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解决"三农"问题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位置,温家宝总理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以农立国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强则国家强,农村兴则国家兴,农民富则国家富。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直指农民收入,保护农民权益。而"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人,从根本  相似文献   

2.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不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是“三农”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国家都采取了多种政策力促这一问题的解决.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制、农村多种经营形式等体制性变革.出台一系列满足、保持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认为中国的“三农”问题是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城乡经济社会变革不同步造成的结构偏差问题,具体表现为城乡差别、农业人口过多、城乡居民收入重新拉大、贫富分化趋势加剧。分析了历史背号、人地比例关系和农民的局限性对“三农”问题的影响,认为城乡分隔的二元结构政策是其最直接最重要的成因,揭示了城市偏向政策的种种表现和后果。作者指出,“三农”问题相互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也有质的区别,在一定条件还有矛盾。从根本上说,农民问题居于其间的中心。现阶段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低、就业难、增收难。解决“三农”问题要以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战略目标。必须突破旧的思维定式,突破制度“瓶颈”的制约,按照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思路,设计路径方案,把工作重心放在恰当的制度供给上,方能奏效。文章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十大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谈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及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报告着重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做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进入小康以后,今后1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道远。 ——“三农”问题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前面建…  相似文献   

5.
邢波 《甘肃农业》2007,(5):24-26
“三农”问题是关乎我国农民生存状况和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事,作者从我国“三农”问题的实质出发,阐述了我国存在“三农”问题的原因,并分析评价了我国财政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最后提出了我国今后支持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严重。是影响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要解决好“三农”问题。繁荣农村市场.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必须跳出就农村论农村、就农业论农业的传统思堆方式,从城乡二元结构的传统体制问题入手,即运用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发展到今天似乎更加成为"问题"了,并且出现了三个新的"怪圈",即城市相对于农村而言,要农民劳动力而不要农民进城当个真正的市民、要农村土地而不要农村土地上的承载物、要农业部门生产的农产品而不要农民消费进城市。这些"怪圈"只是指从城乡关系意义上对"三农"问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胎生于“三农”,和“三农”密切相关,相互推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反哺了“三农”,对支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建设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说:发展民营企业,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二元结构与“三农”困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三农”问题形势严峻,表现为经济贫穷、社会事业滞后,权益得不到保障等,这不仅损害了社会公平,也导致了效率损失。问题何以至此,原因在于城乡居民作为社会系统的两类行动者,对资源的控制、结构位置、行动的能力和可能性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相比于城市居民,农民由于职业和历史传统的影响,而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加之在社会建构方面又受到了压抑,因而在利益表达和影响决策方面处于劣势,导致公共政策安排长期偏离其利益需求,日积月累而导致今日之“三农”困境。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综合措施,但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让农民从看不见到出现,从出现到给意见,从给意见到有主见,从有主见到集体行动,形成积极的政治参与局面。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社会经济中出现一系列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问题,二是农村市场消费问题,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其他问题要么是由这三个问题引发出来,要么与其紧密相连。而引起农村发展缓慢的问题。与制度不完善有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近年来增长出现停滞状态是问题的关键,农民的增收,不能仅凭短期因素的刺激,而是要看到其长远的、深层次的制约因素,如何发展农村的问题实际上是反映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根源不在农村,而在于宏观的经济和国家政策的取向,解决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问题,既是在“三农”之外,又要在“三农”之内,既要在近期又要在长期。  相似文献   

11.
丁兆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44-1046
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深化 ,“三农”问题积重日深 ,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最薄弱和最危险的环节 ,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当前 ,必须提升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把农村问题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来抓 ,逐步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99-8699,8701
解决"三农"问题,既要立足当前,更要考虑长远。从根本上说,农民问题应当是"三农"问题的中心。让农民不断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江苏历来是全国农业高产、高质、高效的地区之一。如今,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全面市场化和加速国际化的新时期,江苏农业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和新追求。推进科教兴农,加快农业产业化是江苏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赵延安  姚树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34-7635
"三农"职业教育并不是农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简单地叠加,应立足于为实现科技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的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在"三农"职业教育中,发挥大学教育资源丰富、科技成果密集、信息资源充沛的优势,形成以农民为本位的"三农"职业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4.
做大做强农业保险 为“三农”发展保驾护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农业保险的概念、险种范围及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阐述了加强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同时指出 ,发展农业保险必须做到 :加快法制建设 ,营造发展氛围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走中国特色的发展农业保险之路 ;商业保险公司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积极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 ,为“三农”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从问题解决的路径选择看,我国长期以来在二农问题中存在着"边缘思维”现象,将三农问题置于与其它产业的关系中或在中国现代化的整个历程中进行分析,以期获得解决。这种“边缘思维”现象的逐步形成及定格,以思维惯性左右着三农问题的思考力方式及路径选择,使农民这一关键因素长期游离于中心之外,进而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当前,对”边缘思维”的突破亟待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农民认识的深入,二是加强农民自发趋势与制度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三农"新政     
本文从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多予、少取”政策开始启动、公共财政的阳光开始雨露农村大地、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被提到日程等4个方面,对中共十六大以来的“三农”政策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文菊  杨晓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61-6362
在我国,许多著名风景区都处于乡村的包围中,在这些地方发展农家乐之类的农业旅游娱乐设施,条件成熟,方便易行。在结合重庆市缙云山风景区农家乐考察时发现普遍具有规模小、设施简陋;经营模式雷同,竞争手段单一;管理体制不畅;缺乏统一规划、布局混乱;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进而提出发展风景名胜区农家乐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瓶颈在于"三农"问题。建国后我国的"三农"问题大致经历了城乡自由流动时期、城乡隔离时期和城乡互动时期。尽管各个时期"三农"问题的表现不尽相同,但其背后都存在深刻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正是这一问题的长期历史累积使其成为"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拓展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认识边界,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因此,我们解决"三农"问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城乡发展,坚持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与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了科技进步对中国农业发展的贡献 ,探讨了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 ,以及进一步发挥科技优势 ,应对“三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毛泽东农业建设思想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建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113-17115
对毛泽东农业建设思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