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西农业科学》2015,(5):539-542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Kuwana))雌成虫触角形态及其触角感受器的分布和形态特点。结果表明,草履蚧雌成虫触角呈短棒状,深棕色,由柄节、梗节、鞭节组成,共8节,其中,鞭节由6个鞭亚节组成,表皮凹凸不平;触角各节大小、形态不一。雌成虫触角感受器共有6种类型8种形态,分别为毛形感受器(I型、II型)、锥形感受器(I型、II型)、刺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钟形感受器、钉形感受器。各类型感受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和分布各不相同,绝大部分触角感受器分布在触角的背面、腹面和外侧面:毛形感受器数量最多,在柄节、梗节及鞭节上均有分布,约占总数的80%;钟形感受器数量最少,仅为1个,只着生于梗节腹面前缘;钉形感受器仅着生于触角顶节,腔锥形感受器主要散生于梗节、第1鞭节、第2鞭节和顶节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柿广翅蜡蝉成虫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雌成虫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类型和分布形式相似,均有毛形、具毛腔形、耳廓形、三角形、锥形和腔形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最多,占总感受器的40%以上,主要分布于梗节上。其次为三角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分别占总感受器的25%和15%以上,主要分布在梗节上。耳廓形感受器在梗节上呈环状排列,数量占总感受器的10%以上。具毛腔形感受器分布在鞭节基部,仅有1个。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柞栎象(Curculio dentipes)寄主定位机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对柞栎象触角形态、感受器的类型及分布特点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柞栎象触角上有感受器5种类型10个亚型,分别为:刺形感受器2个亚型、毛形感受器4个亚型、锥形感受器、齿形感受器2个亚型和腔形感受器。柞栎象雌雄成虫触角性二型不明显,很难作为形态上性别鉴定的可靠依据。雄虫触角感受器数量多于雌虫,但差异不显著。柞栎象触角感受器从基部至端部(柄节至棒节第4亚节)有明显的分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研究黄粉虫的行为生态学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黄粉虫足的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雌成虫和雄成虫之间感受器类型和分布形式相似。成虫的足上均分布有毛形、刺形、锥形、腔锥形、乳突形、鸡皮形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最多,占总感受器的60%以上,主要分布在腿节和胫节上;其次为刺形感受器,占总感受器的30%以上,主要分布在跗节,少量分布在胫节上。锥形感受器和腔锥形感受器主要分布胫节和跗节上,而乳突形感受器和吸耳球形感受器分别分布在胫节内侧末端和爪垫上。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生产上草履蚧的防控难题,本文对草履蚧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越过夏、秋和冬天。卵于12月下旬开始孵化,1月下旬若虫开始上树。雄虫蜕皮3次,雌虫蜕皮4次,第1、2次蜕皮在树上进行,分别在3月上旬和4月下旬;第3、4次蜕皮在树下,分别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5月中下旬。3次蜕皮后分为雌雄虫,雄虫即行化蛹、羽化、交尾后死亡;雌虫继续上树为害至5月中下旬下树蜕完第4次皮后再次上树为害至6月上中旬下树产卵。1龄若虫抗低温、水淹、耐饥饿,并选择偏好在树冠上中部1~2年生枝阴面群栖为害。  相似文献   

6.
<正> 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属同翅目蚧科,是一种林木毁灭性害虫,以刺吸林木枝梢汁液为主,严重危害泡桐、杨树等绿化树种,对平原绿化成果有很大的威胁。近年来发现在华北地区果园也时有发生,严重发生时可达到毁圆的程度。在重发区调查发现有虫株率达90%以上,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7.
草履蚧测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西安市受草履阶[Drosicha corpulenata(Kuwana)]危害最重的15号杨和经济林木等的虫情调查,从实践中总结出简便、实用的草履阶虫情调查方法和预测预报技术。其中,在测报技术上,着重探讨了将草履阶主要天敌的发生规律及其对草履阶控制能力预测纳入测报内容,提高了测报的准确性。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对草履阶的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进行中、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8.
海艳君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235-236
本文介绍了草履蚧的主要生活史、发生特点、危害对象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苹果园草履蚧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在无公害苹果园和常规管理苹果园,调查了草履蚧的发生数量.结果表明:无公害苹果园草履蚧仅零星发生;而常规果园却大量发生,草履蚧的发生数量表现为金冠品种多于红星和富士品种,同一品种弱树多于壮树.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定点观测和开展防治试验,分析了草履蚧为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塑料布绑扎和抹树皮阻止法等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草履蚧幼虫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防治草履蚧,在室内以药膜法评价了13种农药对草履蚧一龄幼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丁硫克百威、联苯菊酯、氰戊菊酯、哒螨灵对草履蚧具有中等毒杀活性,在100μg/mL质量浓度下试虫的死亡率为50.0%~87.5%;杀扑磷、啶虫脒、异丙威、特丁硫磷的活性较高,在100μg/mL质量浓度下对草履蚧幼虫的致死率均达100%,进一步测定表明,其LC50值分别为9.15、0.69、0.66、0.61μg/mL。利用Gowing法对啶虫脒与异丙威的混用效应进行评价,发现二者混用起到增效的作用。建议生产上将啶虫脒与异丙威组合使用防治草履蚧。  相似文献   

12.
刺桐姬小蜂成虫感器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成虫触角、复眼、口器、足以及腹部末端感器的超微结构和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触角上共有7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多孔板状感器、剑状感器、耳状感器、乳状感器和带状感器;口器上则有2种感器,分别为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在足上有3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在腹部末端也有4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和腔形感器.并对雌虫和雄虫感器的差别进行了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草履蚧大龄若虫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6种杀虫剂对草履蚧大龄若虫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筛选出40%久效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原液涂干、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树干和树冠喷雾及3%呋喃丹颗粒剂150g/株根施杀虫效果明显。四者药后7d校正防效分别达95.0%,92.9%,76.0%和61.6%。  相似文献   

14.
杨树草履蚧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履蚧寄主广泛,为害严重。介绍了草履蚧的生活习性及其为害特征,提出了草履蚧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观察和试验结果表明,草履蚧在兰州地区1 a发生1代,以卵在寄主附近的土壤、墙缝、落叶下越冬越夏,以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在枝干上吮吸汁液造成危害;其防治适期为1龄幼虫孵化上树期,可选用8%绿色威雷微胶囊剂3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对越冬场所和树干进行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6.
草履蚧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履蚧(Drosichacorpulenta(Kuwana))在陕西关中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于12月中下旬到翌年1月上旬孵化。1月中下旬到2月上中旬初孵若虫开始出土上树,5月中下旬至6月初开始下树产卵,卵集中于距树干60cm的土层中。若虫在树冠上层最多,中层次之,下层最少。1年生枝段最多,2年生枝段次之,3年以上生枝段最少。采用机油加羊毛脂5∶1(质量比)在初孵若虫上树前的1月上旬至2月上旬进行涂环阻隔防治和保护利用红环瓢虫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 Matsuda]成虫触角及刺体的结构,采用电镜扫描技术观察为害河南信阳茶树的重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成虫触角感器及网粒体的超微形态。结果表明:小贯小绿叶蝉成虫触角柄节未见感器分布,梗节上有2~3根毛形感器和1~2根锥形感器;鞭节分为7个亚节,在第1、2、4亚节上分别有1个锥形感器,第3亚节上有1个毛形感器,小贯小绿叶蝉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及数量在雌雄个体间无明显差异。雌、雄性成虫触角表面都有网粒体存在,均为小球形网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