菌性传染病如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原虫病如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可引发流产。  相似文献   

10.
读者热线     
《油气储运》2011,(3):41-43
问:猪繁殖障碍该怎么办?答: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主要有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瘟、猪钩端螺旋体病、猪弓形体病和布氏杆菌病等。猪繁殖障碍疾病目前无良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张东 《现代农业科技》2010,(22):344+347
介绍了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传播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防制措施,以期为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新西兰圈养鹿的钩端螺肇体病分组进行了初步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许多肉眼损害与钩端螺旋体感染的间质性炎细胞浸润有关。这些钩端螺旋体病鹿肾内有间质性肾炎,肾组织坏死,肾小管内蛋白质脱落并形成蛋白圆柱等特征性病灶。此外,在一些钩端旋体病鹿的肾小管中发现有大量的钩端螺旋体。  相似文献   

13.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犬共患传染病。犬的钩端螺旋体病是由犬钩端螺旋体或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所有年龄的犬均易感,公犬和幼犬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临床上以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为主要特征。此病可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血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进行确诊。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切断传染源,加强免疫预防措施。一旦发现本病应进行及时治疗,但发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传统的诊断方法也难以准确快速的诊断本病。近年来,已有新型诊断和防治方法的报道。本文就钩端螺旋体病进行了总体描述,并综述了各种现有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为钩端螺旋体病的早期诊治和深入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钩端螺旋体病17例误诊原因分析许世娥(湛江中医学校,湛江524003)钩端螺旋体病(下称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且多变,故极易误、漏诊[1]。为总结临床经验,提高认识,现将近年来误诊的17例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3例,年龄...  相似文献   

15.
<正>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各型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本病流行几乎遍及全世界,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有本病的存在和流行。动物感染后大多数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急性病例临床以短期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黏膜及皮肤坏死为临床特征。本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尤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易发。1病原特点  相似文献   

16.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其特征为短期发热、黄疸、血尿、贫血、黏膜坏死、出血性素质、四肢无力,迅速消瘦衰竭而死亡。通过剖检和实验室镜检诊断为狐钩端螺旋体病。笔者将诊治情况进行总结,供养殖户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以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和流产为主要症状的人兽共患病。我国是受钩端螺旋体病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最为常见。但是近年来,北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有时也会从家养犬、猫中检测出该病。  相似文献   

18.
<正>1.羊钩端螺旋体疾病的防治。羊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钩端螺旋体通过黏膜和损伤的皮肤进入羊体内而引起疾病,每年夏季,特别是洪水泛滥后最易发  相似文献   

19.
正1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发生于母羊妊娠后期和产后期早期,即母羊产羔前两周和羔羊出生后的第一周,常给养羊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有人做过调查,从188个分散的羊群中采集的3722份成年绵羊血清中总共有6.4%含有抗钩端螺旋体哈德焦血清型抗体。钩端螺旋体病一般发生在绵羊的两个生理性免疫抑制时期。1.1流行病学和传播传统养殖模式的放牧羊群中见不到本病,但当这些羊群  相似文献   

20.
<正>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即细螺旋体病;又称出血性黄疸,是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犬细螺旋体病是由细螺旋体的犬型和出血黄疸型引起的,其特征为急性发热、黄疸、脱水、呕吐、出血性腹泻、血沉加快、血红蛋白尿、毒血症、出血性素质、严重虚弱和最后死亡。1流行病学钩端螺旋体一般随尿液从病犬或其他患病动物排出,污染周围环境,成为危险的疫源地。本病主要通过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