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朋友们:《茶叶经济信息》自1984年创刊以来,历经二十二载风雨,由一纸变一刊,去幼小而终成大,其间凝结数代茶人、编辑之心血,幸得茶界人士多方之关心,始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之领导下,服务于中国茶界。春秋多情,岁月绵长,前途在望,本刊当续为中华茶业献计献策,为神州茶人铺筑平台,为华夏茶文化燃情凯歌。经济自为民本,然非茶叶之全部,茶界之大,茶人之情,茶事之盛,唯有世界方能概之,故本刊拟于今年八月份起更名为《茶世界》。中国经济之大,行业之多,茶业于其中自得一方水土,《茶世界》将承《茶叶经济信息》二十二载之血脉服务于茶界。茶叶虽…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讯     
正《杭州茶文化发展史》出版发行本刊讯历时三年编著的《杭州茶文化发展史》近日正式出版发行。10月21日上午,由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编写出版的《杭州茶文化发展史》发行座谈会在杭州金溪山庄举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建庭、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博物馆等在杭八家"国字"号茶叶机构和茶界的专家、学者,市级  相似文献   

3.
荆楚文化多元而浪漫,是中国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荆楚茶文化便产生于浪漫自由的荆楚大地,具有着荆楚文化的特色。荆楚地区是最早种植茶的地区,同时也产生了第一部世界性的茶专著,因此,在茶文化上有着属于荆楚地域特殊的茶理念。在将荆楚茶理念与茶叶包装结合时,便需要充分发挥荆楚茶文化的特色。不但要在材质上丰富茶叶包装设计,同时在颜色上,多使用髹黑色和朱红色。在纹络设计上使用荆楚独特的云纹,在文字上可加入荆楚地区的诗歌和《茶经》。基于荆楚茶文化的理念,将荆楚特色文化与茶叶包装设计相结合,不但有利于丰富茶叶包装的审美视野,同时也有利于荆楚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叶》2008,30(6):43-43
张天福教授是被《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列为当代十大茶界专家中惟一健在的一位百岁茶学家,被誉为我国茶界泰斗。他毕生事茶,在茶叶教育、科研、生产及茶文化传播等方面均取得前瞻性、创新性的成就,为我国茶叶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郭婧 《福建茶叶》2016,(7):339-340
美国的茶叶研究专家对《茶经》下过结论:"中国古代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全关于茶的书籍,世界喜欢茶叶茶文化之人,尽受其惠"。陆羽《茶经》的问世,为我国的茶文化开拓了一个新的方向,不仅是体现在单纯的茶饮文化上,更是体现在特定的思想与哲学基础上。《茶经》成为世界上首部茶叶著作,并在茶道思想、人文思想以及创作形式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从陆羽与《茶经》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出发,阐述了《茶经》的美学意蕴和其独特的创作特色,并针对美学与翻译双方面的特点探究了《茶经》的审美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时光如梭,值2011辛卯辞旧迎新之际,谨代表荷兰禾众基金会向中国茶叶界同仁及《茶世界》所有读者致以新年的祝福。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以及无与伦比的茶叶品质令国人  相似文献   

7.
《茶经》作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详细的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茶经》的英译对于茶文化的传播和继承都有着很大的价值,对中国茶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茶经》的英译策略,对于采用何种策略才能更准确地传达茶经里表达的意思进行了探讨。对于茶文化的传播及影响也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建荣 《茶叶》2007,33(4):194-194
《茶叶》期刊自1957年创刊至今,已走过50个春秋,我谨代表中国茶叶博物馆敬致祝贺!《茶叶》期刊以普及茶叶知识、提高茶学水平为办刊宗旨,在普及茶树栽培与加工、茶叶经营管理、贸易、保健和历史文化知识等方面作出了大量贡献。1996年,经国家科委批准,中国茶叶博物馆与浙江省茶叶学会联合主办《茶叶》期刊,迄今已有11个年头。长期来,我馆与浙江省茶叶学会在联合办刊过程中,共同致力于茶学的学术研究和科普宣传。自1998年起《茶叶》开辟了“茶博园地”,及时报导中国茶叶博物馆大事记,向业界反映茶博动态和茶文化活动情况;中国茶叶博物馆在《茶…  相似文献   

9.
陈丽玉 《福建茶叶》2016,(9):355-356
茶作为一种植物,发展至今,已成功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关于茶文化的著作《茶经》,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它不仅总结了茶叶技术,同时也推动了茶叶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赋予了茶叶一种深刻的精神和追求,饱含着着茶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陆羽《茶经》中的茶道、文学艺术以及饮茶文化中介绍了我国茶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福建茶叶》2010,(10):47-47
<正>为了弘扬光大我国茶文化,让茶叶及涉茶行业更好为经济建设服务,本刊联合"中华茶文化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推出系列茶文化活动,内容有:《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迎世博"中华茶艺天使"征集、"中华茶艺天使"电视大奖赛、"中国茶文化收藏品大奖赛"等活动。目前本刊首先启动《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中华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茶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述到三皇五帝时代。据记载,茶最早由神农氏发现。东西汉时期,茶的医用价值被发现并记载;到晋代,茶的文化形式已出现雏形,到了唐朝,陆羽所著《茶经》被后世流传,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审美情趣。本文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对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影响,从图案设计、色彩选择、文字设计等方面的影响加以论述,中国传统茶文化成为茶叶包装设计创新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广东茶业》2020,(2):9-9
《广东茶业》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由广东省茶叶学会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44-1564/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7398。全文收录《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规格为大16开本,双月刊。多年来,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茶叶生产和经营者、爱茶人士提供了一个茶叶科技及茶文化交流的平台,拥  相似文献   

13.
正《广东茶业》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由广东省茶叶学会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44-1564/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7398。全文收录《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规格为大16开本,双月刊。多年来,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茶叶生产和经营者、爱茶人士提供了一个茶叶科技及茶文化交流的平台,拥有大批各阶层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弘扬光大我国茶文化,让茶叶及涉茶行业更好为经济建设服务,本刊联合"中华茶文化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推出系列茶文化活动,内容有:《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迎世博"中华茶艺天使"征集、"中华茶艺天使"电视大奖赛、"中国茶文化收藏品大奖赛"等活动。目前本刊首先启动《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中华茶艺天使"征集。  相似文献   

15.
茶,在我国的地位源远流长,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中国茶道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古代王公贵族必饮,对比今日茶的用处更是之多;可见茶文化在国人的地位之高。线下茶艺师国家职业资格证、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也是脍炙人手。同样如何提高茶叶的销量,除了优质的土壤,悉心的栽培;那些更吸引当代年轻人的就是茶叶的包装。茶叶包装设计是个很广的范围,如何根据将茶的品牌与茶叶特色、种植的方式以及茶的功效、绿色环保等相互结合设计,是当今每位设计师所考虑的重中之重。本文将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国内外茶叶包装的特色以及茶品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张晓航 《福建茶叶》2016,(5):379-380
《茶经》是当今世界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茶叶专著,也是介绍茶叶知识方面最完整、全面的一本茶叶百科全书。忠实全面地在翻译中还原《茶经》原著,能为世界友人更客观地了解中国茶叶知识,认识中国茶叶文化提供良好平台。然而《茶经》作为一部凝结了古人茶文化知识与内涵的划时代巨著,不少内容都与其他文本存在互文关照的联系,故理清所互文的内容在原书中的作用意义,有利于把握《茶经》主旨,使翻译更为准确。本文将围绕《茶经》翻译中的互文关照作简要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文化背景深厚,茶叶的生产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如今已然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茶文化特色。河南南阳桐柏的种茶、制茶技艺源远流长,在茶神陆羽的《茶经》也曾有记载,是中原茶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茶叶品种。豫剧是河南省的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浓郁的河南地方文化特征。桐柏玉叶作为桐柏茶的精品之一,在推介和包装中需要河南本土的特色文化元素的渗入。而豫剧元素是国人尽知的文化品牌,将其融入桐柏玉叶的包装设计中,对推进桐柏玉叶的市场宣传和文化品质都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正屏南地处福建省东北部鹫峰山脉中段,产茶历史悠久。《新唐书》《茶录》《东溪试茶录》和《屏南县志》等古籍都有详实记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屏南遗留下了大量古老的茶叶生产工具、茶具等文物,遗留下茶坊、茶行、茶盐古道、茶岭、茶亭和与茶相关的古城门等遗址,还遗留下具有地方特色茶产品的制作技艺以及带有浓厚乡村色彩的茶艺、茶俗、茶礼、茶诗、茶谣、茶歌和关于茶的故事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屏南茶叶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多得的茶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福建茶叶》2010,(5):48-48
<正>为了弘扬光大我国茶文化,让茶叶及涉茶行业更好为经济建设服务,本刊联合"中华茶文化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推出系列茶文化活动,内容有:《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迎世博"中华茶艺  相似文献   

20.
福鼎市茶协理事林型标先生出任副会长二00二年十月二十一日,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成立暨首届董事就职典礼在香港港仔海港潮州酒楼举行。首届董事会成员由东南亚、台湾、内地等茶叶界知名人士23人组成。福鼎市茶业协会理事林型标先生任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具有养身延寿功能的茶是健康食品,茶文化博大精深,有丰富的内涵。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将弘扬中华茶文化,集茗茶神韵,会四海朋友,以茶会友,联络世界各地茶叶界朋友,互相交流合作,促进茶乡情谊,敦眭友谊,让茗茶飘香四海,兴誉满五洲。协会将加强与两岸三地、东南亚、欧州等地茶叶界学者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