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城市绿地系统景观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多样性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在GIS支持下对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景观斑块的等级与分布、空间结 构的度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该市的城市绿地景观按城市梯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研究结 果表明,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斑块18 470个,绿地面积11 023.29 hm2,斑块数以面积小于3 000 m2的中小型斑块为主,占总数的72%,绿地面积以面积大于3 000 m2的大 中型和大型斑块为主,占总面积的86.64%;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斑块密度为167.6个/km 2,边缘密度为2.58 m/hm2,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32,均匀度为0.82;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沿城市梯度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总体表现为人类活动干扰增强,绿地景观破碎化加剧,景观多样性降低,分布较为均匀,整体绿地景观受面积影响较大;主要景观类型之间景观特征差异明显,随着人类干扰的增强,景观类型斑块边缘密度加大,破碎化严重. 平均斑块面积公园绿地最高,斑块密度附属绿地最高,斑块形状附属绿地最为复杂,斑块的聚集程度以公园绿地最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乌鲁木齐市2002年QuickBird遥感数据,采用eCognition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技术提取城市绿地信息,应用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系统分析.乌鲁木齐市建成区绿地斑块面积3 612 hm2,斑块数量47 280块,新市区绿地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数量最多,水磨沟区绿地面积较小斑块数量最少.附属绿地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数量最多,生产绿地斑块面积最小斑块数量最少.乌鲁木齐市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98,最大多样性指数2.58,绿地分布不均匀.景观斑块密度为1 308.97块/km2,沙依巴克区绿地斑块破碎,水磨沟区绿地斑块相对较完整.各种绿地类型中,居住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最高,公共绿地、生产绿地景观较完整.  相似文献   

3.
石河子市作为典型干旱区绿洲城市,深居中国内陆,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城市生态系统脆弱。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景观斑块,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石河子市绿地景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各类型绿地面积中以单位附属绿地面积最大,道路绿地次之;公共绿地中以面积>10 000 m2的大型斑块为主,居住区绿地中各级斑块数量相当,但仍是大型斑块所占面积最大;市区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37(最大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79),破碎化指数为22.87个·km-2,绿地廊道密度指数较高,为2.21 km·km-2。表明石河子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状况良好,但仍应加强居住区绿地景观建设,进一步完善道路绿地建设,提高绿地系统的连通性,提高绿地景观多样性,并注重使用乡土植物。  相似文献   

4.
厦门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景观结构与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厦门城区绿地生态系统景观结构和异质性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厦门城区绿地生态系统中,单位绿地斑块最多,占城区绿地系统总斑块数的32%,而居住区所占面积较少,但斑块数却占总斑块数的28%。风景林地的斑块数最小,仅为1.3%,但其面积却在城区绿地系统中占的比例最大,达32.2%。公共绿地景观斑块不多,只占12%,而绿地面积较大,占总面积的24.6%。厦门本岛城市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243,绿地整体的多样性指数较低;景观优势度为0.914,均匀度为0.642,整体绿地景观格局分布不均匀,存在看少数绿地景观控制着整个绿地格局;绿地廊道密度为0.549,分布密度较低,不能很好地发挥生态防护功能。同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2004年9月4日Quick Bird遥感影像,辅以实时动态差分GPS RTK技术高精度定位,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斑块谱分析方法,对铜仁市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铜仁市城市绿地斑块面积5 857.96 hm2,斑块数量6 503块,规划区绿地斑块面积和斑块数量均大于中心城区;(2)在各种绿地类型中,其他绿地在斑块面积上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农业用地和生产防护绿地,道路绿地面积最小。在斑块数量上,居住区绿地>农业用地>其他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公园绿地;(3)按绿地斑块面积统计,大于10 000 m2的大型绿地占绝对优势,占整个绿地面积的92.44%,按斑块数量统计,小于500 m2的小型斑块占优势,占整个绿地斑块的69.72%;(4)小型斑块以居住区绿地最多,其次为农业用地和其他绿地等,公园绿地最少;中型斑块和大中型斑块以农业用地最多,大型斑块在面积上以其他绿地最多,数量上以农业用地最多;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绿地在各等级绿地斑块中,面积和斑块数量相对较小。综合分析,铜仁市在今后的城市绿地建设中,中心城区内应加强绿化力度,适当将现有的绿地扩大连片,规划区内应合理调整和规划绿地性质,丰富绿地功能特性,注重绿地结构的合理规划,将小型、中型绿地尽可能有效地连片,增加大中型绿地斑块,特别是在与人居密切相关的居住区、单位和街道等周围,增加大中型绿地、大型绿地,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对绿地的需求,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北京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3S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对城区公园绿地景观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选取了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均匀度等指数对北京市城区公园绿地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区内共有公园绿地斑块105个,绿地面积5 565.74 hm~2,占城区总面积的4.07%。绿地面积以面积大于50 hm~2的大型斑块为主,占总绿地面积的77.66%,缺少社区公园等小型斑块绿地。公园绿地斑块密度为1.89个·km~(-2),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78,优势度指数为0.83,均匀度指数为0.49。绿地斑块景观分布不均衡,分布不合理,景观多样性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7.
周昭英  蔡永立  郑文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857-9860,9890
根据2006年上海市奉贤区航空彩红外遥感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 3.3,分别从斑块组成、类型水平与景观水平分析了奉贤区城市森林的空间景观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城市森林斑块53 286个,面积10 135.6 hm2;按斑块数目来分以小型斑块为主,占总数的64.0%,按面积分以大型斑块为主,占总面积的57.6%。城市森林总体呈现绿地斑块分布不均衡,绿地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经济林所占面积最大,斑块聚集程度最高;绿地与林带的破碎化程度高,分布分散;整体景观多样性指数较适中,为7.25,斑块类型丰富;均匀度较高,达0.97;蔓延度指数为46.46,存在着由小斑块控制整个景观的现象。建议调整城市森林的空间布局与结构,提高大中型城市森林斑块,如绿地在城市森林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该文利用乌鲁木齐市2002年QuickBird 遥感数据,采用eCognition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技术提取城市绿地信息,应用景观斑块谱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景观的数量构成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乌鲁木齐市建成区绿地斑块面积3 612 hm2,斑块数量47 280块.②在城市绿地构成中,新市区绿地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数量最多,水磨沟区绿地斑块面积相对最小、斑块数量最少.③在绿化覆盖率上,新市区接近建成区平均水平,水磨沟区和天山区超过建成区平均水平,沙依巴克区低于建成区平均水平,各城区距国家园林城市35%的标准都有一定差距.④在各种绿地类型中,附属绿地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居住绿地和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和防护绿地较少,生产绿地最少.⑤按绿地斑块面积统计,大于10 000 m2的大型绿地斑块占优势,占整个绿地面积的49.56%;按斑块数量统计小于500 m2的小型斑块占绝对优势,占整个绿地斑块的82.27%.⑥在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大中型斑块中都是以附属绿地最多,其次是居住绿地,再其次是道路绿地,最少是生产绿地;在大型斑块中,附属绿地和公共绿地所占比例相等,且占据最多,防护绿地次之,生产绿地最少.在乌鲁木齐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新市区绿化空间还很大,沙依巴克区绿化任务还很艰巨,限于城市用地紧张,应将有条件可以连片的小型、中型绿地斑块尽可能连片,增加3 000~10 000 m2的大中型绿地斑块.城区内加强荒山绿化和废矿区地面绿化.城市北部组建大型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城市南部外围营造大型防护林带.分析结果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建设和2013年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艳玲  郭鹏  马振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441-5442,5479
根据2008年8月IKONOS卫星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分别从斑块组成、类型水平与景观水平分析了天津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天津斑块数目主要以小型斑块为主,面积上以大型斑块为主,绿地斑块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建议调整城市绿地空间结构,降低景观破碎度,加强大中型绿地斑块的建设,提高绿地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0.
选取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水磨沟区、高新区)为研究靶区,以2008、2013、2017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Envi、ArcGIS以及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对2008—2017年研究区生态类型格局面积变化及转移矩阵进行分析,并选取7个景观特征指标,即绿地斑块面积、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形状指数、斑块类型占景观面积比例、斑块聚集度,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绿地景观转入量主要来自裸地及农田,绿地面积从2008年的90.38 km~2增加至113.34 km~2,2017年绿地面积相较2013年增加了22.96 km~2,面积所占比例增加了2百分点。研究区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高新区绿地面积较小,斑块个数最多,斑块密度最大,破碎化程度最高,绿地生态功能较弱。绿地斑块形状及绿地景观结构的复杂性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城市绿地景观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其中因水磨沟区部分山区绿地景观连通性较强、破碎度小,城市绿地聚集度最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绿地优化建议,为研究区城市绿地景观优化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同时为乌鲁木齐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一目标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杜松翠  魏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50-15553
借助昆明市1∶20 000卫星影像图以及10 m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像,以五华区绿化主管部门统计的绿化数据和实地调查收集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选取城市绿地斑块平均面积、景观破碎度、景观连接度3个能够反映景观空间特征的指标参数,对昆明市五华区主城区城市绿地景观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3个指标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五华区主城区城市绿地景观空间特征存在城市绿地以小型斑块为主,斑块平均面积较小;城市绿地斑块小而碎,绿地景观破碎度较大;绿地斑块间景观连接度较弱,生态廊道宽度较窄,不能充分发挥景观廊道的生态效益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的意见和建议,为优化和创造五华区优良的城市绿地景观空间特征及构建生态安全的景观生态格局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采用景观指数法,通过ArcGIS和Fragstats3.3软件对天华山自然保护区12种景观类型的格局进行了分析。所使用的景观格局指标包括平均斑块面积、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聚集度等。结果表明: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较丰富,而各景观类型拥有的斑块数分布很不均匀,从面积和斑块数来看,以硬阔的斑块数最多,面积最大,为保护区的主导景观。景观整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较高,但蔓延度较低,显现出破碎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张东凯  金祺  杨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3):103-107
森林景观格局是指森林景观组成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分析森林景观格局是研究森林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为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以贵安新区林业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GIS和Fragstats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选取合理的景观指数来探讨分析贵安新区林业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林地景观总面积达14 654.50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02%;不同类型林地景观斑块面积差异较大,灌木林地和乔木林地在林地景观类型中占明显优势;林地景观斑块类型以5 hm~2以下的小型斑块为主,中型斑块较少,而大型和超大斑块则极少;林地斑块较为零碎,完整性和连通性较差,存在一定的破碎化现象;林地景观多样性较高,但林地景观分布不均匀且景观丰富度较小;林地景观的聚集度均在80%以上,整体聚集度较高;除乔木林地外,其他各林地景观类型间连续程度不高,未能形成系统的结构且相互联系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太原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5):805-808
通过提取不同时空尺度下太原市城区绿地景观信息和分析其驱动因素,以期为城市生态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2006,2015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SVM方法进行监督分类,利用Fragstats 4.2软件计算景观格局特征指数。结果表明,在过去近10 a中,城区绿地景观面积比例由30.60%上升到35.41%,新增绿地主要来源于城市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面积分别为3 405,2 710 hm~2,失去的绿地主要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3 444 hm~2;城市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斑块形状更加复杂,景观多样性降低;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调整、城市道路建设和政府政策是城市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QuickBird卫星影像的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选取斑块数、斑块面积、斑块密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维数、聚集度等指标,对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沈阳三环内城市森林斑块数为42 703个,森林面积101.24 km2;斑块数以附属林为主,占总数的65%,斑块面积以生态公益林最大,占总面积的47%;城市森林总体呈现斑块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附属林和道路林的破碎化程度高,分布分散,形状最为复杂;风景游憩林破碎化程度低,自然连接性和聚集度较好.沈阳城市森林整体景观多样性高,均匀度接近于1,优势度较小,表明斑块类型丰富,景观中优势类型不明显,异质性高.  相似文献   

16.
上海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选取了绿地景观构成、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最小距离指数、景观连接度指数和景观分维数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上海市建成区范围内的7个公园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城市公园绿地总体上趋于随机分布,公园平均连接水平较低;公园绿地中平均林地景观面积最大,其次是林灌草综合体景观,草地面积最小;林灌草综合体破碎化程度最高;草地景观次之,林地斑块破碎化程度最低;公园中景观斑块分维数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17.
以甘南县2003年土地利用类型图及相关文献资料为基本数据源,利用景观这一尺度单元对甘南县域系统土地利用类型按照权属和行政区进行景观特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斑块体特征上,国有区域与集体区域相比,斑块体面积较大,密度较小,景观破碎程度较弱;各行政区中,以甘南镇斑块体面积最小,密度最大,农牧渔场区斑块体面积最大,密度最小.在景观格局特征上,国有区域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较集体区域高,而优势度指数较集体区域低;各行政区中,巨宝乡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平阳镇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低,优势度指数最高.从景观类型分布看,县域整体景观特征是以农牧景观为主体,其中国有区域与集体区域也都如此,只是分布比例存在一定差异;各行政区中,国营林场区以林地景观为主要类型,农牧渔场区以牧草地景观为主要类型,其余各单位皆以耕地景观为主要类型.从区域景观总体特征看,其东南及南部冲积平原区斑块体较大,密度较小,景观类型较为丰富,破碎度较弱,而西北及北部丘陵区及漫岗区斑块体较小、密度较大,景观破碎程度较强.  相似文献   

18.
在GIS技术支持下,基于2009年北京市昌平区2m分辨率的GEOEYE-1遥感影像,采用梯度分析与景观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城郊绿地总体景观格局及大中小斑块类型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强度的降低,城郊绿地斑块整体增加,破碎化程度降低,边界简单化,连通性增大。同时随着城市化强度的降低,小型斑块减小,破碎化程度降低,形状先简单后复杂;中型斑块先增多后减少,破碎程度先增大后减小,边界简单化;大型斑块整体增多,破碎化程度先高后低,边界简单化。随着城区到乡村的转变,绿地结构由小型斑块占优经中型斑块逐步转变为大型斑块为主。另外,所选用的景观格局指数多在城市化边界区出现急剧变化,表明城市化进程对绿地格局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呼和浩特城市扩展轴上的绿地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年Quick Bird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辅以2007年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的数据,在CIS软件的支持下,应用梯度分析与景观指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呼和浩特城市绿地景观在样带上的梯度变化特征.为城市规划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科学决策、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类型水平上,不同的绿地类型沿样带表现出各自的梯度特征.公园绿地在城市中心比例较大,而城郊以其他绿地比例较高,居住绿地和单位绿地在城区中破碎化程度较高,空间异质性大.景观水平上,不同景观指数沿样带表现出各自的梯度特征,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景观丰富度密度具有较明显的梯度特征,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聚集度指数则不明显,从而可以得出,在城市中心,绿地的多样性较低,无明显优势类型,聚集度指数最低;在城郊结合处,绿地的多样性增多,聚集度指数增大.  相似文献   

20.
以南京东郊绿地系统为对象,在ArcGIS 9.2、连通性分析软件conefor sensinode 2.2的支持下,以2005年南京东郊SPOT 5卫星影像、2005年南京快速交通矢量化文件为主要信息源,采用巧合概率指数(LCP)、整体连通性指数(IIC)、可能连通性指数(PC)和重要值(dI)等评价指标,分析研究区内的绿地斑块等级、连通性和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连通性指数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绿地区域。结果表明:以青龙山为主的24个绿地斑块,面积占研究区绿地斑块总面积的35%,构成了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绿地;核心绿地斑块平均大小、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2项指标分别比研究区高出0.31、59.46,景观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2项指标分别比研究区低13.55、6.59;宁杭公路和沪宁高速2条快速通道对核心绿地的屏障作用最大。提出快速交通影响下南京东郊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绿地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