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宋名诗索引》(孙公望编)是一本构思新颖的工具书,主要由凡例、主要选本书目、句首词索引、诗题索引、主题词与关键词索引、作者索引和语词、作者、诗题差异汇录几部分组成。作者认为,它的出版,对图书情报界的学者们研究和设计高质量的索引颇有借鉴、参考价值。该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提供多条检索途径。以往人们要知道某一著名诗句的出处或有关主题的名诗时,往往只能从作者的途径去查找。《唐宋名诗索引》为人们提供了多条查找途径。如“句首词索引”是为只记得某一句诗,或为只记得某句诗开头两字的查找者而设的。通过它可查出全诗、诗题及作者。  相似文献   

2.
模仿不属于艺术,而只是工艺的过程而已。根雕艺术也不应去模仿事物,根雕艺术的创作现状,还出现了一种"模仿的模仿的模仿"的怪现象。  相似文献   

3.
"椐"一名在《诗经》、《山海经》和《尔雅》等先秦典籍中便已出现。因其木最适宜作手仗,以扶持老人,且有利延年益寿,故从汉代始有"扶老"、"灵寿"等名,但宋代以后渐佚名,至明、清则彻底失传。经文献考证及实际走访,终于确认:其原植物即今忍冬科六道木属的落叶灌木六道木Abelia biflora Turcz.和南方六道木A.dielsii(Graebn.)Rehd.,因二者形态特征极相近,用途相同,故在古代和民间被视为同物而不加区分。  相似文献   

4.
唐禾木 《云南林业》2005,26(6):23-23
根雕工艺品以树根为原料,经过筛选、构思、加工而成,它保持了树根的自然形状,又融入了人的创造,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是高雅的装饰品和馈赠亲朋的礼品。根雕原料较为丰富,加工工具简单,但对加工者的技术要求较高。根雕工艺品的造型大至分为3类:一是实用家具,如花盘架、电视架、笔筒、龙头拐杖等。二是动物造型,如牛、马、龙、蛇等。三是人物造型,如传说中的人物、现代人物等。一般情况下,根雕工艺品的加工程序如下:第一步是采集根材。根雕贵在自然,好的根材要下功夫才能采集到,在初春或冬季采集最好。第二步是去皮清污。方法有2种:鲜剥法和浸…  相似文献   

5.
<正>从野外归来,带回一枝腊梅,插于案上的净瓶中,立即暗香浮动,满屋温馨。"腊梅"别称"腊木"、"香梅"、"黄梅"等,腊梅正确的读写应是蜡梅,是因为它的花型若梅,色黄如玉,表面似有一层蜡质。明朝的《花疏》中就记写:"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  相似文献   

6.
杨柳诗情     
早春,万木久睡乍醒之时,柳树已将那点点嫩芽抽成万缕绿丝,在春风中翩翩起舞了。若再添上几声嘀嘀莺语和几剪娇倩燕影,无疑直如诗情画意,令人驻足品赏,迷恋陶醉。依依曲曲柳,诱人无限情。柳,以它那独特的魅力,自古以来,得到千万人的喜爱。历代诗人墨客,以柳入题,吟咏出了不少富有诗情画意的名篇佳作。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二月二日》诗中云:“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诗句情景交融,把春风吹拂下的柳芽描写得栩栩如生。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咏柳》诗中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  相似文献   

7.
鸟是人类的朋友。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倾之以诗,赞之以文,表达了爱鸟之情、护鸟之心。 李白一生特别喜欢鸟,尤其是白鸟,他爱之若子。在他的诗中,提及的白鸟就有10种之多,但他最喜欢的要数白鹇。天宝12年,李白游黄山,得知山民胡晖家养有一对白鹇,便愿出一双白璧来换取。胡公仰慕李白,割爱相赠,"唯求一诗"。李白欣然应允,提笔写了《赠黄山胡公求白鸥》一诗答谢:"请以双白壁,买君双白鹇。白鹇如白锦,白雪耻容颜……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诗中极力赞美白鹇的高洁纯美和超脱不凡,抒发了自己对白鹇"平生酷爱,竟莫能致,忽得胡公相赠,喜出望外"的兴奋心情。  相似文献   

8.
根雕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却没有埋没在历史长河之中。有人这么说:根雕艺术是从泥土中走出的民间艺术,展示着民族文化的魅力,它融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独特的艺术珍品。数千年来,作为融艺术、实用和收藏于一体的产品,根雕行业从覆盖面、技术等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彰显了根雕行业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园林艺术审美重视气势韵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说:“既焚既酾,奇气迭出。”白居易《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诗:“引水多随势.栽松不趁行。”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贾岛《黄鹤楼》诗:“高槛危檐势若飞。”辛弃疾《临江仙》词:“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王世贞《游金陵诸园记》写莫愁湖:“隔岸坡陀隐然,不甚高而迤丽有致。”祁彪佳《寓山注序》写其造园体验:“……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说瘦西湖:“其妙处在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又说湖之小金山:“有此一挡,便觉气势紧凑,亦非俗笔。”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写贾雨村对冷子兴说:“……大门外虽冷落无人,……就是后边一带花园里,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葱蔚洇润之气。”  相似文献   

10.
<正>油茶,是舜帝南巡传说中洒有女英泪水的楂木,也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南方油食"员木"。每年的秋末冬初时节,它在我国南方广袤的低山丘陵地区,以累累的果实昭示着丰收的喜悦,也以似雪的繁花预告着下一轮生命的丰盈。先秦古籍中有着美丽传说的油茶,在许多南方人看来,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鲜活话题:在丛丛枝叶中寻找着脆甜脆甜的"茶耳"。折根茅草管子吸允着甜甜的油茶花蜜,背着背篓满怀希望上山采摘暗红滚圆的茶籽,守在榨  相似文献   

11.
根雕工艺品以树根为原料,经过人的筛选、构思、加工而成,它保持了树根的自然形状,又容纳了人的创造,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是高雅的装饰品和馈赠亲朋的礼品。根雕加工的原料在农村极易找到,不用投入或投入较少,工具简单便宜,厂房要求低,但对于加工者的技巧要求较高。根雕工艺品的造型大至分为三类,一是实用家具,如花盆架、电视机架、笔筒、龙头拐杖等;二是动物造型,如牛、马、龙、蛇等;三是人物造型,如传说中的人物、现代人物等。一般情况下,根雕工艺品的加工程序如下:第一步是采集根材。根雕贵在自然,  相似文献   

12.
《湖南林业》2010,(7):24-24
根雕是充分利用大自然中各种千姿百态的枯根,经过人工巧妙的雕琢加工,创造出具有天然形质美和人工雕艺美的“奇”、“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收藏欣赏根雕艺术.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13.
一剪春韭鲜     
正一直不大喜欢杜甫,太忧国忧民,没有李白洒脱,他的诗像沉郁顿挫的呐喊,太沉重。唯有一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无比清新明丽,让人觉得他整个人一下子落到了凡间,有了烟火气。"夜雨剪春韭",春天的味道呼之欲出。韭菜入了诗文,便也风雅了几分。《诗经》中有"献羔祭韭"一说。《山家清供》中记载,六朝的周终年常蔬食,文惠太子问其蔬食何味最胜?周赞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本草纲目》也有"正  相似文献   

14.
《林业科技开发》是由南京林业大学与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创办的林业重点期刊,以"面向全国、注重开发、推广成果、服务生产"为宗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信息量大。报道内容包括:经济林、用材林、防护林、园林绿化以及木竹材加工、人造板制造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经验,同时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如科技成果鉴定消息、林木种苗信息等。主要栏目有:专论综述、应用研究、技  相似文献   

15.
宋代《词话》载诗人曾端伯以十种花各题名目,称为十友.后有人将十友花各配诗一束,一时传为佳话. 一、兰花·芳友: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  相似文献   

16.
昆明古树     
明代茶花,品名“早桃红”,一九六一年郭沫若来此地赋有《游黑龙潭诗》一首,写尽了这里的景色。全部诗句是: 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惊醒唐梅睁眼倦,衬陪宋柏倍姿雄。崔嵬笔立天为纸,蜿转横陈地吐虹。黑水祠中三异木,千秋万代颂东风。刘华松程永照摄  相似文献   

17.
森林对涵养水源的功能与保持水土的辩证关系,早为古代有识之士所认识。晋代诗人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说:“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唐朝诗人杜甫在《德人》一诗中写到:“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唐朝诗人王维在《梓州李使君》一诗中对树冠截留雨水的情景作了生动地描绘:“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山中夜雨,树冠截留,树梢上像有百重、千重  相似文献   

18.
铁力木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铁力木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造船木料,主要用于制造木帆船的一个主要构件———舵,此外也可用作船身木料。铁力木有多种名称,如《广西通志》称“铁力木一名石盐,一名铁棱”,《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等引用了这个说法。此外在一些古人的著作中也有简称为铁木(《大南实录》)、盐木(《台海使槎录》),而由于同音或近音,也被写作铁梨木(《粤海关志》)、铁黎木(《使琉球录》)、铁栗木,甚至误写为铁梨木(《清朝文献通考》)。如今,铁力木已被定为植物学方面的正称,别名为铁栗木、铁棱木,在东南亚各国还有多种名称,其英文名则是…  相似文献   

19.
红色女贞子     
一直不知道冬青树就是女贞,告诉我的竟然是一位小学生。那天回家路上,我发现几个小孩子攀爬路边的冬青树,采摘乌黑的果实。我怕孩子们不小心掉下来,便一直站在树下等他们安全着地。"知道这是什么果子吗?""女贞子。"回家后,我查了《辞海》,才知道天天与之擦肩而过的冬青树竟然就是女贞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节,故以贞女状之。"我情不自禁地再次朗诵舒婷《神女峰》中的诗句:"沿着  相似文献   

20.
夏荷诗韵     
正夏又至,荷算一景。到古诗词里走一趟,便得荷魂。概因喜荷,人们给予它很多名字,莲花、芙蕖、水芝、水芸、泽芝、菡萏、芙蓉、红蕖、溪客等,一个比一个有诗韵。荷天生就是写诗作词的料,怪不得古人泼墨如水,留下读不尽的千古荷香诗。陆游《梦行荷花万顷中》:"无风天际路茫茫,老作月王风露郎。只把千樽为月俸,为嫌铜臭杂花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