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观赏植物花器官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与改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观赏植物花色,彩斑,花径和重瓣性等花器官主要观赏性状遗传研究的进展作了综述,对其遗传规律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2.
香梨正反交后代亲本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983~1995年香梨杂交育种的观察,研究香梨与砀山酥梨、鸭梨、苹果梨进行正反交获得的541株杂交后代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果实形状、肉质遗传倾向于亲本,倾亲率分别为70.2%和85.2%,且果心较亲本的小。香梨作母本时果形、果心遗传传递力较作父本时强。杂交后代果实品质变劣,劣变率为97.4%,香梨作母本的后代较作父本的品质好。  相似文献   

3.
我国丝瓜资源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丝瓜的起源与分类、种质资源收集与形态学鉴定作了简要概述,对我国各科研单位从事丝瓜新品种选育进行综述,对丝瓜种子颜色、果实长度、第1雌花节位,抗痛遗传规律以及品质遗传规律和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今后育种科研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SSR标记及其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SR是基于PCR技术上的一种DNA分子遗传标记,具有含量丰富、多态性高、重复性好、共显性遗传等优点。对SSR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作了简要介绍,从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品种鉴定、构建遗传图谱、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基因定位及分子辅助育种等方面概述了SSR标记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板栗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采用9 个酶系统的15 个同工酶位点, 对89 个板栗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并以品种间的遗传距离构建UPGMA 聚类图, 鉴别板栗品种和评价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 ( 1) 我国板栗主要产区遗传多样性较高, 如浙江、山东、湖北和江苏省; ( 2) 在供试的89 个板栗品种中, 除5 个品种外, 其它均可用多位点同工酶对其作专一性鉴定; ( 3) 基于品种间等位酶遗传距离的UPGMA 聚类图将山东、湖北、江苏以及河南的大部分板栗品种分别聚在一起, 体现了在遗传构成上同地域的板栗品种具有遗传关系相近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主要瓜类作物抗白粉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对白粉病病原菌的种类、特性、分布、生理小种、室内抗病性鉴定方法、抗白粉病遗传及抗病机制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辣椒品质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国内外有关辣椒果实辣椒素、维生素C和干物质等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苦瓜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加性-显性与环境互作遗传模型, 分析了7个苦瓜亲本及其21个F1代在春、秋两个栽培 季节8个经济性状的数据, 估算了各项遗传方差分量。结果表明, 单株前期产量(单株前产) 、单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厚和果形指数等6 个性状主要由加性效应控制, 加性方差的比率分别为45.2%、70.7%、89.4%、38.1%、41.2%和22.0% , 均达极显著水平; 单株产量和单株结果数则以加性×环境效应占优势(加性×环境方差的比率分别为24.5%和38.1% ) 。除单株结果数外, 其余性状的普通狭义遗传率和普通广义遗传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单株结果数的互作狭义和互作广义遗传率最高, 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黄瓜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年来有关高温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黄瓜耐热性的评价以及耐热性的遗传作了简要综述,对黄瓜耐热性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黄瓜耐热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果树嫁接杂交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目前果树嫁接杂交研究的概况,并对嫁接杂交在果树遗传研究和育种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就近年来有关高温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黄瓜耐热性的评价以及耐热性的遗传作了简要综述,对黄瓜耐热性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黄瓜耐热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饶雪琴  李华平 《园艺学报》2023,(10):2288-2296
综述了整合态香蕉线条病毒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整合态香蕉线条病毒的同源重组游离机制、主要由基因遗传和表观遗传等介导的调控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并对整合态病毒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研究香蕉和香蕉线条病毒共同进化及互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辣椒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有关辣椒早熟性状、丰产性状、品质性状等经济性状的遗传特性及性状间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了分析,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DNA克隆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植物基因组计划的进行,产生了既能够克隆大片段DNA又能够将候选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试验的载体.现对大片段克隆栽体的发展及大片段DNA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对大片段DNA遗传转化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木本性植物遗传资源超低温保存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本性植物遗传资源超低温保存法李思义(译)利用超低温保存,细胞的生物化学活性几乎停止,贮藏中的生理、遗传变化被抑制到最小限度,可用于维持遗传资源的长期保存。本文对桑、果树等木本性植物遗传资源的几种超低温保存方法作一介绍。一、利用冬芽的超低温保存据Sa...  相似文献   

16.
辣椒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关于辣椒品种的早熟性状、丰产性状、品质性状等经济性状的遗传特性及性状间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了分析.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甜樱桃(Prunus avium L.)黄红皮品种‘雷尼’为母本,红皮品种‘8-100’为父本杂交获得的90株F1代群体为试材,利用RAPD、ISSR和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构建了含8个连锁群共50个分子标记(30条RAPD、15条ISSR、5对SSR标记)的遗传图谱,全长634.67 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12.69 cM。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 Network 2.0软件分析其果皮红色性状的QTL以及基因与环境的互作,发现了两个加性效应QTL和1对上位性互作QTL分布在Chr1和Chr7染色体上,两个加性效应的遗传贡献率(H2)分别为32.28%和47.52%,1对上位效应的遗传贡献率(H2AA)为37.87%,加性和上位性的效应位点与环境互作均为0。研究结果表明樱桃果皮红色性状的遗传受两个加性效应QTL和1对上位性互作QTL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评价、种子纯度鉴定、基因定位、数量性状的QTL分析、相关分子标记的开发(包括抗痛、性型分化及单性结实、品质及农艺性状和抗逆)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分子标记技术在黄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对我国黄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为了探究茄子产量相关性状与基因间互作的遗传模型,为茄子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绿圆茄 “茄27”自交系为母本,紫长茄“茄31”自交系为父本,配制成F1杂交组合,分别进行自交、回交,构建了 P1、P2、F1、F2、B1、B2 6个世代遗传群体,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分析法研究了茄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 模型。结果表明:茄子单株产量受1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遗传,单株结果数受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 因混合遗传,单株最大单果质量受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单株产量和单株结果数以非加性 遗传为主,其中单株结果数以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遗传为主;单株最大果质量中B1和F2世代以主基因加性遗传 为主,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0.48%和54.33%,B2世代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多基因遗传率为50.88%。综上可 知,茄子产量性状受到加性和显性遗传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长豇豆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长豇豆的起源与分类、种质资源收集与形态学鉴定作了简要概述.对长豇豆荚色、籽粒色、蕾瓣色、生长习性、熟性、抗逆性(耐寒、抗病虫)、杂种优势、产量、品质等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灰色系统理论在育种中运用作了简单介绍,并对今后育种科研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