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植酸酶和纤维素酶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18周龄海赛克蛋鸡192只 ,研究了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和纤维素酶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采用2×2×2正交试验设计(L827) ,两水平非植酸磷(0.38 % ,0.16 %)、两水平植酸酶(300U/kg,0)、两水平纤维素酶(0.1 % ,0)。结果表明 :300U/kg植酸酶可显著提高日粮粗灰分、粗蛋白、钙、总磷和铜的表观利用率(P<0.05) ,显著提高了胫骨折断力(P<0.05) ;0.1 %纤维素酶可显著降低日耗料量(P<0.05) ,显著提高日粮粗纤维(P<0.05)和钙的表观利用率(P<0.01) ;植酸酶和纤维素酶对提高植酸磷和铜表观利用率有显著加性效应(P<0.05);0.16 %非植酸磷水平已能满足蛋鸡产蛋需要  相似文献   

2.
选用135头体质健康、体重60kg左右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研究不同植酸磷水平对植酸酶使用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植酸酶情况下,有效磷达0.165%、植酸磷水平为0.25%时大猪的生长性能最好。玉米—豆粕型大猪饲粮中的植酸磷水平能使500IU/kg的植酸酶发挥正常功效,一般不会出现“底物”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随机选取60周龄高产海兰褐商品蛋鸡108只,研究在不同非植酸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蛋鸡料蛋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300 FTU/kg水平植酸酶与添加150 FTU/kg水平组和未添加组相比,料蛋比明显降低(P<0.01),当日粮中非植酸磷水平为0.15%时,料蛋比低于添加0.10%和0.20%(P<0.05);非植酸磷与植酸酶同时添加时有明显的交互作用,以添加非植酸磷水平为0.10%,植酸酶为300 FTU/kg时,料蛋比最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72头体重相近、遗传基础相似的35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在相同钙水平基础上设4个处理组,分别为:①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对照组);②基础日粮+1000IU/kg植酸酶(处理1);③基础日粮+1000IU/kg植酸酶+800mg/kg锌(处理2);④基础日粮+1000IU/kg植酸酶+1600mg/kg锌(处理3)。添加植酸酶组平均日增重(ADG)、饲料转化率(G:F),钙、磷消化率和骨骼灰分最高。添加植酸酶基础上添加锌平均日增重(ADG)、饲料转化率(G:F)、磷消化率和腓骨灰分降低(P<0.05)。植酸酶释放磷的效率与锌水平呈负相关。结果表明,锌与植酸盐螯合成复合物,降低了植酸酶对植酸盐的水解率。  相似文献   

5.
选用155头体质健康、体重60kg左右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研究不同植酸磷水平对植酸酶使用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情况下,有效磷达0.165%、植酸磷水平为0.25%,大猪的生长性能最好。玉米一豆粕型大猪饲粮中的植酸磷水平能使500IU/kg的植酸酶发挥正常功效,一般不会出现“底物”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广东饲料》2021,30(9)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对0-3周龄卷毛鸡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发育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评价植酸酶的应用效果,确定该阶段植酸酶的适宜水平。选取180只健康、体型相近的1日龄卷毛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33%,各处理组植酸酶水平0、600、1200 U/kg,试验持续3周。结果表明:1)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各组脏器相对质量(心脏、肾脏、胰腺和肝脏)均不受添加植酸酶的影响(P0.05),但低磷饲粮中添加600 U/kg植酸酶使全肠相对质量显著升高(P0.05);3)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有提高粗灰分代谢率的趋势(P=0.0964),但添加1200 U/kg植酸酶使磷代谢率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建议卷毛鸡低磷(非植酸磷0.33%)饲粮中添加1200 U/kg植酸酶更有利于磷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对1~21日龄麒麟鸡生长性能、体尺性状及胫骨特性的影响,评价植酸酶的应用效果并确定该阶段植酸酶的适宜水平.选取180只健康、体型相近的1日龄麒麟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33%,3个处理组植酸酶水平...  相似文献   

8.
将360羽28周龄罗曼褐壳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鸡,分别接受4种日粮处理,即:Ⅰ——正对照(钙3.32%,非植酸磷0.30%)、Ⅱ——负对照(钙3.21%,非植酸磷0.15%)、Ⅲ——Ⅱ+植酸酶200 FTU/kg、Ⅳ——Ⅱ+植酸酶400 FTU/kg。结果表明:与正对照组(Ⅰ)相比,负对照组(Ⅱ)的入舍母鸡产蛋率和入舍母鸡产蛋重显著降低,而料蛋比和死淘率均显著提高(P0.05)。添加植酸酶后,Ⅳ组入舍母鸡产蛋率显著提高,而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40周龄时,Ⅱ组和Ⅲ组蛋重和蛋壳强度均显著低于Ⅰ组和Ⅳ组(P0.05),且添加植酸酶有提高蛋鸡哈氏单位的趋势(P=0.091)。结果显示,在钙和非植酸磷含量分别为3.21%和0.15%的日粮中添加植酸酶400 FTU/kg,能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选用180只70周龄的罗曼蛋鸡随机分成3组,以含0.4%非植酸磷基础饲粮组为对照组、在含0.1%非植酸磷饲粮中分别添加0.5%和0.0%粗制植酸酶饲粮构成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研究低磷蛋鸡饲粮中添加粗制植酸酶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壳品质、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存留率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做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试验蛋鸡的各项生产性能表现,在含0.1%非植酸磷蛋鸡饲粮中添加0.5%的粗制植酸酶,可获得与对照组相近的饲养效果,而未添加粗制植酸酶的低磷饲粮组蛋鸡生产性能则明显降低。由此可知,非植酸磷为0.1%的蛋鸡饲粮中添加0.5%粗制植酸酶对蛋鸡的各项生产指标、鸡蛋壳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未造成不良影响,并能增加养殖蛋鸡的经济收入,降低排泄物中磷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植酸酶和柠檬酸对肉鸡生产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冬梅 《饲料工业》2003,24(1):22-24
植物籽实及谷物中60%~80%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家禽消化道缺乏水解植酸的酶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业已证明,添加植酸酶可提高植酸磷、Ca、蛋白质等养分的利用,减少粪磷对环境的污染。肉鸡日粮中添加450U/kg的植酸酶,可将日粮的CP水平降低一个百分点而不影响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AA的消化率,同时可使氮排出量减少10%(Kemme等,1995)。磷消化试验和长期饲养试验的结果表明,300FTU/kg的植酸酶相当于磷酸一钙中的1.0g磷。肉鸡日粮中添加300FTU/kg植酸酶,日粮磷(无论是TP或AP)含量应降低0.1%,Ca水平应减低0.1个百分点。近年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本研究将广西北海市涠洲岛黄牛和山羊的瘤胃液用胃管分别接种转移到广西大陆地区采食100%银合欢的合浦黄牛和山羊的瘤胃中,观察能否使其尿中排出的毒素 DHP 浓度下降或不再排出。结果表明,在接种后第3或第4日12头合浦黄牛尿中DHP 浓度分别由0.22%和0.21%下降至0,2头合浦山羊尿中 DHP 浓度分别由0.42%和0.52%下降至0。由此可见,我国广西涠洲岛黄牛和山羊瘤胃中都存在可使银合欢脱毒的 DHP—降解细菌资源。  相似文献   

13.
14.
海花  魏生柱  巴音孟克 《青海草业》2004,13(1):47-48,51
简述了德令哈市的草地利用、建设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松土保温剂信德瑞在改良排水性土壤如草炭土方面效果明显,每升土中加入1.5g的信德瑞,水分渗透速度明显快于未加信德瑞的对照,每100ml水渗透时间比对照少317,而且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多34.82g。信德瑞在壤土、砂土和蛭石中的渗透1保水效果不如在草炭土中明显。  相似文献   

16.
Foxp3特异性表达于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和组织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表面,在诱导CD4+CD25+Treg发育、分化与功能发挥中起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调控Treg的转录和蛋白表达参与机体稳态机体,在感染免疫、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Foxp3分子结构、功能及其在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2011~2013年间,从山东省、河北省和江苏省等地的多个貂场疑似水貂出血性肺炎病貂的肺脏、肝脏和脾脏中分离到425株疑似绿脓杆菌。用绿脓杆菌的OprF和PEA基因的PCR引物对分离菌株的目的基因扩增,经核苷酸测序确定其均为绿脓杆菌序列。通过日本生研株式会社血清学分型系统进行分型:G型376株,占88.5%;B型34株,占8%;C型12株,占2.8%;E型3株,占0.7%。取其中6株细菌(G血清型3株,其他血清型各1株)进行详细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该6株菌均符合绿脓杆菌的生化特性,并且从这6株中选4株细菌(每血清型各1株)腹腔接种小白鼠和气管内接种水貂,结果表明4株菌对其均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8.
19.
刘海泉  黄文惠 《草地学报》1991,1(1):100-105
在南方业热带海拔1200米左右的中山区,在以多年生黑麦草与白三叶混播的草地上进行了研究,试验分模拟放牧和直接放牧两种处理。放牧试验为放牧强度的单因子试验,选择了三个水平的放牧强度,即放牧后草地牧草留槎高度为3cm、5cm 及7cm。模拟放牧试验为放牧强度与放牧草丛高度的两因子试验,各选三个水平,即强度为牧草留槎高为3cm、5cm、7cm,放牧草丛高度为15cm、20cm、25cm。通过三年(1987—1989)的试验表明,不同放牧强度、放牧草丛高度对草地组成、牧草产量的影响明显,在当地生态条件下,适宜的放牧强度是放牧后草地留槎在5cm 左右,放牧草丛高度在20cm 左右,这时的牧草采食率在55%右左。  相似文献   

20.
施用鹅粪与化肥对牧草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苜蓿和黑麦草人工草地上施用鹅粪,与施和化肥比较,探讨不同种类肥料对牧草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给苜蓿施用鹅用鹅粪与施化肥比较,能提高牧草产量25-35%左右,提高根系干物质量15-3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