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們在調查恙蟲病動物宿主時,曾經發現家兔受立克次氏體和弓形體的混合成染情形。当取兔肝脾等材料以動物試驗法進行立克次氏體分離時,發現第一代小白鼠發病,死後檢查有明顯的病理變化,腹水塗片在細胞內檢見大量的立克次氏體,如繼續傳代,則見鼠的死亡日期縮短很快,至第三代后接種鼠於4—5天內全部死亡,這時在腹水塗片內已不能檢見立克次氏體,但在細胞內外,則發現有大量的弓形體,這  相似文献   

2.
关于猪亚硝酸盐中毒,因飽潲病死亡的报导甚多,今将我們見到的牛亚硝酸盐中毒死亡的病例报告如下: 一、发病經过:我市村后大队第四生产队的黄牛一头,于63年10月23日早7时套車去市內送白菜谖绾?时左右返回該生产队的菜地。因在市內沒有喂飼,回来后,社員們都忙于清理白菜和装車,就把牛卸下让其自由采食破碎的烂菜梆、菜叶。天越发晚下来,人們顾不上看管牛,任其吃菜,据讲还另外吃下2—3栏好白菜(大約70—80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7日,承德市離宮公園動物園有母鹿一頭發病,曾延请我校獸醫院獸醫前往診治,但因病程急促,未及治疗生效,即於7月8日死亡。死後經我校病理解剖室和細菌室檢查,確定為巴氏桿菌病。鑑於本病在国內獸醫界尚未見有報告,特簡要彙報如下,以供同行參考。症狀 病鹿年二歲,一月前產一小鹿,產后一切無異狀。於7月7日下午,發現動物不食,離羣独立,弓背垂頭,步行蹣跚,並有惡寒戰慄現象。第二天上午十一時,我校獸醫往診時,所見症狀略同。經檢查體溫為40.5℃。同時見該鹿呼吸急促,口吐泡沫,當即皮下  相似文献   

4.
引言猪的白肌病或肌肉發白,僅發現於宰後猪的肉屍,其生前缺乏顯著可見的症狀。在1954年4月份起,上海市乳肉管理所派駐在國營上海宰牲北廠的外销肉品檢驗隊的工作同志,和苏联專家們在宰後檢驗時,發現很多猪隻後腿的肌肉颜色特别蒼白,並有小點出血,有的人懷疑它是由於在屠宰过程刮毛時被熱水燙壞變色,有的人怀疑是飼料或品种關係,有的人懷疑它与傳染病有關係,意見和說法頗不一致;同時,在輸入國方面,為審慎起見,对此种肌肉發白的猪肉,在未有科學上研究獲得結論以前,不同意接受。因此,此一問题有關單位都很注意,希望获得徹底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情况井崗山羊場由河南东明、南考两县收购寒羊第一批計共483头,其中絕大部分系由东明收购,属于南考收购的仅60头左右。該羣羊的收购工作自1957年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止,前后历时1今天。10月18日由兰封起运,10月22日抵分宜。全部羊只在火車上分两层装运,共裝三車皮,平均每車容納羊只161头,相当拥挤;且車上无防雨設备,装在火車上层的羊身为雨打湿。途中飼料为白菜1,500斤,大麦1,000斤,  相似文献   

6.
1949年原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由长春、农安一带选购一批大部分經过敌伪时期改良的杂种母馬,同年并由部队拨入一批母馬子铁岭种畜場飼养,有計划的用阿尔登优良种公馬杂交改良,逐步培养成一个新型馬羣。10多年来由于紧紧抓住了选种选配、母馬飼养管理、幼駒培育各个环节,目前已培育出一批低身厂躯、体貭坚实、輓力大、速度快、持久力强的輓用型馬,在1958年11月份全国种畜工作現場会議上光荣的詖命名为“铁岭輓馬”。为了进一步的掌握鉄岭輓馬的輓曳能力,本年5月12日到15日三日间,在沈阳农學院、盘山馬場、鉄岭农专有关人員帮助指导下进行了第二次“鉄岭輓馬”工作性能測驗,同时用阿尔登和本地馬作对照。因經驗不多,測驗匹数又少,可能在測驗結  相似文献   

7.
1922年,費納斯基曾經首次指出,牲畜机體的組成中有鈷存在。 費納斯基院士为生物地質化學學說的奠基者,他曾發表假說,認为差不多在地壳上所遇見的一切元素,都參加牲畜機體的組成。我國现時已廣泛進行微量元素的研究,引起  相似文献   

8.
顆粒性陰道炎是一種比較頑强的慢性傳染病,陰道粘膜有小米粒大的結節,患部潮紅腫脹,嚴重者則產生濃性渗出物由陰道排出,將濃液抹片鏡儉,僅在個別牛隻中發現雙鏈球菌,同時進行滴蟲檢查與蒲氏桿菌培養檢查,均為陰性。該病多侵害犢牛,可能由於犢牛陰道粘膜比較柔嫩所致,現將該病之治療方法与意見提出如下,以供大家商討。一、治療方法 (1)蒜頭末填塞法: 製法:將除皮蒜頭洗淨後,放入清潔乳鉢中研成末狀或搗成爛泥狀,用天平秤15——30公分,以消毒紗布包紮成塞子。操作方法:填塞前,將陰门外以3%來蘇兒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弩药也称“見血封喉”是苗族兄弟在狩獵時將此药塗於弓弩箭头上打虎豹有效的致命箭毒,野獸虽受輕伤,能在二、三分鐘后致死,因此取名“見血封喉”,据了解苗族兄弟民族在一百年前發现此药,但颇保守秘密,不外傳。该药主要成分是一种植物名大草烏,雲南各地山上都有,但以东川雪山出產为最好,毒性較大。每年春末夏初苗族弟兄到該山採取  相似文献   

10.
驴睪丸炎是北京地区常見的外科疾病。共治疗23例,其中大多为輓用家畜。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率以5—10月为高。发病前都有过度使役的病史。发病年龄无一定規律。临床观查絕大多数病畜发生在一側睾丸,其中发生于右側睾丸14例,占全数60.9%。发生于左側睾丸7例,占全数30.4%。两側睾丸同时发生2例,占全数8.7%。病后精神較差,食欲减退,体溫39°—40℃左右,脉搏增数而小,每分钟达60—90次。呼吸浅表,每分钟达25次左右。可視粘膜潮紅。心音亢进,个別患畜出現心音間歇或节律不整。血液检查:白血球总数增多,有的可增至26,000  相似文献   

11.
鮮繭活蛹繅絲,為改進品種絲質程度時(如纇節、纖度、分裂纖維等)所必須應用的選擇方法,但是由於操作時間,深受限制,因此,必須爭取時間,在能以獲致選擇目標正確的基礎上,应力求方法便捷,操作迅速,同時又須配合技術優秀的熟練女工,為一最主要的基本條件。一、缫絲的時期:自種繭成績經調查後(即蛹體皮膚已見堅硬後),至發蛾前一——二日間,方可進行缫絲調查,則不致影響蛹體生理和化蛾程度。二、操作的方法: (一)採取材料:每區任意採取普通繭雌雄各二○顆(預先应以雌雄分別上簇)先調查各區的絲質代  相似文献   

12.
一、拉车使役的經驗可以按起車、行車、拐弯、停卓四方面介紹 起車:把停止的車变成动車,叫做起車。起車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斜线起車;一是直线起車。斜线起車时,先向外手(右)将車输拐动,然后向里(左)合,再走上正路。斜线起車灵便、省力,直线起車笨重,因此,最好采用斜线起車。直线起車則顺着停車的方向,直线起动。行車:起車后,在道路上行走的車叫行車。行車必須拉齐走勻,防止快跑。上坡时紧赶,下坡时  相似文献   

13.
鞍俱輓对髻甲部,腰部、臂部、颈部、背腰部等组织压迫成损伤而造成,鞍輓俱的结构不良.家畜髻甲,背腰部等组织的结构不良,装鞍失直。骑乘不当,皮肤卫生不良,护理不当,对鞍輓俱缺乏维修保养或其它原因而造成.如家畜的作业环境有关,特别是夜间运输,随意更换别人的鞍輓俱(主要是指患过某种皮肤病),加之本身患皮肤病。  相似文献   

14.
一、病例病例一:小黄牛一頭,頭部、頸部簇發圓形秃斑,肩胛,肘頭及膁部亦有豆大乃至銅元大的圓形秃斑散在,各秃斑界限明顯,但在眼穹部鼻梁与颧骨之间及耳根周圍已湊合形成手掌大的秃斑,秃斑上都被覆着灰白色石綿样,厚約0.3—0.5公分的痂皮。病例二:小黄牛一頭,額角上有直徑3公分  相似文献   

15.
用魚石脂鬆節油治療牛的急性氣臌脹 我場的水牛、黄牛先後有四頭發生急性氣臌脹。主要症狀是腹部左邊膨大,呼吸困難,頭低垂,站立不動。用魚石脂25—30克和松節油40—60毫升,再用適量的清水冲淡,一次服完。服藥後1.5—2小時,病勢均見減輕,當天恢復常狀。但有一頭黄牛於服藥後未見病勢好轉,将上二藥用量减少30%又服一次,始漸告痊。(國營洪澤湖農場顧鳳城)  相似文献   

16.
牛乳腺疾病中,分佈最廣者为乳房的各种炎症——乳房炎。各种家畜均有乳房炎,但以多乳期的母牛最为常發,有時亦見於生產前的母牛。乳房炎給乳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济损失,即令是一个乳房受侵害時,產乳量至少要減少20%。  相似文献   

17.
(你寄來的——对李錫疇同志“对目前改進煑繭問題的初步意見”的几點意見一文章,我們已作了初步的審閱,你所提出的意見,非常宝貴,我們已請李同志作了解答,請参考)編者。一、你的意見与我的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精神——主要是說明水煑法,存在着很多而且是不易克服的缺点和困难,从而提出改裝蒸煑法的初步意见——不相符合,我並不是研究水煑法的改進,也不是研究小沸騰和大沸騰(这是一般絲廠煑繭同志慣用的術語,实际上沸點溫度与沸騰  相似文献   

18.
鞍俱輓对髻甲部,腰部、臂部、颈部、背腰部等组织压迫成损伤而造成,鞍輓俱的结构不良,家畜髻甲,背腰部等组织的结构不良,装鞍失直,骑乘不当,皮肤卫生不良,护理不当,对鞍輓俱缺乏维修保养或其它原因而造成,如家畜的作业环境有关,特别是夜间运输,随意更换别人的鞍輓俱(主要是指患过某种皮肤病),加之本身患皮肤病。  相似文献   

19.
養蠶業與植棉業和羔皮業同時是共和國重要的農業部門之一。只有在建立了苏維埃政權以後,它才能獲得廣大的規模。國家已建立了許多蠶種場(生產蠶種的專业企業),目前在裝備很好的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的蠶宗中進行蠶兒飼育。  相似文献   

20.
(一)小瀘泡的受胎率怎样?馬的成熟瀘泡是有大有小的,据苏联一调查材料:在800个發情期中有56次濾泡直徑是在1—2公分內(见表3),为总数的7%。小虽是小,可是它的受胎率并不很低,仅略次于一般滤泡(3—4公分)。从表1便可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